登陆注册
7834000000117

第117章 劳动模范杨河

段怀君

在灵武这片热土上,有一位农民在50年代和60年代中先后被乡、县、自治区表彰达十余次,他就是省级劳动模范杨河。

1911年2月,杨河出生在灵武东塔乡塔湾子旁的一个贫苦农民的家中。自小因家庭贫穷,他在11岁时便出外干活,用幼小的身体打工,挣点钱,给家中贴补生活,以减轻父亲的负担。杨河每天清晨去富户杜万山家,赶着4头驴去安家湖、蒲草滩子放牧割草。他赤着双脚,每天行走十几里路,小脚丫不是被芦草刮破,便是被柳杈子扎烂。中午又晒又饿,啃着黑糊糊的麦麸子馍,喝着渠水。当月上柳梢时,才赶着吃饱的牲口,驮着割下的青草回家。到了17岁后,他又给有钱人张金山、郭军等扛长工,淌水、犁地、割麦子、推米磨面,披星戴月,受尽煎熬,吃尽了苦头。1936年,宁夏的马鸿逵统治集团为扩充自己的势力,到处抓丁。几年内,在宁夏境内抓兵达19次之多。25岁的杨河为了躲避抓丁,和同村的石立业等人一起跑到了外地,先后在盐池、内蒙古鄂前旗等地给有钱人扛长工、打短工。1949年夏天,宁夏快解放时,杨河回到了家乡,娶了郝家桥乡胡家堡村农民吴占奎的女儿为妻,在东塔的一个村子住了下来。

1949年9月21日,解放军19兵团192师解放了灵武县城,杨河这个饱受旧社会苦难的青年非常高兴。在10月1日这天,他赶到县城小学,参加了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庆祝大会,亲自聆听了县委书记李健、县长丁子齐的讲话。自此,他积极参加土改,参加了山水沟改造工程,由于表现突出,被村民选为一区二乡二村村长。

1952年元月,村里准备春耕,杨河在走乡串户过程中,发现很多刚解放的农民没有农具和大牲畜,春耕生产存在困难。他有了一个大胆的想法,按照“互利自愿”的原则,组织起来互相帮助,组成互助组,共同劳动致富。他走家串户,苦口婆心作了很多工作,从开始5户,最后发展到22户农民,组成了杨河互助组。这是灵武县第一个农业互助组。他们强帮弱,富帮穷,齐心协力,团结互助,22户农民都顺利地完成了春播任务。县人民政府及时召开了灵武农村工作会,肯定了杨河互助组的先进成绩,将杨河互助组评为一等互助组。会上奖给杨河互助组新式单把犁一部,锦旗一面。杨河被评为灵武县劳动模范,多次受到表彰。同年,杨河被选为灵武县农民委员会常务委员,灵武县中苏友好协会常委。1953年2月在县委、县政府的关怀下,灵武县徐家桥农业社成立,杨河任社长。入社有13户农民,人数76人,这是灵武县第一个初级合作社。老百姓称这个合作社是杨河合作社。杨河出色的工作,受到了党和人民的肯定,在工作实践中,他的思想觉悟也不断提高。1953年5月,他向党组织递交了入党申请书。他在入党志愿书中写下这样的话:“我在旧社会是一个被人压迫受剥削的人,给别人做苦工11年,饱尝了旧社会的苦难,后被共产党解放,实行了土改,我们得到了翻身,改善我们的生活,并受到人民政府几次的表扬和物质奖励,更使我认识到共产党是我们劳苦大众的旗帜和救星,所以我情愿加入到党的温暖的怀抱中来。在党的培养和教育下,我情愿做一个忠诚老实的勤务员,愿尽我全部精力,为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做一个执行者和奋斗者。”时值今日,岁月已走过56年,当翻开这张发黄变脆的杨河同志入党志愿书,看到这段文字时,我们心中不由得滚过阵阵热浪,为一个中国农民热爱共产党的情怀而感动。党组织接到杨河同志的入党申请书后非常重视,决定接纳杨河同志加入到共产党这个先进组织里来。1953年5月,由一区干部杨文秀、乡党支部书记韩玉两位同志介绍,杨河同志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杨河加入中国共产党后,更加积极地投入了工作,他带领合作社社员积极参加了灵武县开挖西排水沟工程,积极组织社员发展农业生产。在他们的努力下,合作社的经济作物都获得了丰收。当年小麦亩产均达到200公斤。这是灵武县解放初期粮食产量的最高标准。

