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804500000014

第14章 呤风弄月原始返终——周敦颐之生死智慧(4)

此天地之间,纲纪造化,流行古今,不言之妙。圣人作《易》,其大意盖不出此,故引之以证其说。”《太极图说集解》,《周敦颐全书卷二》,周文英主编,江西教育出版社1993年版,第67页。直契《易》理之奥秘,从而理解周敦颐生死观之关键在于:人们必须从万殊(万事万物)之中,体会到“其实则一太极也”,这样便脱出了个我化之生活,立于生命之本的基点来思考“生死”问题。这时,人们必发现:个人之生命源于父精母血,首先与父母家庭相系为一体;且人们生命之成长必扎根于社会文明、文化与传统的土壤中,故而与他人、与过去现在未来之一切人的生命亦相系;最后,任何一个人之生命皆只能存在于天地自然之中,故而,其与宇宙大化也实为一体。这样,就由生命追溯的途径,由“个我”(肉体之我)而“大我”(社会之我)而“宇宙之我”(本体之我)。周子云:“二气五行,化生万物。五殊二实,二本则一。是万为一,一实万分。万一各正,小大有定。”《周敦颐集》,陈克明点校,《通书·理性二十二》,中华书局1990年版,第31页。当人们能够体认这一过程,也就由“原其始”而知其“生”,并进而由“反其终”而知所以“死”。在己之一生中,必为彰显本体本根之仁义而奋斗,面临死亡亦可为己即将返归本体而毫无恐惧与痛苦。此为儒家“原始反终”之生死观的本意之所在,亦是周敦颐从《易大传》中阐述而光大的重要理论之一,并构成了儒家生死哲学的核心内容。梁绍辉先生认为:“所谓‘原始反终,必知死生之说’,就是说,既知最初因气聚而生,必知最后仍因气散而死。扩而言之,就物种的延续而言,是生生不息的;但就任何具体生命而言,则又有聚有散、有生必有死,留之不住,逐之不去的。应该说这才是周敦颐思想的实质。而这也是古来通达之士常有的思想。但这种思想又并非弃所当事,不以吉凶祸福累于心,不因死生聚散碍于志,胸怀开阔,磊磊光明。故王夫之说:‘吉凶、得失、生死,知为天地常然而无足用其忧疑,亦可以释然矣。’”《思问录内篇》。《太极图说通书义解》,梁绍辉著,海南出版社1991年6月版,第72页。

儒者建构的生死观,根本目的即在达到对生死的“释然”,亦即“生死”不累于心、不碍于志。这就需要做到三点:一是透悟生死之至理。按周敦颐《太极图说》之意,即是原始反终,知生之所由来,亦知晓死之所由去,从太极、阴阳、气化之理,掌握人间生死大事的本质仍是——气之聚散即人之生死。二是以这种对生死至理的深刻洞悉为基础,自觉地将太极之理——仁义道德贯之以生命延续、生活的内涵中,光大自我之道德人生。三是以人生中充实的道德生活来超越生死之念,达到“存顺殁宁”之达观。应该承认,周子在生死观上所达到的“释然”之境界,与其在面对死亡时微有遗憾之态度,两者之间有些不一致。也就是说,面对死神的降临,周敦颐似乎有那么一些不甘不安,并没能达到完全的释然。后世的儒者,包括朱子,皆努力于消解这之间的矛盾,有时干脆便抹除周敦颐临终前给蒲宗孟书信中的这段话,由此来显示周敦颐在生死态度与生死观上的一致性,也是出于维护周子古今大儒形象的需要。因为,如果承认这一矛盾的存在,人们也许会因此而责之周敦颐:为何在生死关头没有做到完全的达观?宋儒何子举就是这样来看的:其言曰:先生疾革时,致书某:“上方兴起数千百年,无有难能之事,将图太平天下,材智皆图自尽。吾独不能补助万分一,又不能窃须臾之生,以见尧舜礼乐之盛,今死矣,命也!”嗟乎!有是言哉!先生之学,静虚动直,明通公溥,以无欲为入圣之门者也。穷达常变,漠无系累,浮云行藏,昼夜生死。其所造诣,夫岂执世俗恋荣偷生之见者,所可窥其藩!言焉不择,左丞尚得知先生者!《周敦颐集·周敦颐墓室记》,陈克明点校,中华书局1990年版,第88—89页。这样的看法与做法皆有其失。且不说在对待文献上,应该有信实的态度,不能因为不符合理想中之人物形象,便如朱子删削文献,或如何子举完全认定蒲宗孟所记为错。从记之于蒲宗孟《周敦颐墓碣铭》中周子临终前的这些言论来看,应该说从俩人之关系及信中之语气上来判断,皆是可信的。

