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826200000006

第6章 自命天龙下凡(5)

赵匡胤又去央求母亲。杜氏对丈夫言道:“胤儿长大了,武艺又好,你就让他与你同去吧。俗话说,打仗亲兄弟,上阵父子兵,你与胤儿同战沙场,不仅可以互相照应,还可以鼓舞士气!”

赵弘殷最终点下了头。赵弘殷之所以点头,妻子所言有理固然是一个重要的原因,但还有一个原因也不能忽视,那就是,赵家现在有两个儿子了。如果赵家只是赵匡胤一根独苗,恐杜氏也不会同意让赵匡胤上阵的。

军情紧急,赵弘殷不敢迟疑,带着不足万人的军队急急地开出了汴梁北城门。再看赵匡胤,雄赳赳气昂昂地端坐在马背上,身后背着一张弓,胯边悬着满盈的箭囊,手中执一柄寒光闪闪的长剑,煞是威风,俨然也是一位带兵的将军。他曾向父亲建议,把石守信、王审琦等在破庙中结义的几个兄弟也召入军中,但赵弘殷怒斥他道:“你想去送死,难道还想叫你的小兄弟们也一起去送死?”赵匡胤无话可说了。

赵弘殷把部队带到了汴梁城北约三十里地的地方。后晋朝廷的意思,是叫赵弘殷在这一带设防,把契丹兵阻止几天,待援兵到来再与契丹兵决战。

赵弘殷本也想按朝廷的意思做的,因为凭他现有的军力,想击溃契丹兵几乎是不可能的事。但是,当听说契丹兵打到封丘之后又马不停蹄地向南开来时,赵弘殷又改变了主意。他留下大半人马在此设防布阵,自己与赵匡胤率三千人绕道从背后突袭契丹兵,待他与赵匡胤打响后,设防布阵的后晋军从正面向敌发起攻击。

此时正是半夜,赵弘殷不敢多耽搁,又对留守布防的将领们叮嘱了几句,便带着赵匡胤及三千人马匆匆地绕道东边向北方去了。路上,赵弘殷问儿子道:“你以为我们此战能胜吗?”赵匡胤没打过仗,还不懂得什么战略战术,但他还是铿锵有力地回道:“爹说能胜,那我们就一定能打败契丹狗!”

黎明时分,手下向赵弘殷报告:契丹兵从左侧开过去了。赵弘殷即刻命令部队掉头尾追并教导儿子道:“看到了吗?契丹狗太狂妄了,连一点防备都没有,只顾南下!”

赵匡胤醒悟道:“爹,契丹狗如此狂妄,只要我们打他个措手不及,他们的阵脚必然大乱!”

“对!”赵弘殷赞许地言道,“自古骄兵必败,这些契丹狗也不会例外!”

天色大亮时,赵弘殷的三千人马已经和契丹的后卫军队碰到一块了。赵弘殷长剑一挥道:“弟兄们,狭路相逢勇者胜!给我冲啊!杀啊!”

说完,赵弘殷跃马扬剑,第一个冲入敌阵。第二个冲上去的是赵匡胤。诚如杜氏所言,赵弘殷赵匡胤父子并肩作战,的确极大地鼓舞了后晋官兵的士气。主帅父子一马当先,哪个还敢惜命?后晋三千官兵就像疯了似的,一起呐喊着冲杀过去。

契丹军队中那些殿后的官兵首先遭了殃。他们和其他契丹官兵想的一样,以为后晋军队不堪一击,根本不敢抵抗,只要一个劲儿地朝南赶,就可以不费吹灰之力地攻进汴梁城。他们牢记着耶律德光的旨令:攻进汴梁之后,可以任意地烧杀抢掠。他们正做着任意烧杀抢掠的美梦呢,万没料到的事情发生了,他们的屁股后面杀过来一支后晋军队,而且来势极为凶猛。几乎是在眨眼之间,他们当中的数百人就变成了刀下之鬼、剑底游魂,死时还不知道究竟发生了什么事。

赵弘殷见契丹军后卫部队阵脚已乱,便率着这数百名骑兵直向敌阵纵深处扑去。战前,他还想到过赵匡胤的安危,可杀人敌阵之后,他就没时间考虑儿子的问题了。他只有一个念头,那就是,必须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将契丹兵彻底打蒙,不然,待契丹兵回过神来,那后果就不堪设想了。

