止血药是以制止体内或体外出血为主要作用,治疗出血病症的一类药物,包括地愉、槐花、白茅根、侧柏叶、大蓟、羊蹄等。出血症包括咯血、咳血、吐血、便血、尿血、崩漏、紫癜、外伤出血等。中医理论认为,出血除了外伤的原因,还可由于血热妄行、脾虚不能统摄血液、淤血阻滞、血不循经等引起。临床应用止血药时需辨明出血原因而配合清热凉血药、益气健脾药、活血祛淤药等,标本兼治。无论是何种原因导致的出血症,出血过多,都会引起阴血亏虚,机体虚弱,轻者头晕眼花,重耆气随血脱可能会危及生命。如果气虚欲脱,使用止血药缓不济急,此时须配以大补元气之药(人参等),以益气固脱,挽救生命,另需注意,有些止血药有凉血、止血或收敛止血的功效,易恋邪留淤,故出血兼有淤血者不宜单独使用。
地榆
又名:玉豉、酸赭
性味归经:味苦、酸,性微寒;归肝、胃、大肠经。
治疗烧烫伤之要药
李时珍曾说:“宁得一斤地榆,不要明月宝珠。”可见,自古地榆的药用价值就被珍视。地榆沉降而走下焦,适用于下焦血热或湿热蕴结引起的便血、尿血、痔疮出血等症。地榆又是治疗烧伤烫伤之要药。《名医别录》中记载,地榆能够“止脓血,诸瘘,恶疮,消酒,除消渴,补绝伤,产后内塞,可作金疮膏。”现代药理研究显示地榆还具有抗炎、镇吐、止泻、抗溃疡等作用。
【地榆小档案】
地榆主产于浙江、江苏、山东、安徽、河北等地。属蔷薇科多年生草本植物,药用部位为根,一般在春季将发芽时或秋季植株枯萎后采挖,晒干,切片,生用,或用大火炒至表面黑色、内部焦黄色,小部分炭化为度,再喷水少许,晾干,即为地榆炭。凉血解毒宜生用,止血宜用地榆炭。现代研究发现,地榆中含有地榆苷、鞣质、游离没食子酸、蛋白质、多种微量元素、维生素C、尼克酸、胡萝卜素等成分。
【功效主治】
功效凉血止血,解毒敛疮。
主治1.用于多种热性出血症,如便血、血痢、尿血,痔疮出血或女性崩漏等。2.用于烧烫伤、皮肤湿疹或疮疡痈肿等。
【真伪鉴别】
地榆呈圆柱形,中下部常膨大成不规则纺锤形,稍弯曲,表面棕色至暗紫棕色,粗糙,具纵皱纹,断面较平坦,粉红色或淡黄色,木部稍有浅放射状纹理;长叶地榆,呈长圆柱形,表面红棕色或棕紫色,有细纵皱纹及横裂纹,不易折断,断面黄棕色或红棕色,皮部有多数絮状纤维。
伪品虎杖根呈圆柱形小段或块片,外皮棕褐色,有纵皱纹及须根痕,不易折断,断面皮部薄,棕褐色,易与木部分离,木部占大部分,棕黄色,射线呈放射状,中央有髓,空洞状。
【注意事项】
1.虚寒性便血,下痢,崩漏或出血有淤者,应慎用。2.热痢初起,不宜单独服用。3.大面积烧伤,不宜大量使用地榆外涂,以防鞣质大量吸收,引发中毒性肝炎。
【药膳养生】
1、清热凉血、搞癌止血
地榆槐花蜜饮:地榆60克,槐花30克,水煎,过滤留汁,加入蜂蜜。适用于宫颈癌阴道出血等症。
2、止血
地榆菖蒲酒:菖蒲40克,地榆100克,当归80克,研细末,与料酒1000毫升同煎,过滤留汁,每日1杯,分为3次饮用。适用于产后血崩患者。
3、清热凉血,调经止血
地榆醋汁:地榆50克,醋50克,水煎服,适用于月经过多,崩漏等,也可治疗呕血。
4、解毒
地榆汁饮:取适量的地榆根,并将其捣烂,取汁服。可用于治疗蛇毒。
5、敛疮
地榆散:取适量地榆晒干,研末,用70%~75%酒精提取清液者至液面出现薄膜,晾凉后敷于烧伤创面,每月敷2~3次,不包扎。
【古今验方】
1、治疗血痢
地榆60克,甘草15克,水煎,分为早中晚3次服用。血痢患者服用此剂能有效缓解不适,减轻病症。
2、治疗急性肾炎
地榆、车前子、白花蛇舌草各30克,琥珀、木通、黄柏、石榴皮各9克,白茅根、石苇、瞿麦、金银花、地肤子各15克,甘草5克,水煎服。可用于治疗急性肾炎造成的不适之症。
3、治疗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瘢
