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807200000028

第28章 苏美英雅尔塔重划世界格局 美军战后实力大增不可一世

在欧洲战场,盟军反攻后步步得胜,法西斯德国的末日已屈指可数,其灭亡已成定局。为了商讨战后处置德国等重大问题,也为了确定战后各自的战略利益,苏美英3个大国的首脑在黑海之滨克里米亚半岛的雅尔塔召开会议,举行自开战以来第二次3国首脑会晤。

雅尔塔坐落在达尔山脚下一片露天剧场式的半圆形平原上,处于贝斯特雷与沃多帕特雷两个河谷之间,是克里米亚半岛美丽的风景区。

德国侵略者曾给这个风景秀丽的疗养胜地带来巨大的灾难。疗养院、工业企业、住宅和港口遭到破坏和洗劫,著名的马桑德洛夫葡萄园也被摧毁。1944年4月16日,雅尔塔刚刚从德国法西斯占领军手中解放出来,就要在这里接待美英连同勤务人员在内的近700人的代表团,其困难是可想而知的。然而,会议还是确定于1945年2月4日在这里召开。

会议召开之前,美国和英国的“林纳科”、“含蓄”号及其他各种用途的舰艇都曾在雅尔塔、塞瓦斯托波尔港口停泊过。从雅尔塔到塞瓦斯托波尔还铺设了电报电缆,一直通到美国海军的“科托克廷”号通信舰,以便与华盛顿保持直接联系。“科托克廷”号舰因怕碰上德国人的漂雷,所以没有驶进雅尔塔的港口。要是算上这些舰船上的水兵、技术人员、勤务人员和大批警卫人员,这样来到克里米亚半岛的就不止700人,而是大约2500人了。

为了接待与会代表和服务人员,苏联人下了很大功夫。许多殿堂和房屋都重新修复和整修。这样,需要向雅尔塔运送1500车厢战时缺少的建筑材料和设备,还需要大量的人力和时间。仅仅修复利瓦吉亚宫就用了2万个工作日,它被德国侵略者烧毁了小殿,洗劫了大殿和宿舍楼,修复起来也是很艰难的。

会议的安全保障工作全部由苏联军人负责。为了防患于未然,他们采取了严密的预防措施:高炮连的炮手们昼夜值班,雷达密切注视着天空,舰艇和潜艇都警惕地守卫着雅尔塔附近的海面。为什么警卫工作这么严密?原来在德黑兰会议期间,希特勒的密探曾试图杀害罗斯福、丘吉尔和斯大林。苏联人怕雅尔塔会议期间再发生这样的事,因此,不得不谨慎从事。

3个代表团分别下榻在利瓦吉亚、沃龙佐夫和尤苏波夫宫殿。

美国代表团下榻在离雅尔塔3公里的利瓦吉亚宫。这里曾是尼古拉二世的夏宫,有一座主楼和两座配楼。罗斯福住在大殿的一层。在三巨头当中,罗斯福的年纪最小,但他的健康状况最差。当他在2月2日早晨,乘机到达马耳他时,他那憔悴衰弱的面容,使先于他到达那里的丘吉尔和哈里曼为之吃惊。他们哪里知道,罗斯福活在世上的时间,仅剩下不到10个星期了。尽管如此,他还是拖着虚弱的身体,不远万里,来到克里米亚半岛,出席雅尔塔会议。他的病体使他不便活动,因而被安排在一层。

他住的一层有客厅、办公室、卧室,与举行全体会议的大厅有专门的轮椅通道相连,行动比较方便。

美国代表团其他几个成员,如哈里·霍普金斯与他的儿子罗伯特以及斯特乐纽斯、马歇尔、莱希和罗斯福的女儿安娜也都住在利瓦吉亚宫。

英国代表团下榻在阿卢普卡的沃龙佐夫宫。这个宫殿是根据英国建筑家艾德·布德的设计,由诺沃罗西斯克的总督M。C。沃龙佐夫伯爵在19世纪上半叶建造的。沃龙佐夫伯爵曾在泰晤士河畔受过教育。他的亲英风格在他的建筑格调上得以充分体现。