1955年10月,灵武成立了265个农业合作社,全县72%的农民都入了社,入社农户达到了9435户。1956年,杨河被县政府授予农业先进个人和省农业劳动模范,光荣地出席了在兰州举行的甘肃省农业生产总结会。会上,杨河被奖励了劳动模范奖章一枚,骨肥80斤,现金贰拾万元(旧币,相等于人民币20元),七寸步犁一部。1958年,全县实行人民公社化,杨河被选举为园艺公社社长。

1958年,农村大办公共食堂,大办集体企业,大炼钢铁。杨河面对新形势的发展,由于没有文化,他感到力不从心,思索很久便主动让贤到新的工作单位去。他辞去了高级社长职务,到刚开办不久、条件很艰苦的园艺社砖瓦厂去任厂长。50年代没有机械化,制砖烧瓦全是人工制作,脱坯、烧窑、进砖出砖劳动强度大。杨河任厂长,每天跟着社员用铁锹挖红胶泥,用背篼背土,用小推车拉土拉水。砖坯脱好后,还要往窑里装坯,砖烧好后冒着高温从砖窑出砖。当年和他烧砖的一些年逾古稀的老农民至今还都记得。有一年6月间,天下起了雨,为了不让砖坯被雨淋湿,杨河他们用芭芭柴、芦苇护砖坯,杨河被雨浇得浑身湿透,高烧不退,昏昏迷迷,大病了一场。至今一些老农民谈起杨河时,还感叹地说:“那时他是一心扑在集体生产上,真是不要命地干着呢。”

1959年国家号召支援西北,从浙江东阳、永康支宁青年及家属有3688人来到了灵武。灵武园艺试验场也分了不少人。这时园艺试验场提出了向荒山进军的口号,开垦教场滩、锅底坑、烟墩沟、芦草洼、文家沟,平整荒地,引秦渠水上山。组织考虑园艺场外籍工人多,对生产缺乏经验,需要调配一批当地懂气象懂农业的本地人充实到干部队伍,时任园艺场的领导也向县上提出要杨河同志去园艺场工作,组织上同意了园艺场的要求。杨河在1960年初被调入园艺试验场工作,园艺场领导考虑他是当地人,又当过多年劳模和高级社干部,政治素质过硬,决定让他从事采购员工作。他愉快地接受了组织的安排,在这个工作岗位一干就是三年。三年里他不辞辛劳,为场里采购木材、树苗、机械、羊粪。鉴于工作表现突出,1962年他被评为园艺场先进工作者。1962年上级有关部门批准,杨河被录用国家干部。

1964年,组织决定杨河任园艺场二队党支部书记,这时他已是53岁的人了。他的妻子因病早已去世,由他的儿子和儿媳妇照顾着他的生活起居。即便这样,他还是一心扑在工作上,每天领着职工在锅底坑栽树育苗,平田整地,挖渠开沟。那时没有机械,什么活都是靠人力,背背篼、拉架子车是经常的事。教场滩、锅底坑开垦条件非常艰苦。由于风沙大,当天推平了地,打上田埂,晚间风起,第二天田埂又被风沙吹走。杨河经常蹲在地头琢磨,想出了用种草压荒沙、在树苗中种苜蓿的办法,成功地解决了沙滩地保苗保埂、防晒、减少生地蒸发量大的问题,成为治沙的成功经验。在开垦荒地的岁月里,杨河和支宁青年以饱满的热情,昂扬的斗志工作着,仅在1964年一年中,便开垦出3000亩土地,栽种了苹果苗。1964年冬季杨河向园艺场党委提出变冬闲为冬忙,组织职工到山区打麻黄,搞副业创收的建议。党委经过研究,同意了他的建议,并委派他带领了一批男职工进山打麻黄,他们在内蒙古的上海庙、盐池麻黄山、磁窑堡的黑疙瘩等地打麻黄挣了一大笔钱,用到了生产设施工程中,为园艺场基础设施建设尽了力,流了汗。20世纪60年代末,园艺场分来了丁俊喜、游泳等一批知青,杨河非常关心他们,给他们讲革命传统,讲艰苦奋斗,很快他和这些知青成了非常好的朋友,年轻人有事愿意找他,他也和年轻人经常凑在一起谈天说地,化解他们心中的疙瘩,年轻的职工、知识青年都喜欢这位年过半百的“老队长”。

