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818600000015

第15章 奏启

【原文】

昔唐、虞之臣,敷奏以言;秦、汉之辅,上书称奏。陈政事,献典仪,上急变,劾愆①谬,总谓之奏。奏者,进也。言敷于下,情进于上也。秦始立奏,而法家少文。观王绾之《奏勋德》,辞质而义近;李斯之《奏骊山》,事略而意径:政无膏润,形于篇章矣。自汉以来,奏事或称“上疏”,儒雅继踵,殊采可观。若夫贾谊之《务农》,晁错之《兵事》,匡衡之《定郊》,王吉之《观礼》,温舒之《缓狱》,谷永之《谏仙》,理既切至,辞亦通畅,可谓识大体矣。后汉群贤,嘉言罔伏,杨秉耿介于灾异,陈蕃愤懑于尺一②,骨鲠得焉。张衡指摘于史职,蔡邕铨列于朝仪,博雅明焉。魏代名臣,文理迭兴。若高堂《天文》,王观《教学》,王朗《节省》,甄毅《考课》,亦尽节而知治矣。晋氏多难,灾屯流移③。刘颂殷勤于时务,温峤恳恻于费役:并体国之忠规矣。夫奏之为笔,固以明允笃诚为本,辨析疏通为首。强志足以成务,博见足以穷理,酌古御今,治繁总要,此其体也。

【注释】

①愆:过失。②尺一:指诏书。③移:创伤。

【译文】

从前唐尧、虞舜的臣下,向帝王陈述问题是用口头语言的;秦汉时的官吏,给帝王的上书叫做“奏”。自此以后,凡是陈述政事、提出典制礼仪、报告紧急重大的事件、弹劾罪恶和检举谬误的陈辞,都被称之为“奏”。所谓“奏”,就是“进”;就是陈述问题,下情上达。秦初开始用“奏”,但法家的文风却缺乏文采。如王绾等人的《议帝号》,文辞朴质而意义浅薄;李斯的《上书言治骊山陵》,陈事粗略而用意过直:其政策上缺少恩德,从中已明显地反映出来了。从汉代以后,“奏”有时也叫“上疏”。博学的文人相继写作,其文采相当可观。如西汉贾谊的《论积贮疏》、晁错的《言兵事疏》、匡衡的《奏徙南北郊》、王吉的《上宣帝疏言得失》、路温舒的《尚德缓刑书》、谷永的《说成帝距绝祭祀方术》等,道理既讲得切实得当,文辞也通达流畅。这些作品就可以说是已经懂得写奏章的要领了。东汉群贤,好的奏章也不断出现。杨秉在《因风灾上疏谏微行》中,直率地指出风灾由帝王而生;陈蕃在《谏封赏内宠疏》,对当时腐败的吏治表示十分愤恨:这都写得很有骨气。又如张衡在《条上司马迁、班固所叙不合事》、《请禁绝图谶疏》等疏奏中,对不合史实的史书、宣扬迷信的图谶提出批评;蔡邕在《上封事陈政要七事》中,从维护朝廷纲纪上来逐一陈述:这些上疏都写得渊博典雅。到了魏代,名臣的奏疏不断出现,如高堂隆的《星孛于大辰上疏》、黄观的《教学疏》、王朗的《奏宜节省》、甄毅的《奏请令尚书郎奏事处当》等,也都是竭尽臣节而懂得治国的道理了。在晋代多灾多难的时期,刘颂的《除淮南相在郡上疏》,认真热情地陈述了当时的政务;温峤以《上太子疏谏起西池楼观》,诚恳地要求不要耗费劳役:这都是体察国事的忠诚规劝。“奏”这种文体,应以公正忠诚为本,以明晰通畅为首。其间所表达的内容要有坚强的意志来完成政务,广博的见识以穷达事理;参考古人来驾驭今事,抓住要害以处理繁杂:这就是“奏”的基本要领。

