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826900000087

第87章 三千文士与《永乐大典》(2)

一件事,是他回老家省亲,探望他惟一在世的亲人,一位耄耋之年的老姐姐。老姐姐脑筋似乎很糊涂,又似乎超常的清晰。第一回到姐姐的家,他穿的是官服。她就关着门,只从门缝里冲他说:“哟,这是哪来的贵人?贵人何踏贱地?”就惹得墙头上、树权上瞧热闹的乡人嗤嗤地笑。道衍就听出了姐姐的话里有讥讪之意。于是换了僧衣,再次来到姐姐门上。姐姐擦了擦老眼,瞅了半晌,好歹才认出他来。他进门后朝老姐姐倒身下拜。她却仍是带搭不理的。对他带来的琳琳琅琅礼物,她都不屑用正眼儿瞧。而令道衍最为吃惊的是,她这位老姐姐竟会说出一句震聋发聩的话:

“你是和尚呢?还是官儿呢?”

道衍在老姐姐家里坐也坐不住,站也站不稳。他拜辞出来,又去拜访旧友王宾。不料王宾也令他吃闭门羹。王宾只是在门缝里冲他说:“和尚错了!和尚错了!”……

“和尚错了?为何错了?错在哪里?……”道衍暗自拷问。这是极深奥的大题目,他须细细思考,慢慢咀嚼、回味。

在苏州赈灾期间,道衍公务之余,有时也独自出游。出游时身披袈裟,依然是超世脱俗的高僧模样。有人做诗说他:“金陵战罢燕都定,仍是癯然老衲师”。当时流传着这样一段轶事:

那一日,他来到寒山寺散步。走得倦了,也饿了,便坐到寺外的亭子里,吃着干粮小憩。凑巧儿一个姓曹的县丞也来游寺,见这老和尚在亭子里闷头吃饭,当官儿的来了既不回避也不让座,好生没礼貌!便让衙役们将他揪起来,抽了二十鞭子。道衍说:“你怎能随便笞人呢?”县丞更怒,说:“你还敢顶嘴!”吩咐左右:“与我押到衙里!”

第二天,道衍的随从们因少师一夜未归,十分着急,四处寻觅,好歹才在县狱里找到了他。姓曹的县丞和地方官吏这会儿才知道闯祸了,都吓坏了,纷纷来向道衍请罪。道衍也不说话,提笔在纸上写了几句,掷给当地的官吏们。他们一看,原来是四句诗:

敕使南来坐画船,

袈裟犹带御炉烟。

无端撞着曹三尹,

二十皮鞭了宿缘。

众官吏从“了宿缘”这三字上,揣知少师不会因受辱这事与他们一般见识,便暗自庆幸,念阿弥陀佛。但是分手时,道衍还是教训那个县丞说:“野僧在亭内吃口干粮,又碍你何事?唉,书生为官,岂可张狂欺人呢!”

赈灾结束回到京师,道衍便喂养了一只雄鸡,每天早晨闻鸡而起,按时上朝,迟暮之年仍忙忙碌碌。身为太子少师,既担负着辅导太子的重任,还要为皇太孙讲读于华盖殿。然而这老和尚晚年最大的贡献——他还能让人们时常提及的,便是参与编纂湟湟文献《永乐大典》了。

从文渊阁重新开馆修书的那天起,解缙就有一种不祥之感。他知道,倒楣的日子已经开始了。但是他很困惑。他不清楚他的灾祸来自何处。他也绝对想不到,他将会死于非命。

人啊,最难的是认识自己和把握自己。即便解缙这样的才俊,他观察别人目光犀利,透彻五脏六腑;可是,他偏偏就看不透自己,甚至可以说不认识自己——尽管他每天都要照镜子的。

