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804100000001

第1章 绪论(1)

§§§第一节问题提出

众所周知,哲学是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是关于人和世界的关系的根本看法。世界不是与人无关的世界,世界总是人的世界,总是与人发生关系的世界;而人则是世界中的人,总是与世界发生关系的人。因此,人总是哲学所无法回避的重要问题。由于不同时代的哲学关注人的维度的不同,它因此就有不同的称呼。古代哲学被称之为本体论哲学,近代哲学被称之为认识论哲学。事实上,无论是古代哲学还是近代哲学都只会变成知识论哲学,即变成了如何寻求真理的技术性的科学,从而使哲学不成其为哲学了,因为真正的人及其现实生活都从中消失了。哲学主旨是关注人的自由和幸福。自由和幸福是从事生命活动的人所追求和向往的。所以人是什么,人是怎样的存在,人怎样才能自由和幸福,等等诸如此类的问题是真正的哲学所必须回答的。其实人的幸福、人的自由一直是古代和近代哲学的话题,却被达到人的自由幸福的手段的本体论哲学或知识论哲学抢了话题。哲学主旨的真正回归是由马克思来实现的。在马克思看来,这个人既不是自我意识的人,也不是抽象的自然人,而是现实的人,即从事生命活动的人。劳动则是人的生命活动存在方式,这种方式一方面使得人必需向自然界谋求自己所需要的对象物,另一方面在谋求这种对象物的过程中不得不寻求与他人的合作,于是人在追求自由幸福的过程中必然会出现两个束缚:一是自然界对人的束缚;二是人对人的束缚,就是社会的束缚。因此人的自由幸福活动就是人不断从自然界的束缚和从他人、社会的束缚中解放出来的过程。因而哲学的主旨即人的自由幸福也就是人的解放。

我们认为人的解放是马克思主义的出发点和归宿,从这种意义上说,马克思主义是关于人的解放的学说。人的解放主题贯穿马克思思想的始终,马克思唯物史观实质上是关于人的解放的理论,是为人的解放提供理论依据的,马克思政治经济学说实质上是关于马克思所在时代的资本主义社会中无产阶级解放的理论,未来的共产主义社会是马克思批判资本主义社会而得出的关于人类解放的科学结论。对马克思人的解放理论进行系统化体系化的研究,重新思考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这是马克思主义研究的必然趋势。

§§§第二节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评述

长期以来,我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习惯性沿袭前苏联的模式把马克思主义哲学按照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框架来进行研究。人们着眼于追求马克思主义哲学关于人类历史发展规律的科学性诉求,而从根本上忽视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人文关怀和人的价值诉求,因而导致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中人的主体地位的长期缺失。正是这种缺陷,才导致人们开始关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人的因素,而与此同时,一些人也开始关注马克思人的解放理论。

从20世纪80年代初以来,我国对马克思人的解放理论研究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20世纪80年代,马克思人的解放理论研究的萌芽阶段。有少数学者开始关注马克思人的解放理论,他们意识到人的解放理论是马克思哲学思想的“红线”或是马克思哲学革命的思想纲领。比如,雷永生认为“马克思世界观的转变是一个复杂的过程。这是一个抱着为人类谋幸福的高尚理想,但又被唯心主义和资产阶级民主主义所限制的青年追求真理的艰难历程。有一条中心线,贯穿于马克思思想转变过程的始终,这就是关于人的解放问题。”雷永生:《人的解放——马克思世界观转变过程的中心问题》,《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0年第5期。同样地,李鹏程认为马克思在实现哲学革命过程中存在着一条贯穿始终的纲领性的指导原则,这个纲领就是人的解放问题。李鹏程:《人的解放问题是马克思实现哲学革命的思想纲领》,《学术月刊》,1982年第4期。人的解放问题是马克思进行哲学革命的思想基础,同时从哲学上探求对人的本质的科学阐明是马克思整个哲学革命的基本内容。因此,“创立科学的关于人的哲学是马克思实现哲学革命的实质”。马克思哲学探讨最为详尽的人就是他最关注的那些当时处在社会最底层的人——无产阶级,而对无产阶级的探讨又是着重从它的社会关系着眼进行的。这就是无产阶级革命运动学说(它的历史使命和它的斗争条件)的哲学发端。马克思由此实现了哲学革命,其历史意义在于它使人类第一次从自我蒙昧中解放了出来,科学地认识了自己,认识了自己的社会,认识了自己的历史和自己的周围世界,从而为人类达到自己类的解放提供了科学的哲学基础。这种理论探讨是试图对马克思哲学重新进行定性,因为在他们看来,被称作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传统马克思主义哲学,并不能表明马克思哲学与马克思之前的哲学有什么本质的不同,并且不能够体征马克思哲学革命性。但这种认识在当时并没有获得应有的响应,反而立即遭到了一些人的批评。如,许明指出,这种观点混淆了资产阶级“人的解放”观点和马克思“人的解放”观点,把马克思哲学定为人的哲学难以与资产阶级的抽象人性论区别开来;绝不能认为马克思哲学思想发展的动力是对“人的解放”的追求,归根结底,它是工人阶级解放要求的理论体现;唯物主义学说的革命变革才是马克思哲学革命的根本内容;历史运动规律的秘密的发现才宣告了新的理论时代的开始。许明:《“人的解放”与马克思哲学变革的实质——兼与李鹏程同志商榷》,《学术月刊》,1983年第4期。现在看来,这种反对是无效的。这也表明需要加强对马克思人的解放理论的文本研究,以弄清楚资产阶级“人的解放”观点和马克思“人的解放”观点之根本不同。

