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810800000007

第7章 素书解译(4)

所以,凡谋大事者,必须关注人与人之间的小事,知道别人嫌弃什么、知道别人怀疑什么,只要远远避开,就不会伤害到你。

唐代中叶后,出了一个奸相,名叫卢杞,貌丑而奸诈,而且心胸极为狭窄。民间有则传说,可以证明卢杞的为人:德宗朝,有一个叫钟馗的举子,长得豹头虎眼,铁面髭须,丑陋无比,面貌可怖,却满腹才华。唐德宗登基之年开科取士,钟馗到长安应试,笔试取为第一名魁甲,在面试之时,德宗见其貌不扬,面有不悦之色,当时宰相卢杞,见状奏曰:“钟馗貌丑,何不另选一人。”钟馗闻言大怒,舞笏便打,大殿混乱,德宗大怒,钟馗于是触阶而死。

对这种人就要格外小心,无意间的得罪,就可能带来很大的麻烦。所以,唐代中兴名将郭子仪得知卢杞来访,小心翼翼将家里的人都打发出去,有些人不理解,郭子仪说:“卢杞相貌丑陋,家人见了可能会笑。如果哪天卢杞发迹了,那我就麻烦了。”俗话说宁得罪君子不得罪小人。

【原典】

博学切问,所以广知。

【注解】

注曰:“有圣贤之质,而不广之以学问,弗勉故也。”

王氏曰:“欲明性理,必须广览经书;通晓疑难,当以遵师礼问。若能讲明经书,通晓疑难,自然心明智广。”

【解译】

立下志向,就如同造好了一艘大船,这船要想远航,就得有帆。没有帆,船不能行,志向只能变成空想。“志大才疏”者,就是一艘无帆的船。那么船帆从哪里来呢?只有以学为经,以问为纬,才能编织出远航的船帆。西塞罗曾说:地不耕种,再肥沃也长不出果实;人不学习,再聪明也目不识丁。

《论语》中有句名言:“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孔子不愧是个大教育家,一语道破学习的两种途径——好学与下问,向别人请教,是学习的最好方式。孔子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一次,孔子去鲁国国君的祖庙参加祭祖典礼,他不时向人询问祭典中的一切礼节,差不多每件事都问到了。于是,有人就在背后嘲笑他,说他不懂礼仪,什么都要问。孔子听到这些议论后说“对于不懂的事,问个明白,这正是我要求知礼的表现啊。”

【原典】

高行微言,所以修身。

【注解】

注曰:“行欲高而不屈,言欲徽而不彰。”

王氏曰:“行高以修其身,言徽以守其道;若知诸事休夸说,行将出来,人自知道。若是先说却不能行,此谓言行不相顾也。聪明之人,若有涵养,简富不肯多言。言行清高,便是修身之道。”

【解译】

心怀大志的人,一定要高调做事,低调做人。所谓低调做人,就是要在修养上保持自己高尚的德行,而在言语方面却要委婉、低调,不事张扬。

古人在品评人物的时候,其标准与现代人有些不同。现代人为了求名,大张其鼓地为自己造势,俗称“炒作”,更有一个中性词叫“广告”。其间,花言巧语者有之,夸夸其谈者有之,讨巧弄势者有之,制造假新闻者有之……而此类人物在古人看来,统统算不上人才。

《论语》云:“巧言令色,鲜仁矣。”意思是:经常花言巧语,装出和颜悦色的样子,这种人的仁心就很少了。很明显,孔子反对那些花言巧语、夸夸其谈的人,认为这种人缺少最基本的做人品质。

那么,什么人才是孔子欣赏的人才呢?他说:“刚、毅、木、讷近仁。”他认为,刚强、果敢、朴实、谨慎,这四种品德接近于仁。其中“木讷”一词,就包含语言朴实无华,微言慎行之意。

大哲学家老子对人才的评价类似于孔子,在《道德经》八十一章中,有多处谈到了人才与言语的关系,比如说:“信言不美,美言不信”、“言有宗,事有君”、“美言可以市尊”等等。他认为,人的语言必须朴实,言之有物,花言巧语只能博个虚名,甚至可以损害一个人的德行。

