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825900000048

第48章 飞登九五(1)

秦王李世民在尉迟敬德等人的陪同下,踉踉跄跄地向海池方向走去。

该是去见父皇的时候了。这是最难堪,最无奈的一道关口,比只身去闯枪林箭雨、刀丛剑树还要艰难得多,但他必须去闯。

此时此地,他没有任何胜利者的那种喜悦、兴奋和昂扬,却充溢着一种莫名的沮丧、怅惘和苍凉。尉迟敬德却不理会他此刻的心境,一边走一边问道:“殿下,后宫的那两个女人怎么办?别人都可以不杀,她们却不能不杀。这是两条搅屎的棍子,留下她们后患无穷。”

秦王知道,他指的是尹德妃和张婕妤,这些年,她们在父皇面前嚼舌根子,搬弄是非,与建成、元吉狼狈为奸,自己没有少吃她们的亏。他恨不得立即将这两个贱女人剥皮抽筋,满门抄斩。

但是,他不能这样做。

他看看尉迟敬德,摇头叹道:“父皇的心已经伤透了,再也经不起沉重的打击了。这两个女人是他晚年赖以生存的命根子,就放她们一马吧。再说,建成、元吉一死,她们就成了两只拔光了毛的野鸡,还能扑棱多高?”

尉迟敬德点点头,没有说话。

六月的海池,山色明媚,湖光澄碧。到处都荡漾着姹紫嫣红、翠绿欲滴的蓬勃生机。然而,停泊在池边几棵绿荫匝地的老柳下的那条龙舟,却显得死气沉沉。

秦王急步跨上龙舟,见父皇歪坐在御座上,脸色悲慽,神态倦慵,几个老臣皆垂首立于身侧,相对无言。

秦王扑通一声跪在高祖面前,口里叫了一声“父皇”,便放声大哭起来,直哭得声嘶力竭,泪雨缤纷。

是哀伤,是悲痛,是对父皇的愧疚?抑或是庆幸。是激动,是历经劫难九死一生的亢奋?还是这诸多复杂的感情交汇在一起的突然爆发?

不管怎么说,周围的人们都相信,李世民此时的恸哭是真诚而又动情的,那滂沱的泪水肯定和着血,是从心底流出来的。

高祖皇上也哭了,从沉重下垂的眼脸中缓缓地流出了两行浑浊的泪水,沿着他灰败的脸颊淌下来,挂在那花白的乱蓬蓬的胡须上。

他用颤动着的双手抚摸着儿子的头顶,悲苦地说道:“二郎,这些日子,朕误听谣传,差点儿错怪了你,是朕对不起你……”

没有责怪,没有怨恨,甚至连建成、元吉和九个孙儿的情况一个字都没问,完全采取了任其自然的态度。是父皇无情吗?不,父皇是仁慈的。他多次说过,决不会像隋文帝那样自残骨肉,对三个儿子也始终没有采取任何严酷的手段。

但是,正是这种仁慈。却无意中放纵了大哥建成,使他丧心病狂地一次又一次地谋杀自己,终于酿成了这场悲剧。

父皇啊,你千方百计想避免骨肉自残,到头来,兄弟相煎的骨肉残杀还是发生了,而且一点也不此前朝历代的这类事儿更轻。这该怨谁?究竟是谁的过错?

现在,父皇连一点轻微的责怪都没有,但这比最严厉的责骂和痛打更厉害,简直像是在用刀子剜自己的心。

秦王再也抑制不住,猛地扑到父皇的怀里,拼命地吮吸着父皇的胸乳(这是当时表示父子深爱的一种风俗),只哭得气塞声咽,双肩抖动不止。

这样过了许久许久,父子二人才渐渐平息下来。高祖抬头看看陈叔达,见他也眼圈潮红,便说道:“陈爱卿,拟诏吧。”

陈叔达忙取来纸笔。高祖看看众人,一字一句说道:“自即日起,立秦王世民为太子。军国庶事,无大小悉委太子处决,然后奏闻。”