宫殿的正北与整个群山起伏的背景浑然一体,是以英国哥特式晚期风格建造的,其外形酷似中世纪英国大地主的城堡;宫殿正南面向大海,是按摩尔式建筑风格建造的。英国代表团团长丘吉尔非常喜欢这个住处。在这里,他有一种宾至如归的感觉。他的女儿萨拉以及艾登、卡多甘、艾伦·布鲁克、肯宁海姆、查尔斯·波特尔、驻苏大使阿奇博尔德·克普等人都同丘吉尔一起住在沃龙佐夫宫,其他代表团成员则被安置在疗养院里。

苏联代表团全体成员于2月2日就到达了雅尔塔。他们住在3个宫中规模和建筑式样都最为逊色的尤苏波夫宫,斯大林和外交人民委员莫洛托夫住在主楼,其他成员住在狭小的配楼。有些专家就住在雅尔塔市内。好客的东道主在战时艰苦条件下,尽一切所能给客人提供较好的住处和便利条件。

1945年2月4日,阳光灿烂。各代表团已全部到达了会议地点。晚5时,三大国领导人在利瓦吉亚宫的大厅会晤,雅尔塔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开幕。

苏美英三国代表团的成员围坐在大厅中央的大圆桌周围,壁炉烧得正旺,增加了这次会议的热烈气氛。

美国代表团的主要成员是:团长富兰克林·德兰诺·罗斯福、国务卿E。斯特乐纽斯、总统特别助理哈里·霍普金斯、总统参谋长莱希将军、美国陆军参谋长乔治·马歇尔将军、海军总司令D。金将军、美国驻莫斯科大使A。哈里曼及其他人员。助理国务卿查尔斯·博伦任官方翻译。

英国代表团成员有:团长温·丘吉尔、外交大臣A。艾登、常务副大臣A。卡多甘、帝国总参谋长艾伦·布鲁克元帅、国防部参谋长哈·伊斯梅将军、空军中将查尔斯·波特尔和海军参谋长、海军元帅肯宁海姆。

苏联代表团成员是:团长斯大林、外交人民委员莫洛托夫、海军人民委员库兹涅佐夫、红军副总参谋长安东诺夫、空军元帅胡佳科夫、苏联驻美国大使葛罗米柯、苏联驻英国大使古谢夫。代表团的军事外交顾问和专家主要有:阿鲁狄尼扬、阿尔卡季耶夫、维诺格拉多夫、卡夫塔拉泽、波孚罗布、诺维科夫、莫洛奇科夫等。

苏联代表团提议推选罗斯福为会议常务主席,英国代表团支持这一提议。会议开始,罗斯福几乎是使上了全身的力气宣布:“我十分荣幸地宣布会议……开幕。”接下来,他降低了声调,平和地说,“三大国领导人至今相互都已十分了解了,相互之间的谅解也在增加。大家都希望尽快地结束战争,建立稳固和平……”

这次会议,并没有事先制定严格的会议议程,各国代表团可根据自己的意愿提出任何问题交大会讨论。英国代表团解释,由于在飞赴马耳他的途中载有文件案卷的飞机失事,部分文件遗失,所以没有成文的议案提交大会,但愿就共同关心的问题进行协商。苏联代表团和美国代表团都是带着经过认真研究过的计划来参加雅尔塔会议的。

苏联代表团认为,会议的主要任务应是:经过和平协商,保障尽快打败德国法西斯,保证苏联和其他国家将来不再遭受侵略。为了实现这个目的,必须解决与战后欧洲和德国的政治结构有关的各项根本问题,以确保共同的安全。

