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799300000016

第16章 废街

走出渡口,我们走进这条有着三百年历史的老街。这是五月的一个下午,阳光有些过早地煦热,几天前下过一场透雨,此刻,街道两旁空洞洞的老屋里弥漫出一股湿湿的霉气。石板路仍在,只是窄窄的一条,其余都被厚厚的淤泥覆盖,茂密的芦苇,蔓生的野草和枸杞代替了昔日林立的商贾店铺,代替了人家门前凉晒的干菜和淀粉,也代替了这条街道上曾经有过的浓浓的人气。老屋多半朽烂,有的已经坍塌或接近坍塌,只是在偶或的一面墙上,依稀见到曾经的标记:泰顺发、百升旅栈、小鱼钩批发、张大兴油漆店……那上面的每一个字放到今天,都让书法家们感叹有加,可它们就那么随意地写在泥灰脱落的墙壁上,顽强地向人们展示它昔日的儒雅和伟岸。门板早已不知去向,门一律洞开着,堆满烂砖头的屋子里长满了野草以及顺着墙壁生长的泡桐树。我忽然想起,这里曾经是一家照相馆,我此生的第一张照片,就是在这家照相馆拍摄的。那一年,我大约七岁。照相馆的对面是一家诊所,诊所的隔壁是一家豆腐店……

朋友陪着我。他是我幼年时期的街坊和同学,只是,我们早就不属于这条街道。五十年后,我们相约来到这里,来到这条熟悉的石板路上。我们在这条给了我们生命的街道上默默地走着,谁都不说话,似乎一张口,就撞破了各自心里那一点说不出明名目的东西。昔日纵横交错的街道依稀还在,只是不见一户人家甚至一个人影。不知什么时候,人们搬离了这条石板路,到对岸的长龙山移民建镇去了,只留下这条废弃的老街,留下这些断壁残垣……有知了在鸣唱,见到来人,就一律知趣地停歇了,又仿佛不习惯生人的造访。于是,四周一片沉寂,眼前的一切,就像是早先看过的电影中的默片,而权且充当了这片子里演员的,就只有我们两人。谁能相信,这里曾经是江南最有名的码头,是一座有着三条马路,有着无数家店铺的江南重镇?日本人的炮弹,白崇禧的“焦土抗战”,再加上连年的大水,一个生命,又如何能面对如此之多的劫难?于是,像一个重病的老人,它愈加老去,老到一发不可收拾,终于被弃之不顾了。

穿过一条小巷,竟然听到弹棉花的声音。这有节奏的“梆——梆梆”的声音在这条寂寥的街道上听起来有些空洞。这或许是这条空街上唯一的人家吧,谁都不清楚屋主人为什么会独自坚守在这条废弃的街道上。门前一条嗜睡的狗,见到我们,睁开眼似看非看我们一眼,仍自顾睡着。我们从狗身上跨过去,径直走到屋里。屋里有一男一女,只是低着头干活,他们的面前,那床棉被就像一块巨大的蓬松的发糕。男人用竹竿将棉线甩给女人,女人熟练地接过,轻轻一按,棉被上就多了一条纬线。他们一来一往,动作机械而沉闷。尽管男人戴着口罩,但我仍一眼就认出,他是我小学时的一个同学。我说:“还认得我吗?”男人抬起头,眼神里露出惊讶,于是连忙让他的妻子为我们沏茶倒水。我们坐在门前,喝着茶,谈着以往,谈这条被人废弃的街道,感慨着,那条狗就一直睡在我们的脚下,打着呼噜,就像一个听话而懒散的孩子。只是,直到离开,我一直想不起他的名字。

我们一起走到对门的刘家大屋前,那门前的水泥操场还在,只是没有了刘家大屋。意外的是,我看到当年刘家在铺这条水泥操场时,我恶作剧地踩下的一个脚印。那个脚印给我留下的印象就像初恋的感觉一样新鲜而又磁实。铜匠说,其实,这条街上本来还有十几户人家,但去年发生了一件不应有的案子,恐惧袭击着大家,于是相继搬走了,现在就只剩下四五家了。或者是没条件在对面的移民建镇区购买政府援建的别墅,或者是在这石板路上住惯了,九头牛也拉不走他们,于是,就几十年如一日地住在这里,在后门口开一片属于自家的菜地,在门前的石板路上晒一年一季的咸鱼和干菜,他们拿着仅有的退休工资,过着随意的日子,不觉穷困,当然也谈不上幸福。日子就这么过着,就像每天升起又落下的太阳,就像涨起又退下的江水。

耳畔忽然响起一片噼噼叭叭的木头拖鞋击打在石板路上的声音,那种声音浑合在街道上妇女尖锐的喝骂声以及孩子夸张的哭叫声里,构成了上世纪五六十年代这条石板路上最有特色的生命交响。父亲常常就是在这样的声音里走出渡口,他随意地披着一件外套,迈着方步,就像一个绅士,可身上总是有一股木屑的气味,我喜欢这股气味,温馨而亲切。常常是在这种气味里,我伏在父亲的膝上,在他们绵长而泛味的故事中沉沉睡去。现在,这一切都成为一串串虚拟的符号,随着那墙壁上隐约的墨迹渐渐淡去,淡成一股青烟,留存在记忆里。

2006年9月

同类推荐
  • 有事生非

    有事生非

    本书收录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王彬彬先生近年对学者汪晖、刘禾、蔡翔等人的学术批评,这些评论与探讨虽然在社会上掀起了一时的争议,但毫无疑问,讨论这类问题对于纯洁中国学风有好处与必要性。
  • 中国香港文学史

