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805800000008

第8章 名人轶事篇(1)

“莎士比亚”真有其人吗?

威廉·莎士比亚的一系列文学作品深刻而生动地反映了16世纪到17世纪英国的时代现实,集中地代表了整个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学成就。举世闻名的《哈姆雷特》、《奥赛罗》、《李尔王》和《麦克佩斯》更是奠定了莎士比亚在世界文学史上的“巨人”地位,就像我国研究《红楼梦》的“红学”一样,莎士比亚在世界文化史上雄视百代,研究莎士比亚作品早已在国际上成为一种专门的学问,人称“莎学”。莎士比亚的名字早已越出国界,成为各国人民所崇敬的“世界文化巨人”。

莎士比亚一生中创作了37部戏剧、154首十四行诗和两首长诗。除了两首长诗是他生前发表的以外。其余的作品都是他死后由别人搜集整理后陆续问世的。最令人生疑的是,莎士比亚作为欧洲文艺复兴时期最伟大的戏剧家,他的身世却有许多不为世人所知的地方,他本人未曾留下只字片言,有关介绍莎士比亚生平事迹的材料奇缺。当时,也没有一个人能够明确说明那些作品是演员莎士比亚创作的。在莎士比亚去世时,居然没有引起任何人的重视,没有一个人按照当地习俗为他的逝世写一首哀诗。

于是,人们自然会提出“莎士比亚真有其人吗”这样的疑问:以演员威廉·莎士比亚的名字发表的那些惊世之作,究竟是他本人写的,还是别人创作后用这一假托的笔名发表的。即使像拜伦、狄更斯这样的大作家也怀疑莎士比亚是否写过那些杰作。“莎士比亚真伪之谜”是一个争论了几个世纪的未解之谜。

在文化史界,有人认为莎剧的真正作者是英国的伊丽莎白女王,“莎士比亚”只是伊丽莎白女王假借的名字。莎士比亚戏剧中的许多主角所处的环境与女王本人颇具相似之处,女王知识广博,语词丰富多样,说话机智善辩,所以反映在莎剧作品中的单词数量达21000多个,一般的人显然难以做到这一点。同时,在伊丽莎白女王去世的1603年以后,以“莎士比亚”为名发表的作品数量明显下降,在质量上也较前大为逊色,人们设想这些很可能是女王早期的不成熟之作,而在她死后由别人收集、整理后出版的。凑巧的是,莎士比亚第一本戏剧集的出版者潘勃鲁克伯爵夫人,恰恰又是伊丽莎白女王的挚友亲信和遗嘱执行者。专家们认为,通观莎士比亚作品的精彩语言与丰富剧情内容,只有伊丽莎白女王才具有那些杰作的作者所特有的广博的学识、凝练的语言和对于人们感情意志的高度洞察力。

莎剧的真正作者应当是英国著名哲学家弗兰西斯·培根。这是另一些学者针锋相对的见解。把哲学家培根的笔记内容和莎士比亚初版作品比较分析,两者有难以想象的相似之处。莎剧上至天文地理,外及异邦他国,内涉皇朝富闱,通达古今,精深博大,出身卑微并且从未踏进大学门槛的普通演员是不可能写作完成的。作者艺术功底深,生活感觉广,剧本情节生动感人,语言准确优美,全景式描绘了当时英国封建制度解体和资本主义兴起时期各种社会力量的冲突,提倡个性解放,反对封建束缚和神权桎梏,人物栩栩如生,久演不衰。这种传世之作应当出于造诣精深的哲人培根之手更合乎情理。

莎士比亚所处时代正是英国伊丽莎白王朝政治、宗教的变化动荡时期,上流社会和达官显贵认为编剧演戏为有伤风化的耻事。但是,在剑桥大学和牛津大学的知识分子阶层仍有一些学者暗地里写戏演戏。迫于社会压力和公众的舆论指责。剧本的撰稿者就虚构了一个“莎士比亚”的笔名。与同时代的其他学者相比,弗兰西斯·培根文才出众、阅历丰富、善于思考、勤奋攻读,理所当然是这些作品的执笔人。

莎士比亚作品的真正主人究竟是谁?是伊丽莎白女王,还是哲学家培根,或者有其他人选,不得而知。

莎士比亚诗中的“黑肤夫人”究竟是谁?

