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825800000042

第42章 整官惩贪(8)

再看乾隆皇帝在早年肃贪时,不论是山西的萨哈谅与喀尔钦、湖南的杨灏、云贵的恒文,或是山东的蒋洲、贵州的良卿、云南的钱度,甚至皇亲贵戚高恒,都是以极严厉的手段处置的。可是到甘肃冒赈案之后,皇帝的态度显然变了一些,他又想“于惩创之中,仍寓矜全之意”,行宽仁之政了。这种始严终懈的肃贪作风,绝对影响到肃贪工作的成效。

最后我们再从乾隆朝若干贪案与皇帝本身的关系来看,历史的教训可能就更显明了。云贵总督恒文、盐政高恒、叶尔羌办事大臣高朴等贪官,如果不是“办贡”或供应皇帝江南巡幸,他们就没有筹措收集贡品的藉口,更不会有借机捞钱或造成亏空的可能,这些贪案可见都与皇帝有关,甚至可以说是因皇帝而起的。另外,乾隆皇帝藉大臣“办贡”来肥己实在是不当之事,但是更坏的事是他在惩贪肃贪后又抄赃入己,结果使国库与皇室成为贪赃的最大受益者。还有更可怕的是乾隆皇帝同意和珅倡设“议罪银”的法条。“议罪银”又称“自行议罪银”,这一法条规定:凡犯有过失的地方官员,可以纳银赎罪,免去处罚,而议罪所罚银两,不交户部,由军机处催交内务府,实际上是内务府的特别收入,全部归皇帝所有,这真是为皇家开辟了大财源。近代史学家邓之诚说:“乾隆以军旅之费,土木游观与其不出自正供之费,岁无虑亿万,悉索之和砷,和珅索之督抚,督抚索之州县。”这一连串的“索”,怎么能不造成贪污大案?乾隆五十五年,内阁学士伊壮图反对议罪银,向皇帝上了一件奏章,内容要点有:近来规定,总督、巡抚有过时,可以“罚银数万,以充公用”,而可以免其罪。这规定极为不妥,因为督抚如能自请认罚银两获得免罪,则“在桀骜之督抚,借口以快饕餮之私”,即清廉者亦不得不希冀属员资助,“日后遇有(属员)亏空营私重案,不容不曲为庇护”,因为他认为“是罚项虽严,不惟无以动其愧惧之心,且潜生其玩惕之念,请永停罚银之例”。尹壮图想挡皇帝财路,当然遭到指责,几乎被皇帝处死。

乾隆六十年中,皇帝不断大兴狱案,严惩贪官,杀掉不少官员;但是贪案仍是层出不穷,不能断绝。以上列举各点,似乎可以提供其中的主要原因所在了。诚如《清史稿》中说的:

高宗(即乾隆皇帝)谴诸贪吏,身大辟,家籍没,谬及于子孙。凡所连染,穷治不稍贷,可谓严矣。乃营私玩法,前后相望,岂以执政者尚贪侈,源浊流不能清欤?抑以坐苞苴败者,亦或论才宥罪,执法未尝无挠欤?然观其所诛殛,要可以鉴矣!

我个人以为这是乾隆朝贪案的持平公论。

十一、无非一念为民生

乾隆朝贪案特多,应该是与国家的经济发展以及人民的生活改善有关。如果民间不富有,贪案显然也会较少发生。乾隆时代,在政治统治日益巩固的同时,皇帝也采取了一系列有利于经济发展的措施,使整个国家的经济得到迅速的扬升,也使清朝进入鼎盛的时代。

乾隆发展国家经济是从“爱养民生”基调上开始的。他在即位后不到一个月,就降谕强调他了解“本固邦宁”的道理,他要“爱养元元”。他完全赞同孟子的看法,人民必须有“恒产”,因为有了恒产,才能产生恒心。百姓有穿有吃,才能“知礼义”,如此民心才能安顺,天下才能太平。但是皇帝也清楚地看到当时面临的一些问题,如“生齿日繁”、“地不加广”等等,人口不断增加,耕地不能加广,当然就“民用难充”、“民产难制”了。

乾隆所说的“生齿日繁”是事实。清朝入关时在册的全国人口是一千零六十三万余丁,康熙平定三藩动乱时,全国人口约七千万。由于当年政府收丁银的人头税,很多壮丁为逃税而不报户口,所以全国人口的数字绝不正确可靠。康熙五十年代以后,政府宣布滋生人丁永不加赋的德政,雍正时又推行摊丁入亩政策,壮丁不需要逃税而登记了,人口统计才开始反映真实的情况。在乾隆初年进行人口普查时,竟发现已超过一亿四千万。乾隆二十七年又突破了两亿的大关。到乾隆末年,全国人口达到三亿之众。人口剧增,土地却没有相应地大量增加。据史料所记,明朝神宗万历六年(一五七八)全国在册民田为七百零一万余顷,加上屯田五十九万顷,共为七百七十多万顷。经过清朝康、雍、乾祖孙三代的不断努力垦荒,到乾隆四十九年,量得的全国总耕地面积为九百八十万顷左右。耕地增长在近两百年中才达三成,而人口暴增已是好几倍之多了,粮食生产在当时难怪被皇帝列为重要大政。