美国代表团提出,要争取苏联在对日战争中提供具体援助。

美国还希望在建立联合国的问题上能与苏联达成一致。美国国务院为罗斯福拟订了一份专门的“黑皮书”,其中阐述了美国对一些政治问题和解决这些问题的途径所采取的立场。

英国代表团则在会议期间,不遗余力地为加强英国在欧洲的影响、维护“力量平衡”、保持不列颠帝国的地位进行抗争。

会议是以研究当时瞩目的苏德战场形势开始的。苏联红军副总参谋长安东诺夫大将做了苏德战场形势报告。他指出,截至1月底,苏军在华沙—柏林的主要突击方向上前进了500公里,已进至奥得河一线,距离柏林还有60公里,切断了连接东普鲁士敌军与德国中部地区联系的主要通道。同时,突破了德军在东普鲁士奇尼斯堡和莱津方向的坚固筑垒阵地。波兰和捷克斯洛伐克大部已被红军解放,匈牙利已被迫退出了战争。安东诺夫大将代表苏军统帅部表示,希望“盟军在目前十分有利的西线迅速转入进攻。”因为德军已把16个师调到了东线,很可能还要往东线增调兵力。盟国军队和苏军要协调作战,苏军才能顺利地发起进攻。

马歇尔将军也在安东诺夫大将发言之后,详细报告了西线的形势,他称,盟军“已消除了德军在阿登山区进攻的后果”,下一步正准备突破“齐格菲防线”。第一次进攻计划于2月8日开始实施。

丘吉尔不得人心地又一次搬出了他的“巴尔干方案”,即通过亚得里亚海和卢布尔雅那山口对德军实施突击。这一方案遭到与会者的冷遇,连罗斯福也明确表示不支持这一方案。

原则方案敲定,苏军与盟军协同作战的决心已形成,具体的军事问题,便改由定期召开的苏美英参谋部代表会议进行讨论。

第一次会议在晚间8时许结束。会议之后,利瓦吉亚宫的大厅里气氛热烈。罗斯福总统在这里设宴款待与会代表。所有的菜肴都是特地请菲律宾厨师选用俄国原料精心烹制的。席间,各国代表们频频举杯,预祝盟国在战争中和战后的各项合作成功。

2月5日下午4时,第二次全体会议开始。

会议召开前5分钟,丘吉尔在女儿萨拉副官的陪同下首先来到了会议地点—利瓦吉亚宫。随后,斯大林严肃地缓步来到会议大厅。最后,美国总统住所通往会议大厅的门打开了,一个黑人侍者推着罗斯福乘坐的轮椅走了出来。罗斯福对迎上来的斯大林和丘吉尔分别握手,他面带笑容,几乎看不出病态。

这一次会议与第一次会议讨论的问题不同,气氛也不一样。

军事问题几方面已达成协调一致的意见,而在讨论的政治问题上却出现了严重的分歧,甚至发生了尖锐的争执。特别是苏联代表团团长斯大林和丘吉尔之间经常就某个问题争得面红耳赤。尽管如此,由于两种社会制度的国家各方之间都是抱着善良的愿望和合作的诚意,所以,争执归争执,仍保持了相互合作的态度,并做出了协调一致的决定。尤其是履行主席职能的罗斯福总统能从容不迫、极有分寸地、善用调和语言表述双方的分歧,化解矛盾,对会议的顺利进行和协议的达成发挥了重要作用。

会议讨论的最重要的政治问题之一,是关于未来德国的问题。3国首脑就打败德国后的共同政治问题和强迫法西斯德国接受无条件投降的计划达成共识。根据商定,将在德国建立的欧洲协商委员会于1944年9月已划定了几个占领区:德国东部为苏联占领区;德国西北部为英国占领区;德国西南部为美国占领区;德国西部为法国占领区。“大柏林”区也由盟军共同占领。