诏书一下,满朝文武都看得清清楚楚,高祖皇上是在做着禅让帝位的准备。事实上,已经把国家的全部权力统统交给了李世民。

大权既已移交,对于它的运用和行使,李世民便不再做任何的推让,也没有丝毫的犹豫。

他清楚地意识到,眼下,摆在他面前的最迫切的任务,就是要迅速地安定内外局势,将玄武门之变所带来的负面影响缩小到最小的程度,最好是让朝野上下的人心和京师内外的秩序不受任何惊扰。

建成和元吉虽然在这场兵变中一朝被杀,但他们毕竟以太子和齐王的身份经营了多年,在朝廷和地方都有相当的势力。因而,对他们的昔日旧党采取宽大和安抚的政策,对可能发生的地方兵变及时果断地扑灭,已经成了安定天下局势的关键。

他立即以皇上的名义下达诏书大赦天下。明确提出,凶逆之事,止于建成、元吉二人,其余人等一律不予追问。

这一招果然奏效。大赦令发布的第二天,曾带兵攻打玄武门,并杀死了敬君弘的建成旧部冯立、谢叔方,便从长安近郊前来自首。逃往终南山的薛万彻,经世民几次派使者前往诏谕,也终于出山自首。

当他们跪在世民面前时,仍不免惶恐颤粟。虽然诏书说是不予追究,但政治没有诚信可言,当权者历来翻云覆雨,出尔反尔。谁知道这位新上任的太子爷会怎样处置他们?既然敢来,就做着被砍头的最坏的准备。

冯立说道:“罪将冯立等见过太子。攻打玄武门,杀死敬君弘、吕世衡将军,都是罪将的主意,与他人无关,请太子治末将之罪。”

世民笑着说道:“汝等何罪之有?既是原太子府的人,在太子危难之时,能够挺身而出,冒死相救,此乃忠于所事,义士之为。都起来吧。各人安心回府,我将另有重用。”冯立等悬着的心这才像一块石头落地,一个个感激涕零,叩首拜谢而去。

见为首的冯立、薛万彻等人皆未获罪,那些逃奔藏匿的散兵游勇纷纷来归。数日内,两千多名长林军和齐王府兵几乎悉数自首,世民令部属对他们一一安抚,重新编人禁军,不准有任何歧视。

眼见着这许多人前来自首,世民自然高兴。但是,在他的内心深处,却不免仍有着一种极大的缺憾。他其实是在等待着一个人的主动来归。但一直等了数日,却一直不见此人前来,不免有些焦躁。这天一早,房玄龄、杜如晦等一班秦王府旧人,都齐集于东宫显德殿议事。世民看看房玄龄,心事重重地问道:“他怎么还没来?莫非已潜逃了不成”。

这句话问得没头没脑,众人皆不知所云。房玄龄却猜透了他的心事,知道这个所谓的“他”,肯定是指原太子洗马魏征。

“不会的。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这个人能做得到。满腹经纶,两肋锦绣尚未施展于万一,他怎么能潜逃呢?”房玄龄语焉肯定地说道。

“那他为什么不来归顺昵?”

“海内硕儒,一代大贤,岂能轻易来投,像个乞者一样,求殿下赏个差事,给碗饭吃?”

“你是说,我该像当年刘备请诸葛亮一样,三顾茅庐,躬身往请?”

“不,殿下应该派人把他抓来!”

世民吃了一惊,这不像是房玄龄说的话。

“先生是在说笑吧,那样岂是我李世民的礼贤之道?”

“不,并非说笑,我是认真的。对别人可‘先礼后兵’,对魏征就该‘先兵后礼’。”

“为什么?”世民不解地问道。

“魏征事建成日久,建成对他十分尊重,优礼有加。他又是个念旧情,讲义气的人,建成新亡,尸骨未寒,若不采用点非常手段,使之迫于无奈,他如何下得台面,痛痛快快地前来?再说,他对于殿下毕竟知之甚少,借此也可让他对殿下留下一个深刻的印像。”

世民马上心领神会,点头笑道:“先生所言有理,对高洁之人,不可以俗礼待之。”

于是,他派尉迟敬德带上几名兵士去“请”魏征,若不肯来,用绳子捆也得把他捆来。

其他人皆于内室回避,李世民独自一人在外厅等候。用不了多久,魏征果然被带到。

世民坐在那里没有动,只冷冷地看着魏征。魏征既不打躬施礼,也不说话,只昂然站在那里。两个人一时僵持起来,都在等待着对方开口。

“魏征,你可知罪?”还是世民先打破了这种难堪的沉默。

“魏征无罪。”回答得简短而又干脆。

世民霍地站了起来,厉声说道:“你身为太子洗马,却离间我兄弟之间的骨肉手足之情,多次鼓动太子建成先下手为强,必欲置我于死地,斩草除根,这罪孽还小吗,何言无罪?”