为什么会如此评论人呢?古人从中医“舌为心苗”中引申出“言为心苗”,语言是心念的反映,而花言巧语、夸夸其谈之人,有太多自私的目的隐藏在其中,心念不正,其言当然不可听。所以古人从日常语言中要求大家修养心性,就是为了防微杜渐,防止心灵的静土中生长出邪念。

【原典】

恭俭谦约,所以自守;深计远虑,所以不穷。

【注解】

注曰:“管仲之计,可谓能九合诸侯矣,而穷于王道;商鞅之计,可谓能强国矣,而穷于仁义;弘羊之计,可谓能聚财矣,而穷于养民;凡有穷者,俱非计也。”

王氏曰:“恭敬先行礼义,俭用自然常足;谨身不遭祸患,必无虚谬。恭、俭、谨、约四件若能谨守、依行,可以保守终身无患。

所以,智谋深广,立事成功;德高远虑,必无祸患。人若深谋远虑,所以事理皆合于道;随机应变,无有穷尽。”

【解译】

具有恭敬、节俭、谦虚、简约这四种品质的人,进可以成就大业,退可以完善品格,坚持操守,无论进与退,都是一种成功;而真正具有大智慧的人,遇事思虑周全、深谋远虑,不论在任何情况下都不会手足无措。

大凡有志而成功的人,都不是完人,总有这样或那样的缺点。但此类人有一个共同的优点,就是在某些品格上异常突出,而且他们会终身坚守几条原则。而那些普通的人,不见得有更多的缺点,却没有突出的品格。所以,成功道路上行走的人,并不是缺点最少的人,而是优点最突出的人。

今天,孔子作为“学圣”,受万世尊敬,那是因为孔子身上有许多比别人更加突出的优点。比如说,孔子的学问就得益于他十分谦虚的优点。有一天,孔子他们驾车去晋国。一个孩子在路当中堆碎石瓦片玩,挡住了他们的去路。孔子说“你不该在路当中玩,挡住我们的车!”孩子指着地上说“老人家,您看这是什么?”孔子一看,这孩子是用碎石瓦片摆的一座城。孩子又说:“您说,应该是城给车让路还是车给城让路呢?”孔子一下子被问住了。于是孔子对学生们说:“他可以做我的老师啊!”

巴菲特是证券投资领域真正的大腕,他是股市的神话。但你知道巴菲特的工资是多少吗?他的年薪20多年来一直都维持在10万美元(没有股票期权,也没有奖金分红),在“《财富》500强”所有的首席执行官当中,他的薪水最低,但他是全球表现最佳的基金经理。他管理运作伯克希尔公司已有27年的时间,是美国大公司任职时间最长的一位首席执行官。

巴菲特不爱抛头露面,不喜欢张扬个性,生活方式保持低调。他把他的生活准则描述为:“简单、传统和节俭”。

我们每个人总会有一些优点,只要我们将自己原有的优点坚持、放大,并做到在这一点上能够超越其他人,你就一定能够成功。

【原典】

亲仁友直,所以扶颠。

【注解】

注曰:“闻誉而喜者,不可以得友直。”

王氏曰:“父母生其身,师友长其智。有仁义、德行贤人,常要亲近正直、忠诚,多行敬爱;若有差错,必然劝谏、提说此;结交必择良友,若遇患难,递相扶持。”

【解译】

好的朋友是事业的助力,能够在你危难之时,伸出援助之手:在黑暗之时,送来一丝光明;在你得意忘形之时,给你当头一棒。

那么什么是好朋友呢?《论语》说:“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正直的朋友,真诚大度的朋友,博学多才的朋友,可以让我们受益良多;而事实上并不正直的朋友,善于迎合别人、讨好别人,而欠缺诚信的朋友,善于随口胡说却没有真才识学的朋友,只会让我们受到伤害。