德国投降后,苏美英3国武装力量总司令在各自占领区内行使最高权力。有关全德性质的一切问题应由中央管制委员会(后称“盟国对德管制委员会”)解决。

如果说这次会议中,盟国之间在打败德国的问题上没有什么分歧的话,那么在确定德国的前途问题上,会议出现了严重的分歧。苏联坚持要建立一个统一的、热爱和平的、民主的德国。美英两国则主张肢解德国,以便从政治和经济上制服德国。对此,苏联代表团坚决表示反对,尤其反对丘吉尔提出的把德国分割成北德和南德的建议。

尽管分歧依旧,雅尔塔会议还是通过了一项最重要的决议—关于消灭德国战争机器和法西斯的决议。3国的首脑一致表示:“我们坚定不移的宗旨是消灭德国军国主义和纳粹主义,确保德国再也不能破坏世界和平。”会议做出决定:解除德国的武装,解散德国全部武装力量;永远消灭德国总参谋部;取缔并销毁德国的各种武器装备;对整个德国的工业实施全面管制(英美政府首脑竭力主张把德国变为一个农业国);对所有战争罪犯进行公正的审判。

会议还做出了一项在欧洲消灭军国主义和法西斯最危险策源地的计划,从整个德国国土上清除纳粹党及其一切组织和机构,废除纳粹的一切法律。

雅尔塔会议还就德国战争赔款的问题做出了决定。正式会议之前,斯大林曾单独与罗斯福私下就此问题进行过协商,并达成了协议。在苏美英3国就德国战争赔款问题进行正式协商时,斯大林代表苏联政府提出了本国的意见。他列举事实说:“众所周知,苏联在战争中遭受的损失最大。苏联人民在抗击德国法西斯的斗争中,以2000万人的血肉之躯换取了今日的胜利。法西斯强盗在苏联被占领国土上给苏联人民造成了巨大的灾难,直接损失就达6790亿卢布。这个数字是骇人听闻的,是其他国家无法相比的。因此,苏联政府接受德国战争赔款的50%,这并不算过分。”斯大林说完,手握烟斗,用深邃锐利的目光注视着丘吉尔。

他最担心的就是丘吉尔的态度。从雅尔塔会议一开始,他们两人就在一些问题上唇枪舌剑地交锋多次。斯大林意识到丘吉尔不会轻易同意苏联政府的要求。

果然不出所料,丘吉尔听到斯大林提出要德国战争赔款的50%部分后,脸色阴沉下来。从内心讲,他不希望这个共产党国家尽早医治战争的创伤,他希望这个国家永远是个残废,千疮百孔,丧失与英美抗衡的能力。因此,他直言不讳地说:“我想我的政府不会同意苏联政府的建议。这样,对于世界上其他反法西斯国家来说,未免显得不公平……”

罗斯福认为该是自己说话的时候了。他实在不想让这个问题影响会议的顺利进行,同时考虑到美国还要在对日作战问题上有求于苏联,因此,他劝解地说道:“我刚才听斯大林估计德国战争赔款应为200亿美元,若是赔偿给苏联100亿美元,应该说,与他们所蒙受的损失相比,并不算多,而我们所得到的100亿美元,也不应嫌少……”

丘吉尔无话可说,遂同意苏美两国代表团的意见。三国首脑同意以此建议为讨论的基础,由即将在莫斯科成立的赔款委员会商讨决定。

雅尔塔会议上,还根据罗斯福的提议通过了一项规定:即在联合国解决有关维护和平的问题时,安理会的决议只有在11个理事国中的7个投赞成票,其中所有常任理事国(苏美英法中)都投赞成票时,才能通过。

在会议上还通过了具有重要意义的关于解放后的欧洲宣言。宣言确认获得解放的各国人民都有权消灭纳粹主义和法西斯主义的一切余孽,有权根据自己的选择建立民主政权,有权选择自己的管理形式。宣言强调战后三国在解决国际问题时,必须保持一致。