大概是永乐二年岁末,皇上曾经在一张纸片上写了几位重臣的名字,让他“臧否”一下——就是评论他们的长短、优劣。解缙接过纸片,见头一位是吏部尚书蹇义。解缙说:“蹇义天资厚重,却无定见。”第二位是户部尚书夏原吉。解缙评论是“有德量,但不能远小人”。第三位刘俊,是兵部尚书,他认为“有才干,但不知顾义”。第四位郑赐,时任刑部尚书,后来代替李至刚担任了礼部尚书。解缙称其“可谓君子,却颇短于才。”第五位李至刚,乃礼部尚书兼左春坊大学士,与解缙一同入直东宫,给皇太子讲学的先生。解缙对他的评价最差——“趋炎附势,有才,而品不端。”第六位黄福,曾受建文倚重,永乐开列的二十九人“奸党”,黄福榜上有名;归附新帝后,永乐不顾朝臣议论,任命为工部尚书。当下都御史陈瑛弹劾他“不恤工匠”,改为北京行部尚书。解缙当然知道黄福“物议纷纭”,却对其评价最高——“秉心公直,忠于职守”。第七位就是陈瑛了。解缙明知道陈瑛深得帝宠(永乐帝诛杀许多建文遗臣,几乎全是通过这位御史之手),但他仍直言不讳日“陈瑛用法过刻,但尚能持廉”。第八位是工部尚书宋礼,解缙认为他“憨直而苛,人怨其不恤”。第九位是大理寺卿陈洽,解缙评其“疏通警敏,亦不失正”。第十位兵部侍郎方宾,解缙的评价亦颇低:“簿书之才,驵侩(即骡马交易经纪人)之心。”

永乐对解缙的“臧否十臣”很是重视,便将他的种种评价转告了太子。太子很感兴趣,又开出两个人名儿,一个是左春坊左中允尹昌隆,就是建文时敢于直指“帝过”的那位御史;另一位也是东宫官,即右春坊右赞善王汝玉。此二人皆受太子倚重。太子遂召来解缙,请他对这两人予以“臧否”。解缙又说:“昌隆君子也,无奈量不宽容;汝玉乃文翰中不易得之才,可惜有市侩之心。”

常言道“病从口入,祸自口出”。尽管解缙对十二位大臣的评价,并未掺杂个人的好恶,且经过时间的检验,他的这番一针见血的评价也基本正确,从而得到了仁宗(当年的太子)的叹服。但他想过没有,他会因此而得罪人呢?

比如,李至刚因此便与解缙结下了仇冤。李至刚嗣后不久“坐事”下狱,从狱中出来后降职为礼部郎中。他开始寻找机会,对解缙中伤、倾陷……

解缙是一位天才。洪武二十一年,十九岁的新进士解缙曾受到洪武帝爱重,授中书庶吉士,常令其侍于御前。太祖说:“朕与尔义则君臣,恩犹父子。对朕有何进言,当知无不尽。”他凭着年轻气盛,当天就上了“万言书”。随后又上了《太平十策》。但他指陈洪武帝“读书过杂”,又什么“进入不择贤否,授职不量重轻”云云。洪武帝虽称赞他的才华,却将书奏一笑置之。

后来,这位恃才傲物的庶吉士,因为擅闯兵部索拿皂隶(不知皂隶因何事惹恼了他);又因路遇太监殴打“小黄门”,他挺身而出遮护弱者;且还纠缠到张三李四狗咬猫撅的是非之网里。终于被人们告到皇帝那里。洪武帝皱皱眉头,便将他撵回家去,叫他“后十年来,大用未晚也。”

过了八年,洪武帝去世,建文登基,解缙急火火地入京师求职。有司一看,先帝令他在家“进学”十年的期限还未到呢!便弹劾他“违旨”。又查出他的母亲刚丧未葬,而其父也已年过九旬,他是不能“舍亲远行”的。于是,他官未求到,反被谪徙河州卫当了吏役。

“天生我才必有用!”解缙暗暗鼓励自己。他当然不甘心在河州卫当一位吏役的。便又走了礼部侍郎董伦的门子。由董伦推荐,被召回朝中,除授翰林待诏。他认为从此也便有了施展才华的机会。

然而,好景不长,建文又“逊国”了!解缙倍感傍徨。甚至曾经与他的老乡、同仁胡广、王艮、吴溥一起,慷慨地陈述大义,差点儿自杀殉节。不过,后来他还是跪倒在了燕王的脚下。

他没办法不变节呀!他的解释是:死不足惜,惜的是满腹经纶……

“天生我才必有用!”果然如此。适逢新帝登基,求贤若渴,不仅未究其罪,反将其召入“文渊阁”,把总裁《太祖实录》的重任放在了他的肩上。书成之后,得赐银币。以后又因为总裁编纂《文献大成》而得到御赐的金绮衣,使他这六品官享受到了与尚书同等的待遇。而且,连他的夫人也得到了赴柔仪殿觐见皇后的荣誉。

