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莉不想让儿子伤心,她这样告诉儿子:“老师表扬你了,说宝宝原来在凳子上坐不了1分钟,现在能坐2分钟了。别的妈妈都很羡慕妈妈,因为全班只有宝宝进步了。”
那天晚上,王盼破天荒坐在凳子上吃饭,而且是一次吃完的。
王盼上小学了,家长会上,老师说:“全班50名同学,这次考试,你儿子排第49名。我们学校对学习不好的是要劝退的。我们怀疑他智力上有些障碍,你最好能带他到医院查一查。”
王莉当时就流下了眼泪。回到家里,她振作精神,对坐在桌前的儿子说:“老师对你充满信心。他说了,你并不笨,只要能努力些,会超过你的组长,这次他排在第31名。”
说这话时,她发现,儿子黯淡的眼神一下子亮了起来,沮丧的脸也舒展开来。第二天上学时,王盼去得比平时都要早。
几乎每一次开家长会,王盼的名字都会在差生的行列中总是被点到。每一次家长会后,王莉都会说一些善意的谎言来鼓励儿子。
孩子上了初一,又一次家长会。这次却出乎她的意料,直到家长会结束,王莉都没听到点王盼的名。她有些不习惯。临别,去问老师,老师告诉他:“按王盼现在的成绩,考重点高中把握不大。”
这次,王莉是怀着惊喜的心情走出校门的。晚上,她抚着儿子的肩膀,心里有一种说不出的甜蜜。她告诉王盼:“老师对你非常满意,他说了,只要你努力,很有希望考上重点中学。”
高中毕业了,第一批大学通知书下达的日子到了。学校来电话让王盼到学校去拿通知书,并祝贺他被重点大学录取了。
儿子走后,王莉悲喜交加,再也按不住十几年凝聚在心中的泪水,她在家里大哭起来。
[智慧点拨]
用善意的谎言来鼓励,能使小孩增强信心,最终可以改变一个人的命运。
⑤多给予孩子鼓励
上初中的朱维和黄莺既是同班同学,两家还是好邻居。期中考试,朱维的数学成绩96分,为全年级第三名;黄莺的数学只考了67分,在班上排第36名。
[笨人的做法]
黄莺的父母对孩子说:“你真笨,你看人家朱维,每次都试都那么棒,你就不能学学人家。”
黄莺低着头没说话。
此后,黄莺慢慢地疏远了朱维。期末考试结束,朱维的数学成绩更差了。
[聪明人的做法]
黄莺的父母对孩子说:“分数是低了一点,但你去年期末才考53分,在班上排名第42名。这次你能考出这个成绩,进步也是明显的,我们相信你下一次进步会更大!”
期末考试结束,黄莺考了86分,一举进入全班前10名。
[智慧点拨]
孩子需要鼓励,就如同植物需要浇水一样。横向比较,很容易让父母伤心难过,也会扼杀孩子的信心。正确的教育方法是:纵向比较,拿孩子的现在和过去相比较,充分肯定孩子的每一点进步,鼓励孩子再接再厉,更上一层楼。
⑥精神鼓励还是物质奖励
王石一天天长大了,妈妈决定培养王石养成劳动的好习惯。
[笨人的做法]
每次有家务需要干时,妈妈总对王石说:“王石,去,把这些活干了,妈妈给了3元钱。”
一直到王石读高中了,妈妈还是用这种物质奖励的方法来教育王石。
有一天,妈妈病了,躺在床上。餐桌上全是用过的餐具,爸爸匆匆去上班。王石在看电视,学校放假了,王石也没有什么作业。
妈妈便对王石说:“王石,妈妈身体不舒服,你能不能把桌子收拾一下?”
“你给多少钱?”