生地榆、太子参各30克,或加怀牛膝30克,水煎服,连服2个月。用于治疗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瘢。
4、治疗无名肿毒、疖肿、痈肿、深部脓肿
地榆500克,田基黄200克,研末,田七粉5~15克,再加入凡士林700克,制膏,外敷患处。对于肿毒,疖肿、痈肿、深部脓肿有治疗作用。
槐花
又名:槐米、槐蕊
性味归经:味苦,性微寒;归肝、大肠经。
善治下消化道出血
槐花具有凉血、止血、清肝泻火等功效,可以治疗吐血、衄血、便血、痔疮出血、尿血、崩漏等多种出血症。《本草备要》中记载,槐花“入肝,大肠血分而凉血,治风热目赤、赤白泄痢、五痔肠风、吐崩诸血。”《本草纲目》中记载,槐花“炒香频嚼,治失音及喉痹,又疗吐血衄血,崩中漏下。”现代药理研究显示,槐花还具有降血脂、抗炎、解痉、抗溃疡等作用。
【槐花小档案】
槐花全国大部分地区均有栽培,以河北产量最高。属豆科落叶乔木,药用部位为干燥花及花蕾。一般在夏季花将开时采收,晒干,生用;或用小火炒至表面深黄色,放凉,即为炒槐花;或用大火炒至表面焦褐色,再喷少许水,晾干,即为槐花炭。清肝泻火、清热凉血宜用生槐花,止血宜用槐花炭,炒槐花清热凉血的作用弱于生品,止血作用逊于槐花炭而强于生品。现代研究发现,槐花中含有芸香苷、槲皮素、山萘酚、鞣质、槐花米甲素等。
【功效主治】
功效凉血止血,清肝泻火。
主治1.用于血热妄行引起的各种出血症,尤其适用于下消化道出血,如便血、痔疮出血。2.用于肝火上炎引起的头胀头痛、目赤、眩晕等。
【真伪鉴别】
槐花为干燥花朵,花瓣多数散落,完整花呈飞鸟状,花瓣5枚,黄色或淡棕色,皱缩,卷曲,基部萼筒黄绿色,先端5浅裂,雄蕊淡黄色、须状,有时弯曲,子房膨大。茉莉花也为干燥花朵,黄棕色或棕褐色,冠筒基部的颜色略深,未开放的花蕾全体紧密叠合成球形,花萼管状,具细长的裂齿8~10个,外表面有纵行的皱缩条纹,长着稀短毛,花瓣片椭圆形,先端短尖或钝,基部联合成管状。
【注意事项】
槐花易伤胃阳,固脾胃虚寒者慎用。
【药膳养生】
1、凉血止血
马齿苋槐花粥:粳米适量煮粥,再放入马齿苋100克(研末)、槐花30克(研末)、红糖20克,同煮。适用于大肠癌引起的便血、血色鲜红者。
2、清热凉血止血
槐花酿大肠:猪大肠150克,槐花20克,将槐花放入猪大肠内,用线扎紧,加水适量煮熟,调味,喝汤食大肠。适用于痔疮出血患者。
3、清热利湿
槐花清蒸鱼:鲫鱼或鲤鱼1条,葱、姜片、盐、料酒、蒜、水适量,蒸20分钟后,放槐花15克,稍蒸,调味。适用于寻常型银屑病且湿热盛者。
【古今验方】
1、治疗便血
地榆炭15克,槐花炭、茜草炭各12克,赤小豆30克,防风炭、大黄炭、黄柏各9克,水煎服。适用于便血兼有湿热者。
2、治疗痤疮
生槐花、月季花、金银花、鸡冠花、玫瑰花各10克,生石膏30克(煎30分钟),红糖适量,水煎,再放入蜂蜜适量,放凉,装瓶,每次1汤匙,每日2~3次沸水冲服。适用于痤疮伴丘疹色红、口干欲饮、舌红者。
3、降血压
菊花5克,槐花5克,绿茶3克,沸水冲泡,每日代茶饮。适用于高血压、眩晕者。
4、治疗大肠癌引起的便血
大黄3克,先煎,过滤留汁,与槐花30克、绿茶3克,同煎,再加蜂蜜,拌匀,早晚2次服用。适用于大肠癌引起的便血患者。
5、治便秘
将40克槐花洗净,入800毫升清水中煮至600毫升,晾微凉用药棉蘸洗肛门,每日2~3次。能有效缓解便秘症状。
大蓟
又名:虎蓟
性味归经:味甘、苦,性凉;归心、肝经。
适用于多种出血症