1966年6月“文革”开始,园艺场陷入一片混乱。杨河的身体状况已不太好,经常发低烧咳嗽,他向党委领导提出卸任的请求,党委同意了他的要求。安排他到三队看管菜园子,自此他在被园艺场人称为“三间房”旁的菜园子里种瓜种菜。即便这样,他仍关心着集体,三队开挖进水渠时,水渠要穿过他的猪圈和厕所,他给儿子和媳妇再三做工作,不许向组织要一分钱的补偿。他和儿子、儿媳自己动手,无偿拆去家里的猪圈、厕所,而且让家人烧开水送到工地,给开渠职工解渴。由于他的表率作用,很多职工顾全大局,使水利工程顺利完成。1979年,杨河已经68岁了,这时由于年老体弱,疾病缠身,他提出了要求退休的申请,园艺场同意他退休。

1986年冬天,杨河因病住在灵武县医院。园艺场党委书记李生福、场长张旭春代表组织看望了这位奋斗一生、鞠躬尽瘁的老劳模,向他及家人表示了慰问。李生福握着杨河同志的手,赞誉他为园艺场的创业贡献了力量。很多园艺场的职工也赶去看望了他们的“老队长”。杨河同志在生命弥留之际,还断断续续地讲他想园艺场。听到他的话,在场的职工无不动容。1986年腊月,杨河同志因病去世,享年75岁。他去世后,很多职工去送葬,向他的遗体三鞠躬,有的职工泣不成声,大声呼喊着:“老队长,一路走好!”告别的情景催人泪下。

杨河去世后,长眠在灵武东山麓一块长满了绿草的山坡上,青山绿水永远伴随着他。

同类推荐
  • 人生旅途

    人生旅途

    以诗为经,是我们先祖的精神起点。远在春秋战国时代,我们的祖先就已经在马车牛背上唱诵《诗经》了。中华民族经历史长河的淘洗,历尽繁华与沧桑,希望“以诗为经”依然是现在的我们挣脱物欲束缚的起点,更是我们追求心灵栖居地的目标。
  • 感恩图书馆

    感恩图书馆

    本书为一部个人文集。全书分三辑,第一辑:书园散章,第二辑:书香报道。第三辑:书海探索。收录了作者多年的创作成果,包括散文作品,对生活和工作的随想;理论文章,主要是对图书馆事业建设与发展的探索等。作者的文章多次获奖,具有一定的出版价值。
  • 熟悉的地方没有景色

    熟悉的地方没有景色

    短小、灵动、真切、睿智、感人是本书的特色;青春、活泼、真挚、真情、直爽是本书的感怀。
  • 珍藏一生的经典散文:一场游戏一场梦

    珍藏一生的经典散文:一场游戏一场梦

    人生是一场游戏也好,一场梦也好,我们都是其中的一个角色,爱恋过、恨别过、欢笑过、悲泣过……长长的生命中,我们可能遇到的,猝不及防的伤害,原来并不是一个传说。年少的时光无论当时多么难堪,回首时却都是如此美好,正如一场情浓意深的戏,一场似虚似幻的梦。
  • 大家小品

    大家小品

    本书选收了现当代最经典的名家名作,包括《作品研讨会之一针见血》、《血没热过,就从未年轻过》、《妈妈做的菜其实很难吃》、《林丹,裤子也行》等。
热门推荐
  • 天外飞侠