十四行诗是莎士比亚留给人类的重要文学遗产,围绕这部著作,人们提出了种种疑问:最初出版是否出于莎氏本人的意愿?卷首献辞中的Mr.W.H.到底是谁?诗中的年轻朋友、情敌诗人和黑肤夫人是否实有其人,他们是谁?

在所有这些有争议的问题中,无疑要数“黑肤夫人”这个谜最引人注目、最富浪漫色彩了。的确,这位夫人年轻,擅长音乐,黑头发、黑眼睛,甚至是黑皮肤,具有一种特殊的魅力;在爱情上她却不够忠实,轻浮放荡,既欺骗了自己的丈夫,又背叛了情人,暗中投入诗人的朋友、那个英俊青年的怀抱。莎氏在诗中对她寄托了很深的感情,总是萦绕在诗人的心头,对她的热情一生都没有冷却过,而是一直在塑造她的形象。在诗人的笔下,她简直成了真正的倾国倾城的绝代美人。对这样一位充满诱惑力的美人,自然引起后世研究家们的极大兴趣,并努力在现实生活中去寻找这个真人。在几百年的长期考证研究过程中,人们提出的黑肤夫人的原型人选不下七八名,但似乎还没有真正找到这位具有独特风格的女人。

18世纪的莎氏全集编者马龙开始寻找诗人的这个情人,他认为这个“黑肤夫人”就是当时的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一世,并提出了许多论据。莎氏在不少作品中无保留地歌唱了自己的时代,并在伊丽莎白女王身上寄托了作者对贤明君主的理想。马龙的同时代人卡尔迈认为:“很明显,所有十四行诗都是写给伊丽莎白女王的。”从莎士比亚劝他的可爱的女王朋友结婚生子,以及伊丽莎白此时已超过60岁等事实都没有使诗人感到为难来看,诗人和女王的私人关系是很好的,因此女王很可能就是“黑肤夫人”的原型。

有的研究者从1594年出版的《威罗比,他的艾薇姗》一书中发现了新线索,认为达夫南特的母亲可能就是十四行诗中的迷人的“黑肤夫人”。书中的故事主要讲一个客栈老板的妻子如何拒绝许多求爱者,而只把爱托付给一位熟悉的朋友W.S,莎士比亚的名字正好是WilliamShakespeare。据传说,莎氏往返斯特拉特福和伦敦的途中,往往住在一个酒商开的客栈里,时间一长便成了这家人的朋友,漂亮的客栈夫人对他特别殷勤,其儿子(后来成为17世纪著名戏剧家、桂冠诗人达夫南特)和莎氏也有着特殊的感情。据莎士比亚最初的传记作者奥伯雷记述,达夫南特本人在醉酒时常常在人面前暗示自己可能是莎士比亚的私生子,并以此感到光荣。为此。一些评论家就作出了上述的猜想。但后来著名的莎学评论家威尔逊提出了疑问:“达夫南特是1606年生,而事实上酒商1605年前还没有得到开业执照,这样时间对十四行诗中的事件来说是太晚了。”

19世纪名学者W.约丹根据十四行诗第130首中“我的情人当她走路时,是脚踏实地”这句话推断“她一定是扁平足”;根据她的音乐才能和擅长卖弄风情,以及其他线索,约丹得出这样的结论:黑夫人来自西印度殖民地。出生于西印度群岛的欧洲人后裔,带有非洲血统,可能是黑人和白人的混血儿,或是白人与混血儿生的。这种说法一直延续到1933年。同年,莎学家G.B.哈里森又提出一个实有其人的女人。那就是住在伦敦的黑人露茜,一个伺候朝臣贵族和富家的妓女。1964年,P.昆奈尔也附和此说,认为“黑夫人不是宫廷中的贵妇……而是一个出名的宫妓,诨名叫‘黑人露茜’,她的黑色面貌受到人们赞美。另一方面,莎士比亚告诉我们,在欺骗他和勾引他的朋友之外,她也不忠实于她的枕边盟誓。因此,我们或者可以指出她是某个富商的妻子。”

