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833900000018

第18章 弃官袭教忠孝致仙

张颐所处的时代,正是唐代皇帝和佛教界就是否“拜君亲”的问题发生激烈冲突的时代。冲突的真正的根源乃是外来的佛教中不拜俗人的教义跟中国儒家忠孝思想矛盾。佛教跟朝廷之间“拜君亲”问题的争执由来已久,早在东晋时期,慧远跟桓玄就此问题展开争论。最终,慧远以《沙门不敬王者论》一文折服桓玄,于是桓玄下令准许沙门不拜君主。至此,佛教跟朝廷就“拜君亲”问题的争执以佛教界的胜利而告结束。到了隋代,隋炀帝大业三年(607)颁布的《大业律令》条文规定:“诸僧道士等,有所启请者,并先须致敬,然后陈理。”不过,隋炀帝虽然颁布律令,但是佛教界和道教界并不买账。以至于,当隋炀帝在长安南郊接见群臣时,佛教僧尼和道教道士女冠“依前跱立”,并未致拜隋炀帝。到了唐代,“拜君亲”问题再起波澜,唐高祖、唐太宗、唐高宗及至唐玄宗等诸位皇帝,同佛教界发生了数次争论与对抗。贞观五年(631),唐太宗对大臣们说:“佛道设教,本行善事,岂遣僧尼道士等,妄自尊崇,坐受父母之拜,损害风俗,悖乱礼经,宜即禁断,仍令致拜于父母。”《贞观政要》卷七,参见《钦定四库全书》。虽然只是要求僧尼道士去致拜他们自己的父母,但仍遭到佛教徒激烈的反对,两年后,唐太宗被迫撤销了这道敕令。唐高宗时,“拜君亲”的问题愈演愈烈,唐高宗处心积虑想扭转佛教不拜君亲的这种状态,又汲取了过去的历代君王反对佛教不“拜君亲”的失败教训,首先于显庆二年(657)下诏禁止僧尼受其父母及尊长的礼拜,投石问路,来试探佛教界的反应,唐高宗的诏令称:“释僧离俗,但务贵高,坐受父母之拜,有伤名教。自今僧尼不得受父母尊者拜,所司明行法制禁断。”结果,唐高宗的诏令并没有受到佛教教团的反对,整个佛教界表现得非常平静。唐高宗初战大获成功,于是打算再接再厉更进一步,彻底扭转佛教界不拜君亲的局面。于是,他于龙朔二年(662),再度发布诏令打算让佛教徒和道教徒拜君亲,诏令如下:

唐高宗敕旨

君亲之义,在三之训为重。爱敬之道,凡百之行攸先。然释老二门,虽理绝常境。恭孝之躅,事叶儒津。遂于尊极之地。不行跪拜之礼。因循自久,迄乎兹辰。宋朝暂革此风,少选还遵旧贯。朕禀天经以扬孝,资地义而宣礼。奖以名教,被兹真俗。而濑乡之基,克成天构。连河之化,付以国王裁制之由,谅归斯矣。今欲令道士女官僧尼,于君皇后及皇太子其父母所致拜。或恐爽其恒情,宜付有司详议奏闻。《广弘明集》卷二十五,参见《钦定四库全书》。

唐高宗采取了比较柔性的策略,试图制造声势,先让各级官员就此问题进行大讨论,试探各级官员对此的看法,然后,在此基础之上,迫使佛教徒致拜君亲,便顺理成章,有望一举而扭转不拜君亲的局面。哪知诏令一出,立即引起了轩然大波。佛教教团强力反弹,一方面向皇帝上书强烈反对,一方面,联络那些笃行佛教的权贵向皇帝施压。九品以上文武百官,以及在京的州官、县官,共一千多人集中尚书省对此讨论和表决的结果也令唐高宗十分失望。官员大部分赞成不拜君亲,据统计539人议请不拜,354人议请拜,令狐德棻和阎立本便是这两种对立意见的代表。唐高宗闹了这么大的动静,结果被迫让步,只好下《停沙门拜君诏》,下令“今于君处勿须致拜”。《广弘明集》卷二十五。不过,僧尼们对此仍不依不饶,依旧要求不拜父母,但声势已大不如前,致拜父母之事最后也不了了之。到了唐玄宗时,旧事重提,唐玄宗于开元二年闰二月,玄宗颁布“令道士女冠僧尼拜父母敕”,命令“自今以后,道士、女冠、僧尼等,并令拜父母。丧纪变除,亦依月数”。依然受到佛教教团的强烈反对。开元二十一年(733),玄宗再次下令僧尼道士必须致拜君亲,唐玄宗的“僧尼兼拜父母诏”称:

道教释教,其来一体,都忘彼我,不自贵高。近者道士女冠,称臣子之礼,僧尼企踵,勤诚请之仪。以为佛初灭度,付嘱国王,猥当负荷,愿在宣布,盖欲崇其教而先于朕者也。自今已后,僧尼一依道士女冠例,兼拜其父母,宜增修戒行,无违僧律,兴行至道,俾在于此。《唐大诏令集》。

在皇权的反复的高压之下,唐开元末年,佛教最终屈服于皇权顺从了拜君亲的诏令。反观道教,在拜君亲的这个问题上,不像佛教那样强烈反对,而是在语言上保持沉默,在行动上却与中央保持一致,践行皇帝所提倡的“拜君亲”令。在整个佛教界都反对拜君亲的背景下,张颐身为道士却努力侍奉照顾自己的母亲,真是当时宗教界难得的正面典型,因此,其榜样的力量不言而喻。

那么,为什么道教界不像佛教界对“拜君亲”的问题如此强烈地反对呢?这是根源道教自身的传统中,早就有孝亲和忠君的思想。如早期道教经典《太平经》就非常提倡“上善之法”与“上孝之术”。所谓“上善之法”指:“其行为也,常旦夕忧念其君王也。念欲安之心,正为其疾痛,常乐帝王垂拱而自治也,其民臣莫不象之而孝慈也。其为政治,但乐使王者安坐而长游,其治乃上得天心,下得地意,中央则使万民莫不欢喜,无有冤结失职也。跂行之属,莫不向风而化为之,无有疫死者也,万物莫不尽得其所。天地和合,三气俱悦,人君为之增寿益算,百姓尚当复为帝王求奇方殊术,闭藏隐之文莫不为其出,天下回应,皆言咄咄善哉,未尝有也。上老至于婴儿,不知复为恶,皆持其奇殊之方,奉为帝王,帝王得之,可以延年。皆惜其君且老,治乃得天心,天地或使神持负药而告子之,得而服之,终世不知穷时也。是所谓为上善之臣子臣民之行所致也。”所谓“上孝之术”指:“上善第一,孝子者。念其父母且老去也,独居闲处念思之,常疾下也,于何得不死之术,向可亲往居之,贱财贵道活而已。思弦歌哀曲,以乐其亲,风化其意,使入道也。乐得终古与其居,而不知老也。常为求索殊方,周流远所也。至诚乃感天,力尽乃已也。……是名为太古上皇最善孝子之行,四方闻其善,莫不遥为其悦喜,皆乐思象之也。因相仿效,为帝王生出慈孝之臣也。夫孝子之忧父母也,善臣之忧君也,乃当如此矣。”归结起来就是要修道者孝亲忠君。东晋时期葛洪的《抱朴子内篇·对俗》明确指出“欲求仙者要当以忠孝、和顺、仁信为本”。唐代道经《洞玄灵宝道学科仪》“父母品”规定“出家之人,若道士、女官,身心依道,俗化全一隔,然于鞠养,有殊常俗。若在远,随四时省间;若在近,随月朔省间;在寒在热,在凉在喧,定省之时。”要求道士女冠归省双亲,对父母要嘘寒问暖时常关心。孝亲忠君的思想在净明道中被推向了极致,提出了忠孝成仙的观念,《太上灵宝净明四规明鉴经》称:“仙学始乎孝,至道而学成。上士以文立忠孝,中士以志立忠孝,下士以力致忠孝,味道者反此不有于忠孝。何谓上士以文立忠孝?以言为天下唱。何谓中士以志立忠孝?以行为天下先。何谓下士以力致忠孝?以身为众人率。如此者,南昌上宫著名,升籍入仙,而忠孝之送终矣。”