“10块”
“行,我就来。”
看着开始动手收拾桌子的王石,妈妈感到伤心。
[聪明人的做法]
每次有家务需要干时,妈妈总对王石说:“王石,去,把这些活干了。”而当王石把活干完后,妈妈会表扬他:“王石真是个好孩子,懂得体谅妈妈。”
有一天,妈妈病了,躺在床上。爸爸匆匆去上班。王石放学回来,看到桌子上凌乱的场面,马上开始收拾。然后关心地问妈妈身体哪儿不舒服,需要他做些什么。
有儿子的关心,妈妈感到很开心。
[智慧点拨]
单纯用物质奖励的方法不能使孩子成为好孩子,而只会破坏孩子良好的本性,滋生孩子见利忘义的物质欲望。
44.聪明人发现孩子天赋,笨人剥夺孩子自由
每一个正常的婴儿,在其出生的时候都具有爱因斯坦、牛顿、贝多芬等人那样天才的潜能,关键是在后天能否把这种潜能开发出来。
愚蠢的父母往往忽视了孩子自身的天赋,也不考虑他们的兴趣,而是自己在煞费苦心为孩子设计蓝图,硬要他们去做一些并不适合的事情,这种违背天性的做法很容易引起孩子的对立情绪,其结果往往是事与愿违,甚至一事无成。
聪明的父母要为孩子创造一个温馨祥和的家庭环境,让孩子能够比较宽松地生活和学习,并且要给孩子留下能够充分发挥他们潜力的余地。
愚蠢的父母总想要孩子适应大人的条条框框,对孩子一些不符合“规矩”的大胆想像加以纠正,这种做法往往过早地扼杀了儿童的智慧。
聪明的父母理解孩子大胆的想像力,并且引导孩子把自己的想像用语言描述出来,或用图画表达出来,通过各种方法充分激发孩子的想像力。他不会去制止孩子开阔的思路,为孩子新奇的创意叫好。
世界对孩子来说,充满了神秘和惊奇。对一些大人司空见惯的事物,孩子也会问问、玩玩、摸摸,有时甚至会闯祸。愚蠢的父母不了解他们的好奇心,认为这是胡闹,不分青红皂白地呵斥、打骂孩子,这会引起他们的不满情绪。聪明的父母则会这样告诉孩子:你想知道的事情,我们也很想知道,你如果告诉爸爸妈妈,我们会想办法帮你解答问题的。这样,既满足了孩子的好奇心,又使他们懂得了不少道理。
事典:
①发现孩子的天赋
易明读初中了,学习成绩一直很差。爸爸试过很多让孩子提高学习成绩的方法,但都失败了。
[笨人的做法]
爸爸认为孩子无可救药了,他常说的话就是“这个孩子一点长处也没有,我看他是没望了,无可救药!”
易明终日被灌输了自己没有用的观念,也认为自己没有用。这种自卑心理让他变得不爱说话,不爱与人打交道,后来被医生诊断为“自闭症”。
[聪明人的做法]
爸爸认为孩子学习成绩不好,他不再强迫易明好好读书。他想孩子不会一无是处,肯定有他擅长的地方。
后来,爸爸发现孩子喜欢雕刻,甚至可以说在这方面具有聪颖的天赋,还颇有高手的意味。爸爸买了一套雕刻工具送给易明,送他一块上等的木料,告诉他别再在家里的家具上刻画了。爸爸还给他请了一个会雕刻的师傅,教给他正确的雕刻方法。每次易明有了一些新的作品,爸爸就不断地鼓励他:“孩子,你是我所认识的人当中,最会雕刻的一个。你是个天才的雕刻家。”
后来,易明真的成为了一个雕刻家。
[智慧点拨]
没有无用的孩子,只有不会教育的家长。找到孩子的天赋,因材施教,所有孩子都能成为天才。
②让孩子把才能表现出来
“妈妈,老师让我报名参加数学模型竞赛。”上初三的刘维回家后对妈妈说。
“你去报名了吗?”