也有少数批评家根据莎氏特别钟情于“黑肤夫人”的事实,证明这位令人销魂的女子不是别人,就是莎士比亚自己的妻子安娜·哈莎薇,称她为“可怜的安娜”,或“斯特拉特福的美人”。

有一种现象不容否认,就是在莎诗研究中存在着把诗中所写的都当做真人真事的倾向,爱到历史资料中去探本求源,寻找这个真人。当然,莎氏的不少作品都有历史事实作依据,但并非全部如此,更何况现实和文学形象是有很大区别的。这种在文艺研究中探本究源、穿凿附会的做法,是不足取的。迈凯尔说过:“花在这方面的所有劳动纯粹是浪费。”莎诗编者布斯也说:“不必再去举例说明了。”总之,不管这位“黑肤夫人”是实有其人。还是幻想中的产物,这个美人之谜恐怕永远也无法解开了,诚如20世纪初莎学专家道顿所说:“我们永远不会发现这个女人的名字。”

托尔斯泰耄耋之年因何出走?

托尔斯泰是举世闻名的俄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他1828年出生于俄罗斯一个古老的贵族世家,排行老四。母亲是俄国著名诗人普希金的远亲,文化修养极高,通晓法语、德语、英语与意大利语。虽然在托尔斯泰牙牙学语时母亲就去世了,但是她营造了浓厚的家庭文化氛围。母亲还在托尔斯泰没出世之前,就为他的3个哥哥聘请了很好的家庭教师。在大哥的启蒙下,从很小起托尔斯泰就会背诵普希金的诗,后来又接触了许多文学名著。

托尔斯泰一生著作甚丰,1852年,他创作了自己的处女作《童年》,小说一经发表后,立刻引起文坛极大轰动。之后托尔斯泰便投入《战争与和平》的创作之中,直到1869年秋,这一里程碑式的作品才宣告完成。小说刚出版不久便销售一空,托尔斯泰也赢得了世界声誉。

1873年,托尔斯泰开始了他的另一部文学巨著——《安娜·卡列尼娜》的创作。在这部使他获得“艺术之神”称号的作品中,作者已经将批判的笔锋指向了整个封建社会。托尔斯泰非常同情俄国下层社会,面对在苦难海洋中挣扎的百姓,心里充满了不安与焦愁;他主动放弃了贵族爵位,还辞去了贵族长职务。小说《复活》是作家对沙皇统治下的俄国社会批判得最全面、最有力、最深刻的一部巨著,作者也对受辱的下层人民再次表现了最深切的同情。

1910年11月,托尔斯泰已经是82岁高龄。这位成绩卓著的老人,在秋雨绵绵的夜晚悄然告别家乡,独自出走。几天之后,他终因身体虚弱,病逝在一个小火车站站长家里。托尔斯泰为什么要为自己值得骄傲的一生,画上一个如此悲凉的句号?

耄耋之年的托尔斯泰有人认为托尔斯泰的妻子索菲亚应该对此负责。托尔斯泰与索菲亚1862年结婚,夫妻感情一直很好,曾被当时俄国文坛传为佳话。但从19世纪80年代起,托尔斯泰已经不满足于用小说来批判俄国社会,决心以实际行动全盘否定并改变了自己过去的贵族生活方式。他打算解散自己的庄园,把财产分给穷人,而妻子对此并不赞同,夫妻不和日益发展。1910年夏天,托尔斯泰又背着家人立了一份遗嘱,其中强调:他的作品交给大众,并在今后无偿出版。索菲亚从丈夫日记中发现此事,并与托尔斯泰开始争吵。出走前夜,作家发现妻子在家中秘密寻找那份遗嘱,十分震怒。凌晨,他在医生陪同下悄然离去。