有一个很有意思的测试:大家拿出一页纸,然后在纸上写下和你相处时间最多的6个人,也可以说是与你关系最亲密的6个朋友,记下他们每个人的月收入。然后,算出这6个人月收入的总和,最后算出他们月收入的平均数。这个平均值,便能反映出你个人月收入应该有多少。

中国古人有“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的名言,什么样的人交什么样的朋友;美国也有句类似的谚语,“和傻瓜生活,整天吃吃喝喝;和智者生活,时时勤于思考。”这两句话所讲的道理是一样的,都是告诉我们择友的重要性。

【原典】

近恕笃行,所以接人。

【注解】

注曰:“极高明而道中庸,圣贤之所以接人也。高明者,圣人之所独;中庸者,众人之所同也。”

王氏曰:“亲近忠正之人,学问忠正之道;恭敬德行之士,讲明德行之理。此是接引后人,止恶行善之法。”

【解译】

自己不想做的事,不强加给别人,宽人厚物,这就叫“近恕”;但对自己选定的目标,一定要忠贞不渝,踏踏实实,一心一意,坚持不懈,这叫“笃行”。有了这两种品质,就可以获得大家的支持,成就事业。

孔子有一个弟子叫子贡,有一次问老师:“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这世界上有没有一个字可以成为人终身行为处事的标准?孔子回答说:有啊,那就是“恕”这个字。这个字的意思就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可见,这个字在孔子看来是多么重要,它是一个人终身行为处事的标准。

做事先做人,这道理谁都懂。但“做人”并不是做好自己的意思,如果你不与任何人发生联系,即使做好了自己,也没有意义。只有将别人的事做好,你才能做好自己。那么如何做到这一点呢?孔子教给了我们许多的方法,比如“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先难而后获”等等,其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也是一条重要的原则。这条原则要求我们,在待人接物方面,一定要宽人厚物。

阿拉伯有一则传说,很能说明宽人厚物的重要性。有两个朋友在沙漠中旅行,在旅途中因为一点小事他们吵了一架,一个还给了另外一个一记耳光。被打的人觉得受辱,一言不发,在沙子上写下:“今天我的好朋友打了我一巴掌。”他们继续往前走。直到到了沃野,他们才决定停下。被打巴掌的那位差点淹死,幸好被朋友救起来了。被救起后,他拿了一把小刀在石头上刻下:“今天我的好朋友救了我一命。”

打人的朋友问道:“为什么我打了你以后你要写在沙子上,而现在要刻在石头上呢?”被打者笑笑回答说:“当被一个朋友伤害时,要写在易忘的地方,风会负责抹去它;相反的,如果被帮助,我们要把它刻在心灵深处,那里任何风都不能抹去的。”

如果没有一颗宽容的心,即使身处滚滚红尘中,寂寞也会像附骨之蛆,挥之不去。

【原典】

任材使能,所以济物。

【注解】

注曰:“应变之谓材,可用之谓能。材者,任之而不可使;能者,使之而不可任,此用人之术也。”

王氏曰:“量才用人,事无不办;委使贤能,功无不成;若能任用才能之人,可以济时利务。如:汉高祖用张良陈平之计,韩信英布之能,成立大汉天下。”

【解译】

识人善用,将合适的人放在合适的位置上,做到人尽其材,各安其位,就能成就一番大事业。

俗话说“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李白一句“天生我才必有用”,确实是千古名言。每个人从道理上讲都是天才,之所以没有表现为天才,那是因为放错了地方。所谓的“材”,指的是有应变能力,有统筹规划能力的人,一句话指具有领导能力的人;所谓的“能”,是指虽然缺少策划指挥能力,但有很强贯彻能力,可以将具体事情做得很周全的人。

许多成功的事业,开始时都不是由所谓精英创立的,就是一群很普通的人,但是他们每个人都可以在这个事业中将自己的才能发挥出来,所以成功了。只要有合适的环境,任何一棵种子都有可能将自己的生命、价值延展到极限。