大蓟具有凉血止血、散淤消痈的功效,无论吐血、咯血、崩漏等,凡属于血热者均可用之。临床上,大蓟常与小蓟配伍应用以增强疗效。《名医别录》中记载,大蓟“主养精,保血。主治女子赤白浊,还可安胎,止吐血、鼻衄,令人肥健。”《本草求真》曰:“大蓟、小蓟二味根叶,俱苦甘气平,能升能降,能破血,又能止血。小蓟则甘平胜,不甚苦,专以退热去烦,使火清而血归经,是保血在于、凉血。”
【大蓟小档档案】
大蓟别名六月霜头、牛参、土红花、山萝卜、鸡母刺虎蓟,野生于山坡、路边或栽培,高达30~100厘米,在我国大部分地区及朝鲜、日本均有分布。属菊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其药用部位为干燥的地上部分或根,一般在夏、秋季花开时割取地上部分,秋末挖取根部,晒干,生用;或用大火炒至表面焦黑色、内部焦黄色,喷水少许,晾干,即为大蓟炭。现代研究显示,大蓟中主要含有四氢单紫衫烯、丁香苷、胡萝卜苷、对香豆酸等。
【功效主治】
功效凉血止血,散淤消痈,利胆退黄。
主治1.用于血热引起的吐血、咯血、崩漏等。2.用于热毒痈肿,无论内外痈疽皆可使用。3.用于湿热黄疸。
【真伪鉴别】
1.大蓟与青刺蓟经常被混淆:大蓟根呈长纺锤形,常簇生而扭曲,表面暗褐色,有不规则的纵皱纹,质硬而脆,易折断,断面粗糙,灰白色;青刺蓟为菊科植物青刺蓟的根,呈纺锤形,簇生于根茎上,外表面黄色,鲜者平滑,干者略具皱纹,易折断,断面白色,略呈粉质。
2.大蓟与小蓟区别在于,大蓟的茎段较粗壮,有髓部,叶缘刺较硬,触之刺手,片展平后呈倒披针形或倒卵状椭圆形,羽状深裂,长灰白色蛛丝状毛;而小蓟茎细小,断面中空,叶缘刺较软,触之不刺手,叶片展平后呈长椭圆形或长圆状披针形,购买或使用时,应仔细鉴别,以免出错。
【注意事项】
1.脾胃虚寒者忌用。2.大蓟具有散淤之功效,无淤滞者慎用。3.孕妇慎用。
【药膳养生】
1、利水消蛋白
大蓟薏根茶:大蓟根9克,薏苡仁根18克,沸水冲泡,代茶饮。适用于因急、慢性肾炎引起的水肿。
2、凉血止血
大蓟速溶饮:鲜大蓟2500克切碎,水煎1小时,过滤留汁,小火浓缩,放温,加入糖适量,吸取药液,冷却晾干,装瓶,每次10克,沸水冲泡,温服,每日3次。适用于功能性子宫出血。
大蓟瘦肉汤:大蓟根100克,仙岳草100克,平地木30克,红枣100克,瘦猪肉200克,熬煮,喝汤吃肉。适用于女性带下病。
【古今验方】
1、治疗带状疱疹
大蓟60克,水煎,过滤留汁,外洗患部,每次30分钟,每日3次;或大小蓟各60克,捣烂,加入牛奶调成膏状,外敷患处。
2、治疗乳腺炎
鲜大蓟根,捣烂取汁,加入20%凡士林,拌匀调膏。发炎期将大蓟膏涂于患部,4~6小时换1次药。化脓期应先做局部切口引流,再外敷药膏,4小时换1次药。
3、治疗急性扁桃腺炎
鲜大蓟根60克,鲜土牛膝60克,鲜酢浆草60克,随症加减。水煎服。用于治疗急性扁桃腺炎。
4、治疗鼻炎、鼻窦炎
鲜大蓟根60克,鲜芙蓉花叶6克,路路通24克,鸡蛋2枚,水煮,蛋熟后去壳,稍煮,分为早晚2次服用,喝汤食蛋,每日1剂。用于治疗鼻炎以及鼻窦炎。
白茅根
性味归经:味甘,性寒;归肺、胃、膀胱经。
血热妄行之良药
白茅根善于清泻肺胃之热,并有清热利水,导热下行的功效。适用于肺胃热盛引起的出血症以及膀胱湿热引起的尿血、血淋等症。《本草纲目》记载,“白茅根甘,能除伏热,利小便,故能止诸血、哕逆、喘急、消渴,治黄疸、水肿、乃良物也。”现代药理研究显示,白茅根还具有抑菌、镇咳、祛痰等作用。
【白茅根小档案】
白茅根主产于华北地区。属禾本科植物,药用部分为根茎,一般在春、秋两季采挖,晒干,切段,生用;或用大火炒至表面焦褐色、内部焦黄色,喷水少许,晾干,即为茅根炭。清热凉血、止血、利尿消肿宜用生白茅根,鲜品功效更佳,止血宜用茅根炭。现代研究表明,白茅根含有大量的钾盐、葡萄糖、果糖、蔗糖、柠檬酸、草酸、苹果酸等。