“还没有。我很想报,但我有点害怕,台下会有很多人看。”刘维想让妈妈帮他拿主意。
[笨人的做法]
“别报了,你还是专心致志的准备中考吧,那可是很关键的事情。学校也真是,正儿八经的事情都没有做好,还去参加什么数学模型竞赛。”妈妈说。
刘维闷闷不乐的走开了,极不情愿的回到自己房间,拿起课本心不在焉的看着。
[聪明人的做法]
“宝贝,你应该报名呀,我相信你具备了参加竞赛的实力。当然,参加或是不参加完全由你自己决定!”
过了一周,学校老师打来电话,让刘维的妈妈说服刘维报名参加竞赛。刘维妈妈先在电话里应允了老师,并对老师表示了感谢。等刘维爸爸回家后,刘维妈妈和丈夫商量,得出完全一致的意见,两人才找孩子谈话。
刘维的爸爸说:“首先,报名的事情由你自己决定,爸爸和妈妈都不会强迫你。我们只想和你来谈谈谈参加竞赛的利弊。参加竞赛可以发现自己的能力,增强自己的信心。比赛能否得名次,无关紧要,爸爸妈妈都不在乎。你是一个有能力的孩子,根本就不需要用比赛来证明。”
刘维的妈妈说:“老师打电话来说,他很相信你的能力。我和你爸爸一样,对你的比赛结果并不太关心。关心的是你利用这个机会锻炼了自己。”
第二天,刘维报名参加了数学模型竞赛,并取得了很好的名次。这件事情也让刘维发现了自己在数学方面的天分,他决心以后好好朝这一方面发展。
[智慧点拨]
父母应当避免损伤孩子自信心的做法,而应让孩子独立地决定自己的事情,并且鼓励孩子把自己的才能表现出来。
③正确看待孩子的成功
“妈妈,我长大了要做一名成功者!”上小学三年级的夏雨对妈妈说自己的理想。
“你要做一个怎样的成功者呢?”妈妈很开心。
“我要做一个园艺师,有一个大大的花园,种好多好多的花,它们会开好多漂亮的花,我要让很多小朋友都来玩,而且不要买门票。”夏雨得意地说。
[笨人的做法]
“你怎么这么没出息,当园艺师有什么好的,你应该当一个科学家,这才是你的理想。”妈妈沉下脸来,为夏雨的想法感到伤心。
夏雨很沮丧,他不明白当园艺师有什么不好,而当科学家有什么好。
[聪明人的做法]
“好啊,妈妈也很喜欢那些花。什么时候雨雨种的花开花了,第一个要告诉妈妈,让妈妈来欣赏。”妈妈很开心地说。
夏雨也为自己的理想得意。
[智慧点拨]
父母总愿意按自己的期望来培养孩子,他们不管孩子是否有音乐、绘画、科研等方面的天分,只管按照自己的意愿倾其所有为孩子付出。殊不知,每一个孩子都能够以自己独特的眼光去看待这个世界,每一个孩子的成功之路永远都不止一条。
每一个孩子都有成功的潜能,这种成功很大程度不由外部的标准决定,而是表现在他个人的爱好的才能上。
④将孩子的失败转变为学习机会
14岁的张仪一直生活在北京,还没有独自出过远门。这年暑假要到西双版纳原始森林区参加夏令营。组织夏令营的老师和其他同学,问张仪是否需要帮忙时,张仪骄傲地回答:“我自己行!”
临走之前,妈妈检查了张仪的行李,发现他没有带上热带雨林中宿营必备的蚊帐。
[笨人的做法]
妈妈建议张仪带上蚊帐。但张仪坚决不听,把妈妈强塞进去的蚊帐又取了出来,气呼呼的走了。
两周之后,张仪回到家里。妈妈问他:“有什么收获?玩得开心吗?”
张仪有点勉强地说:“挺开心的。”
可看着张仪脸上被蚊子钉的疤,妈妈很心疼:“要你带上蚊帐你不带,这下好了,咬了这么多疤。”
张仪为自己没带蚊帐找出各种理由来搪塞。
[聪明人的做法]
妈妈什么也没说,只是叮嘱他要听夏令营老师的指导和安排。然后打电话,告诉夏令营老师,张仪没带蚊帐,请他准备一床。
两周之后,张仪回到家里。妈妈问他:“有什么收获?玩得开心吗?”