赵匡胤也骑着马。因为是初次临敌,他还没有什么作战经验。好在四周都是契丹兵,他不愁找不到作战的对象。他只需用手中的剑把面前的敌人杀死就行了。所以,尽管是第一次上阵,但他毫无怯意,艺高人胆大嘛。当他手中的剑“扑哧”一声戳进一个契丹兵的胸膛时,他简直快乐和兴奋到了极点。他忘不了那个冤死的酒店老板,他要为酒店老板一家人报仇。故而,赵匡胤在奋勇杀敌的时候,只恨自己只有一把剑,不能更多地杀死契丹兵。

此役,赵弘殷率不足万人之师一举击溃来犯的两万契丹军,且斩杀契丹军统帅哈内勒等五千余契丹官兵,还缴获上千匹战马。可以说,自后晋王朝建立以来,后晋军队还从未取得过如此重大的胜利。

于是后晋皇帝石重贵就把保卫汴梁城的任务又交给了赵弘殷。

可是,想彻底打退契丹,又谈何容易?赵弘殷把陆陆续续赶到汴梁来的后晋援兵分成两部分,一部分在汴梁城以北设防,共设了三道防线,另一部分留在汴梁城内加固城防。赵弘殷对在城外设防的将领吩咐道:“如果契丹兵来攻,能堵住就坚决堵住,实在堵不住就撤到城里来,千万不要让手下官兵逃散!”

杜氏问丈夫道:“契丹大军一定会来?”

赵弘殷点头道:“一定会来!”

杜氏又问道:“汴梁城究竟能不能守得住?”

赵弘殷摇头道:“只有天知道!”

赵弘殷想叫妻子带着两个儿子出城到南边去避一避。杜氏不同意:“你是统帅,我若携子出城,岂不动摇军心?”

赵匡胤更是不会同意:“孩儿要与爹并肩作战!”

赵弘殷长叹道:“既如此,那就听天由命吧!”

赵弘殷的长叹是有道理的。耶律德光闻听契丹军战败,且统帅哈内勒也战死,异常震怒,马上点起八万人马,分左右两路,重新杀向后晋。耶律德光命令带兵的将领道:“打进汴梁城!活捉石重贵!”

两路契丹军队气势汹汹地向南扑来。在攻破了赵弘殷在北方所设的三道防线后,开始大举攻城了。一连猛攻了二十多天,虽然没有攻破城池,但汴梁城内也差不多到了弹尽粮绝的地步了。

赵匡胤当然参加了守城的战斗。石守信和王审琦等人也和赵匡胤战斗在一起。可眼见着,契丹军就要攻进城里来了,后晋的援兵还是不见踪影。

就在汴梁城被契丹军攻得朝不保夕的当口,有一天凌晨,围攻汴梁城的契丹军队还在睡梦中的时候,突然遭到了大规模的袭击。虽然,契丹军进行了顽强的抵抗,但从早晨战至午后,契丹军还是大败而逃,且损失惨重,战死的官兵数以万计。

原来位大败契丹军、解汴梁之围的是后晋河东节度使刘知远的部将郭威。郭威以五万人马将七八万契丹军打得溃不成军,这的确让赵匡胤艳羡不已。赵匡胤问父亲那郭威是何等英雄人物,赵弘殷摇了摇头言道:“郭威是何人,我也不甚清楚,我只知道,郭威很会打仗……不过,那河东节度使素来不听朝廷调遣,今日为何主动来解汴梁之围?”

赵匡胤涉世未深,还无法回答和理解父亲所说的那个问题。不过,有一个人的名字却深深地镌刻在了赵匡胤的脑海里,那个人的名字便是:郭威。

汴梁城外一仗,契丹国元气大伤。耶律德光虽然恨得咬牙切齿,但一时间却也无力再对后晋发动大规模的侵犯了。这样一来,汴梁城又恢复了暂时的安定。

后晋天福九年(公元944年),赵匡胤刚满十八岁。杜氏对赵匡胤言道:“儿呀,你也不小了,该结婚了!”