    中国香港文学史

    香港经济的飞速发展,以及由于这种发展所带来的报业的发展,香港人独特的生活方式和紧张的生活节奏……都在向文学要求着快餐式的精神消费。随着香港商业化程度的提高,通俗小说也以一种超过严肃小说发展的速度来满足市民的需求。
  • 中国古典散文集(一)

    中国古典散文集(一)

    读散文要用心来读,用心来体会。当你的心和作者的心达到真正相接的那一刻,你才算是真正地透过散文那五彩缤纷的“形”,体会到它那凝而不散的“神”。此时你所体会到的就是散文灵魂的真善美,那就是作者通过散文表达出的内心深处的宁静与思索;那就是能带你通向更远的有着万千风景的世界的道路;那就是可以让你的心灵进入片刻小憩的乐园。
  • 大地行吟

    大地行吟

    本书是马启智同志诗词结集,收录了诗词数十首,分为“海外旅痕”、“行色匆匆”、“大地情愫”三部分。
  • 映秀的月

    映秀的月

    《映秀的月》记述了一个美丽年轻的母亲在5?12大地震之后,从成都奔向汶川找女儿和亲人的真实经历。在通往汶川的路上,作者和沿途加入的各类寻亲的人们历经了强烈的余震和各种生死考验,虽然最终没能进入汶川,但是他们却在映秀参加了志愿者的队伍,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为遭受地震灾难的家乡父老尽自己的所能,献出自己的爱。在离开映秀的前夜,一轮上悬的明月升起来了!
热门推荐
  • 重生之不负流年卿华

    重生之不负流年卿华

    她,一朝重生,羽化成仙。叹前世多少哀愁,今生再报。看狼烟四起,“前世——受过多少磨难,今生——我定如数奉还!”他,救命之恩,她没齿难忘。他显得那么神秘,叫人琢磨不透。“若有朝一日,我并非你所想,你是否还会待我如初?”他是冷漠天神,孤僻冷傲是他的专属,但他却只对她温柔,“你总是那么特别。”他是一国之君,是杀害她的人,同时也是前世伤她最深的人。“是你教会了我如何去爱一个人,你是我唯一爱过的人。”………他、他们,到底谁是谁的过客?沧桑起,琴弦破。问世间情为何物,不负流年卿华。
  • 华舞初兰

    华舞初兰

    80年前,山河沉沦,失去一切的初兰要做什么,能做什么?热血伴随着青春,战火熔炼了灵魂,儿女情长,英雄热血,且看美女特工初兰华丽蜕变!在战火纷飞中如何诠释她的爱情。
  • EXO——诅咒

    EXO——诅咒

    她,前世懵懵懂懂误以看透一切陪他们死亡怎想却是他们圈套,只为夺权。她,后世踏尽繁花看透人世间冷暖,只为躲过这命运,这诅咒循循环环,终究逃不掉。Spoonyalsodieregardlessofthetotal,drankthepoisonforyou(痴情不顾总亦死,喝下此毒只为你)
  • 剑之奥义

    剑之奥义

    执剑之手,是为正义,还是杀伐屠戮?一个拥有传奇剑术的家族,一个没有父母的孩子,一段说不清朦胧的爱恋。
  • 正与邪

    正与邪

    《正与邪:金庸小说人物心理分析之〈笑傲江湖〉》为《意向对话心理学丛书》之一,什么样的人造就了什么样的事,而什么样的心又注定量什么样的人,人与心,人与事,心与事——《正与邪:金庸小说人物心理分析之〈笑傲江湖〉》用意向对话心理学方法来分析金庸小说的人物与故事,以其独特的又新鲜的视角帮你解读《笑傲江湖》中的恩恩怨怨。
  • 竹君子

    竹君子

    人品如竹,内心如君,坚定不移,何惧外患。常青竹发誓要像一根顽强不屈的青竹一样深深扎在这方浩瀚世界。“大家好,我叫竹君子。”很多年后,常青竹如是说道。
  • 剑仙伏魔

    剑仙伏魔

    一次残酷的夺舍之战一段传奇的经历一次人生起点的大胆决定一把剑,会尽天下英雄.......PS:读者群号338530459
  • 阿呆寻仙记

    阿呆寻仙记

    在深受儒家思想熏陶的九州,他是个异类的少年天才,凭借年幼时的一场奇遇,年纪轻轻的书痴得窥修真的门槛。三年之中,虽有波澜却无关大碍,修行一途万事俱备只欠东风,少年人春风得意马蹄急。大恢宏的时代,小清新的情路,才子佳人、盖世豪杰,七情六欲纷至沓来……。可有朝一日东风袭来,被机缘砸中的这位爷,终于得以飞升修真者的异界,这时的他才惊讶的发现,自己不过是金字塔下的一粒黄沙。芸芸众生的安危、九霄银河的浩劫、根本与他毫无关系。在这里、他只是个五行缺水、六根不净、七情未泯的‘废废’。
  • 引魂香尸

    引魂香尸

    悄悄跟你们讲,我的老婆不但长得漂亮,而且还特别能干,你们懂得……
  • 王爷银子拿来

    王爷银子拿来

    本是富家千金谁知道未婚夫居然和闺蜜好上未婚夫只为钱财一对狗男女在床被逮谁知被推出阳台。老天待我不薄,我居然扯淡般的穿越了!!还被腹黑好色的王爷劫色解毒,奉旨(子)成婚。王爷和福晋能欢喜冤家走到最后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