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817400000021

第21章 妇产科疾病(1)

痛经

女子正值经期或行经前后,出现周期性的小腹疼痛,并因痛而影响生活及工作者,称为痛经,又称经行腹痛。西医把痛经分为原发性痛经与继发性痛经,中医痛经一证,虽包括了西医原发性痛经与继发性痛经两类,但以原发性痛经为主。继发性痛经的中医治疗还要与辨病相结合,才能提高疗效。

一、病因病机

痛经是“因经而痛”,故痛经的发生,是致痛病因与月经期或其前后,机体内气血剧烈变化这一特殊的内环境相结合,导致气血运行不畅,“不通则痛”或“不荣则痛”。临床常见的病因病机有:气滞血瘀,寒凝胞中,湿热下注,气血虚弱和肝肾不足等。

二、临床表现与诊断

1.临床表现

本病是以患者每于行经期间或行经前后发生明显的下腹疼痛为主要诊断依据,即“因经而痛”。临床上大多是根据病人的主诉结合表现,把痛经的程度分为重、中、轻三度。

(1)重度:经期或其前后小腹疼痛难忍,坐卧不安,严重影响工作学习和日常生活,必须卧床休息,伴有腰痛、面色苍白、冷汗淋漓、四肢厥冷、呕吐腹泻或肛门坠胀,采用止痛措施无明显缓解。

(2)中度:经期或经期前后小腹疼痛难忍,伴有腰部疼痛、恶心呕吐、四肢不温,采用止痛措施后疼痛暂缓。

(3)轻度:经期或其前后小腹疼痛明显,伴有腰痛,尚能坚持工作,有时需服止痛药。

2.诊断

妇科检查可以诊断原发性与继发性痛经。盆腔无明显器质性病变,或可见宫颈管狭窄,子宫发育欠佳或过度倾屈等,为原发性痛经,又称功能性痛经;多见于初潮后不久的青年或未婚未育者。

盆腔有器质性改变,如子宫内膜异位症、盆腔炎或生殖器肿瘤等所致的痛经,为继发性痛经。

本病应与阴道出血同时伴有下腹疼痛的病证,如异位妊娠、流产等相鉴别。此外,其他病证所出现的腹痛,也可发生在经期或于经期加重,临证时当详问病史及仔细检查,以鉴别诊断。

三、辨证施治

1.气滞血瘀型

【辨证】经来小腹胀痛。或阵发性绞痛难忍,坐卧不安,恶心呕吐,肢冷汗出,甚或昏厥。或经前胸胁、乳房胀痛,烦躁易怒。经行不畅,经色紫黯有块,块出痛减,或有膜样物排出后疼痛缓解。

舌质紫黯或舌尖边有瘀斑,苔薄白,脉弦细或弦滑。

【施治】理气活血,化瘀止痛。

【方药】膈下逐瘀汤加减:川芎10g,当归、赤芍、白芍、桃仁、枳壳、延胡索、牡丹皮、香附子各15g,五灵脂、蒲黄各9g,红花、甘草各6g。水煎服。

【加减】如属肝郁血瘀,经前乳房胀痛,烦躁易怒明显者,可选用逍遥散合失笑散加三七末、延胡索、益母草等;如属膜样痛经,则宜在主方中加逐瘀化膜之品,如三棱、莪术、土鳖虫、山楂、鸡内金、肉桂;如属子宫内膜异位症所致痛经,方中可选加水蛭、三棱、莪术、土鳖虫、九香虫、三七末、血竭、鸡内金、蜈蚣。

2.寒凝胞中型

【辨证】经行小腹冷痛或绞痛。得热则痛减。月经推后,经量少,经色黯,有小血块。面青唇白,形寒肢冷,便溏。舌质青紫,苔白,脉沉紧。

【施治】温经散寒,化瘀止痛。

【方药】少腹逐瘀汤加减:小茴香10g,延胡索15g,五灵脂9g,蒲黄9g,当归15g,川芎10g,干姜5g,肉桂5g,赤芍15g,没药12g,益母草30g,艾叶15g。水煎服,或留渣再煎,日1剂。

【加减】如体质属阳虚内寒者,则可选用温经汤加熟附子、艾叶、小茴香,以温经暖宫止痛。

3.湿热下注型

【辨证】经前或经期小腹疼痛,拒按,伴腰骶胀痛。多为平时下腹胀痛不适,经期加剧,或有低热起伏或小腹灼热感,白带较多,色黄质稠,有臭气。舌质红,苔黄或腻,脉弦数。

【施治】清热除湿,化瘀止痛。

【方药】清热调血汤加减:当归、白芍、桃仁、延胡索、牡丹皮、七叶莲各15g,川芎、生地黄各10g,黄连9g,香附子、莪术各12g,红花9g,丹参20g。水煎服,每日1剂。