应该说,第十七代天师在道教忠孝成仙的观念的嬗变过程中,应该占有自己的一席之地。据说张颐,在父亲张应韶羽化之后,弃官嗣教。张颐修道有成,年八十七岁(白玉蟾称他九十而化),童颜皓齿,不疾而化。

明太祖朱元璋和高道白玉蟾的诗赞总结了他的生平事迹和道法特点和主要功绩。

朱元璋诗赞“第十七代张颐”:

至危而全,难去而天。乃知尔仙,乃知尔贤。

流派十七,道气陵烟。孰谓其颠,孰谓有缘。中《皇明恩命世录》卷之一,参见《道藏》第34册。

白玉蟾《赞历代天师》第十七代讳顺,字仲孚。

贵豀一尉隐家山,静结茅庐三两间。九十岁时尸解日,时人独见是童颜。

同类推荐
  • 纪伯伦全集(第二卷)

    纪伯伦全集(第二卷)

    从这本书中你可以看到一个慷慨激昂、横眉冷对的纪伯伦;一位细腻、性感的纪伯伦;一位感性、沉默的纪伯伦;一位对未来充满希望、现在充满斥责的纪伯伦……或许这才是他作为20世纪最富盛名的思想家该有的一面。文中饱含纪伯伦对时代、民族、家国的忧思,因为这本书,他足以和鲁迅一起留名青史。
  • 最具影响力的外交巨擘(上)

    最具影响力的外交巨擘(上)

    文学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与社会、政治以及哲学、宗教和道德等社会科学具有密切的关系,是在一定的社会经济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因此,它能深刻反映一个国家或一个民族特定时期的社会生活面貌。文学的功能是以形象来反映社会生活,是用具体的、生动感人的细节来反映客观世界的。优秀的文学作品能使人产生如临其境、如见其人、如闻其声的感觉,并从思想感情上受到感染、教育和陶冶。文学是语言的艺术,是以语言为工具来塑造艺术形象的,虽然其具有形象的间接性,但它能多方面立体性地展示社会生活,甚至表现社会生活的发展过程,展示人与人之间的错综复杂的社会关系和人物的内心精神世界。
  • 世纪行吟:夏衍传

    世纪行吟:夏衍传

    本书详细真实地记载现代剧作家、电影艺术家夏衍的生平活动、思想发展、学术成就、社会交往,并注意叙述传主生活的社会环境、文化氛围、学术思潮、师承传习、历史影响等。
  • 胡乔木与中国社会科学院

    胡乔木与中国社会科学院

    为庆祝中国社会科学院建院三十周年,纪念首任院长胡乔木,我们编辑了《胡乔木与中国社会科学院》一书,由人民出版社出版。全书分三部分:一、综述两篇:《胡乔木与中国社会科学院》和《百科全书式的马克思主义学者乔木》,分别评述他创建中国社科院的突出贡献和在学术上的卓越成就。二、回忆录七篇。是与胡乔木在社科院一起工作过的领导同志、著名学者或是身边工作人员所写。其中邓力群、朱元石的回忆录选自当代中国出版社出版的《我所知道的胡乔木》一书。他们从不同的角度叙述与胡乔木的接触、交往,对胡乔木的认识、感受,不仅记录了他的言论思想,而且留下了他的音容笑貌。三、文献资料二十七篇。
  • 黑格尔(世界历史名人丛书)

    黑格尔(世界历史名人丛书)