然而另一部分人认为,把作家出走的主要原因加在他妻子身上是不公正的。虽然索菲亚在思想上难以和丈夫保持一致,在实际中也难以接受放弃庄园、财产的想法,但两人毕竟相濡以沫多年;托尔斯泰出走前不久还说:“我觉得没有你,我根本不能活下去。”由此看来,托尔斯泰出走主要并非因为夫妻不和,而是另有原委。实际上是一个叫切尔特科夫的人导演了托尔斯泰的悲剧。

托尔斯泰早在写完《安娜·卡列尼娜》之后,世界观就发生了剧变,形成了以“放弃私有财产”为核心的托尔斯泰主义。这表现在具体行动上就是,他开始过简朴的生活,从事体力劳动,注意接近农民。后来托尔斯泰结识了切尔特科夫,深受其影响。切尔特科夫还介入了托尔斯泰的家庭生活和私人事务,他从“放弃私产”的原则推导出“非版权所有”的主张,并且草拟了一份关于文学遗产继承权的最后遗嘱,让作家签字。遗嘱主要内容是:托尔斯泰的一切文稿、文著、日记、信件,全部由其小女儿萨莎继承,并移交给切尔特科夫出版。因为遗嘱事关家庭以后的经济来源,而索菲娅又不知道其中内容,因此她对切尔特科夫非常反感,她曾经说过:“我的一切不幸都是从切尔特科夫来访开始的。”而切尔特科夫也显然对索菲亚“印象不佳”,曾对托尔斯泰说:“要是我有像你这样的妻子,我早就逃到美洲去了,或者自杀了。”显然,话里含有挑拨和教唆的味道。

托尔斯泰出走的具体原因,也许谁都说不清楚。但是以上两种不同的意见,使我们看到了一个共同的地方:托尔斯泰晚年内心十分矛盾痛苦。他思想上同情社会底层,而自己却身处生活优裕的上层;他能够有力地批判现实,却无力改变现实。他最终以出走的方式,来减少内心痛苦,回归于自己的理想。为此,他付出了生命的代价。

同类推荐
  • 孩子学安全的第一本书(“小橘灯”亲子学堂丛书)

    孩子学安全的第一本书(“小橘灯”亲子学堂丛书)

    本书用大量详实的安全教育事例涵盖了孩子们的方方面面,使家长们能够通过本书所揭露的教育孩子学安全的方式对孩子进行安全知识的教育,从而使孩子们拥有一个更加美好快乐的童年,为孩子们将来的成长、成功奠定良好的身心基础,也为了家长们能在孩子的安全教育方面有的放矢、有章可循,为孩子健康、快乐地成长提供助益。
  • 令人费解的谜团(奇妙的大千世界)

    令人费解的谜团(奇妙的大千世界)

    世界如此广博与深邃,无论今天的科学多么的发达,终会有许多未解的谜团让我们无能为力。就是在我们身边,一些司空见惯的事情,如果去探究,也隐藏着许许多多令人惊叹的奥秘。《奇妙的大千世界:令人费解的谜团》试图从多角度、多方面,结合现代科学的一些新的发现、新的成果进一步揭开背后层层的面纱。
  • 人小鬼大.2

    人小鬼大.2

    孩子总是天真烂漫、口无遮拦,丝毫不受人情世故的沾染!孩子的话,常常让爸爸妈妈忍俊不禁却又无可奈何。每个孩子都是哲学家,每个孩子都是开心果。8蛋是他们的代表人物。听一听他们的声音,是不是有特别的感受?!
  • 青少年必读经典(青少年一定要读的成语故事)

    青少年必读经典(青少年一定要读的成语故事)

    本书收有“永不放弃”、“高级享受”、“医生吓死病人”、“贫困中的尊荣”、“嫁给哪一个”、“再多给自己一次机会”等近160篇小品文。
  • 智力闯关西游记(第4集)