第二阶段,20世纪90年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人的解放问题研究。伴随我国社会主义改革开放中思想解放的深入,研究马克思人的解放理论或者用马克思人的解放理论去阐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人的解放问题的人逐渐增多了。开始有人探讨了人的解放理论中的“思想解放”问题,高清海:《论思想解放与人的解放》,《江海学刊》,1998年第1期。有人认为马克思的“实践哲学对还原论的突破及其哲学主题的转换,使哲学基本问题同人类最终的自由和解放联系起来,实现了对哲学基本问题的真正解决”丁立群:《马克思的实践哲学与人的解放》,《求是学刊》,1991年第6期。。有人开始关注“马克思人的解放理论的逻辑演进”张志红:《马克思人的解放思想的逻辑演进》,《山东社会科学》,1998年第3期。,但是只对《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和《德意志意识形态》两篇文献作了历史的考察,并从中发现“马克思关于人的解放的思想是如何演进和发展的”。显然这种考察与分析是不充分的。

有些学者在对马克思哲学进行重新解读时论述了马克思关于人的解放理论。黄克剑教授在《人韵——一种对马克思的读解》一书中阐释了关于马克思哲学中的政治解放和社会解放及其关系的理论。黄克剑:《人韵——一种对马克思的读解》,北京:东方出版社,1996年,第235-250页。有学者运用马克思人的解放理论来解释人类历史进步的理论研究。如杨霞在其博士论文《历史进步与人的解放》杨霞:《历史进步与人的解放》,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年,第6-13页。中认为,马克思实现了研究人的解放的视角转换。文章主要探讨了人的宗教解放、人的社会解放、人的自由个性解放、人的创造力解放、人的预测未来能力的解放、实现自身开发能力的解放等内容。这篇论文正如作者的老师王复三所说主要一个问题就是在建构人的解放的理论逻辑方面还缺乏整体构思的功夫。王复三:《序二》,第7页,载于杨霞:《历史进步与人的解放》,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年。也就是说,作者并不能让我们在总体上把握马克思人的解放理论。比如,马克思人的解放理论的逻辑起点是什么,解放的途径是什么,解放的方式是什么,几种不同的解放之间究竟是什么样的关系等等问题作者并没有清晰地告诉我们,也没有试图去构建整体性的马克思主义理论。这与其说是一篇关于马克思人的解放理论的论文,不如说是一篇试图用马克思某些人的解放的观点去解读人类的历史进步过程或相关解放内容的论文。

从这些论题中,我们可以发现这时的研究既没有勇气去给马克思哲学进行像始发阶段那样的鲜明的人的解放哲学的定性,也没有从整体上去研究马克思人的解放理论,但值得肯定的是,人们开始深入到马克思人的解放理论的基本内容的一些具体方面。