4.气血虚弱型

【辨证】经时或经后小腹绵绵作痛,或小腹及阴部空坠、喜按。或月经推后,经量少,经色淡,质稀。面色咣白无华,神疲乏力。舌质淡,苔薄白,脉弦细弱。

【施治】补气养血,调经止痛。

【方药】当归芍药散加减:当归15g,白芍20g,川芎10g,茯苓20g,白术15g,泽泻5g,益母草30g,香附子12g,延胡索15g,北黄芪15g,党参20g。水煎服。

5.肝肾不足型

【辨证】经水将净或经后小腹绵绵作痛,腰膝酸软。月经后推,经色淡黯量少,质稀薄,或头晕耳鸣,或潮热,眼眶黯。舌质红少苔,脉细弱。

【施治】滋肾养肝止痛。

【方药】调肝汤加减:当归15g,白芍15g,山茱萸15g,巴戟天15g,阿胶15g(烊化),山药20g,甘草6g,台乌15g,益母草30g,香附子12g,石楠藤15g。水煎服,日1剂。

四、辅助治疗

1.成药方

(1)三七痛经胶囊、伤科七厘散、云南白药(适用于气滞血瘀型)。

(2)乌鸡白凤丸(适用于气血虚弱型、肝肾不足型)。

(3)七制香附丸、八宝坤顺丹、妇科十味片、妇女痛经丸或活血调经丸(适用于气滞血瘀型)。

(4)艾附暖宫丸、乌金丸、经期腹痛丸、调经丸或女金丹(适用于寒湿凝滞型)。

(5)宁坤养血丸、人参养荣丸、十全大补丸或当归养血丸(适用于气血两虚型)。

2.验方

(1)三七末,每次3~5g,每日1~2次,于经前或经时开水冲服(适用于气滞血瘀型)。

(2)干姜、艾叶各10g,苡仁30g。前二味煎水取汁,将苡仁煮粥至八成熟人药汁同煮至熟,1次温服(适用于寒湿凝滞型)。

(3)黄芪20g,当归20g,白芍15g,泽兰10g,粳米100g,红糖适量。将黄芪、当归、白芍、泽兰煎服15分钟,去渣留汁,放入粳米煮粥。将熟时加入适量红糖即成(适用于气血虚弱型)。

(4)丹参、延胡索各30g,牛膝、红花、郁金各15g,白酒250g。

将丹参、延胡索、牛膝、红花、郁金倒入瓶中,用白酒浸泡加盖,密封半个月。每隔3天,用力摇动药酒瓶1次,每次约摇3分钟。行经前两天开始饮服,每日3次,每次1~2匙,至经血干净时停饮。连服4个经期为1个疗程(适用于气滞血瘀型)。

(5)荔枝核、香附、黄酒各30g。将荔枝核、香附研成细末,混合装入瓷瓶密封保存,每次痛经发生前1天开始服用,每次服6g,以黄酒适量调服,1日3次(适用于以气滞为主证)。

3.针灸疗方

(1)取足三里、三阴交穴,用针刺,泻法,留针30分钟,对实证痛经止痛效果显著。下次月经来潮前一二日或来潮时,每日针灸1次,一般2~3次可愈。也可用三阴交配关元或中极,按同法治疗。或起针后,再用温和灸10~20分钟。

(2)取八髂穴,用艾卷悬灸30分钟,每日2次,对虚证痛经或虚中夹实痛经有温通止痛之效。

4.外治方

(1)白芥子、面粉各15g,将白芥子捣为细末,加入面粉,用沸水调匀,制成饼状。趁热贴脐上,3~4小时痛即止。

(2)肉桂10g,吴茱萸、茴香各20g,共研细末,用白酒适量,炒热。乘热(以不烫皮肤为度)敷于脐部,然后用胶布固定,每月行经前敷3日即效,用于寒凝气滞之痛经,若属湿热下注的痛经,反使病转剧。

(3)乳香、没药研细末,水调为药饼。贴脐,胶布固定。

五、调护

(1)痛经与精神因素关系很大,故必须调节情志配合治疗。

(2)经期注意适寒温,节生冷。

(3)不少痛经治愈后,由于七情内伤,或生活失调,可再复发。

经行头痛

妇女每逢经期或经行前后,出现以头痛为主症者,称为“经行头痛”,其临床特点是头痛发作与月经有关,每伴随月经周期而反复发作,症状轻者经净而渐愈,严重者可迁延日久而疼痛不止,影响患者工作及生活。

