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833900000020

第20章 三教合流情钟象山

那么,应天山到底是一座什么样的山?竟然有如此巨大的吸引力,让第十八代天师张士元对它如此着迷?陆九渊、洪迈、虞集、贡师泰和揭溪斯的诗对此有较为全面的描述:

陆九渊 《应天山》:

我家应天山,山高数万丈。上开园池美,林壑千万状。

山西有龙虎,烟霞耿相望。寒清漾微波,暖翠团层嶂。

天光入行舟,野色随支枝。吾党二三子,幽赏穷清旷。

引兴谷云边,题名岩石上。碧桃吹晓笙,白鹤惊春涨。《全宋诗》载陆九渊《应天山》。

虞集《应天山》:

象山何崔嵬,先哲昔爱之。

循麓得清流,良田屋参差。

似是桃源人,鸡犬相因依。

粼粼白沙曲,奕奕丹雘施。

泠水自天来,杂花散玕琪。

所以上方士,悠悠系遐思。

丹霞炫金壁,清露在茅茨。

海岛陋徐福,幔亭卑武夷。

仙者自有道,黄鹄时往来。元代奎章阁侍书学士。

洪迈《应天山》 :

文安陆子幽栖日,张氏诸贤尽执经。自昔衣冠仪里闬,至今诗礼擅家庭。

岩阴夏阁风泉白,溪曲春畴雨稻青。天上真人蹑凫舄,移文休勒此山铭。

贡师泰《象山》:

载宝出西域,献深自南溟。仙人一叱之,化作青嵕嶒。

揭溪斯《张真人象山图》:

江左名山大象尊,遥瞻犹似哲人存。先生有道行天地,弟子环溪长子孙。

孔李通家从古昔,神仙开府自渊源。岂徒世荷真人诰,更有分乘刺史轓。

陆氏已随尘世换,张公独异圣朝恩。诸峰尽化旗旙立,流水皆成佩玉喧。

洞里胡麻天雨种,岩前丛桂月移根。缘崖时见衔花鹿,汲涧常随饮子猿。

青鸟昼传王母信,苍龙夜泣老蛟魂。飞云甘卧山头石,鸣雀难忘日下轩。

从记寿宫恒近侍,受釐宣室或深论。尚方制服黄金重,大府分圭白玉温。

扈从多骑天廐马,会朝长次赤墀鹓。渴沾瑞露来中禁,饥食蟠桃出内园。

誓使民风齐浑沌,仍祈主寿过轩辕。归来烂醉东西坞,更为文安理故园。

准确地说,应天山不只是道教一家的圣山,而是儒释道三家共同向往、共同分享的圣山。应天山又被称为禅师山和象山,而这些名字的来源,更彰显了它融儒释道于一家的恢宏气象。的确,应天山不仅吸引了第十八代天师张士元,还吸引了“唐代最伟大的禅师”日本佛学大师铃木大拙所言。马祖道一以及宋代与朱熹齐名,人称“陆子”,宋明理学“心学”的开山祖师陆九渊。《龙虎山志》、《重修龙虎山志》和《贵溪县志》对此均有记载:

元明善《龙虎山志》:

象山在诸山中峻极,一名应天山,以其形之类象,又名象山,在宫之东南十五里。山顶平坦,有田园池塘,可居。宋陆子静,读书其上,学者因号象山先生。

娄近垣《重修龙虎山志》:

象山在龙虎山东三十里之仙源乡,山形端方,廉厉高峻特出,为龙虎之来脉。山间有原塢、良田、清池。唐僧马祖尝居之,人呼为禅师山,又名应天山。淳熙间,陆文安公九渊,建精舍,读书其中,又名象山,故学者称文安公为象山先生。是第十八代天师尝修道于此,今山南有丹舍,北有黑龙井、碧莲池,皆其遗迹也。

《贵溪县志》(华西植,黄炎,清乾隆十六年[1751]):

县西南八十里,仙源乡。其山连岗叠阜,自闽而来。至是,则雄尊古穆,为诸山之宗。支分洛布,为城邑,为聚落,为神明之居,不可一二数。宋淳熙中,彭世昌与侍郎张运之侄伯强、行已等,开山结庐延青田。陆子讲学,以山形如象,更名象山斋,曰象山精舍,自号象山翁。详见与王谦仲诸书。案书有云:唐僧马祖,庐于其阴,乡人呼曰禅师山。熙宁中,僧莹者为寺其阳,曰应天,因名应天山。自陆子易今名,各志仍标应天。今从明史地理志方舆记,读史,方舆纪要改称象山,余详学校及古迹。