    智力闯关西游记(第4集)

    古老的《西游记》故事加入现代生活元素,重新设计的故事情节,让几百年前的故事犹如发生在你的身边……《智力闯关西游记》犹如一个“现代版西游记作战沙盘”,请你参与故事的设计和问题的解决。英雄和魔鬼与你纠缠在一起,你们之间会发生一件件好玩而有趣的事情,比一比,谁更聪明?谁更智慧?
热门推荐
  • 逆天狂修

    逆天狂修

    这逆境磨灭不了我的灵魂,这苍天阻止不了我的脚步!用生命铸就最终的辉煌,用力量,逆这不公的老天!看似平庸的少年能否在这四面皆敌的世界里一步步走上巅峰?颠覆传统的境界划分,集修真玄幻于一体!叶风,带你走进不一样精彩的世界!
  • 夕阳下的等待

    夕阳下的等待

    没有穿越重生,没有豪门恩怨缘,没有宏篇巨制,只是一个个的小故事。每个故事各不相干,每个人物都是独立的。爱情、友情、亲情......似乎就发生在我们身边,似乎又离我们很远。
  • 小兵在异界

    小兵在异界

    看一名士兵,是如何在异界大放光彩。什么天才,什么修炼功法。在他眼里,狗屁不是
  • 顾念生

    顾念生

    我行过许多地方的桥,看过许多次数的云,喝过许多种类的酒,却只爱过一个正当最好年龄的人。
  • 窃听阴阳

    窃听阴阳

    窃阴阳,窥天机。看面相,观气色。转气运,改命轮。三眼看尽天下运。两语道破世间事。二十年碌碌无为,死后,有人帮我逆天改命,助我重生,成为局中人。从此崛起,踏入阴阳道。让我们一起走进一个不一样的风水世界,看不一样的风水大师。感谢阅文书评团提供书评支持
  • 网游之江湖传

    网游之江湖传

    《江湖》是一款未来世界的虚拟游戏有人的地方,就是江湖!关于江湖的爱情故事!关于江湖中的豪情、义气!关于闯荡江湖的点点滴滴刻骨铭心!我心中的江湖!
  • 七月的潮汐

    七月的潮汐

    他看到了一个流落人间的精灵。身着白色连衣裙的七汐被包裹在温柔的白色灯光里,背影纤瘦着,细弱的腰肢脆弱得不堪一揽,银色的花儿随着她的步伐摇曳起来,在空气里激荡出一串串冰凉的铃音。
  • 智勇双全(开启青少年智慧故事)

    智勇双全(开启青少年智慧故事)

    《智勇双全》为“开启青少年智慧故事”之一,以通俗易懂的故事对“智勇双全”作出了形象生动的阐释。智勇双全,简言之就是既有勇,又有谋,二者兼备。有勇有谋,才是胜者,更是成功者所必备的条件。若想在当今的社会立足,有所成就,就要不畏惧风雨,不怕挫折,不惧坎坷。还要有审时度势的头脑,运筹帷幄,决胜千里。
  • 金瞳女孩

    金瞳女孩

    一个千金小姐,一双金瞳,本该在家做个乖乖女,却扯上几个死党,霸起了校园……不料死党们很不义气的见色忘友,直留下她一个人与腹黑男斗争……
  • 越吃越瘦的10种水果

    越吃越瘦的10种水果

    拥有窈窕的身姿是当今女性最大的愿望之一,但是越来越多的女性为了追求娇好的身段而放弃了美昧的食品,认为只有少吃甚至于不吃才能瘦下来。事实上,这种做法不仅影响了健康,对美丽也是一种巨大的威胁。其实,一个人的美丽除了天生因素之外,还有后天的悉心调养。瘦身专家认为,好身材的关键在于对人体内部的调养,本套书介绍的这些有益于人体健康的食品对塑身美体将会起到意想不到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