一、病因病机

本病多为气血不足,精血亏损,或气滞血瘀,肝阳上亢以致清窍失养所致。

二、临床表现与诊断

1.临床表现

经行头痛是伴随月经周期,经行前后头痛反复发作。本病临床多见于中年妇女,其发病特点为经前及经后有规律的出现头痛,或经前数天开始头痛,经行即止,或经净后头痛数日。疼痛部位多为一侧偏头痛,部位固定,或头顶疼痛,胀痛难忍。休息后可稍缓解。

2.诊断

(1)经行头痛是随月经周期而反复出现的,经净后逐渐消失。

(2)头痛大多为单侧,或左或右,亦可见于两侧太阳穴或头顶部。痛如锥刺,或掣痛,或绵绵作痛。

(3)本病需与外感头痛相鉴别。外感头痛有耳塞、咽痛、畏寒、发热等表证。

(4)应注意与内伤性头痛相鉴别。如神经衰弱、偏头痛、癫痫后头痛、脑部疾病、五官疾病及心血管系统的疾病(如高血压、动脉硬化)、肾性高血压、贫血等所引起的头痛。

三、辨证施治

1.气血虚弱型

【辨证】经期或经后头部空痛,牵掣眼眶、眉棱骨痛,月经量少色淡,或经期延后,面色苍白,神疲乏力,气短懒言,头晕眼花,心悸汗出,失眠多梦,饮食减少。舌淡苔薄白,脉细弱无力。多由于平素体弱,或大病、久病气血俱虚,经行时气血下注胞宫,脑失所养,髓海不足而引起头痛。

【施治】益气养血,止痛。

【方药】八珍汤加味:熟地、当归、炙黄芪、党参、白术、茯苓、枸杞子、炙首乌、制黄精各20g,藁本、白芷、炙甘草、白芍各15g,川芎10g,大枣5枚。水煎,3次分服,日1剂。

2.肝阳上亢型

【辨证】经前或经期头痛,以两太阳穴胀痛为主,甚则巅顶掣痛,月经常先期而至,量多色鲜,伴有心烦易怒,胁肋胀痛,口苦咽干,面红目赤,耳鸣失眠,小便色黄。舌红苔黄,脉弦数。多由于忿怒忧思,肝气郁结,气郁化火,经行时冲气偏旺,气火易随冲气上逆扰犯清窍而引起头痛。

【施治】滋阴平肝潜阳。

【方药】杞菊地黄汤加味:熟地15g,山药、泽泻、丹皮、茯苓、枸杞、苦丁茶、夏枯草、白蒺藜各10g,菊花6g。

【加减】若肝肾阴虚者,加首乌。

3.气滞血瘀型

【辨证】经前、经期头痛剧烈,多见偏头痛,如锥刺,经久不愈,经行不爽,小腹疼痛,色暗紫伴有血块,经畅则头痛缓解,酸痛减轻。舌边瘀点,苔薄腻,脉弦紧。

【施治】活血化瘀。

【方药】血府逐瘀汤加味:生地、当归、川牛膝、紫丹参、赤芍各15g,川芎、桃仁、红花、枳壳、柴胡、白芷、甘草各10g。水煎服,日1剂。

4.瘀血阻络型

【辨证】经前或经行头痛,疼痛部位固定,痛如针刺,入夜更甚,伴有经行不爽,量少色紫黯,或挟瘀块,少腹疼痛,舌紫黯或舌边尖有瘀点,脉弦涩。多由于情志不畅,肝失条达,气机不宣,经行不畅,脉络不通,瘀阻于内,气血、清阳不能上达于头而引起疼痛。

【施治】活血化瘀止痛。

【方药】血府逐瘀汤加味:当归20g,赤芍、生地、川芎、柴胡、淮牛膝、茜草、延胡索、白芷、紫丹参、甘草各15g,桃仁、红花各10g。日1剂,水煎,3次分服。

5.阴虚火旺型

【辨证】经期或经后头晕胀痛,月经先期,量少色鲜,伴有耳鸣眼花,心悸失眠,潮热盗汗,口燥咽干,大便干结。小便短黄。舌红少苔,脉细数。多由于素体阴虚,或久患热病耗伤阴液,阴液亏乏不能上奉于头,加之阴虚生内热,虚火上浮,扰犯清窍而引起头痛。