从这三则史料中,我们发现儒释道三家的代表人物都不约而同地来到应天山,不仅为风光美丽的应天山增添了深厚的人文底蕴,更为这座江左名山平添了几分神秘的色彩。道教方面,唐代的第十八代天师张士元在这里隐居修道,平日隐居不出,曾经有人见他于大风雨中,乘黑虎往来诸峰间。每逢三元日,就乘坐黑虎下山,传道授箓。天师道一系的传统,得以在他手中发扬光大;佛教方面,唐代的马祖道一,居应天山北峰,建应天庙,发展了佛学禅宗一派,故而有“马祖创丛林,百丈立清规”的说法,因为马祖道一曾经居住应天山,因此,当地人又把应天山称为禅师山;儒家方面,陆九渊于宋淳熙年间结庐于应天山,因见应天山,山形如巨象,因而将应天山改名为象山,建象山精舍,传授陆氏心学。陆九渊因此被学者称为象山先生。

儒释道这三位大师的活动,都在应天山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同时还留下了不少他们的遗迹。第十八代天师张士元留下的遗存山南的丹舍,山北的翻经石、黑龙井、碧莲池等。

娄近垣《重修龙虎山志》称:“象山,十八代天师修道于此。”娄近垣《重修龙虎山志》又载:“翻经石,在象山东,世传晋释简庵尝诵经于此。有长松偃盖,夭矫如龙。”

马祖道一留下的遗迹则有“马祖岩”。据娄近垣《重修龙虎山志》记载:“马祖岩,在仙岩下五里,四山壁立,不可入,岩前洞壑,幽深渐下,数十丈,仰观有隙如线,名一线天。岩上有瀑泉飞下,十余丈。岩间所构梵宇、僧舍,俱极幽邃。马祖道一于此卓锡故名。”文天祥的《马祖岩》吟咏道:“曾将飞锡破苔痕,一片云根锁洞门。出外人家山下路,石头心事付无言。”

陆九渊留下的遗迹则有“象山精舍”。娄近垣《重修龙虎山志》记载:“象山精舍,宋儒陆九渊讲学处。详见艺文,先生与朱子及王谦仲、钱伯同三书。”明代陈建《学蔀通辨》卷之三:“戊申淳熙十五年(1188)朱子五十九岁,陆子五十岁。是年,陆子改贵溪应天山为象山,建精舍讲学,与学者云二程见周茂叔,后吟风弄月而归,有吾与点也之意。后来明道此意,却存伊川,已失此意。又云元晦似伊川,钦夫似明道;伊川蔽锢,深明道却通疏。[象山年谱]”陈建:《学蔀通辨》卷之三。周之旦《过象山访陆子静先生读书处》对此加以追忆:

朱陆由来无异同,追寻兄弟访崆峒。苔侵石榻埋芳草,藤幔纱窓蔽晓风。

意见不妨怀独得,议论何必尽相蒙。象山尚有遗编在,一脉渊源合个中。华西植、黄炎:《贵溪县志》,清乾隆十六年。

除了以上提到的三位大师的遗迹之外,据娄近垣《重修龙虎山志》还提到了应天山上具体的景点,如麈湖山、歇石、弹子石和飞仙石等:

麈湖山,在龙虎山东十五里,顶有湖。旧志谓叶法善所开,以濯丹鼎。群鹿饮湖水。麈,鹿之大者,故名。详见艺文《灵谷书院记》。

歇石,在象山西,可坐五六人,有苍松蟠覆其上,下则壁立万仞,不可俯视。

弹子石,在象山北。东望灵山飘渺云际,龟峰昂首穹背,形状宛然;南望藐姑、石鼓、琵琶诸峰,崷崪逼人;西瞰台山仅如培塿;南俯上清溪,窈窕如带,盖象山之最高处也。

飞仙石,在麈湖山中,有石拔起,数十丈。绰约秀整,状若石涧飞瀑,縈带其侧,故名佩玉。

陆九渊留下的文字则对应天山有着详细的描写,陆九渊认为应天山(陆子称之为“象山”)雄伟峻峭、山间有原坞、良田、清池,以及无数的飞瀑、蟠松怪石、溪流茂林,景色胜绝!陆九渊对象山之爱,已经超出了文字描摹的范围,当他和弟子们陶醉在象山的美景中、咏歌忘返时,他们的精神状态已经臻于孔子所仰慕的“风乎舞雩,咏而归”的境界。陆九渊应天山的描写,非常完整地保留在他跟朱熹、王谦仲还有钱伯同往来的书信中。当我们找到了陆九渊何以如此迷恋象山的答案时,也就找到了开启第十八代天师张士元缘何隐居应天山四十年的这个谜团的钥匙。《与朱元晦书》、《与王谦仲书略》和《与钱伯同书》对陆九渊为何结庐象山的原因以及象山的景致进行了不厌其详的描写:

陆九渊《与朱元晦书》云:

黄易二生归,奉正月十四日书。备承改岁动息,慰洗之剧,不得嗣问。倏又经时日深驰。乡闻已赴阙奏事,何日对扬?伏想大摅素蕴,为明主忠言动悟渊衷,以幸天下。恨未得即闻绪余,沃此倾渴。外间传闻,留中讲读,未知信否?诚得如此,岂胜庆幸!乡人彭世昌得一山,在信之西境,距敝庐两舍而近,实龙虎山之宗。巨陵特起,豗然如象。名曰象山,山间自为原塢、良田、清池,无异平野,山涧合为瀑流。垂注数里,两崖有蟠松怪石,却略偃蹇。中为茂林,琼瑶冰雪,倾倒激射,飞洒映带于其间。春夏流壮。势如奔雷。木石自为阶梯,可沿以观佳处。与玉渊卧龙。未易优劣。往岁彭子结一庐以相延,某亦自为精舍于其侧。春间携一侄二息,读书其上。又得胜处,为方丈以居,前挹闽山,奇峰万叠,后带二溪,下赴彭蠡。学子亦稍稍结庐与其旁,相从讲习,此理为之日明。舞雩咏归,千载同乐。某昔年两得侍教,康卢之集,加款于鹅湖。然犹卤莽浅陋,未能成章,无以相发,甚自愧也。比日少进,甚思一侍函丈,当有启助,以卒余教,尚此未能登高临流,每用怅惘。

《与王谦仲书略》云:

乡人彭世昌新得一山在信之贵溪西境,距敝庐两舍而近。唐僧有所谓马祖者,庐于其阴,乡人因呼禅山。元丰中,有僧莹者,为寺其阳,名曰应天寺,废久矣。屋庐毁撤无余,故址埋于荆榛,良田清池没于茅苇。彭子竭力开辟,结一庐以相延。去冬尝一登山,见其隘,复建一草堂于其东。山间亦粗有田可耕。社日,复携二息,偕数友朋,登山盘旋数日,尽发兹山之秘。要领之处,眼界胜绝。乃向来僧辈所未识也。去冬之堂,在寺故址,未惬人意,方于胜处,为方丈以居。顾视山形,宛然巨象,遂名以象山,草堂则匾曰:象山精舍。乡人盖素恨此山之名,辱于异教。今皆翕然以象山为称。故侍郎张南仲之居,实在山下。南仲,讳运,其诸子鄙,徙居鄱阳,其诸侄咸在故里,皆尊尚儒术,旧亦多游从者。彭世昌极贫,开山之役,诸张实欣助之。其经营之初,亦张为之地。今张氏子弟,咸来相从。一家结庐于东坞之上,比方丈为少高,名之曰储云。兹山常出云,云之自出,常在其高故也。一家结庐于前山之右,石涧飞瀑,萦纡带其侧,因名曰佩玉。相继而来结庐者未已,未及名也。方丈岩间,层峦叠嶂,奔腾飞动,近者数十里,远者数百里,争奇竞秀,朝暮雨暘,云烟出没之变,千状万态,不可名模。两山回合其前,如两臂环拱,臂间之田,不下百亩,沿流而下,悬注数里,因石赋形。小者如线,大者如练,苍林阴翳,巨石错落,盛夏不知有暑,挟册其间,可以终日。东山之崖有翻经石,可憩十许人,西山之崖有歇石,可坐五六人,皆有苍松蟠覆其上。其下壁立万仞,山之阴有麈湖,在其巅,天成一池,泓然如鉴,大旱不竭,可以结庐居之。自麈湖而北,数山之外有马祖庵,其处亦胜,有风洞,有浸月池,有东珑,有樗木垅,有东西坞,有第一峰,凡此皆旧名嘉者。此山大势,南来折而东,又折而南,其高在西北。堂之西最高,九峰联络如屏,名曰翠屏,其上皆林木也。北峰之高者如盖,可以登望。南望群山益远,溪谷原野毕露,东望灵山特起,凌霄缥缈如画,山形端方廉利,吴越所未见有也。下见龟峰,昂首穹背,形状逼真。玉山之水,盖四百里,而出于龟峰之下,略贵溪以经兹山之左。西望藐姑、石鼓、琵琶诸峰,崷崪逼人,从天而下。溪之源于光泽者,间见山麓,如青玉版。北视上清仙岩、台山,仅如培塿东西二溪,窈窕如带,二溪合处,百里而近,然地势卑下夷旷,非甚清澈,当没于苍茫烟霭中矣!彭世昌去冬亦尝至无为求见,挟梭山之书,闻治行之忙,不及瞻望,今已息肩,共学耕于此矣。(《江西志》)