在雅尔塔会议上,讨论得最激烈的问题,当属波兰问题。

8次全体会议,有6次是讨论波兰问题。当时波兰存在着两个政府:一个是以贝鲁特为总统、莫拉夫斯基为总理的临时政府;另一个是在伦敦的流亡政府。美、英力图解散波兰民主力量建立的临时政府,把敌视苏联的在伦敦的流亡政府视为合法政府。但他们的希望没有实现。在苏联代表团的努力下,美英最后一致作出妥协,同意在波兰临时政府的基础上,吸收波兰国内的民主人士和流亡国外的波兰人参加,建立统一的临时政府。

至于波兰未来的东西边界,也在苏联的坚持下得到了解决。波兰东部边界以“寇松”线为准,在某些地区对此线进行5~8公里的有利于波兰的调整。这样,美英实际上也承认西乌克兰和白俄罗斯西部并入苏联。波兰西部边界,苏联主张以奥得河和西尼斯河为界,但一直未达成协议。直到1945年德国战败后召开的柏林会议时,才把波兰西部边界定在奥得—尼斯线上。至此,苏联在波兰问题上终于如愿以偿。这为其后来加强在东欧的势力范围起到了重要作用。

任何外交努力都是以实力作后盾的。苏联在反对法西斯德国的战争中所作出的贡献和强大的军事实力,为它在讨价还价的外交斗争中增加了不少砝码。出于各自战略利益的考虑,美英的有节制的妥协不能不算是明智之举。但是这种妥协,以牺牲第三国的主权为筹码,就不免有恃强凌弱之嫌。这突出表现在三国首脑签署的《雅尔塔秘密协定》上。现在这个秘密协定早已披露于世。

2月11日的雅尔塔会议上,美英在得到苏联在德国投降及欧洲战争结束后2个月或3个月内将参加同盟国方面对日本作战承诺后,答应了苏联提出的如下条件:

一、外蒙古(蒙古人民共和国)的现状予以维持。

二、由日本自1904年背信弃义进攻所得的俄国以前的权益须予恢复,即:甲、库页岛南部及邻近一切岛屿归还苏联;乙、大连商港须国际化,保证苏联在该港的优越权益,恢复苏联对旅顺港海军基地的租借;丙、中东铁路和南满铁路应设立苏中合办的公司以共同经营之,保证苏联的优越权益。而中国须保持在满洲的全部主权。

三、千岛群岛须交予苏联。

但有关外蒙古及上述港口铁路的协定尚须征得蒋介石的同意。美国总统将采取步骤以取得同意。

苏联表示准备和中国国民政府签订一项苏中友好同盟协定,以武力协助中国从日本枷锁下获得解放。

这就是被称之为《雅尔塔秘密协定》的全部内容。

罗斯福总统的美国政府为什么如此痛快地答应了苏联提出的条件?这主要基于三个目的:确保苏联参加对日作战,以减少美军伤亡;防止苏联援助中国共产党;维护国民党政府在中国的统治,从而也保持美国在中国的绝对影响。这项秘密协定,不但改善了苏联在远东的战略地位,也使美国的目的得以实现。

然而,这宗秘密交易,是背着中国搞出来的,而中国还是五大战胜国之一,战胜国非但得不到应享受的应有合法权益,反而遭到其同盟伙伴背信弃义的宰割,这种粗暴侵犯中国主权和领土完整的行为,恰恰暴露了大国强权政治的嘴脸,实在为中国人民和全世界主持正义的国家所不耻。从这一点上看,雅尔塔会议和一战结束时的凡尔赛会议没什么两样,那就是都拿中小国家的利益作交易,都是大国决定世界重大问题,主宰世界命运。