乾隆二年五月,皇帝特颁谕旨两道,强调务农劝农,专讲“重本务本”的事,他说:“食为民天,一夫不耕,或受之饥,一女不织,或受之寒,而耕九余三,虽遇灾年,民无菜色。”他又提到种稻、黍的方法,有“水耨火耕之异”,南方人多不谙习,北方人更不讲求,他认为这是地方官的责任,总督、巡抚等绝少“课百姓以农桑本务者”,从今以后,应该“驱天下之民,使皆尽力南亩”,地方官必须“身先化导”。尤其北方几省对耕耘方法疏略,以致常闹灾荒,官员应详议劝民耕种办法,提高生产技术。皇帝甚至规定,督抚等官以民务农桑与否,作为对他们工作考核优劣的标准。不但如此,皇帝在谕旨里也要求有关部门编写农书,他说“农桑为致冶之本”,皇祖康熙曾绘耕织图,“以示劝农德意”;皇父雍正也屡下劝农之诏,并亲耕藉田。他认为自古以来,“为耒耜,教树艺”,都是明君应做的事,而播种的方法、耕耨的季节、防旱驱蝗之术,在各种经籍里记述得很多,也很详尽,有关官员应当把这些资料荟萃成书,颁布中外,“庶三农九谷,各得其宜,望杏瞻蒲,无失其候”。他命令南书房的翰林与武英殿的官员尽快编纂进呈。一年之后,这部专书编好了,共七十八卷,皇帝定了书名为《授时通考》,传授一些农业的专业知识。

皇帝为了关心各地的农事收成、雨水粮价,命令官员在奏摺里向他报告庄稼生长情形、气候变化,隐瞒灾情的要受严重处分。他又相信“天人感应”之说,如遇水旱大灾,他都虔敬地举行祈晴、祈雨大典祈求风调雨顺。他一生写下的诗文当中,有不少是“喜雨”、“报雪”等的即兴吟咏之作,反映了他重农的思想。

皇帝除了要求地方官劝戒百姓耕种、传授进步耕作技术外,又推广其他农作物的种植。有些地区如贵州遍地多桑,但不知蚕丝之利,皇帝就责成官员雇募别省种棉织布或饲蚕纺织的专人去设局教习。他又命有些省份多植树、植棉,以利用地利。他又指示“牛为农事之本,民赖以生”,严禁屠杀,这也是有利农业发展的。

同类推荐
  • 宋家客厅:从钱锺书到张爱玲

    宋家客厅:从钱锺书到张爱玲

    本书是宋以朗围绕其父宋淇的一部传记。宋淇(1919—1996),笔名林以亮等,文艺评论家和翻译家,在文学批评、红学研究、翻译、电影等诸多领域均有建树;与张爱玲、钱锺书、傅雷、吴兴华、夏志清等有深交,长期以朋友身份担任张爱玲的文学经纪人和顾问,张爱玲去世前将遗物(包括遗稿)交给宋淇、邝文美夫妇保管。作者在私家资料、家族记忆和公开资料的基础上完成本书的叙述,书中涉及的大量细节不仅还原了宋淇的一生,披露了那一代文化人的相知相惜,破解了不少疑团和误解,也构建了一部“细节文化史”,使读者可以看到20世纪华语文学、翻译、电影和大时代的一个侧影。
  • 影响中国历史100名人

    影响中国历史100名人

    本书精选中国历史上最有影响的100位历史人物,纵横比较;考察历史棋局,反映历史大势。启迪思维,以供评说,以供借鉴。
  • 王莽发迹史

    王莽发迹史

    有人说他是“野心家”、“伪君子”,有人说他是政治家、书呆子,王莽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本书《王莽发迹史》在史实的基础上,适当运用小说手法,为读者还原一个真实、矛盾、复杂的王莽。他是一个显赫家族中的没落户,最后却和平接管了国家政权,登上至高无上的权力顶峰;他骨子里是个书生,凡事都从书本上找答案,一言一行都遵循圣人的教诲;他是一个近乎完美的道德超人,靠着自身的道德感召力赢得了崇高的声望和举世的拥戴……畅销书作家磨剑将为读者揭秘王莽的发迹之路。
  • 穆罕默德(世界历史名人丛书)

    穆罕默德(世界历史名人丛书)

    穆罕默德被人们称作圣人。他诞生于教历象年之年的赖比欧艾勒月初九(伊斯兰教历三月九日、公元571年4月21日)凌晨。他的父亲是古莱什部落的阿卜杜拉,母亲是古莱什部落祝赫拉家族瓦赫甫的女儿阿美娜。阿卜杜拉的父亲是阿卜杜勒·穆台列卜,母亲是古莱什部落迈黑祝穆家族艾米尔之女法蒂玛。
  • 宋氏家族全传