魏征冷笑一声说道:“兄弟争储,如群雄逐鹿,捷足技高者得之。我既为太子洗马。只知有太子,不知有秦王,竭忠尽智辅佐太子保住皇储之位,不致鹿失他人之手,此乃职守所关,不知何罪之有?”

“这么说,你屡为建成设计,数次谋杀于我,这都是确定无疑的事实了?”

“大丈夫行事,光明磊落。阴谋暗杀,乃鬼蜮伎俩。欲得国之神器,岂能靠鼠窃狗偷?即使偶尔得手,在朝不能服众臣,在野不能得民心,身居大位,又何能持久?谋杀之事,历来为魏征所不齿,岂能为他出这些馊主意——不过,魏征确是罄思竭虑,日夜为太子谋划。可惜他懵懂不悟,不肯听我的。若能按我的意思行事,又何至于有今日下场?”

“噢?那你是为他怎么谋划的,愿闻其详。”

“太子已经死了,早魂归阴山,如今说这些还有什么意思?自古胜者王侯败者贼,魏征乃败者,是杀是剐,任凭发落。”

“哈哈哈……”李世民突然开怀大笑:“先生高风亮节,谋略过人,世民倾慕日久,思之若渴。旧太子殁了,可我这新太子还在。建成有眼未识和氏璧,不听先生之言。我李世民却愿与先生终生厮守,日夜聆听纶音。”

话刚说完,房玄龄、杜如晦以及程咬金、秦叔宝、李勣等这些魏征在瓦岗军中的旧友,一块儿从内室中转了出来,笑哈哈地将魏征围住,邀他就坐。

李勣说道:“魏兄,当今太子思贤若渴,对您更是心仪有年。只因您是故太子的人,不肯挖他墙角。今日大势已定,愿魏兄捐弃前嫌,与我等共辅新太予。”

世民也忙欠身说道:“适才失礼之处,还望先生见谅。”

魏征也笑了:“这么说,刚才太子殿下的一番风暴雷霆,是要给在下一个下马威了?”

众人一齐大笑。

秦王命下人们为各位献茶,大家一边啜饮,一边叙谈。

过了一阵子,世民又问魏征道:“当此变乱初定,人心不稳之际,何为急务?”

魏征说道:“自然是安定政局,平息****。我知道,殿下已注重此事,朝廷也颁布了大赦令。但仅有这点措施,并不足以稳定全国局势。在许多地方,朝廷的大赦令形同一纸空文。”

世民吃了一惊,忙问道:“何以如此说?”

“故太子的势力散布于国内各地,对朝廷的宽赦不敢轻易相信,犹自不安。更何况,许多地方官员,正在争相抓捕故太子余党,或杀或押,以邀功请赏。朝廷虽有好经,下面的世贼禄蠢们却把它念歪了,如之奈何?”

“有这等事?”

“魏征虽足不出户,但这类事却早已纷纷传来。殿下身居高位,自然不得而知。”

“以先生之见,当如何处之?”

“殿下应派出使者分赴各地,严格履行朝廷大赦令,有敢忤违者,严惩不贷,以示诚意。仁至义尽之后,如仍有反叛者,则坚决镇压。那时,殿下将有理有节,无愧于天下。”

“好,就依先生所言,先生在山东一带颇有人望,就请您任山东宣慰使,可便宜行事。不知先生能否答应,前往辛苦一趟?”