雅尔塔会议是一个重要的里程碑,它标志着第二次世界大战已进入尾声,也标志着一个新的世界格局已具雏形,这就是雅尔塔格局。在这个新的世界格局中,美国和苏联成为战后全世界最强大的两个国家。二者有着许多共同点:两者都是国际舞台上的后来居上者;都有着众多的人口和遍布全国的工业资源;都卷入过曾引起两次世界大战的欧洲大陆上的竞争;都以凌驾众人之上的救世主自居;都刚证明过自己拥有从事战争的巨大能量。

雅尔塔格局是以美苏战时军事实力为基础的,反映了当时新形成的力量对比。美苏军事力量所及的地方作为东西方的分界线,经过战后初期各种形式的较量和斗争,以1949年4月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成立和1955年华沙条约组织成立为标志,以美苏对抗为核心的两极世界格局最终形成。此后几十年,尽管国际形势发生了重大变化,如由战后初期两大阵营的对立逐步演变为两个超级大国的争霸,20世纪60年代第三世界崛起,70年代起世界开始出现向多极化发展的趋势,但直到1989年秋冬东欧巨变前,这种美苏两极对峙的世界格局基本未变。这些都是后话,按下慢表,让我们再回过头来,看看美苏两国战后初期的实力对比情况。

实事求是地说,欧洲国家中苏联在二战中的损失最大,但它从战争中获取的利益和美国不相上下。然而,美国还有许多苏联所不具有的优势。虽然美苏都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参战国,但美国所遭受的损失,在几个主要交战国中是最小的。战祸并未殃及美国本土,国内依然歌舞升平,和以往没有什么两样。

与此同时,美国借第二次世界大战发了“战争财”,经济突飞猛进,国民生产总值从1940年的1006亿美元上升到了1945年的2136亿美元。战争期间,美国的工业增长了40%;战争给经济增添的活力使战后美国得以长期在西方世界独占鳌头。1948年,美国在资本主义世界工业总产值中所占的比重为56.4%,英国为11.7%,法国为4.1%,而日本只占1.5%,即资本主义世界一半以上的工业生产都集中在美国。在同一时间,美国在对外贸易方面也遥遥领先,占资本主义世界出口贸易的32.5%,而当时的英国、法国和日本则分别占9.8%、4%、0.4%。这一年,美国的黄金储备高达248亿美元,占资本主义世界总储备的2/3;在海外的投资为307亿美元,同样占有绝对的优势。

战争使美国社会各阶层均从中得益。到1942年,美国已消灭了失业现象并增加了加班时间,尽管物价上涨了25%,工人的实际收入却仍然有较大增长。而国内外对农产品需求的激增,又使农民的收入从1940年的23亿美元,增加到了1945年的95亿美元,许多农民不仅摆脱了抵押贷款的债务,而且还有了一定的积蓄。到战争结束时,全国的现金储蓄即达1290亿美元,美国一跃而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富有的国家。

伴随着经济的发展,美国的军事实力迅速崛起。战争结束时,美国不仅拥有一支1200余万人的庞大的武装部队,而且还垄断了核武器。遍布全球每个角落的434个海空军基地,使美国的飞机和军舰得以出没世界各地,到处炫耀自己的武力,充当“世界警察”角色,美国开始以一个军事大国的姿态出现在世界舞台上。

美国充当“世界警察”角色,首先在亚洲的朝鲜半岛上演。

出于争夺世界霸权、控制亚洲的战略构想,美国积极干涉朝鲜的内政,由此引发了二战以来第一起大规模的局部战争—朝鲜战争。

同类推荐
  • 砒霜

    砒霜

    1992年,包工头张强因经济纠纷意外的走进了一个属于武者的世界。他们是纵横江湖的镖师,他们是漂泊天涯的戏子。一个不足十万人的小地方,一万来人参军,烈士三千多,竟没出一个比营长更大的官。他们是一群已经被遗忘却不该被遗忘的人。
  • 抗战年代