    海涅曾拿法国的行动者与德国的思想家们相比。他说 就破坏和严峻后果而言 罗伯斯庇尔可以和康德相匹敌;就意志的狂放和抱负的远大 拿破仑可以和费希特并肩;而就全面的继承人类的精神事业 充分表述十八十九世纪之交的根本变化 没有一个法国人可以和黑格尔同日而语。
热门推荐
  • 总裁的危险玩物

    总裁的危险玩物

    青纯女学生与腹黑老板的致命纠缠。当年,南流音在年纪很小的情况下,她邂逅了池尊爵,一位帅气多金的老板。跟他在一起的那段时间里,她如所有被包的女孩子一样,穿名牌、戴巨钻,挥金如土,不是公主出身,却也活得如同童话世界里的公主般潇洒。只是,一个男人给你多大幸福,往往也会彻骨伤你多深。绝望、困境,在暗无天日的地狱里,她被逼到差点自杀,想起他曾经给的点点滴滴恩宠,南流音只觉好笑。后来,很多人以为她死了,可是,再一次看到相同面貌、却完全不同气场的南流音回来后,大家都被震惊到,连同池尊爵也是。这真的是以前那个善良单纯的小女孩?嗜血、凶狠,眼前的女王,犹如暗夜修罗,妖娆美丽的同时,却又带着致命的罂粟危险!
  • 重生逆顔,凌驾于世

    重生逆顔,凌驾于世

    她,曾经被所有人嫌弃,唯独一个!对她最好的人,却被活生生的折磨而死!她无法忍受了,你们可以动我,可以骂我,唯独她!不可以!你们曾经不是瞧不起我吗?好,现在我就让你们知道,我再也不是曾经的那个可以任意拿捏的软柿子了!等着吧,复仇,才刚刚开始!曾经我在你们这受到的欺压,现在就请你们用性命来抵吧!
  • EXO他是我的白开水

    EXO他是我的白开水

    我,一个没有任何东西的女孩。我,一个被赶出家门的庶女。他,一个很阳光的男孩。他,一个所有女生都爱慕着的男孩。他,一个爱上了庶女的男孩。他,一个偶尔耍耍脾气的男孩。其实,我也只想逃避那份爱情。其实,我也只想再次遇见他。其实,我们都累了。其实,我们都玩够了。我望眼欲穿看我看不到的你我侧耳倾听听我听不到的你看到曾看不见的画面听到听不见的声线再见,我的青春。再见,我的时光。再见,我的爱人。
  • 纵横捭合的外交家(4)

    纵横捭合的外交家(4)

    本书精选荟萃了古今中外各行各业具有代表性的有关名人,其中有政治家、外交家、军事家、谋略家、思想家、文学家、艺术家、教育家、科学家、发明家、探险家、经济学家、企业家等,阅读这些名人的成长故事,能够领略他们的人生追求与思想力量,使我们受到启迪和教益,使我们能够很好地把握人生的关健时点,指导我们走好人生道路,取得事业发展。
  • 核子神大陆

    核子神大陆

    穿越时空,新的世界,另一个自己,同时拥有空灵体质并掌握着七大魔王的能力,背负着复兴家族的使命少年该何去何从......
  • 相人之术

    相人之术

    一部融聚现代面相学,风水学的小说。带给你识人辨人之术,教你风水格局五行之奥妙。
  • 秘城

    秘城

    故事梗概:在凡界拥有这奇特能的主人公陈赤中高考后收到了一封录取书......
  • 希望进化

    希望进化

    冥冥中自有天意命运的抉择掌握在强者的手中成长,挫折,拼搏,升华逆境中成长顺势中升华无论遇到什么困难都不要放弃在希望中进化
  • 洪荒不朽

    洪荒不朽

    在一个遥远的地方一片鸿蒙演变失败,只剩下一缕本源,坠落在地球上,被主角无意中淘到,开始了他的鸿蒙之始,主角无意之间触发了那一丝本源,开始了鸿蒙系统。系统在手也不是天下我有,没有系统我也有,且看主角最后如何对待那鸿蒙系统。
  • RX热血牧师

    RX热血牧师

    热血大陆,实力为王。虚拟之战,一触即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