【原文】

若乃按劾之奏,所以明宪①清国。昔周之太仆,绳愆纠谬;秦有御史,职主文法;汉置中丞,总司按劾;故位在鸷击,砥砺②其气,必使笔端振风,简上凝霜者也。观孔光之奏董贤,则实其奸回;路粹之奏孔融,则诬其衅恶。名儒之与险士,固殊心焉。若夫傅咸劲直,而按辞坚深;刘隗切正,而劾文阔略:各其志也。后之弹事,迭相斟酌,惟新日用,而旧准弗差。然函人欲全,矢人欲伤,术在纠恶,势必深峭③。《诗》刺谗人,投畀豺虎;《礼》疾无礼,方之鹦猩。墨翟非儒,目以猪彘④;孟轲讥墨,比诸禽兽。《诗》、《礼》、儒、墨,既其如兹,奏劾严文,孰云能免。是以世人为文,竞于诋诃⑤,吹毛取瑕,次骨为戾,复似善骂,多失折衷。若能辟礼门以悬规,标义路以植矩,然后逾垣者折肱,捷径者灭趾,何必躁言丑句,诟病为切哉?是以立范运衡,宜明体要。必使理有典刑,辞有风轨,总法家之裁,秉儒家之文,不畏强御,气流墨中,无纵诡随,声动简外,乃称绝席之雄,直方之举耳。

【注释】

①宪:法令。②砥砺:磨刀石。③峭:峻峭、严厉。④彘:猪。⑤诋诃:辱骂喝斥。

【译文】

至于揭发检举罪行的奏文,是用以严明法纪、清理国政的。从前周代的太仆,就是负责纠正过失的官员,秦代的御史大夫,就是职掌法令条文的官吏;汉代设置御史中丞,则是主管弹劾罪过的监察官。所以,既然身为执法严厉的监察官,就应该磨炼他的气势,以求把弹奏写得像笔下生风、纸上结霜那样有说服力。读汉代孔光对董贤的弹奏,就是如实列举其罪行的;汉末路粹对孔融的奏本,却是捏造罪名。由此可见,在弹奏的写作上,名儒和阴险的人用心是大不相同的。至于西晋傅咸,为人刚劲正直,因此弹奏写得有力而深刻;东晋刘隗虽严峻正直,他的弹奏却写得有些粗疏:这也是因为各有其不同的情志所致。后世的弹奏文,相互影响,在不断运用中虽有新的发展,但和古代的基本格式没有什么大的差别。可是,制造铠甲的工匠是为了使人安全,制造弓箭的工匠,却是希望使人受到伤害;弹奏是为了纠正罪恶,也就势必写得深刻严峻。《诗经》里面批判毁谤好人的坏人,说要把这种人扔给豺狼虎豹;《礼记》中痛恨无礼的人,把他比作鹦鹉和猩猩。墨翟攻击儒家,把对方比作猪,孟轲讥讽墨家,就比之为禽兽。《诗经》、《札》、儒家、墨家,尚且如此,严峻的弹奏之文,又怎能有所避免呢?所以,一般人写这种文章,都是竞相辱骂,吹毛求疵,尖刻得深透骨髓,甚至以谩骂为能,大都不太公正。如果开辟礼的大门和义的道路,就可以此为准则,对不通过“礼门”越墙而过的人,就砍他的手,不走“义路”而走小道的人,就断他的脚;何须用暴躁丑恶的言辞,以无理谩骂为手段呢?所以,确立规范,衡量取舍,应以表达主要意义为主。必须做到说理有常规,用辞有法度,取法家的判断精神,用儒家的文辞采饰,不畏强暴的权势,使盛气流贯于笔墨之中;也不放任诡诈欺骗的人,使声势振动于竹简之外,这就可说是御史大夫的杰作,正直的壮举了。

【原文】

启者,开也。高宗①云“启乃心,沃朕心”,取其义也。孝景讳启,故两汉无称。至魏国笺记,始云“启闻”。奏事之末,或云“谨启”。自晋来盛启,用兼表奏。陈政言事,既奏之异条;让爵谢恩,亦表之别干。必敛饬②入规,促其音节,辨要轻清,文而不侈,亦启之大略也。又表奏确切,号为“谠言”。谠者,偏也。王道有偏,乖乎荡荡,其偏,故曰谠言也。孝成称班伯之谠言,贵直也。自汉置八仪,密奏阴阳,皂囊封板,故曰“封事”。晁错受《书》,还上便宜。后代便宜,多附封事,慎机密也。夫王臣匪躬,必吐謇谔③,事举人存,故无待泛说也。