所谓的成功人士,一定是这样的人:他能帮助周围的人都成功,周围成功的人越多,他的成就也就越大。假如,他不能帮助别人成功,那他也一定是个失败者。

那么,如何帮助别人成功昵?教育里有条原则“因材施教”,管理学的原则就是“任材使能”。帮助别人找出他的长处,并且将这一优点发挥到极点。

相传,有一天佛祖检查天下佛寺的香火情况,结果却发现:由弥勒佛做主持的寺院,来拜寺的人虽然很多,香火钱却很少。因为弥勒佛热情快乐,但他什么都不在乎,账目乱七八糟。而由韦陀做主持的寺院,冷冷清清,几乎没有香客,香火钱自然也就很少了。原因是韦陀每天黑着个脸,没人敢来他的寺院。

于是佛祖做了一番调整,将他俩调到一个寺院中,由笑眯眯的弥勒佛负责公关,每天笑迎天下香客,于是香火很盛;而由黑脸的韦陀管理寺院的账目,斤斤计较。他俩一合作,结果寺院欣欣向荣。

佛祖所做的工作,就是帮助他们俩发现优点,并将优点无限放大。天下本无废人,就看怎么用,如果用不好,再有才能的人,也是废人。三国时期的马谡,是一个很有才华的军事家,连诸葛亮有时也要向他请教。此人如果做参谋、当教员,那是一流的,结果却偏偏作为主将去守街亭,落得个“挥泪斩马谡”的下场。

【原典】

殚恶斥谗,所以止乱。

【注解】

注曰:“谗言恶行,乱之根也。”

王氏曰:“奸邪当道,逞凶恶而强为;谗佞居官,仗势力以专权,逞凶恶而强为:不用忠良,其邦昏乱。仗势力专权,轻灭贤士,家国危亡;若能俦绝邪恶之徒,远去奸谗小辈,自然灾害不生,祸乱不作。”

【解译】

有志者必须远离一切邪恶,排斥一切谗言,这是为了避免混乱,保证事业成功的先决条件。

同类推荐
  • 教师必备的哲学基础

    教师必备的哲学基础

    本书针对目前新课程教育改革中的中小学教师在教学和育人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展开论述,老师在课堂上怎样把自己的知识更好地传给学生,使其转化为学生内在的知识;如何处理灵活多变的课堂教学与学生获得知识途径的多样化之间的矛盾;如何让学生在快乐中学到真正的知识;怎样展现和突出教师在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等,这些已成为许多老师经常反思的问题。本书对这些问题做了诠释和解答。
  • 打开哲学之门

    打开哲学之门

    哲学未必就是一门艰深的学科,《打开哲学之门》是一本专为初次接触哲学的读者写的书,《打开哲学之门》舍弃了繁冗芜杂的哲学概念,从人应该如何生活等问题入手,结合人们切近的生活问题、认识问题、信仰问题,整合提炼哲学史上最优秀的哲学家的主要思想,借助故事及相关例子,用平易近人的文风讲述了哲学的基本问题。
  • 菜根谭(第六卷)

    菜根谭(第六卷)

    本书是明还初道人洪应明收集编著的一部论述修养、人生、处世、出世的语录世集,成书于万历年间。作为一部富有汉民族生活伦理思想的著作,它深刻的体现了汉族传统道德生活化的倾向。儒家通俗读物具有儒道真理的结晶,和万古不易的教人传世之道,为旷古稀世的奇珍宝训。对于人的正心修身,养性育德,有不可思议的潜移默化的力量。
  • 纵横家与“合纵连横”

    纵横家与“合纵连横”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纵横家与合纵连横》纵横家指春秋战国时期从事合纵或连横外、交运动的政治家、外交家及军事家。纵横最初只是表方向的概念,南北向称为“纵”,东西向称为“横”。到战国时期,演变成政治概念,当时割据纷争,王权不能稳固统一,需要在国力富足的基础上利用联合、排斥、威逼、利诱或辅以兵法不战而胜,或以较少的损失获得最大的收益。于是,熟悉政治形势,善于辞令和权术,充分利用智谋。思想、手段、策略处理国与国之间问题的纵横家就应时而生。《中国文化知识读本:纵横家与合纵连横》适合大众读物。
  • 生活品质(世界百年传世文学精品·哲理美文)