十八岁的赵匡胤,出落得高挑、健壮,略长的脸庞上,嵌着一对幽深的大眼,挺直的鼻梁下,稍显厚实的双唇透出一股含而不露的威严。不过,若是他启唇一笑,却又显得那么地亲切与温和。

有语云:哪个少年不善钟情,哪个少女不善怀春?赵匡胤的年纪,正是春心萌动的时候。按理,当得知父母要给自己操办婚事了,他应该高兴得情不自禁才是。然而,赵匡胤却低低地对母亲道:“娘,孩儿不想结婚……”

赵匡胤怎么了?是他另有所爱,还是对女人根本就不感兴趣?都不是。除了母亲杜氏外,赵匡胤很少跟别的女人接触,因而谈不上什么另有所爱。同时,赵匡胤也觉得,就女人而言,尤其是那些年轻漂亮的女人,的确有一种很难言明却又极具诱惑的魅力。夏日,走在大街上赵匡胤也曾对那些年轻女人的胸脯和大腿想入非非。甚至,有时晚上睡觉的时候,他还曾幻想过自己的双手正在那些漂亮女人的身体上抚动。幻想虽然朦胧,却也美丽动人。这足以说明,赵匡胤与别的男孩子一样,其内心深处,也是对女人充满着憧憬和渴求的。

赵匡胤之所以不想结婚,乃是因为他有这么一种考虑:结了婚,就有了家了,有了家,就不能到处乱跑了,整天关在家里,岂不把人闷死?不难看出,在赵匡胤的胸腔里,既跳动着一颗春心,同时也跳动着一颗不安分的心,而就当时来说,后者显然比前者跳动得更有力。

闻听赵匡胤不想结婚,赵弘殷勃然大怒。他把赵匡胤拽到自己的面前,指着赵匡胤的鼻子吼道:“你想让我们赵家断了香火吗?告诉你,你同意也罢,不同意也罢,你都要为我们赵家娶妻生子!”

父亲发这么大的火,着实让赵匡胤吓得不轻。不过他同时也明白了这么一个道理:结婚不结婚的问题,并非只是他个人的私事,而是关乎到他们赵家传宗接代的大事情。虽说还有一个弟弟匡义,但作为赵家长子,他实在难以推卸延续香火之重任的。

杜氏也劝赵匡胤道:“儿呀,若不是战乱,你早该成婚了,我也早该抱上孙子了!”

赵匡胤笑对杜氏道:“娘,谁不想结婚啊?我过去跟你是说着玩的。”

是呀,父亲要自己结婚,母亲也劝自己结婚,他赵匡胤除了答应之外,似乎也别无良策。连那六岁的弟弟匡义,也整天嚷着要吃哥哥的喜糖。不过话又说回来,结婚好像也不是什么太坏的事情。

那时候的人结婚,都是要听父母之命、媒灼之言的,娶什么样的媳妇,什么时候娶媳妇过门,自己是做不了主的。不过杜氏有点例外,在给赵匡胤找媳妇之前,她曾征求过赵匡胤的意见,问赵匡胤究竟想找一个什么样的女人做媳妇。赵匡胤憋了半天,终于憋出一句话来道:“娘,孩儿想找一个漂亮的女人。”

对赵匡胤来讲,还不懂得多少家庭的含义。既然要娶媳妇,那自然是非漂亮不娶了。而杜氏却也非常赞同大儿子的意见。她深情地抚摸着赵匡胤的脸颊言道:“不漂亮的女人,怎能配得上我们家胤儿?”

找一个漂亮的女人给赵匡胤做媳妇并不难。世上的漂亮女人多得是。比较难的是,那女人不仅要漂亮,而且还要与赵家门当户对。赵弘殷虽然不是什么朝廷的显臣,但好歹也是一个领兵的大将军。赵家如此门第,总不能随随便便地就找一个普普通通家庭中的女儿做儿媳妇吧?果真如此的话,岂不把别人的大牙笑掉?

赵弘殷和杜氏经多方打探,终于找着了一个在汴梁城内小有名气的媒婆。他们给媒婆开出的条件是:那女儿一要门户相当,二要年少美貌,三要温顺贤淑。家庭过日子嘛,女儿家温顺贤淑与否是很紧要的。

客观地讲,赵氏夫妇开出的那三项条件是有一定难度的,但这难不倒那小有名气的媒婆。既是小有名气,就自有其真实的才干。那媒婆肩负着赵氏夫妇的重托,走东家、串西家,仅用了不到一个月的时间,便为赵家说妥了这门亲事。

赵匡胤的岳父姓贺名景思,也是后晋朝带兵的一位大将,与赵家可谓是门第相当。贺景思长女贺氏年方二七,据媒婆所言,有“沉鱼落雁之貌,闭月羞花之容”,可谓是既年少又美貌。据媒婆称,那贺大小姐诸事皆依父母,走路怕踩了蚂蚁,说话怕惊了蚊子,世上还有比这样的女子更温顺贤淑的吗?

赵弘殷和杜氏夫妇对媒婆讲妥的这门亲事非常满意。杜氏问赵匡胤是否也满意。赵匡胤犹犹豫豫地道:“娘,那女子才十四岁,是不是……太小了?”