总之,永乐二年、三年,应该是他最得意的时期。是他人生的顶峰。登顶之后,就该走下坡路了。

他哪里知道,就因为极力主张立朱高炽为皇太子,因而引起了朱高煦的仇恨。他更不会想到,皇上对太子其实并不中意。相反地,朱高煦倒是在皇上那儿日益得宠。而他又不识好歹,千不该万不该又跑到皇上那儿多嘴多舌,指责汉王“恃宠骄纵,礼制逾越太子”,他说这是汉王与太子争天下的可怕的前兆。这话可真是触动了皇上最敏感的神经。于是龙颜大怒:这不是欲离间我家骨肉吗?从那以后,解缙就失去皇上的宠信了。

这时候,朱高煦、李至刚、陈瑛,或许还有其他人,正在悄悄地准备收拾他。而他浑然不觉。

但是,当《永乐大典》的编纂进入到第二阶段,亦即皇上请来了七十高龄的太子少师姚广孝之后,解缙这个既有才,又狂傲,既表里洞达,又城府太浅,既直言敢谏,又口无遮栏,总是莫名其妙地惹是生非的大才子,才预感到他倒楣的日子开始了。

似乎是永乐三年深秋。解缙记得天气是越发凉爽了的。这是应天的最佳季节(应天的夏季太热,被称为“火炉”),也是做文墨的人干活儿的好时候,执笔的那只手连同小臂已不会将汗水滴落到纸上,而入的精力亦比暑期要显得旺盛些。文渊阁里十分岑寂,只能听到翻动纸页的窸窣声和偶尔才有的咳嗽声。

文渊阁虽比它前面的文华殿要矮,也没有文华殿的辉煌,但面积却比文华殿要大。这座长方形的建筑里用屏风分成大大小小许多格子间,解缙、杨士奇、黄淮、胡广、金幼孜、杨荣等内阁成员,以及选调来编纂大典的一些翰林院官员,都在这里办公。此外,这里还相当于一座皇家图书馆。到处是书架,触目皆是书。在这里空间是被充分地利用了。这里一年四季充溢着的是墨和纸的香气——有人说纸无香气,那只能说明这个人还不是“书虫”,称不上真正的文人。

解缙是“大典”的总裁,编纂领头人,故他的房间靠里(即靠西),面积是其他房间的两倍。除了他坐的一把椅子,另有一张闲着的,摆在了他的对面儿,每天都一尘不染,却每天都无人坐它。因为这是皇上曾经坐过的椅子。

皇上就是坐在那把椅子上,跟他探讨“大典”的一些重要问题。只是一把普通的樟木椅,跟文华殿里宽大且精镂细刻的楠木御座根本无法比拟。那一天,他本来以为皇上是不可能在这儿坐的。皇上要说什么话,完全可以把他们编书的人召集到文华殿去的。可皇上平易近人,就在这把椅子上坐下了。坐下之后,还顺手翻阅他案子上摆放的书籍……一年多过去了,这把椅子总是闪动着皇上的身影,他似乎还能感觉到皇上亲热的气息。

那一天,眼看又到了巳时,大家按日常的规律,放下纸笔略作小憩。这时候人们可以到户外活动活动腿脚,可以互相串串房间,或者干脆将屏风一撤,大家围在一起喝茶吃瓜聊聊天儿。解缙伸伸懒腰,刚想到外面小解一下,却听得阁外传来脚步声。又听得靠近门口的人们嘁嚓着:“哟,少师来了!……”

“少师?谁是少师?”说实在的,当时他对“少师”这称谓极是陌生;他也不曾记得有哪位“少师”到文渊阁来过。“啊,是他!”当他想到“少师”便是道衍的工夫儿,那老头儿的身影在窗外一晃,脚步声就进入阁门了。紧接着,他听到杨士奇、黄淮、胡广等人忙忙乱乱跪拜的声音:“啊呀,不知少师大人驾到,有失远迎!”又听到那老头儿说着:“各位快快请起!如此大礼,却不是折杀老僧也?”

解缙走出他的房间。一看其他房间彼此隔着的屏风已经撤掉了。大家正请道衍上座。道衍今日穿的是仙鹤补子公服,而不是袈裟,不细看还真有点认不出他来呢。

“啊呀,大绅公!”道衍眼色忒好,倒是先看见他了。他的字叫大绅。道衍这样称呼,说来是极尊重他的。而且,未等他先施礼呢,道衍已先向他作了一揖。

解缙的品级比姚广孝这少师要低得多。按规矩姚广孝应坐受他的两拜礼。但是,未等他做出要拜的表示,已被姚广孝拦住了:“啊呀都是自家人,不必如此!”他只好向“少师”深深一揖。然后,大家就按品级高下,寻找自己的位置了。