“殿下既信得过魏征,魏征情愿前往。另外,尚有一事,请殿下裁之。原太子中允王珪及韦挺、杜淹,因扬文干反叛之事无罪遭贬。此三人皆治世之能臣,望殿下不计前嫌,召回并予重用。”

秦王看看房玄龄,欣尉地笑了:“咱们所见略同。不瞒先生说,我已于昨日派人急驰岭南,宣召王、杜等人还朝了。”

魏征宣慰山东尚未成行,却从幽州方面传来了庐江王李瑗反叛的消息。

李瑗是高祖李渊的堂弟,李世民的堂叔。数年前,高祖任命他为幽州大都督。

李建成在与李世民激烈争斗的过程中,不仅在朝廷和京师拉拢朝臣,部署力量,在外地也极力树立朋党,广结外援。李瑗便是他在地方上结交的死党和奥援之一。

建成被杀的第二天,世民便派侯君集前往任副都督。不久,又派通事合人崔敦礼赴幽州,持皇上手谕召李瑗入朝。

李瑗惊惶失措,认为一旦入朝,凶多吉少,李世民肯定要将建成的所有党羽斩尽杀绝。

李瑗在忧郁慌乱之际,只好向副都督侯君集求教。他认为侯君集是秦王世民的人,眼下唯他能救自己。

按说,侯君集应该极力劝李瑗入朝,向世民和朝廷请罪,便可获得宽赦。然而,他却不想这么做。他觉得,自己建功邀赏的机会到了。李瑗一旦起兵,自己遂将其诛杀,从内部平息叛乱,对当今的太子,未来的新皇帝,便有擎天保驾之功。弄好了,自可出将入相,甚至会封公封王。

他来到李瑗府上,李瑗忙不迭将他延入密室,屏退所有奴婢,小声问道:“朝廷派崔敦礼召我回京,公以为如何?”

侯君集看看密室内再无他人,确信自己的话绝不会被第三人知道,便笃定地说道:“大王万不可自投罗网,若应召去朝廷,便是‘羊肉包子打狗’,有去无回。”

李瑷迟疑着问道:“朝廷不是有大赦令,只罪建成、元吉二人,余皆不问吗?”

侯君集神秘一笑道:“大王好糊涂!不这样,如何诓你们回去,一网打尽?再说,别人或可赦免,而大王却断不在赦免之列。”

“为什么?”

“大王与太子建成交谊甚笃,早被秦王列为太子死党,又手握重兵,秦王岂能放过你?”

“他亲自颁布的大赦令,将如何自圆其说?”

“欲加之罪,何患无辞?随便捏造个罪名,纵使杀你一百次也能堂而皇之。末将见王爷是个老实厚道人,不忍心看着你去白白送死才冒死相劝。”

李瑗只觉得后脊骨直冒凉气,浑身泛起了细米粒似的鸡皮疙瘩,拖着哭腔问道:“若是起兵,以公看来能有多少胜算?”

“不敢说有十成把握,总有八成胜算。大王起兵之后,可号召窦建德旧部起事响应,然后北连突厥,占河东,取洛阳。据有泾州的燕郡王罗艺,也是建成旧党,可与他联络,同日举事,合兵一处西趋长安,以取天下。此为大王眼下所能采取的上上之策。”

同类推荐
  • 世界名人大传(全集)

    世界名人大传(全集)

    本书所撷选的名人均为人类历史上有重大影响的人物,并在此基础上不拘一格地节选,无论宗教、哲学、政治、经济、军事、科学、文化、艺术等诸领域,都广有涉及。本书为读者提供了一种可能:从不同的人生角度去体会名人,从不同的价值角度去看待名人。本书对名人的表述更为人性化。名人往往被神化,这便隔绝了名人与平凡人之间的共性。
  • 第一贪官:和珅

    第一贪官:和珅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第一贪官:和珅》以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讲述了和珅的一生。
  • 中国历史名人之六

    中国历史名人之六

    公元960年,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夺取后周的政权,建立了宋朝,历史上称为北宋。北宋在发展农业的基础上,手工业生产有了显著的进步,而科学技术的进步也是显著的。火药兵器的出现,罗盘针在航海上的使用,毕昇活字印刷的新创造,都是在这一时期完成的,它们对世界经济文化的发展,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 狄仁杰评传(隋唐历史人物)

    狄仁杰评传(隋唐历史人物)