《与钱伯同书》云:

居山逾一甲子,益饱云山之变,饭稻羹鱼,无复在陈之戹,藉庇宏矣。兹山之胜,尤在瀑流,东有磜潭,西有半山。磜潭不下玉渊,半山可亚卧龙。精舍之前,两山回合,又自为涧,垂注数里,喷薄飞洒于茂林之间。一曰风练、二曰喷玉、三曰翻涛、四曰疏珠、五曰冰帘、六曰双练、七曰飞雪。木石自为阶梯,可沿以观两崖,有蟠松怪石,却略偃蹇,隐见于林杪,时相管领,令人忘归。日与二三子,咏歌其间,怀吾贤使君之德,何有穷已?故亦乐为执事道之。王弱翁力酣于绿尊红妓,安能作字哉?文公祠记,某当并书之,迟旬公纳去。(《江西志》)

从陆九渊的描述中不难发现,陆九渊对应天山有着极高的评价,他认为应天山除了有山有水、有湖有溪、有瀑布怪石、茂林松竹、良田清池外,“北峰之高者如盖,可以登望。南望群山益远,溪谷原野毕露,东望灵山特起,凌霄缥缈如画,山形端方廉利,吴越所未见有也”。“实龙虎山之宗,巨陵特起,豗然如象。”从这些描写来看,实际上符合风水宝地的标准,背有靠山、前有案山、左青龙、右白虎,正是修道的理想场所。这也难怪第十八代天师张士元,在此一待就是四十年。

同类推荐
  • 毛泽东与蒋介石

    毛泽东与蒋介石

    本书作者运用比较政治学的手法,对毛泽东与蒋介石以平视的角度看待,不断将他们进行比较,比较他们的思想,比较他们的功过。从他们在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初识,比较到七十年代他们相继去世。
  • 安防人的创业史

    安防人的创业史

    本书是中国安防行业第一本歌颂安防企业家的书。书中记叙、描写了湖北省安防行业十二位优秀企业家艰难曲折的创业历程,真实地再现了这些企业家顽强拼搏的感人故事。他们敢想敢做,拥有火一般的热情与果敢执着的气质;他们有永不服输、永不放弃的精神,无畏无惧、勇往直前的勇气;他们创造了自己独特的管理方式、经营战略和企业文化;他们肩负伟大的社会责任感、使命感,为安防事业,为人类生活的和谐与安宁,奉献自己的一份力量。这12位安防创业家,只是众多安防人创业的一个缩影,还有更多成功创业者可歌可泣的故事值得我们去歌颂。
  • 中国二十帝王另类生活扫描

    中国二十帝王另类生活扫描

    本书是一部从历史学的角度解读中国古代二十位帝王的“另类”行为的通俗性读物。在古代中国,帝王拥有至高无上的特权,正是种种特权渲染了他们的另类行为。每一位帝王的另类行为背后都有着复杂而真实的历史背景。他们的另类举止,既是荒诞的,也是真实的。帝王的另类举止,很大程度上是由于人性丑恶的一面在作怪,没有了约束与抑制,私欲就会迅速膨胀,残暴、虚荣、好奇、猎奇等就会应运而生。权力是人民赋予的,只有对权力加强监督和约束机制,才能有效地避免权力的滥用,防止私欲的膨胀。这些帝王的人生经历所揭示的历史教训,足以警示后人。
  • 柯南·道尔的一生