另一方面,周敦颐在生死观上可以“昼夜生死”,但在生死态度上也可以“窃须臾之生”,这种不完全一致是可以并存的,也是可以理解的。生死问题是人们所可能遭遇到的最严重的问题,在临终者生理与心理的巨大压力、焦虑与痛苦前,一切完美和完善的理论皆苍白无力,人们出现某种动摇和改变是完全可以理解的。况且,正如第三节所述,周子的遗憾与希望“天”予之“寿”,并非是“执世俗恋荣偷生”,完全是出于其儒者之道德责任使然,与一般的临终者完全不甘心、不认“死”还是有本质区别的。实际上,正是周敦颐在生死观与生死态度上的些许差距,使其成为有血有肉、有人的喜怒哀乐之情的现实中的人,而非抽象的“人”或“神”。同时,也启示我们,在对生死观与生死态度的研究上,要坚决摒弃模式化、抽象化、概念化的方法,要从现实中的人、具体的人和人的情感与思想出发,才能真正掌握古代哲人的生死观,并使这种研究达到真实的科学化水平。对周敦颐生死智慧之现代沉思周子著述甚少,全部加起来不过6248个字《周敦颐评传》,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但是,其影响是深远的。清贺瑞麟云:“孔孟而后,千有余年,圣人之道不传。道非不传也,以无传道之人耳。汉四百年得一董子,唐三百年得一韩子,皆不足与传斯道。至宋周子出,而始续其统,后世无异词焉。”《周子全书序》。大儒胡宏更言:“周子启程氏兄弟不传之妙,一回万古之光明,如日丽天;将为百世之利泽,如水行地。其功盖在孔孟之间矣。”《通书序略》。仅就其人生哲学思想而言,周敦颐的贡献也是巨大的。首先,我们可以对其人生智慧进行一些现代的沉思。第一,政治的人生化还是人生的政治化。许多人从政,皆是全身心的沉溺在政治之中,除了去获得权力与地位,及继续追求更大的权力与地位之外,就不知人生还有其他的领域和其他的事情可做。所以,当他们或被迫离开官场,或因高龄而退出政坛时,他们便不知干什么,也不会干什么,于是其全部的兴奋点及所有的体能智能皆集中于保持其位其权,为了这唯一的生存目的,他们可不择手段地干任何事情。因此,其人格渐趋扭曲,心灵逐渐污染,甚至有可能良心泯灭,无恶不作,给民众及国家带来痛苦和灾难,这即是人生政治化带来的可怕后果。