    抗战年代

    真实的抗战,缅怀先烈。主角陈飞带你进入血雨腥风的战争年代,在解放战争中,陈飞看到了国民党的腐败不堪,在共产党的领导下走向了新生。
  • 酒雄传奇

    酒雄传奇

    一个赌神,一个酒仙,一个江湖,是什么力量让他站高一呼,叱咤风云呢?一群响马,几多豪强:如何赢得人心的敬佩,甘愿为伍,生死与共,刀尖舔血呢?诸多猎户,众生百姓:本来只求温饱,与世无争的他们,为何拿起刀枪,舍命抗争呢?一帮女人,云云眷属:如何舔干身上的血,咽下屈辱的泪,走上搏命的前台呢?医巫术士,佛道商贾:各有安身之本,又各存立世之道,缘何群起,各展英豪呢?一个千年老酒引发的关注;一个亿年化石撩拨的贪欲;一个历史事件的突然发生;一场人生命运的意外改变;引发了一场令世人震惊与感叹的生死较量。
  • 空海小兵传

    空海小兵传

    本书是介绍部队现代的一些故事或一些的生活上的小故事,体现出当代军人的本色。侧重的介绍当代军人特别是作为一名士兵的成长过程。把部队的作风,工作、训练,贯穿式的反映出来。突出核心的价值观和人生观,让更多的人去了解当兵人的情节和情感。本书半虚半实,也用到一些夸张的手法,这也是为整本书的故事更好看所需要的。本书会出现很多的人物名,但是本书的主角只有一个:段木华。围绕端木华的故事就是在阅兵时候开始……
  • 星宇风云传

    星宇风云传

    一百三十七亿年前,宇宙初步形成,状态极不稳定,经历了一系列剧烈变化后,终于发生了大爆炸......形成了现在的宇宙。经历了无数年的稳定后,宇宙再一次发生了巨变,银河系中只剩下了两个存在生命的星球——哈莫雷斯星球和罗尓多克星球。两个星球为了争夺能源竟然连年征战,为了保卫自己的家园,哈莫雷斯星球的田雷、孙济、李克等人立志投身军队。在经历了一系列艰苦的征战后,两个星球握手言和,共同抗争宇宙巨变,此时田雷,李克、孙济所驾驶的战舰无意中被卷入银河系中心漩涡,从此三人开始了一段神奇的宇宙探索之旅......
热门推荐
  • 最强帝神

    最强帝神

    穿越?穿越就穿越吧,怎么还带了一个打怪系统?德玛西亚之力?流浪法师?寒冰射手?嗜血猎手?这些不都是英雄联盟之中的英雄么?怎么一瞬间就变成了一个不可思议的修炼体系?作为一个英雄联盟的骨灰级玩家,这不就是我的世界吗?
  • 也许离开也是一种选择

    也许离开也是一种选择

    说好不会再伤她的心了,可是他却一次又次的伤她的心,最后还让她带着伤心离开。
  • 大契丹萧太后

    大契丹萧太后

    在我国北方曾雄踞着几个非常强悍的民族,在不同的时期,曾成了华夏民族的强大对手,一度威胁着中原民族的安全,但后来由于各种原因,都从中国消失了。其中就有立国近两百年的契丹人。宋与辽是一对结怨颇深的冤家。宋曾进行了两次大规模的北伐战争,辽也展开了一场深入宋朝腹地的进攻,双方都斗得筋疲力尽。生灵涂炭,城破家毁。最后,一人力排众议,主张议和。两国人民享受了百年的太平生活。这人就是契丹太后——萧绰。她生活的那段历史,充满了战争和杀戮,在波诡云谲中她凭藉自己的智慧和将帅的赤诚辅佐一次次化险为夷,最终奠定了全辽鼎盛的局面。
  • 落千扬月

    落千扬月

    他是魔教教主,美得雌雄难辨,所以男扮女装做卧底什么的简直就是轻松加愉快连人皮面具都不用。他是武林盟主,他就要成婚了,他对她没有特别的感觉,但是,对谁也都没有,所以,就听爹爹的吧。可是为什么,后来都变了呢???
  • 悔,是否还来得及