第三阶段,进入21世纪之后,学界开始出现“解放论”的转向。一些学者在“实践论哲学”转向和“生存论哲学”之后提出了“解放生存哲学”转向。例如有人试图把马克思哲学定性为“人的解放”理论,有人认为马克思哲学主题是人的解放;有人认为《资本论》是“一部关于人的解放的伟大学说”。屈炳祥:《〈资本论〉:一部关于人的解放的伟大学说——纪念马克思〈资本论〉出版140周年》,《经济学家》,2007年第6期。同期学术界出版了几部著作部分内容涉及马克思人的解放理论,有些博士学位论文也涉及马克思人的解放理论,下面分述之。

陶渝苏和徐圻在《人的解读与重塑——马克思学说与东西方文化》陶渝苏、徐圻:《人的解读与重塑——马克思学说与东西方文化》,重庆:重庆出版社,2002年。一书第三章《马克思的关注点:人的解放》中认为马克思人的解放理论主要包括异化劳动、资本主义制度和未来共产主义的设想。作者试图从人出发来阐释马克思人的解放理论,应该说这是合理的,但作者以为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仅仅是一个理论假定,或者说是马克思历史理论的一个逻辑前提,即或是先验本质,这种理解是不准确的。解读的内容也较为简单,主要涉及异化劳动、资本主义制度和未来共产主义的设想三个方面。而这些内容对马克思思想稍微熟悉的人都是知道的。严格地说,这是用马克思的关于人的解放的一些思想去试图解读当下的“人”。

杨兆山在其博士论文《马克思人的解放理论的时代价值——科技革命视野中人的解放问题探索》杨兆山:《马克思人的解放思想的时代价值——科技革命视野中人的解放问题探索》,清华大学,2004,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中从四个方面探讨了马克思科技革命视野中人的解放问题:(1)人的解放是马克思的主导价值取向,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都围绕着同一个目标和主题——人的解放。(2)马克思人的解放理论的基本内容包括政治解放、思想解放和劳动解放。(3)人的解放的社会条件。彻底废除旧的生产方式,消灭旧的分工,增加人的闲暇时间和实施全面教育是人的解放的基本条件。(4)人的解放的最高境界是人的全面自由发展。接着作者运用科技革命的经验事实去佐证马克思。可见作者只是着重探讨了科技革命视野中人的解放问题。

同类推荐
  • 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

    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

    本教材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为主题,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程和三大理论成果——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重点,以中国为什么选择社会主义、怎样走上社会主义道路,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思考为主线,以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探索适合国情的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社会主义改造道路、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社会主义改革和现代化建设道路的伟大实践为背景,力图反映中国共产党人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和基本经验。
  • 青年学生党课培训教材

    青年学生党课培训教材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中国共产党的先锋队性质,决定了每一位申请入党的积极分子,都要认真学习党的基本理论,按照党章的规定严格要求自己,争取早日加入中国共产党。
  • 旧制度与大革命(政务版)

    旧制度与大革命(政务版)

    托克维尔在《旧制度与大革命》的开篇即写道:“关于法国大革命的历史,已经有前人绘声绘色地书写过,我不愿意再写。我现在所创作的这部书绝不是为了讲述这一段大历史,而是志在思考、研究、透视这一场大革命。”这部作品从宏观角度揭示了大革命的本质、使命与功绩,从中观角度解析了引发大革命的各种制度性诱因,从微观角度解析了引发大革命的各种社会性诱因。这部作品,能够帮助我们更加深刻地理解法国大革命,并从中获得历史的启示。
  • 创先争优好做法

    创先争优好做法

    创先争优活动开展以来,甘肃省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紧紧围绕中心工作争先进、创优秀,努力提升为民服务水平,深入推进各类难题破解,有效推动了经济社会科学发展,涌现出一批好典型,创造了一些好经验好做法。 中共甘肃省委创先争优活动领导小组编写的《创先争优好做法》系统总结和展示了甘肃省创先争优活动取得的阶段性成果。
  • 源于实践的思考

    源于实践的思考

    本书收集的是作者近年来承担的宁夏回族自治区党委组织部、宣传部、宁夏大学等单位的研究课题和一些自选课题的研究成果,这些研究成果有的还获得了不同层次的社会科学研究成果奖。书中具体收录了:《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浅谈行政决策科学化的实现途径》等文章。
热门推荐
  • 阴影颂歌