周敦颐的从政观念及从政实践,不是取“人生政治化”,而是走“政治人生化”之路。也就是说,他把政治纳入其人生过程之内,当作人生的组成部分,而非人生的全部,甚至也不是人生中最最重要的部分。周子虽然从政达三十一年之久,人生的主要时光是在官场中渡过的,但他从来就是把政治建于其人生理念的基础之上,以“修家齐家”为从政的前提,视之高于和重于政治,从而保持了在政坛险恶与污浊包围中的清白和高尚,且做出了较大的政绩。周敦颐长期从政,却常思退隐山水田园,因为他自有诗书礼乐可娱情怡志,自有他的求天地万物人我之深层究竟的学问可供其做人生无限的驰骋之地。故而,周敦颐可以在官场却不以官场为念,握有大权而并不视其不能放下。要达到这一点,一个人拥有何种人生哲学观是决定性的,为此,周敦颐非常强调人品与人格的问题,集中体现在大约嘉祐八年(公元1063)构思并创作的意境深远、影响空前的《爱莲说》一文中: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濂溪先生独爱“莲”,是因其生淤泥之中而不染,象征着人格的高洁;莲之枝“中通外直”,无分枝分叉,象征着质朴无华的人品;莲之花香虽远传却为清,花朵由洁白而粉红,象征着君子凛然不可侵之坚贞不渝的情操。可见,濂溪先生爱莲,实为爱“莲”所象征的君子们洁身自爱、超凡脱俗的高尚品质。其实,把政治合一于人生,而非人生合一于政治,是儒家学说一贯强调的观念。儒家所倡导的从政之路是:以政治为人生的延长线,由“修身齐家”之后,才进而“治国平天下”,也就是说,有了“内圣”之后,才可去“外王”,任何“外王”必须建基于“内圣”之上。但是,儒家的这套政治合一于人生的理论没有一种制度化的构建作为基础与保证,故而在现实的历史发展中演变出一种反向的结果:人们不是先“内圣”,而是先“外王”,获取了极大的政治权力之后,再自吹和强迫他人(百姓)承认自己同时也是“内圣”。

同类推荐
  • 21世纪的中日关系

    21世纪的中日关系

    在政治与安全安正策思路上,目前日本各界精英中主张通过强化日美同盟来防范中国的观点依然居多,但强调与东亚各国关系特别是对华关系的重要性、提倡平衡对美关系和对华关系的呼声日渐高涨。在经济政策思路上,日本各界精英既对蓬勃发展的中国市场十分向往,同时又十分担心日本经济可能在今后与中国经济的竞争中一败涂地。从总体上看,现阶段日本的中国研究尚存在着方法落后、观念陈旧、举棋不定、犹豫观望的弊端。
  • 和谐社会、公民社会与大众媒介

    和谐社会、公民社会与大众媒介

    在不同的政治经济脉络中,对理想社会模式的追求各有不同。无论是我国所致力建构的和谐社会,还是西方孜孜以求的公民社会,健康的大众媒介都是重要的基石。
  • 闹市观潮

    闹市观潮

    我之《闹市观潮》,与名家名作不同之处在于:力求鸟瞰人间,以史为鉴,究兴衰之因;力图洞幽烛微,言人未言,探人间正道;力争引领视听,促进和谐,尽匹夫之责。目的:在依托事实的基础上,就一些司空见惯、习以为常的存在问题或丑陋现象,就事论理,举一反三,寄几许担当之意,慨几分家国情怀,发几句忧患得失之词,张几条天下仁义之理,议风气,论是非,辨善恶,扬正气,树新风,为营造积极健康的社会舆论氛围摇旗呐喊,彰显正能量,增强作为一个中国人的自信心、进取心、自尊心。
  • 作风高于一切

    作风高于一切

    本书从作风的重要性、作风的培养、组织的作风建设等多方面对“作风”这一课题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探讨,是一本值得机关和企业领导干部集体学习的好教材。
  • 自由的认识与实践:马克思主义自由观及其当代意义

    自由的认识与实践:马克思主义自由观及其当代意义

    本书对自由的历史发展,马克思主义自由观的提出与逻辑线索、理论构成与研究方式,自由与社会政治、经济与文化,自由主义批判与重申,实践理性与自由实践理性等问题进入了深入、细致的分析和研究。
热门推荐
  • 西域血咒之丧尸谜城

    西域血咒之丧尸谜城

    仅仅18岁的男孩开启了一段丧尸之旅背后的那恐怖的真相又是什么这个世界有神?还是北欧神话里的神众神之主奥丁,火与邪恶之神洛基,雷神托尔······为了爱人的奋斗史被好友背叛,爱人感染······他将何去何从······一切都指向西域,这片神秘的土地······
  • 远古魔王