    悔,是否还来得及

    原本以为一切会随着起点而重新开始,到头来却成了新的悲剧。那曾说过的甜言蜜语,只当是柯南一梦
  • 轮回V情殇

    轮回V情殇

    吾因隐疾缠身,终未得脱,然或恐心无所系,弃世独去,是以作此篇,为者有三。一曰:以遂心之所向,可以无悔矣;二曰;以道世之所疾,可以无憾矣;三曰:以泄吾之所忿,可以无怨矣!故竭精殚智,以思其愿,述往事,思来者,欲成其篇。然吾本愚懦之人,才能不及中人,非有仲尼,墨羽之智。又今以顽疾故也,思绪受阻,神志不清,可谓是才思枯竭,精疲力尽,自不能以尽其才。故随欲言,无所言者矣;虽欲道,无所道者矣!可谓是言不达意,意不由言,而行遂之文,皆箬此焉!适此劣作,谁与观之!吾亦自知其明也,然亦厚颜而为之。无他,但唯自娱而已矣!
  • 马丁的早晨

    马丁的早晨

    悲催少年马丁拾得一本异能百科全书,从此每天早晨都能获得一种全新的异能。无用的增大术,低配的隐身术,坑爹的意念术,惊悚的透视术……美艳房东,娇蛮警花,呆萌萝莉,性感总裁,清纯校花,你们一个个为什么都要逼我,我只是个普通人而已啊!
  • 封天异世录

    封天异世录

    顶级雷龙血脉觉醒,使肖禹变成人形凶兽!从此修炼路上难遇敌手,各种装逼各种爽,让肖禹带你装逼带你飞!
  • 天赐良缘之错嫁豪门首席大人

    天赐良缘之错嫁豪门首席大人

    为了父亲的公司母亲一次次苦苦哀求。一纸协议,她从落魄千金一跃成为名门新媳。他,身价过亿,风流倜傥,邪魅狂狷,一手遮天,不到三十就已经翘着腿坐拥千亿财产的土豪。是苏城翻手为云覆手为雨的王者,最多金最抢手的钻石单身汉后来她知他有一个放在心尖上疼爱的人知他从不曾对她用过真心,可她依旧飞蛾扑火。直到深爱时候他递过来一张白纸黑字的离婚协议书彻底埋葬了她对他的爱后来的某一天在整理房间时发现了她在这嫁给他四年里写下的一笔一划密密麻麻的写了很多,也才发现自己的心早已被她夺走,回首时茫然发现她早已离开他的世界无影无踪“多么的可笑,原来所有的一切都不过是水中月镜中花,来不及看清便已消失。自己真的很像滑稽戏里的小丑,用尽心机去保留的爱恨居然这么不堪一击,过往的我以为那样深刻的爱如今已经烟消云散,再也找不到痕迹了。口口声声说一生只爱她一人的人,曾经我最爱的人,我视如珍宝的人竟然会是策划这一切的幕后元凶!若有一天我能翻身,那时就是你下地狱的时候!”
  • 相思谋:妃常难娶

    相思谋:妃常难娶

    某日某王府张灯结彩,婚礼进行时,突然不知从哪冒出来一个小孩,对着新郎道:“爹爹,今天您的大婚之喜,娘亲让我来还一样东西。”说完提着手中的玉佩在新郎面前晃悠。此话一出,一府宾客哗然,然当大家看清这小孩与新郎如一个模子刻出来的面容时,顿时石化。此时某屋顶,一个绝色女子不耐烦的声音响起:“儿子,事情办完了我们走,别在那磨矶,耽误时间。”新郎一看屋顶上的女子,当下怒火攻心,扔下新娘就往女子所在的方向扑去,吼道:“女人,你给本王站住。”一场爱与被爱的追逐正式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