    柯南·道尔的一生

    本书详实地描述了一个因小说人物成功得享名利却又对这个虚构人物恨之欲其死的作家柯南·道尔的一生。
  • 莎士比亚

    莎士比亚

    蒲永平编著的《莎士比亚》内容介绍:莎士比亚的戏剧突破悲剧和喜剧界限,不受三一律束缚,努力反映生活的本来面目,深人探索人物的内心奥秘,从而塑造出了众多性格复杂多样、形象真实生动的人物典型,他的作品将广阔的、五光十色的社会生活图景展现在大家眼前,并使之以悲喜交融、富于诗意和想象、寓统一于矛盾变化之中,使其既富有人生哲理,又具有批判精神。一起来翻阅《莎士比亚》吧!
热门推荐
  • 呆萌娇妻:明星男友带回家

    呆萌娇妻:明星男友带回家

    “喂我吃”某男凝视着她的眼睛说道。“呃呃....你伤的不是脚吗,怎么手还用不了,脑残啦~”心想:天啦噜,这是怎么回事呀几天不见这货从一个大暖男变成小妖娆啦?某男脸色微变,一翻身,压在了正在做思想泡泡的萝莉身上。“啊啊啊啊!!!!你丫不是挺好的嘛”“怎么,挺好就不能让你喂我吃饭啦?”“........你赢啦”
  • 神与日

    神与日

    当真相被掩盖当历史被抹去庸庸碌碌的活着又有什么意义
  • 兼职死神

    兼职死神

    商狼,一名普通高中生。一次意外车祸后身亡,被迫做兼职死神,负责猎杀怨魂。商狼:“让我做兼职死神?要不要那么拉风啊。”“死神只是阴界的仆人。”商狼:“……那有工资吗?有保险吗?毕竟我是给你打工。”“没有,而且你死后会被当做怨魂击杀。”商狼:“…………不做死神行不行?”“行,现在击杀你。”“…………”
  • 齐天大圣后世书

    齐天大圣后世书

    当初如来辨真假,六耳幻化做悟空千百年后回转,因果轮回缘起踏破尘世问缘由,乃是当初顽石猴新世当做佛说,堕落三千成魔
  • 王权至上,九爷的夫人

    王权至上,九爷的夫人

    一个世界中的另一个地方。传言九爷和君少是同性恋,曾经有人爆出牵手逛街,餐厅约会,亲吻的照片。更是惹得一大堆姑娘芳心碎了一地。某天突然出现了个孩子,和九爷和君少都有关系。“爸,妈叫你去完成工作。”九爷一脸恶寒。“妈,爸叫你去伺候他。”某人挑挑眉,“叫她等我。”“爸,你干嘛打我。”“我才是你妈,你爸在浴室。”
  • 肆族

    肆族

    骆且,平凡且不让人喜欢亲近的十九岁少年,在2015年12月底提前进入加利福尼亚的瑞曼学院读书。域闵,等级,血统,屠兽?人类与多年传言守护他们的神兽的战争即将到来!送给骆且和所有与失败为伴的人也许我们每一个人都是骆且。
  • 苍天无情人间有情

    苍天无情人间有情

    介绍一个农村80后的孩子如何走进外面的世界。在现实中又如何的孤单、无助的感情类小说。
  • 当阳光降临我的世界

    当阳光降临我的世界

    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
  • 魂武记

    魂武记

    能身化巨猿的兽魂师;能掌指若刀剑般锋利的器魂师;能本身沟通万千植物的植魂师;能随意操控天地间水火元素的元素魂师。这里是武魂世界,每个人,在其六岁时都能觉醒属于自己武魂,或为动物,或为植物,或为实物,或为元素,随之修炼,则能成就天地间最强大职业——武魂师。若觉醒武魂先天等级越高,则未来成就就越大,甚至,成为传说中帝君般存在,踏上成神天路…………牧景,一个天生双武魂少年,却双生废武魂,受着别人嘲笑白眼,走入火狮学院,自这里而起,逐渐,走出一条让他人所万分诧异之路……本书等级:魂士、魂师、大魂师、魂灵、魂宗、魂王、魂尊、魂圣、魂帝,以及……神???
  • 五显灵观大帝灯仪

    五显灵观大帝灯仪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