    远古魔王

    我是谁?谁是我?夺舍?重生?还是复活?一个沉寂千世的少年,一朝醒来,发现沧海桑田、物是人非......一口铜棺,一杆木枪,战各路天骄,斩异域邪魔,且看少年不败热血传奇!
  • 相思谋:妃常难娶

    相思谋:妃常难娶

    某日某王府张灯结彩,婚礼进行时,突然不知从哪冒出来一个小孩,对着新郎道:“爹爹,今天您的大婚之喜,娘亲让我来还一样东西。”说完提着手中的玉佩在新郎面前晃悠。此话一出,一府宾客哗然,然当大家看清这小孩与新郎如一个模子刻出来的面容时,顿时石化。此时某屋顶,一个绝色女子不耐烦的声音响起:“儿子,事情办完了我们走,别在那磨矶,耽误时间。”新郎一看屋顶上的女子,当下怒火攻心,扔下新娘就往女子所在的方向扑去,吼道:“女人,你给本王站住。”一场爱与被爱的追逐正式开始、、、、、、、
  • 万顷山河破

    万顷山河破

    上古的秘密至今都没揭开,世界真的像眼前所见那样吗?既然路在脚下,那么命又在何方呢?这一切就像一道道门一样,一重重的打开,一重重的越陷越深,越是了解到上古的事情越是让人心惊胆战。这一切的谜底又是直指何方?这个世间本就是一局棋!究竟是谁在博弈?我本就不是这个世界上该存在的!就让我来打破这一切吧!
  • 星乱封魔

    星乱封魔

    强大的战斗力,无限的杀戮,聂霄云,一个小世家的子弟,凭着一步步的修行和强大的战斗力,最终成就了绝世霸主。
  • tfboys之穿越时空的旅程

    tfboys之穿越时空的旅程

    一次小小的意外,原本在现实世界生活的好好的王俊凯,王源和易烊千玺,居然穿越到了终极系列里面,而且三人的身份极为惊人,铁时空,三大家族中的两大家族,本来满是抱怨的三人渐渐的跟那里的人渐渐有了感情,比如铁时空的东城卫,金时空的汪大东,丁小雨,王亚瑟,断肠人,银时空的五虎将,曹操,孙尚香,强辨团,小乔,铜时空的恶女团,以及自己的分身,眼看任务将要完成,他们却对那边依依不舍,究竟会有怎样的故事呢?
  • 上古世纪之影子鹰

    上古世纪之影子鹰

    这是一个被称作光芒与玫瑰的时代这是一段关于神和英雄的记载这是一个爱恨交织,毁灭和拯救的故事........感谢腾讯文学书评团提供书评支持
  • 跨越千年:爱倾城

    跨越千年:爱倾城

    穿越爆笑版《流星花园》:人家李明司好好的,在他的地盘里称王称霸,趾高气扬,如果楚小草识相点,像躲瘟神那样躲着李明司,不是那么争强好胜地拿鸡蛋去碰石头,估计两人就是冤家也难聚头。惹不起,还躲不过吗?偏偏楚小草,不但不躲,还去惹了李明司。
  • 葬我以剑

    葬我以剑

    无尘携前世记忆,重生于公元纪年之后,科技湮灭,道法横空:阐与截的干戈四起,佛与道的纵横捭阖,人与妖的天涯陌路,仙与鬼的遗尸骸骨!斜雨打落西风,蚀去的宝剑锋镝,埋在泥土里,光辉缄默,欲挽狂澜!
  • 寒落今生雪无缘

    寒落今生雪无缘

    他们,是五灵的守护者,本是最亲密的伙伴。却在一昔之间,成为宿是仇敌,爱与恨在纠结。他总是梦见那一抹白色的身影。她轻笑。如果你知道后悔我会为你保留最后一次机会。而她只是留给她一个背影。而一年后,他却忘了她。在高楼上。她唇角轻启‘我给过你机会了,只是你放弃了’。碧月现形,她微拉箭弦。只需一箭,她就会与这个伤她至深的世界同归于尽,但箭从她手中滑落,她轻笑全身开始凝成冰雕。而他望着她轻喃‘我后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