    本书从思想、信仰、品格、心理、君臣关系、同僚关系等方面,对狄仁杰进行了研究和评价。全面客观地写出了狄仁杰曲折坎坷又富有传奇色彩的一生。
  • 朱元璋传

    朱元璋传

    本书是吴晗1948年写定的版本,当时作者思想自由,文思活泼,语言生动,正当盛年。在他笔下,一个历经艰辛磨难,乞讨度日的小流氓和英勇睿智、气度恢宏的统帅;一个勤政爱民、夙兴夜寐又猜忌心极重,杀戮成性的矛盾复杂多面的帝王形象活灵活现,本书终成明史及帝王传记的不朽名著。
热门推荐
  • 资治通鉴里的那些事

    资治通鉴里的那些事

    《资治通鉴》不是历史书,二十四史里面没有它,宋神宗说它是“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可以说这是一本政治参考书。只是它的参考基础是从周朝末年到五代末年一千三百多年的中国历史,把其中对为政有帮助、有参考价值的内容提取、汇总、分析,供后代人学习。但对现代人来说,流水账式的纪年模式、晦涩的文言、略显苍白的表述方式都影响了人们对于它的深度阅读和仔细分析。今天我尝试把《资治通鉴》用故事的形式,一篇一篇讲给各位听。
  • 杂艺

    杂艺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长生界之长生诀

    长生界之长生诀

    世上谁人能不死?任你风华绝代,艳冠天下,到头来也是红粉骷髅;任你一代天骄,坐拥万里江山,到头来也终将化成一抔黄土。一部的长生诀,一个长生界,一个奇怪的蛋,一个穿越的人心中的梦。此书非完全按照原书的情节来发展,他会有自己的修改。还有本书非11,不会给原书抹黑。新人新作、求支持跪求以后每天多20份推荐多更一章,多50份收藏多更一章。
  • 天落之神

    天落之神

    有征战江湖的热血,有一世兄弟的生死与共,有缠绵悱恻的一世追随,有侠骨柔情的生活场面。新书简介:“哎!人有人劫,神有神劫,这宇宙亦和天地间所有生灵一样,亦有劫数。父神古开天辟地划分阴阳,后浊气中的精华凝成九幽魔狱,其中剩余的宇宙间至阴至暗至邪的部分则异化成了这罪恶之源。父神开天力竭,最后只得以生命力来封印,这就是宇宙的劫数,也是父神古的劫数。哎,封印之地阴邪之力一直就比较强盛,没有想到我们一时不察,竟不知什么时候封印破开了。”看洛神如何站在父神的肩膀上,走的更远.....
  • 本愿药师经古迹

    本愿药师经古迹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红衣的故事

    红衣的故事

    小说原创,文笔略显青涩,请大家多多批评指正
  • 穿越之三界传说

    穿越之三界传说

    伟大的文学家奥尘多大公爵改变了历史,创造了人类思想界的解放,命运的洪流让他站在时代的浪潮前,拨开了黑暗,找到了光明,他引领我们在蒙昧中不断前行。在神圣的圣所前,面对圣洁的光辉,在帝国至高的皇家议会中,直视王权的金冠,在大陆最为崇高的至高山峰上,平视苍穹之巨龙,然后,他总是会拿出标志性的战斗十字架,翻开记录着无数灵魂篇章的笔记本,并郑重告诉所有人:说我偷看公共女澡堂,那是诬陷!
  • tfboys之十年约不忘

    tfboys之十年约不忘

    为什么王俊凯会被刀伤?而另外两位成员却安然无恙?在记者一个个追问后蓝星璇昏迷不醒。穿越回来到底发生了什么?
  • 原来天使这么多(已完结)

    原来天使这么多(已完结)

    省里谁不知道明焰中学校如其名,气焰高涨得很,是渲江市里甚至省里有名的贵族学校。也许因为这个学校招的学生都太有钱,普通老百姓进不去,所以外界看来,这个贵族学校神秘得很。。。。
  • 一剑沧澜

    一剑沧澜

    世间多纷扰,哪能尽如意?管它诸天仙佛,妖魔鬼怪。看其不爽,一剑斩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