    宋氏家族全传

    宋氏家族被称之为“民国第一家族”。宋查理的三双儿女均有着显赫的背景,影响着民国的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长女宋霭龄嫁孔祥熙,次女宋庆龄嫁孙中山,三女宋美龄嫁蒋介石;长子宋子文是民国财政部长,后升任到行政院长,二子宋子良是民国广东银行行长,三子宋子安是香港银行行长,他们在政治、经济、金融领域的地位举足轻重。 在风云变幻的三四十年代,这个家族不仅在中国而且在全世界都是名声显赫的,宋家王朝的变迁在民国历史中占据着重要的一页。
热门推荐
  • TFBOYS之一颦一笑只倾城

    TFBOYS之一颦一笑只倾城

    绝不剧透,,,,,想,,,,,,想知道就看文吧,,,,,这是一本非常好看的书,,,,,,,,,,,绝不弃文(?,,???,,`)有戏看了
  • 不科学的穿越

    不科学的穿越

    误入歧途的少年与少女,只剩下彼此,直到银河的尽头。
  • 战国一哥

    战国一哥

    这是一位变法图强的战国初期政治家,还是一位战无不胜攻无不克的军事奇才。他是战国时代唯一能够打败秦国夺得其土地并将秦国遏制在函谷关内的大将军。他一生中征战无数,在担任西河郡守期间率兵南征北战,为魏国夺取包括秦国在内的土地千里。他共与诸侯国军队大战76次,大胜64次,其余不分胜负,竟然没有一次败绩!他的《吴子兵法》在历史上闻名遐迩,在汉代甚至超过孙子兵法!而且,有证据证明他还是一位历史学家,与《左传》有扯不断的奇特联系……他是谁?战国一哥!
  • 云豹陌蓝上册

    云豹陌蓝上册

    雄豹陌弦的遗孀艾娅独自含辛菇苦独自抚养陌弦的遗孤,为了陌弦的儿子陌蓝,甚至愿意付出自己的生命,最后为了陌蓝,用自己最后的生命为它的孩子撑起了一片安宁的天
  • 宝镜传奇

    宝镜传奇

    一个单身博士在一次考察中发现一个弃婴,于是便将他收养,并取名为止沛。止沛长到15岁时,表现出亦正亦邪的特征,并越来越叛逆。一次博士带着止沛去一座寺庙考察,止沛发现了一面古镜,不久寺庙前的一座山竟发出了白光:止沛的父母是谁?那面镜子的来历?为了解答这些问题,止沛开始了他的传奇之旅……
  • 我们的青春日记

    我们的青春日记

    送给我们的那段青春,时光不老,青春无悔!
  • 帝瞳三国

    帝瞳三国

    东汉末年,朝纲混乱。内有巨奸权倾朝野,专横跋扈;外有黄巾军起义,撼动社稷。时有曹操虽好人妻然韬光养晦,欲为国除害。袁家四世三公,门生故吏遍布天下。刘玄德三人组不忘社稷,四处游走打野与诸侯之间,却不幸遇到了同为汉室宗亲的独孤信义,信乃光武后裔,度辽将军刘进伯之孙,誓要扫平胡虏,封狼居胥,何其壮矣!身着苎麻现代样式风衣,头戴自磨墨晶眼镜,清爽短马尾,放荡不羁乃我本性,以我大汉逍遥王之名。
  • 相思谋:妃常难娶

    相思谋:妃常难娶

    某日某王府张灯结彩,婚礼进行时,突然不知从哪冒出来一个小孩,对着新郎道:“爹爹,今天您的大婚之喜,娘亲让我来还一样东西。”说完提着手中的玉佩在新郎面前晃悠。此话一出,一府宾客哗然,然当大家看清这小孩与新郎如一个模子刻出来的面容时,顿时石化。此时某屋顶,一个绝色女子不耐烦的声音响起:“儿子,事情办完了我们走,别在那磨矶,耽误时间。”新郎一看屋顶上的女子,当下怒火攻心,扔下新娘就往女子所在的方向扑去,吼道:“女人,你给本王站住。”一场爱与被爱的追逐正式开始、、、、、、、
  • 红楼之黛玉重生记

    红楼之黛玉重生记

    林黛玉重生了。林弟弟穿越的。四爷至今未娶为哪般?林黛玉还是那个林黛玉,没穿越没夺舍,没愤世嫉俗没脑残。前尘已逝,只停留现在,守护家人,拒绝二表哥。只愿一生静好。
  • 极品纯情校花

    极品纯情校花

    “装逼十余载,老子还从来没服过谁,这里卧虎藏龙渣滓多,那又如何?”这是一个从监狱出来的少年回到学校把妹、装逼、打脸、扮猪吃虎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