    阴影颂歌

    已经死去的人出现在了我的面前,告诉了我一些独特的事情。众多诡异的事情在我身边展开,我的世界,不,应该说我来到了更加真实的世界。有光的地方必有黑暗,我还记得你说这话时候的声音。每一个人都有这样做的理由,每个人似乎都有不堪回首的过去。我走进了阴影的世界,这里的每个人心里都有阴影存在。过去的影子缠绕着他们,不愿离去。他们似乎也无法放下,无法面对新的人生。献给那些被过去束缚之人的故事。
  • 如果我们不曾失去

    如果我们不曾失去

    永远都不会有人知道,每一个懂事冷静的现在,都有一个很傻很天真的过去,每一个温暖而淡然的如今,都有一个悲伤而不安的曾经;对于林晨来说,也是这样,那些所有证明过她天真幼稚的人都已散落在天涯了,就好像从来都不曾来到过她的生命……“你知道吗,总有一天,我会从你身边默默的走开,不带有任何声响,因为我错过了很东西多,所以只能一个人难过。”“有很多都不明白,我为什么那么喜欢拍照,其实我并不是喜欢照相,是因为我想拍下时光,现在的寻常点滴,都是以后珍贵的回忆。”
  • 大汉之普天之下

    大汉之普天之下

    穿越到东汉末年,在这个烽火连天的岁月里,是不是就得三兴汉室?最终来个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刘封表示:这两个理想,都很崇高。但为毛是他刘封呢?他还必须将踏足必死泥潭的双脚,给拔出来再说!敬请关注,不一样的汉末,不一样的刘封!
  • 对不起,我爱你啊

    对不起,我爱你啊

    [作者懒症晚期,亲们不要大意地催更吧,催更群:375947741]亲爱的对不起,现在才知道原来我是那么爱你。我以为我可以全身而退,但是……
  • 长梦之镇

    长梦之镇

    这里是长梦镇,一个坐落在郊区的小镇,对于某些人来说这里就是乌托邦,而对于另一些人来说,这里比地狱更加可怕。当你做梦的时间越来越长,当你分不清现实与梦境,你的一切将在这越加模糊的分界中消失,也许你会梦到。。。。永恒。。。
  • 聊斋之狐仙系列

    聊斋之狐仙系列

    《聊斋志异》中共出现了三十余位狐女形象,这些狐女们有的娇憨可爱,有的聪敏过人,有的温婉贤淑,代表了蒲松龄对女性真善美的审美理想,可以这么说,《聊斋志异》的狐女形象代表着蒲松龄最高的美学追求。本文选取了三十个狐女故事,或嗔或痴,或笑或怒皆动人心弦!
  • 青春永望录

    青春永望录

    有你的青春美而甜蜜,有你的夏天凉爽而欢快,最美的年纪遇到最完美的你,青春让我勇敢去追寻埋藏心中已久的你,让我们永远记住属于我们的青春,属于我们的校园之声,我的脚步追逐这未来知道靠岸的你,我为梦倾尽所有,我的梦里只有你。关小羽心底永远为吴浩楠留着一扇门..........
  • 殇刺

    殇刺

    不知什么时候,你成了我心里的一根刺,稍有触碰就会隐隐作痛,也许拔了会好些,但谁又知道拔了会不会发炎、溃烂?!
  • 永生的爱人

    永生的爱人

    这篇小说的男女主人公分别是男主人公是王相博,女主人公是赵靖淑,男女主人公还是学生,故事从男女主人公上小学四年级的时候开始讲。
  • 爹地5块钱,放开我妈咪

    爹地5块钱,放开我妈咪

    她因青梅竹马的恶作剧,而被送上传闻中同性恋男人的床,一夜闹剧。醒来,她冷漠道:“五块,你只值这个价。”潇洒留下买夜费,却不想大戏已然拉开序幕,再遇医院电梯,他问:“你不是留了我的种吧?”“不好意思,我只是来检查下你有没有‘职业病’,以免遭殃,但你提醒了我,如果中标我一定顺路做掉!”冷漠的言语但口不对心,她放弃一切只为能够养育身患重病的儿子。可谁知六年之后…命运却在她身后猛推一下,跌落他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