赞曰:皂饰司直,肃清风禁。笔锐干将,墨含淳酖④。

虽有次骨,无或肤浸。献政陈宜,事必胜任。

【注释】

①高宗:指商王武丁。②饬:整治。③謇谔:直言。④酰:同“鸠”。

【译文】

所谓“启”,就是开。商王武丁曾说,“打开你的心窍,浇灌我的心灵”;“启”就是取的这个意思。西汉景帝名“启”,为了避讳,所以两汉时期的奏启不用“启”这个名称。到魏代的笺表中,才开始用“启闻”,或者在奏事的最后说“谨启”。晋代以后,“启”的运用相当普遍,而兼有表奏的作用。在陈述政见、议论国事上,“启”是“奏”的分支,在辞让封爵、感谢恩典方面,“启”是“表”的枝干。奏启的写作,必须合于法度,紧缩音节,抓住要害,简明轻快,有一定的文采,但不能浮夸,这就是“启”的基本要领了。此外,因为表奏文有必须要写得准确切实的特点,所以又称为“谠言”。所谓“谠”,就是不偏。如果帝王之道有了偏颇,就不可能有广阔远大的气象了,正因为是没有偏颇的话,所以叫做“谠言”。汉代设置善音律的八位能士,向帝王秘密呈奏阴阳变化之术,因为要用黑色袋子密封简板,所以又叫“封事”。晁错学习《尚书》回来后,向帝王陈述应办的事叫做上“便宜”。后代的“便宜”,大都用密封呈奏,那是为了保守机密。作为帝王的臣下,办事不是为了一己之私,上奏必须说直话,这都有事实作依据的,就没有必要多说了。

总之,要整顿必须讲直话的监察机构,以肃清政教风纪。奏启的写作,笔要如宝剑那样锐利,墨要像剧毒的鸩酒那样猛烈。虽然立意应该深入刺骨,但不要用谗言伤人。这样,用奏启来提供政见,陈述事宜,就一定能胜任其他的事情。

同类推荐
  • 孝经(中国古代经典集粹)

    孝经(中国古代经典集粹)

    中国古典文学是中国文学史上闪烁着灿烂光辉的经典性作品或优秀作品,它是世界文学宝库中令人瞩目的瑰宝。几千年来,中国传统文化养育了中国古典文学,中国古典文学又大大丰富了中国传统文化,使传统文化更具有深刻的影响力。
  • 咒枣记

    咒枣记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阴阳斗

    阴阳斗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梦溪笔谈

    梦溪笔谈

    在中国古代的科技著作中,影响最巨、传播最广者,无过于《梦溪笔谈》一书了,被誉为中国科技史上的里程碑。全书按内容分为故事、辩证、乐律……可谓包罗万象,应有尽有。
  • 元稹集

    元稹集

    元稹在其《叙诗寄乐天书》中,将他的诗分为古讽、乐讽、古体、新题乐府、律诗、律讽、艳诗等十体。其所重者在古讽、乐讽。实际上其主要成就在乐府诗、艳体诗。故本集所选亦侧重艳体诗、乐府诗。对于元稹文,选了《乐府古题序》、《白氏长庆集序》。传奇则选了《莺莺传》。为解评、阅读方便起见,“新题乐府序”随诗编排,《莺莺传》作为“传奇”排在诗文后,“两序”作为“文”排在“传奇”之前。
热门推荐
  • 三只妖孽女王请选我

    三只妖孽女王请选我

    毒舌、厉害十分牛掰女王白然然与我们的三只妖孽的斗智斗勇,第一与头号大妖孽幕奕尘斗智,与二号妖孽白玉城斗任性,与三号妖孽凌哲宇斗神奇,女二号女三号落雨娇与陆清然协助女王白然然对抗三只大妖孽擦出神奇而美丽的小火花,点燃爱情的海洋!
  • 忧珀奇异缘

    忧珀奇异缘

    龙珀又名忧珀是上古天地自然形成的凝结于几千年树根下的奇异物,有缘者得到大富大贵,无缘人得到则天灾人祸。各种奇事异事都围绕这忧珀而来
  • 女尊之不老容颜

    女尊之不老容颜

    在我们的平行世界里,有着这样一个让我们羡慕的世界,不管男女老少,都是有着不老的容颜。这样让整个世界都感觉到了鲜活的生命,没有垂暮。不过这里也有着相同的竞争,有着不一样层次的武功控制着死亡的年龄。武功越好的就能活的越久,但是相同的是他们在成年后容貌就不会变,只是头发的颜色会变而已,由成人到老死面容都始终是不变的。大家都喜欢有不老容颜,有不悔青春吧,那就来这里看看这里的不老容颜,不悔青春的欢喜与愁吧!
  • 书生校内