“他来这儿做什么?”解缙很有点蹊跷儿。姚广孝——这名字极陌生;倒不如道衍之名如雷贯耳。对此人又想当和尚又想做高官,人们是有些议论的。解缙是最爱对人评头品足的,况且嘴又无遮拦,所以也在文渊阁里跟同僚们评论过他。解缙曾提到了道衍回到苏州老家探亲时,老姐姐和故友王宾揶揄他的那些话。解缙且对道衍在苏州做的一件事感到很不可思议。原来,某日道衍在街上散步,看见一家酒肆门前高悬的酒帘上有几个大字极见工力,心中惊诧。向酒家询问,得知这字竟出于里巷一少年之手。道衍忙命人将那少年召至跟前。见此人衣衫褴褛,眉目却透着聪明,便将他收为养子,改名姚继,随后带回了京师。你说,和尚收养子,却不是奇闻吗?这老头儿图的是什么?

今日道衍果然带来一位中年人,农人打扮,布衣葛裙,肩上还有补丁。稀稀的几茎胡须,微黑面皮,目不大,却炯炯有神。一直垂手侍立于姚广孝身后。解缙以为这便是少师的养子。才待要问,不料姚广孝却介绍说,此是老夫新结识的朋友,姓陈名济,字伯载,武进人。甚有学识,读书过目成诵,尽通经史百家。介绍过后,便叫陈济向各位大人参拜。

解缙、杨士奇等忙说“免礼”。然而陈济却一定要拜。姚广孝也说:“今日是头一回与各位大人相识,礼数儿应当还是有的。以后熟了,天天见面儿了,作个揖也就罢了。”这又说得解缙纳闷儿。心想“天天见面儿”是何意思?陈济怎会与他们这些翰林院的人“天天见面儿”呢?……是了,或许此人是由姚老头儿引荐,找了不知谁的门子,到文渊阁里打杂儿,混碗饭吃。这么想着,也就正襟危坐,安然地受陈济之拜了。

同类推荐
  • 我的人生:阔少·囚犯·摄影家

    我的人生:阔少·囚犯·摄影家

    《我的人生:阔少囚犯摄影家》的作者从晚年的视角,以跌宕起伏、大悲大喜的生命阅历谱写出精彩人生篇章。这是一个普通人的命运轨迹,更是近代中国社会人生百态的一个缩影,可以给读者以深刻的生命感悟和人生启迪。人生如斯,在泥沙俱泻中唯有金砾能够沉淀,经过岁月的打磨,就能重新焕发光彩。从浪荡洋场到潦倒小镇,从豪门阔少到高墙囚犯,从苦力营生到光影人生,最终成为做客央视《东方时空》的“小巷馆主”。因怀真情,才见辞采。文中有深情的回忆,有细腻的描述,有冷静的反思,有深刻的剖析,更有对哲学命题的独特见解,可读可品,赏心悦目。
  • 我只做王雪红:HTC女掌门的商界传奇

    我只做王雪红:HTC女掌门的商界传奇

    《我只做王雪红:HTC女掌门的商界传奇》是首部完整记录台湾“经营之神“王永庆之女,HTC总裁王雪红创业历程的简体中文版传记,完整记述了王雪红不平凡的20年创业历程。身为“富二代”,却没有进入家族企业“台塑”,而是选择了最难的高科技领域独立创业:创建威盛,挑战英特尔;创立HTC,叫板乔布斯;成为全球创业者和“富二代”学习的典范。
  • 风华绝代:中国历史上的那些才女们

    风华绝代:中国历史上的那些才女们

    "中国历代才女见于史籍的记载少的可怜,南朝钟嵘的《诗品》,评价了从汉朝到梁代的诗人一百二十二人,其中女诗人只有四人,不到总比数的百分之四,而梁代昭明太子萧统的《文选》三十卷,入选的女作家作品,只有班昭和班婕妤各一篇。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悬殊,在文学辞赋上,女子真的比不上男子吗?当然不是。因为在封建统治的思想下,女子无才便是德。本书辑录从春秋时期到清代较为重要和著名的女文学家、女作家、女书画家等。让读者在品味她们的故事以及她们的诗文、书画中悠然神往,想象一下才女们“蕙心纨质美韶许,玉貌绛唇淇水花”的风韵,感受那些从发黄的纸堆中走出来的“惊才绝艳”,品读风流文采的红袖馨香。"
  • 塞万提斯

