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797500000045

第45章 蜀道之难(3)

结果可想而知,刘备听了他的研究成果连眼皮也不翻一下,但是心里对他又多了层疙瘩。张裕回家后,一不小心又搞出了一个成果:庚子年就会改朝换代,刘氏不再拥有江山,刘备得到益州,九年之后,在寅年和卯年之间就会失去。他知道这是反动学术成果,涉嫌颠覆国家,可还是忍不住悄悄地告诉了几个好朋友。结果,有好朋友为了讨好刘备,揭发了张裕。

先去打汉中吧,现在没空儿理这只“毛猪”。

接下来的事情在《三国那些人那些事·魏卷》和《三国那些人那些事·蜀卷》里已有详细描写,刘备顺利地夺取汉中,并且斩杀了曹操的连襟夏侯渊。

为胜利欢呼之后,刘备下了一道紧急命令:把扰乱军心的张裕杀了!这道命令一颁布,刘备感觉年轻了好几岁。这几年,这道命令憋在心里不能发出,就像便秘,让刘备时刻感到痛苦。

诸葛亮业余也搞搞占卜,因此他舍不得张裕死,关键是张裕罪不至死,他急忙给刘备上表,请求减免张裕的处罚。刘备在诸葛亮的奏表上批复了八个字:“芳兰生门,不得不除”。兰固然芬芳,但是生在门口,出来进去碍事,还是要除掉的,这也是张裕的结局。张裕被除掉了,刘备尚不解恨,又把他的尸体摆在闹市中示众。

可是,刘备摆脱不了张裕和周群预言的命运。汉中虽然攻下来了,但是老百姓都被夏侯渊和张郃提前迁走,刘备又派人进攻人口密集的武都郡,结果派出去的人马全军覆没,一切正如周群所料。建安二十五年(219年),庚子年,曹丕篡汉称帝;魏黄初四年,也就是223年,刘备得到益州第九年,他病死了,这一年是癸卯年,上一年是壬寅年,恰如张裕预言。有人说张裕预言的是寅卯之间刘备失去益州,而不是刘备死,这样说就是吹毛求疵了,刘备死,扶不起的刘阿斗即位,这和丢掉益州差不了太多。

其实,张裕和周群不是精通占卜,而是精通未来。刘备被野心蒙蔽了眼睛,看不清未来。

张裕是必须要死的,因为他没有给予统治者充分的尊重。要一个人死,不需要理由,只需要借口,这是能够穿越时空的治世宝典,作为一个王者,必须学会用这一宝典。

曹、孙、刘三家中最想称王的魏王曹操,更精通这一宝典。

五权力的冲刺

人生的最后几年,也许是听到了死神的催促,曹操开始了权力追逐的冲刺。

212年,曹操获得“赞拜不名、入朝不趋、剑履上朝”的特权,见皇帝时可以不被传呼名字,不用小步快走,不用脱鞋解剑。大家都遵守的君臣礼仪在曹操身上不灵了。

213年,曹操被封为魏公。

214年,曹操杀掉伏皇后及其所生二子、宗族百余人。十几年前董承“衣带诏”事件泄露时,伏皇后给父亲伏完写了一封信,说了几句对曹操不满的话,209年伏完死了,现在这封信却神奇地到了曹操手上,于是,这封信引发了一场惊天惨案。

215年,献帝立曹操女儿曹节为皇后。

216年,五月二十五日,曹操自封为魏王,汉朝数百年没有异姓王的历史被改写。

217年,夏四月,天子命魏王设天子旌旗,出入称警跸,十月,天子命魏王冕有十二旒,乘金根车,驾六马,设五时副车。设天子旌旗,就是打天子的旗帜;称警跸,就是如天子一样,出入经过的地方戒严,断绝行人;冕有十二旒,“旒”是帽子前后的玉串,子、男的冠冕有五旒,侯、伯七旒,上公九旒,天子十二旒,曹操的帽子现在也是天子才有资格戴的那种有十二条玉串的帽子,至于“金根车”“六马”“五时副车”也都是天子之仪,曹操都坦然享有了。

侵犯别人而得到的东西最害怕失去,曹操呵护着自己的权力羽毛,不容别人有一点冒犯。可是,高处不胜寒,难免有人挑战他的权威,毕竟,权力不能让所有人屈服。对不服的人,曹操的解决办法很简单也很有效:杀。

曹操戴上王的冠冕后,朝野上下,各种庆贺的奏章雪花一样地飞到曹操面前。有一个叫杨训的小人物也准备随大流上一道这样的表。他很少有资格上表,所以很谨慎,写好表后提前找人看看。人家一看,感觉他用的褒义词太多,就讥笑他肉麻。

“把那道表拿来我看看!”崔琰说。崔琰现在是魏国的尚书,负责人事工作,杨训就是他推荐的,要是这人的奏表有问题,会给他丢脸的。

崔琰看了奏表,感觉问题没那么夸张,就给杨训写了一封信,信里有这么一句话:“省表,事佳耳!时乎时乎,会当有变时。”崔琰当时可能忙着工作,信写得很简略,在他和杨训的具体语境里,这话的意思很单纯,“省表”是说“看了你的奏表”,“事佳耳”是说“这也算是好事”,“时乎时乎”是说“时势啊时势啊”,“会当有变时”是说“应当有变化的时候”,崔琰是说杨训的奏表符合主旋律,个别人不理解,那是因为对时势的变化没有看透。