【施治】滋阴降火止痛。

【方药】知柏地黄汤加味:熟地、山萸肉、茯苓、山药、葛根、龟版、旱莲草、刺蒺藜各20g,知母、桑叶各15g,丹皮、黄柏、女贞子、甘草各10g。日1剂,水煎,3次分服。

四、辅助治疗

1.成药方

(1)补中益气丸(适用于气虚型)。

(2)龙胆泻肝丸(适用于肝火上扰型)。

(3)杞菊地黄丸(适用于肾虚而肝阳上亢型)。

(4)逍遥丸(适用于肝郁气滞型)。

(5)元胡止痛片(适用于气滞血瘀型)。

2.验方

(1)川芎、蔓荆子各12g。水煎服(适用于气滞血瘀,风邪上扰型)。

(2)胆南星、川芎、僵蚕各6g,细辛3g。水煎服(适用于痰湿阻滞型)。

(3)甘草10g,蜈蚣1条。共为细末,水冲服(适用于经行头痛各型)。

(4)夏枯草30g,菊花12g,水煎服(适用于肝阳上亢型)。

(5)鹅不食草30g,白芷15g,冰片2g。共为细末,贮瓶备用。

发作时用脱脂棉包裹药粉少许纳入鼻孔中(适用于经行头痛各型)。

五、调护

(1)注意休息。

(2)经前数天起限制水及钠盐摄入。

(3)血虚头痛宜吃营养丰富食物,如鸡、猪、牛、羊肉、蛋类、牛奶等。肝火头痛可多食青菜、水果等。

(4)平时可用红枣、桂圆、党参、黄芪等煲汤煮粥等。

(5)戒烟酒,忌吃辛辣、生冷及寒凉类食物。

经行身痛

每遇经行前后或正值经期,出现以身体疼痛为主证者,称“经行身痛”。

一、病因病机

中医认为经行身痛的发生,多由于气血亏虚,筋脉失养;或素体虚弱,经期卫外不固,风寒之邪乘虚侵袭;或气滞血瘀,经络痹阻等。

二、临床表现与诊断

1.临床表现

妇女每逢经前、经期或经后,出现以身体疼痛每随月经周期而发,经净后逐渐减轻,严重者则经净数日仍身痛不止。

2.诊断

(1)每逢经行或经行前后身体关节、肌肉疼痛,经行后疼痛消失,伴随月经周期反复发作。

同类推荐
  • 上消化道出血教程

    上消化道出血教程

    本书以上消化道出血为出发点,较系统地介绍了食管、胃及十二指肠疾病并发出血的发生发展规律及诊治方法。全书共14章,分别论述了上消化道出血的基础知识、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与鉴别诊断、非静脉曲张出血与静脉曲张性出血的治疗、胆道出血的诊断与治疗等。
  • 外科临床处方手册(第3版)

    外科临床处方手册(第3版)

    《外科临床处方手册(第3版)》是在前面两版的基础上修订而成的。《外科临床处方手册(第3版)》包括大外科各专科的常见疾病,有些疾病因病情、类型不同而处理不同则分别介绍。每一疾病均从“诊断要点、治疗程序、处方、警示”四大方面进行阐述。“治疗程序”集中体现了治病的理念,表述了治病的步骤和重点。“处方”是该书的重中之重,以临床应用的正规模式开列,既有药物的剂量、用法、疗程,而且还明确了用药的先后顺序,什么情况下该换药,什么情况下该减药,什么情况下要改变用药方法,如何联合用药等都一一作了交代。
  • 月经病中医调治200问

    月经病中医调治200问

    本书以问答的形式,简要介绍了月经病的基础知识,详细阐述了中医治疗调养月经不调、痛经、闭经、崩漏、月经前后诸症、绝经前后诸症等临床常见月经病的各种方法,认真细致地解答了广大患者在寻求治疗调养月经病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各种问题。
  • 看这本书巧治失眠

    看这本书巧治失眠

    这本《看这本书巧治失眠》由李艳、慈艳丽主编,针对不同人群的不同体质,从生活习惯、居室环境、工作状态、心理状况、用药情况等各个方面阐述了治疗失眠的方法。帮助大家了解睡眠的真实面貌,确定自己失眠的类型,并根据失眠者自身失眠的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简便易行的治疗方案,摆脱失眠困境。《看这本书巧治失眠》适用于失眠患者及其亲属,以及社区医务人员阅读参考。
  • 沈英森验方验案