是呀,有些十四岁的姑娘,看上去就像是一个小女孩,和一个小女孩结为夫妇,赵匡胤能不犹豫?杜氏解释道:“胤儿,我问过媒婆了,媒婆说,贺家大小姐虽然年少,但去年就长成一个大姑娘了!”

“还有,”赵匡胤又道,“那贺家大小姐我没见过,娘也没见过,只听媒婆一张嘴胡说,谁知道她的容貌究竟如何?”

杜氏笑了,“胤儿,媒婆说了,如果那贺家大小姐没有倾城之貌,她不仅退还全部赏钱,还要跪在我们家门前磕头谢罪!媒婆这么说了,胤儿还不放心吗?”

然而赵匡胤依然没有完全放心。上述两个疑问一直堵在他的心间。直到洞房花烛夜的那一刻,赵匡胤的这两个疑问才终于有了明晰的答案。

赵匡胤和贺氏的婚礼是在这一年(后晋天福九年,公元944年)的金秋举行的。两大将军联姻,婚礼自然热闹非凡。又何况,当时的赵弘殷,手中有的是钱。契丹兵败汴梁城外之后,赵弘殷虽然没有得到什么加官晋爵的封赏——大半功劳都被河东节度使刘知远占去了——但皇帝石重贵还是在大臣的建议下给了赵弘殷一大笔赏钱。有钱就好办事,就好讲排场。不说别的,单赵家给贺家的聘礼钱,就足够一个小民吃上一辈子的了。聘礼如此,婚礼的气派、豪华就可想而知了。

在来宾们喜气洋洋畅饮喜酒的时候,赵匡胤被母亲叫到了一间小房子里密谈。而实际上,闻着那四溢的酒香,赵匡胤心痒得直如被抓被挠。他多想与众人坐在一起喝个痛快啊!也许,赵匡胤是个天生的贪杯者。他的父亲赵弘殷只在高兴的时候才喝上两杯。据说,他的祖辈也没什么人喜好杯中之物。而赵匡胤不然,他闻着酒香就感到亲切。以至于美酒佳酿陪伴了他一生。最终,他的死,也与饮酒大有干系。

同类推荐
  • 诸葛亮智圣人生(传世名家经典文丛)

    诸葛亮智圣人生(传世名家经典文丛)

    人生是一门博大精深的学问,有着太多太多的智慧等待着我们去汲取、领悟;思想是一片宽广无垠的大海,有着太浓太浓的魅力吸引我们去畅游其中。名家的人生,闪烁智慧的光芒,为我们折射出人生的光彩,波荡出生活的弦音;名家的人生,尽显思想的魅力,引领我们享受心灵的美丽旅途,体味生命的丰富元素。驰骋于睿智的思想海洋,让我们的精神变得充盈,心灵变得纯净而通透。
  • 杜佑评传

    杜佑评传

    杜佑是唐代著名的政治家,史学家和思想家,代表作《通典》一书体制宏大、思想深刻,总结过去,反映现实,开辟历史编纂学新途径,在中国古代的国家行政理论,政治制度研究方面取得了杰出的学术成就。《杜佑评传》紧扣唐中叶的政治、社会和文化时代背景,细致考察、介绍了杜佑一生的经历,他的近六十年的从政生涯和著述生活,在此基础上,对杜佑的政治思想、经济思想、社会思想和学术思想成就及其贡献,做了比较详细的讨论阐述。
  • 宋太祖赵匡胤(世界伟人传记丛书)

    宋太祖赵匡胤(世界伟人传记丛书)

    宋太祖赵匡胤(927年-976年),中国北宋王朝的建立者,庙号宋太祖,涿州(今河北涿州)人。出身武将世家,赵弘殷次子。948年,投后汉枢密使郭威幕下,屡立战功。951年郭威称帝建立后周,赵匡胤任禁军军官、殿前都点检。周世宗柴荣死后,恭帝即位,建隆元年(960年),他以镇、定二州的名义,谎报契丹联合北汉大举南侵,领兵出征,发动“陈桥兵变”,黄袍加身,代周称帝,建立宋朝,定都开封。
  • 文治武功传奇皇帝:朱棣