    生活品质(世界百年传世文学精品·哲理美文)

    本书不仅精选了中外著名作家的有关名篇,也精选了哲学家、成功家、思想家、政治家以及科学家等著名人士的哲理美文,全书分为五编:生活的写意、幸福的价值、快乐的期待、简单的完美、心境的需要。
热门推荐
  • 天下尘沙

    天下尘沙

    江湖世家,浮浪少年,仗剑人间,侠气纵横。无奈一朝惊变,国仇家恨,何去何从?乱世苍生如刍狗,烽火连天。男儿当提三尺剑,立不世之勋!尘埃落定,茫茫天下,也终究只是滚滚历史洪流中的,一捧尘沙。
  • 六道使者

    六道使者

    慈恩寺收养孤儿在福利院长大后无意中发现了佛家六道的秘密,开展了一段秘境之旅
  • 傲娇总裁的爱妻

    傲娇总裁的爱妻

    “司牧原是不是你先爱上我的?你怎么脸红了?”“我哪有,你看错了”“哈哈,你就是脸红了”“给我闭嘴”“我不要,承认自己先爱上我又不会少块肉”“闭嘴”“哈哈”男人看着自己面前得意洋洋的小女人,直接堵住了她的嘴。女子推开他“司牧原你使诈”“嘘、、闭眼,好好享受这一刻吧,我的小甜心”
  • 恶魔契约:霸道校草的傻丫头

    恶魔契约:霸道校草的傻丫头

    不是吧!可耐的糖果遛个狗也能被强吻,还有更逆天的事情吗?回到家后爸爸妈妈尽然还要把自己“送”给别人,糖果也是觉得生无可恋了······直到有一天恶魔来找糖果签一份契约,从此,可耐的糖果被这位恶魔缠身······
  • 天锋

    天锋

    重锋无刃,与天竞命。战人世之间,成无上之尊。唯以此身净苍生。咳咳,这是文艺版的现实版的是这样的:哈哈,就算只是有阉割版的无限流,就算还要跟一大堆有一样金手指的家伙斗。我还是会拳打南山敬老院,脚踢北海幼儿园,成为一霸的。ps:俗话说简介是书的脸。作者本人比较喜欢变脸,所以读者会看到简介时不时的变脸。请不要觉得奇怪,也不要认为作者脑抽了而打120.谢谢各位
  • 澎湖厅志

    澎湖厅志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不谐的爱

    不谐的爱

    他原本只是用欣赏的眼光注视着绿萝,可是一不小心,她落入了他的心坎。可是,他有意无意地拒绝。得知他那个“高中的她”,绿萝伤心,和他陌路。他解释:“恨不相逢未嫁时”。等二人回过心意时,已是南辕北辙。历经几年,他执意忘掉绿萝,于是,他接受了芷兰。芷兰曾相信“真正的爱永远有理,哪怕它错了。真正的爱不存在所谓的不忠。”然而,他和绿萝情丝未断。绿萝再次回首,他无可奈何地拒绝。可是,芷兰由此自怜,她说这个世界并非除了爱情便一无所有,她避不见他。人散曲未终,他舍不掉绿萝,放不下芷兰。尽管以他的爱情观,维持一份爱情是种有道德的素质,他认为自己一心属二人,同时维持两份爱情,正当不过。
  • 未寄出的书信

    未寄出的书信

    一位自幼患有孤独症的男孩,经历了学生时代的四个阶段,用一封封感人的书信记录下了自己对其经历中遇到的最重要的几个红颜知己的情感,渲染了小男孩的悲情且又多彩的成长经历,定格了他在未来获得的非凡成就……
  • 我的狐狸姐姐

    我的狐狸姐姐

    她本是快乐平凡的女孩,直到遇到那只狐,一切发生了改变。
  • 南城事旧

    南城事旧

    十二岁从万千宠爱的少年变成忍辱负重的小男子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