【功效主治】
功效凉血止血,清肺胃热,清热利尿。
主治1.用于血热妄行引起的各种出血症,如咳血、吐血、尿血等。2.用于热淋、小便不利、水肿等症。3.用于胃热呕吐、肺热咳嗽、湿热黄疸等。
【注意事项】
1.脾胃虚寒者慎用。2.虚寒性吐血、呕吐等不宜用。
【药膳养生】
1、凉血清热,利尿
白茅根煲黄鳝:黄鳝1条,洗净切段,与白茅根30克,煲汤,食肉喝汤。用于泌尿系感染。
白茅根煮豆浆:白茅根30克,水煎,过滤留汁,再加入豆浆,用小火稍煮,加入白糖适量,每次60毫升,每日4次。适用于急性病毒性肝炎患者。
侧拍叶
又名:香柏、片柏、扁柏
性味归经:味苦、涩、性微寒;归肺、肝、大肠经。
治各种出血症之要药
侧柏叶清热凉血,收敛止血,是治疗各种出血症之要药,尤其适用于血热妄行引起的吐血、鼻出血、尿血、血痢、崩漏等出血症。道家以之点汤常饮。《名医别录》中记载,侧柏叶“主吐血、衄血、痢乓崩中赤白。轻身益气,令人耐寒暑,去湿痹,生肌。”
【侧柏叶小档案】
侧柏叶生长于较干燥的山坡或从栽培,全国各地均有分布,属柏科常绿乔木植物,其药用部位为嫩枝叶。一般在夏、秋二季采收,阴干,生用;或用大火炒至表面焦褐色、内部焦黄色;喷水少许,晾干,即为侧柏炭。止血宜用侧柏炭,化痰止咳宜用生侧柏叶。现代医学研究发现,侧柏叶含有挥发油、黄酮、单宁酸和鞣质类酚性成分,含有扁柏双黄酮等。
【功效主治】
功效凉血止血,化痰止咳。
主治1.用于各种出血症,如吐血、鼻出血、尿血、血痢、崩漏等,尤宜于血热出血。2.用于肺热咳喘,痰稠难咯等。3.外用治疗外伤出血、烫伤、脱发等。
【注意事项】
1.虚寒者不宜单独使用。2.出血而兼有淤血者慎用,易导致淤血积滞不散。3.阴虚肺燥,肝肾亏虚。4.侧柏叶不可多服,久服,易引起头晕、恶心、食欲不振、胃部不适等不良反应。
【古今验方】
1、治疗尿路感染
侧柏叶、柳叶各15克,水煎,加入醋9毫升,分为早晚2次服用。适用于尿路感染者。
2、治疗脱发
侧柏叶15克,槐花45克,丹皮9克,水煎,过滤留汁,加入粳米100克,冰糖适量,煮粥,每日1次,连续10日。适用于血淤脱发者。
羊蹄
又名:牛舌菜败毒菜
性味归经:味苦、涩,性寒;归心、肝、大肠经。
外用治疥、癣之要药
羊蹄具有凉血止血、杀虫止痒的功效,是治疗疥癣之要药,民间称为“癣药”。羊蹄又兼有泻下通便的作用,因此又得名“土大黄”。《神农本草经》中记载,羊蹄“味苦,寒;主头秃疥瘙,除热,女子阴蚀。”叶治小儿疳虫,杀胡夷鱼、鲑鱼、檀胡鱼毒……”现代药理研究显示,羊蹄煎剂还能够预防病毒感染,但本药含有草酸,大剂量服用会引起中毒。
【羊蹄小档案】
羊蹄主产于江苏、江西、安徽、浙江、湖北、湖南等地。属蓼科多年生草本植物,药用部位为其根,一般秋季采挖,切片,晒干,生用。现代研究发现羊蹄中主要含有大黄素、大黄素甲醚、大黄酚、尼泊尔羊蹄素、β-谷甾醇、草酸钙、脂肪酸、缩合鞣质、维生素C以及降血糖成分等。
【功效主治】
功效凉血止血,杀虫止痒,泻下通便。
主治1.用于血热妄行引起的吐血、便血、崩漏、紫癜等。2.用于热结便秘。3.外用治疗疥癣,疮痈,烫伤等。4.用于治疗秃疥瘙,除热,女子阴蚀。5.用于治疗多种热毒,泻六腑实火,泻六经客热,退虚痨发烧,利小便,治热淋。
【古今验方】
1、治疗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羊蹄根12克,水煎服。
2、治疗急性扁桃腺炎
羊蹄根30克,水煎服。
3、治疗肛门周围炎
鲜羊蹄根30克,水煎,过滤留汁,加入白糖适量,早、晚空腹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