    文治武功传奇皇帝:朱棣

    本书主要内容有:生乱世受封燕王、隅之兵图霸业、端礼门兵变显雄心、转守为攻取金陵、登帝位安内攘外、建内阁刚柔并举统四方等。
  • 和尚皇帝:朱元璋

    和尚皇帝:朱元璋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丛书是由吉林文史出版社和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组织国内知名专家学者编写的一套旨在传播中华五千年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全民文化修养的大型知识读本。《和尚皇帝:朱元璋》为丛书之一,介绍了早年生活、投军从戎、建立明朝、身葬孝陵、历史评价。《和尚皇帝:朱元璋》中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把中国文化中的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等知识要点全面展示给读者。
热门推荐
  • 明末假太监

    明末假太监

    明末假太监一枚!崇祯把我当成兄弟,皇宫里面很多妇女等着我解放,好纠结啊!想好好的过日子,当性福的穿越族,王二要闹事,小李想称皇,满狗鞑子虎视眈眈,还能不能欢乐啊?
  • 爱你是我做过的最好的事

    爱你是我做过的最好的事

    他是霸道的黑帮老大,许氏集团总裁,她是温柔善良的警察之女,因为她的善良造就了俩人的缘份,从此之后她爱他如命,他宠她成狂。然后好景不长她发现自己的养父被自己最爱的人的义父杀害时,她想报仇而他却不愿背叛自己的义父,从此她们站在了对立面。然而一切结束后他对她说道今生爱你是我做过最好的事。
  • 天降蚌女:上神,别玩我

    天降蚌女:上神,别玩我

    啊哈?穿成一只未化形河蚌也就罢了,竟还要被某妖孽欺压?未化形的某女,指着兽皮铺好的石头墩,谄媚道:“美男仙人,您请坐!”某男:“臀娇!”“……”命途是辣么的多舛,终于化了形……谁知,眼前这只邪魅美男竟如此“羞辱”她的长相。老娘形貌虽难赛西施,但好歹强过如花!勾唇目光直视美男某处,“铁杵都能磨成针,更何况你这材质是肉!磨合次数过多,只怕还比不过我这根小手指哦!”
  • 恨天游

    恨天游

    纵横亘古,诸事皆有缘法!凡人仰观苍天,无明日月潜息、四时更替,幽冥之间,万物已循因缘。蜉蝣朝生暮死,却也想偷天改命。凡人逆天修道,突破百年枷锁,逍遥于天地之间。
  • 关窍要旨

    关窍要旨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昆仑廻

    昆仑廻

    蓝天之下育人千万种,三千世界轮转百千回。风云变色英雄汇,日月无光鬼神怒。叱咤豪侠魂归藏,试问谁能乾坤转。神人笔下任主宰,昆仑神话主浮沉。正所谓自古英难难过美人关。祸因红颜起,乱世出英难,这是鸡与蛋,自古难纠缠。本故事的主角凡心带着主宰历史的使命,在各爱恨情仇之间笑傲江湖。。。。。
  • 相思谋:妃常难娶

    相思谋:妃常难娶

    某日某王府张灯结彩,婚礼进行时,突然不知从哪冒出来一个小孩,对着新郎道:“爹爹,今天您的大婚之喜,娘亲让我来还一样东西。”说完提着手中的玉佩在新郎面前晃悠。此话一出,一府宾客哗然,然当大家看清这小孩与新郎如一个模子刻出来的面容时,顿时石化。此时某屋顶,一个绝色女子不耐烦的声音响起:“儿子,事情办完了我们走,别在那磨矶,耽误时间。”新郎一看屋顶上的女子,当下怒火攻心,扔下新娘就往女子所在的方向扑去,吼道:“女人,你给本王站住。”一场爱与被爱的追逐正式开始、、、、、、、
  • 妖精的尾巴之群龙无首

    妖精的尾巴之群龙无首

    一次穿越之旅、强者之路在这里展开。囊括天下之万龙,以万龙腾飞,凝聚祖龙之源。前世今生因果循环,恶魔守护为她而来……(ps:夏露党慎入,强迫症晚期可以从第十章看起)
  • 废材重生五小姐

    废材重生五小姐

    她,21世纪的王牌特工!却一朝被害魂穿异世!她,楚家超级废材五小姐!从小便经脉全毁,痴傻成性,脑是草包,被家人唾弃,被家族放弃……当她变成她,灵魂交替,从此草包也风骚……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还之,是女主为人处事之原则。废材强势崛起,盛世风华惊艳众生!即使是逆天而行,她也要站在巅峰……本文一对一,女强男更强,强强联手!外加可爱灵兽,男俊女靓。
  • 焰火上的吻痕

    焰火上的吻痕

    看似平静的婚姻,却己到了破碎的边缘,看似平凡的生活,实则暗流涌动,夕日情同手足的好兄弟宁愿反目成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