张仪说:“我忘了带蚊帐。到了晚上才发现没有蚊帐根本无法入睡,四周都是蚊子,咬一口就是一个红红的疤!还是老师帮了我的忙,没一会儿就给我送来了一顶蚊帐……”
“为什么会忘记带蚊帐呢?”
“我以为在西双版纳的热带雨林里过夜和在家里一样。”
然后妈妈对张仪说:“看来,你对这次夏令营活动,一些必要的准备工作没有做好,尤其是关于热带雨林方面的知识太欠缺了,为什么不先了解一些关于热带雨林方面的知识呢?还有,为什么不事先向老师、同学以及父母请教呢?如果……你想想还会犯那样的错误吗?”
张仪想,我一会要好好去看看热带雨林方面的知识,下次再去什么地方,一定要先了解那些地方的特点,多听听老师和妈妈的话。
[智慧点拨]
有时候,让孩子经历一些挫折和失败是一件好事,正确的教育方法能让孩子学会从失败和挫折中汲取经验教训,在不断的改正中积累经验与勇气。
⑤培养孩子的独立能力
小明的父母都有不错的收入,因此小明一直过着比较富裕的生活。
[笨人的做法]
从小到大,妈妈对小明常说的话是:“现在生活好了,我们不需要你为家庭操心,只要你做个好学生,将来有作为,我们再苦再累也心甘情愿。”
妈妈为小明报了很多的班,拉小提琴、谈钢琴、练毛笔字,但从来不让孩子做家务。
妈妈为小明安排好了一切,例如去郊游,小明穿什么衣服、带什么饮料,都是妈妈安排好的。
小明中学毕业后,以优异的成绩顺利地考入了外地的一所大学。入学一个星期后,小明打电话给妈妈:“妈妈,你过来吧,这里的生活太不习惯了,我不知该如何照顾自己。”
妈妈有点纳闷,她想起自己在小明这个年龄,已经经营一个商店有好几年了,而小明连自己都照顾不好。
[聪明人的做法]
从两三岁开始,妈妈就让小明做自己的助手。
“宝宝,地上有一张纸,捡起来放到垃圾桶里去。”
“宝宝,妈妈现在很忙,你自己学习把床整理好,好不好?”
小明上完小学后,妈妈让小明做的事情就更多了。“小明,你是我们家的男子汉,去超市买一袋大米吧!”
在一些非原则性的问题上,妈妈会让小明自己做决定。例如出去郊游,妈妈会让小明选择郊游的地点,选择自己喜欢的衣服。
小明中学毕业后,考到外地上大学去了,妈妈在电话里问他:“小明,在外地上学有什么不习惯的地方吗?”
小明在电话中回答:“除了想妈妈之外,没有什么不习惯的,我会照顾好自己!”妈妈感到很幸福,因为她知道自己的孩子已经具备了很好的独立生活能力。
[智慧点拨]
一个孩子聪明、有知识,但缺乏独立能力,这样的孩子也是不健全的。而让孩子从小承担部分家务,有助于培养孩子的独立能力;如果过分的保护孩子,孩子就会自觉不自觉地产生依赖感,从而剥夺了孩子发展自己独立能力的机会。
45.聪明人重视言传身教,笨人言行不一
人们常说“言传身教”,身教的作用甚至要远远大于言传。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的为人处事、一言一行,都会对孩子的性格形成起到重要作用。
可是,很多愚蠢的父母过多地运用语言来进行说教,而忽略了身教的示范作用。例如,父母要求孩子讲卫生,而自己在日常中有乱扔垃圾、不爱护公物等坏习惯,孩子便会有样学样,甚至认为“乱扔垃圾”和“不爱护公物”是理所当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