    沈英森验方验案

    本书总结了沈英森教授在临证中行之有效的验方92个及相关验案,分为肝系验方验案、心系验方验案、脾系验方验案、肺系验方验案、肾系验方验案。
热门推荐
  • 痴情皇帝:天下第一宠

    痴情皇帝:天下第一宠

    悲剧的人生,成就了他的冷酷与决然,遇到她之前,他从未相信自己还能拥有幸福。她是平凡世界单纯小白,性格豪爽,不拘小节,却因为在墟无世界遇上他,而变得心事重重。他喜欢她,她更加心疼他,但是他不说,她便也不知道。一直以为,他都以为自己是一个不会拥有爱情的悲剧,所以隐忍,一直在隐忍,直到最后,她成了别的男人的人。这一次,他的心,终于有了蚀骨一样的疼。这一次,他才知道,每个人,都会有一场注定好了的蚀骨劫,逃也逃不掉。想要夺回心中所爱,可是,却仍然只能犹豫,因为那个她嫁的男人,是他的弟弟,是他永远不能兵戎相见的异父弟弟……【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泰山论剑之剑影迷踪

    泰山论剑之剑影迷踪

    泰山论剑,剑挫人亡,昔人踪迹飘渺何方!魔道横行,门楣晦暗,谁能撑起武林大梁!风雨飘摇,纲常沦丧,江湖动荡几时能熄!爱恨情仇,七情六欲,是谁始终看不破淡淡的那抹红尘!身世浮沉,举杯浇愁!赐君一柄宝剑,随我登高一呼,替天行道!
  • 快穿系统:男配,来互相伤害

    快穿系统:男配,来互相伤害

    至于死后穿越什么她楚寻安不信,被系统抓去做苦力干攻略什么的....她不信也得信。说好的身体软萌好扑倒,智商下线好拐跑的系统呢!为什么给她的却是一个腹黑吝啬+专坑宿主的系统呢!?喂!老板!我强烈要求换一个系统继续攻略啊亲!本文又名:【炮灰系统:男配,请上榻】【坑爹的系统】本文不小白,欢迎小可爱们进群哦~黑粉就不用了哦~群号:454599433作者玻璃心,拒绝黑粉黑文,辱骂此文(作者),贬低此文(作者),而且请不喜欢本文的人不要故意拉低评分!
  • 会吃的中老年人更长寿

    会吃的中老年人更长寿

    书中内容主要包括中老年人如何改善自身的营养,如何通过食疗养生和防病治病。对于每个具体的问题,会有问题产生的原因与调理方法的解释,会提供一个科学的饮食攻略,会推荐两三道改善和调理的食疗方,内容详实全面,实用性非常强。
  • 魇魔炼狱

    魇魔炼狱

    陆云带着做了九年的恶梦,一步步的踏寻着自己诞生之地的艰难旅程,一路上他破关斩将,最终却只寻得他陆氏的遗址,陆氏家族已经成为历史,在巧合中他遇见了在他梦中唯一一个逃过一劫的陆氏婴儿,得知了灭族之人,跨越九重天,为陆氏家族报的此仇,最终以牺牲自己修罗炼狱的修为复活了陆氏族人,而他也终将神魂俱灭。
  • 叹歌

    叹歌

    曾经,某个纪元,是他们强盛的时空,如今帝国已经堕落,谁又能成为一国的领导者?再度称霸大陆?
  • 鹿晗,我想对你说

    鹿晗,我想对你说

    她与他分手后,遇见了十二只,我和心中他会产生怎样的火花呢?尽情期待《鹿晗,我想对你说》(紫嫣第一次写小说,倘若写不好,请大家宽容宽容指教指教)
  • 少女诡异旅

    少女诡异旅

    黑暗的故事正在开始,死亡在连续的上演着。
  • 护国巨将

    护国巨将

    讲述一个巨人苦难而又热血的成长经历。廖飞是个高有3米6的巨人!肌肉发达,骨骼坚硬!双手各拿一把千斤大锤,身穿铁链宝甲衣。可惜他的脑子比一般人要不好使很多!这也让他爹娘最不放心的地方。可命运如此安排,必有它的道理。战争打起,战火伤到了家人,让廖飞陷入痛苦当中,他大杀四方!不为国只为仇恨!
  • 琴鸣

    琴鸣

    战火纷扰,妖魔横行,乱世情缘又奈何世事阻挠!魔尊赤魅欲取走白阙的朱雀琴,白阙以身护琴,极冰封住白阙和朱雀琴。白阙的弟子溪琳,为师傅付出一切能换回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