    书生校内

    一个在校园中经历爱恨情仇的男孩,成长为威震天下的真男人。出生在充满爱的世界,生活于仇恨交织的现实,沉沦于血腥残杀之中,难以自拔。后因莫名的爱情,受到感化,开始接受这个世界,通过一系列离奇的经历,最终成为一个站在世界最巅峰的存在。
  • 绝世妖娆,至尊九小姐

    绝世妖娆,至尊九小姐

    世人都说,镇国将军府九小姐,天生异瞳异发,极品废物,当血染芳华,再次睁眼,褪去懦弱,惊艳四座。但是做人低调做事高调的她,貌似惹上了一个不小的麻烦…“若若,我罩的,懂?”“动我者,死,动你者,魂飞魄散!”“若你能许我一个未来,我定会为你,长袖翩翩,舞尽锦瑟年华……”【1V1独宠,某王爷曾经说过,这辈子我只宠你】
  • 呆女逆袭,鬼王的宠后

    呆女逆袭,鬼王的宠后

    她五岁受封为青城郡主,指婚与九岁的燕云石--未来的燕国国君。十七岁,她重生在湖中。因为庶出的妹妹,眼红她即将成为燕国皇后,设计她溺死湖中。##########尉迟鹤,一名现代女特种兵的教官,莫名地穿越到青城郡主的身上。斗庶母,重振郡主的威严。他爱上腹黑如深潭,美丽如蛇精的亡国公主难以自拔。奉母命,她不得不去履行那一纸婚约。迎宾会馆的屋顶上,她对他说:“你看着我,我们试婚三个月。三个月后,如若,有一方没有爱上另一方的话,我们必须取消婚约。”然而,他俊美的脸上露出狡猾的深沉:“来日方长,彼此都会如意的!”侯府大院,她疼爱又忍让了十多年的庶出妹妹,设计推她入湖水溺死。还妄图她的皇后位,试图‘李代桃僵’,她见招拆招。在我现代女兵中的精英面前,趁早收了你们那些个垃圾手段吧!暗夜里,他和假装白莲花的腹黑女,缠绵悱恻就在她的寝宫。为了母亲的密令,和保护他的使命,她粉拳紧握委屈自己片刻。他逾越了她的原则,她愤然离家漂泊也不愿再低头忍让。他跨上铁骑找遍了长城内外,在他已经决定放弃江山只要她的时候,她竟然就瞪着一双无辜的大眼对他说:“我流浪够了,要回家!”=====
  • 如若与你只是初见

    如若与你只是初见

    有人认为,青春是苦涩的;有人认为,青春是疯狂的;有人认为,青春是美丽的。而我觉得,无论青春怎么变,永远抹不掉的是心底的那一份回忆,大家好我是颜茗熙,一位菜鸟作者。现在由我来为大家讲述我的故事。故事可能有点长,请耐心看完,谢谢。青春是段跌跌幢撞的旅行,拥有着后知后觉的美丽。——田馥甄《小幸运》
  • 本妃逆天:冷王的逆妃

    本妃逆天:冷王的逆妃

    【本书已完结】见她漂亮,不错,玩玩也好。大婚当日让她独守空房,翌日就住最烂阁楼,各种小妾的挑逗,各种下人的鄙夷,王爷毫不在乎,小妾手握鞭子抽她一鞭居然在旁边看戏?然而,久而久之却发现自己已经爱上了她,某女一而再再而三的逃,某男一而再再而三的追!誓死不放。“你值得,你值得让本王一辈子只爱你一个人,只要你愿意,本王什么都给你。”“要嫁也可以,我不想和别人共侍一夫。”“只要你是本王的王妃,本王就会赶走其他小妾。”欢迎读者加群474437848
  • 微爱:青春派

    微爱:青春派

    “我一定要夺回我曾经的位置!因为,我的名字叫刘桦!愈战愈强的刘桦!”八位高中生,在校内堪称八少的膨胀少年。作者不是我,而是我们那时候的所有人。
  • 别忘了我还在

    别忘了我还在

    她本是高高在上的千金小姐,却被人陷害,从此过上了平民的生活,她发誓,总有一天她会那些人付出应有的代价。他是一个贵族少爷,过着一人之上万人之下的生活。就是这样不相干的两人,却因巧合相遇,两人在各种摩擦和误解中渐渐了解到自己已经离不开对方了。当他知道关于她的一切时,他沉默,只留下一封信,从此不再出现于她的视线,就好比人间蒸发。几年后,他回归,又会给她的生活带来怎样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