    塞万提斯

    塞万提斯(1547-1616),西班牙小说家、戏剧家、诗人。创作了大量具有强烈的理想主义精神和人文主义观念的作品,包括在世界文学史上占有极其重要地位的长篇小说《堂吉词德》。他对小说艺术进行了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开拓,被狄更斯、福楼拜、陀思妥耶夫斯基等誉为现代小说之父。本书作者陈凯先为南京大学西班牙语语言文学教授。他依据丰富的外文资料和深厚的学术功底,以独特的学术视角和个人体验,结合本人和学术界塞万提斯研究的最新成果,对塞万提斯的生平及创作进行全面而精辟的叙述和评论,布局匀整,文字清新,充分展示了塞万提斯及其创作的巨大魅力和深远意义。
  • 中国历史名人之一

    中国历史名人之一

    周公姬(jī)姓,名旦,亦称叔旦,因采邑在周(今陕西岐山北),故称周公。他是周朝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在周文王诸子中,周公排行第三。商朝末年,周公的长兄伯邑(yì)考被殷(yīn)纣(zhòu)王烹(pēnɡ)死,次兄即武王姬发。周公自幼为人诚实忠厚,孝敬父母,多才多艺,因此他和武王发都深得文王的喜爱。文王之时,周族在西方已经获得了很大的发展,文王去世后,武王继承父位,继续进行灭商的事业。在武王灭商的过程中,周公一直是武王的得力助手。
热门推荐
  • 夫君有毒

    夫君有毒

    穿越女受不了病娇夫君虐待而死,重生后获得一个万能系统金手指,她的口号是:远离病娇,全家幸福。福兮祸所倚,没想到重生了也逃不过那个可恨的冤家!她该怎么办?
  • 陨王朝

    陨王朝

    游戏少年离奇死亡,来到陌生异世。你逗我呢?这个世界太奇怪,我要回家……想走?称霸了世界再说!(故事开头非DOTA游戏人士可自行跳过,后面的内容同样精彩!这是一个小人物一步步走上人生巅峰的故事,从中或许能找到自己的影子。)
  • 伊甸幻想

    伊甸幻想

    剑与魔法,属于伊甸的世界。尼尔,背负命运的少年。
  • 三生有幸——黎玺相随

    三生有幸——黎玺相随

    第一生顾黎霜爱上最红全民男友——易烊千玺,好不容易成了朋友,就被一场车祸…第二生身为鼎鼎大名顾家的…一个废材小姐…好吧-_-||好不容易获得新生,结果是这种待遇…第三生回到车祸的第二天,全民男友倒追平民小女…白悠第一次写本来就是还有一本,跟这本一模一样,但不能过审…白悠内心是崩溃的…
  • 残暴后的温柔

    残暴后的温柔

    苏醒的变异僵尸,开始祸害人间。学会现代的文明,懂得七情六欲。从祸害到善良的路程,和被他伤害过的女人。从女人的爱人,到女人的杀父仇人。从兄弟的信任,到兄弟的杀父仇人。从自己善良的哥哥,到杀人狂魔。她在想,是自己放他出来的吗?
  • 天使恋之爱无悔

    天使恋之爱无悔

    他,是神,是天使。她,只是一个凡人,他们从相识相知到相爱,却因为一句人神不能相爱而被分离。他愿意为她放弃天使的身份,却因为某个天使的一己之私,他们这次却阴阳相隔…他们又如何选择面对……………
  • 新手纳税一周通

    新手纳税一周通

    《新手纳税一周通(第2版)》以最新的税收法律和政策为基础,以现行纳税实务操作为指导,详尽地讲解了企业中各个税种的纳税人、征税范围、应纳税额的计算、纳税申报与缴纳、账务处理、税收优惠及纳税筹划等办税工作中最基本、最实用的技能。
  • 守护甜心之草莓甜心

    守护甜心之草莓甜心

    守护者的背叛,惊奇的身世!一步步走向成长的步伐.
  • 异界霸主

    异界霸主

    主角纪央参加一场秘密军事实验而死,却发现自己穿越到一个被人打的半死的富家子弟身上。这个世界是一个中武位面,主角凭借那场实验得到的神秘“超脑”,武功一路突飞猛进,直至此世无敌,破碎虚空,然后他来到了第二个世界……从武侠争锋正邪犯禁,到异能绚烂改天换地,再到异世大陆攀登神路,无垠宇宙星空争霸。一次次穿越是命运的引导还是早被安排好的宿命?维度的跨越,本源的追溯,什么才是最后的真相?求道之途,一路走来,惟心中无悔。
  • 都市之漫漫人生路

    都市之漫漫人生路

    如果所有的人都能懂你,那你是有平凡成什么样子?人生路,就是心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