    天外飞侠

    故事讲述在外星系R星系的一场灭世战争,导致R星系的原住居民面临毁灭。为了生存,R星系领导层通过高科技手段把星系中最优秀的人员传送到外星系的过程中,由于遇到黑洞,发生穿越,到达了古武时代,而引发的总总奇遇。主要在古武时代为了寻找身世之谜,不断地在武林中发生着争斗和奇遇,然后不知不觉融入了古武时代。第二部讲述的是机器战士为了追杀这些飞船中的人员,也在追踪中闯入了古武时代,这时已经二十多年,主要已经长大并领导古武侠客与机器战士战斗,最终消灭了机器战士。第三部讲述的是随着主角记忆的觉醒,决定回到R星系,最终通过星际大联盟消灭了所有的机器战士。
  • 茶笺

    茶笺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末世道机

    末世道机

    本是一名掌门小道士,何奈一觉醒来末世已至,用符贴丧尸?用桃木剑斩巨怪?用黑狗血泼异兽?且看小道士在末世危机中如何魔高一尺道高一丈!
  • 舆论杀人

    舆论杀人

    一部关于谋杀和舆论的故事。现在三个故事已经结束,接下来还将有系列故事。或多或少与舆论相关。第一个完结的故事讲述一个记者利用舆论又深陷舆论,搜索凶手的过程中又揭开了身世秘密。第二个故事讲述童年老友,世态炎凉,女主播的日子;第三个故事讲述奇葩舍友之间的陷害。(求票子)
  • 皇夫太多,女皇搞不定

    皇夫太多,女皇搞不定

    “嘀嘀嘀”羽萱迷迷糊糊的接起来电话“喂,谁啊”“小迷糊,连我都忘记了吗,是不是该罚呢?”“啊,是月姐姐啊,今天找我有什么事啊?”“没事就不能找你啊”……男主(本宝宝还没确定,请大家见谅哈(*^__^*)……)
  • 罔世曲

    罔世曲

    一曲悠扬,辉煌大世,须间兴亡。谁能?携岁月徒歌,冯清风信步。览江河更迭,遗浊世独立。
  • 华宗

    华宗

    星畔之上,有二仙人对坐。一仙问曰:“何为大劫?”答曰:“阴阳蚀勃,则天地改易。天地改易,谓之大劫。”又问:“大劫来之,当如何?”答曰:“《上清三天正法经》有云:大劫交则天地翻覆,河海涌决,人沦山没,金玉化消,六合冥一。当此之时,万恶绝种,鬼魔灭迹,八荒四极,万不遗一。至于天地之会,自非高上三天所不能禳,自无青箓白简所不能脱也。”星畔之下,有一狐一龙仿两仙人对坐,惊闻,皆痛哭不已.....
  • 福妻驾到

    福妻驾到

    现代饭店彪悍老板娘魂穿古代。不分是非的极品婆婆?三年未归生死不明的丈夫?心狠手辣的阴毒亲戚?贪婪而好色的地主老财?吃上顿没下顿的贫困宭境?不怕不怕,神仙相助,一技在手,天下我有!且看现代张悦娘,如何身带福气玩转古代,开面馆、收小弟、左纳财富,右傍美男,共绘幸福生活大好蓝图!!!!快本新书《天媒地聘》已经上架开始销售,只要3.99元即可将整本书抱回家,你还等什么哪,赶紧点击下面的直通车,享受乐乐精心为您准备的美食盛宴吧!)
  • 幸福攻略游戏

    幸福攻略游戏

    蜀葵是一个善良的女孩,是幸福攻略游戏的资深玩家,乐忠于帮助配角找到幸福~只是眼前这个阴魂不散求抚摸的骚年是肿么回事Σ(⊙▽⊙"a本人是第一次写文,不喜勿喷,我会难过的(?_?)~有需要改进的地方,欢迎觐言\(^o^)/~
  • 青春校园恋爱之唯一

    青春校园恋爱之唯一

    简介:暗恋一个人是一件多么不容易的事情啊!男女主经历风风雨雨,最后让初恋变成一生的唯一。这部小说给你不一样的体现,请细细品味吧或许会让你有更好的留恋与体会。(本书曾获得新人原创小说QQ阅读部落里点赞第八名,请多多支持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