杨训一看自己没问题,把心放回肚子里去,很快忘记了这事儿,崔琰的信被扔到了墙角。过了几天,杨训夜里去串门,找灯笼出门时,发现纸糊的灯笼破了,就从墙角随手捡起一张纸,糊在灯笼上,这本来是很家居的事情,但是这张纸恰恰是崔琰的来信,而且崔琰的题名露在了外面。而崔琰是魏国负责人事的尚书,得罪的人不少,于是事件就升级为官场风波。

杨训大摇大摆地打着灯笼上路,发现有人和他打招呼时格外亲热了一些,而且还站住聊了几句。他不知道,这人正是崔琰得罪的人,看到灯笼上有崔琰的名字,有意停下来,看看那些字是什么。

第二天,这人就找曹操汇报:崔琰这小子对魏国心怀不满。曹操要证据,那人就把“省表,事佳耳!时乎时乎,会当有变时”这句话搬了出来。

曹操大怒:“事佳耳!事佳耳!谚语说‘生女耳’,看来‘耳’不是好耳!”“耳”在文言文里确实有不以为意的“罢了”的意思,对自我权威保护过度的曹操以为崔琰是在讥笑他。

于是,崔琰被关进监狱,还被判处髡刑,剃光头发和胡须,在建筑工地做苦工。前面举报崔琰的那人又向曹操汇报,这时候崔琰走路还是直视前方,肯定是心怀不满。曹操烦了,那就让崔琰死吧。曹操派人到狱中向崔琰说:“你去死吧。”崔琰不相信曹操会让他这么不明不白地死去,以为曹操是逗他玩,他还为此开心了好几天。这一天,崔琰正在偷着乐,曹操的特使又来了:“大王说了,你一定要让他亲自动刀子吗?”崔琰这时才醒悟过来,身体颤抖一下,然后说:“我真是不知趣,不知道曹公原来是这个意思。”说完,崔琰自杀了。

崔琰就这样莫名其妙地死了,他的同事毛玠在办公室里为这件事发牢骚,很明显为此感到不满。曹操知道了,就也想让他死,让人去资料室翻了半天,终于找到一封蒙满灰尘的举报信。这封针对毛玠的举报信,说毛玠外出时看见有被处以黥刑的人,他的老婆孩子也被罚为官奴,毛玠不满地说:“让天不下雨的就是这些事啊!”当时曹操懒得理这类无限上纲上线的举报信,而现在他需要这封举报信,于是毛玠被关了起来,单等走完程序就上刑场受死。幸亏大家积极营救他,毛玠才免了一死,但是公职是没了。毛玠想不通,不久就病死在家中。

同样因为一句唠嗑的话就被曹操整死的人,还有曹操的老朋友、老部下娄圭。娄圭与一个叫习授的人同乘一车,看到曹操父子外出,习授艳羡地说:“父子如此,何其快意!”娄圭随口说:“人生在世,事情要自己做到,怎么能光看别人呢!”习授不再说话了,下了车就立即将娄圭的言语报告给曹操,野心家曹操认为娄圭这人太有野心,留着是祸害,就把他杀了。

说句话就丢命,那就闭上嘴,悄悄地睁大眼睛看,行吗?当然行,但是也有可能犯罪。曹氏父子喜欢文学,平时爱搞些采风笔会文学沙龙,集合一帮人吟诗作赋,其乐融融。因为刘桢的诗歌写得好,再加上是同龄人,曹丕就喜欢与他在一起,经常请他喝酒。这一次,酒宴开始前,曹丕突然想给大家一个惊喜,把老婆甄氏请出来见见大家。领导的老婆岂是想看就看的,大家按照礼节都低下头,可是刘桢也许是觉得与曹丕是哥们,也许是被甄氏的美貌征服,瞪着她看起来没完。甄氏离开后,曹丕和一帮文友尽情地嘲笑刘桢:没见过女人吗?曹操知道了这事儿,就把刘桢下狱判刑,刑满释放后,给他安排了一个最底层的小吏差事。

与孔融一样,崔琰和毛玠并没有什么罪行,只是他们有死的必要,因为杀了他们,曹操就能让天下人明确他的无上权威,而他也能体验主宰别人生死的快感。

也许,杀人对曹操来说只是一种释放压力的方式。多年患病的曹操,在生命最后的几年,时刻感觉到死神给他的压力,似乎死神在身后时时刻刻催促他走快一些。

“我无法战胜他了!”曹操时常这样感慨,“他”就是年轻的孙权。比他小六岁的刘备,比他小二十七岁的孙权,都是他的敌人,但是曹操认为刘备不可怕,孙权才可怕,因为孙权年轻得多。

无法战胜时光,留不住生命的脚步,这是曹操的悲剧。

同类推荐
  • 天下往昔

    天下往昔

    神州大地,战火纷飞。在这样的时代里,生命是如此脆弱不可,命运似乎都已经不在自己的手中。一场逃脱不掉的宿命,一场注定的死亡。是随着生命之轮一步步走向灭亡,还是冲破命运的围困。少年紧握双刀,在这时代巨浪面前,劈开了苍穹。
  • 山长水阔知何处

    山长水阔知何处

    帝京春暖,边关月凉.雁北舟南天边去,山长水阔知何处.相府之后谢溪山,本应守着惊天秘密,一生孤寂.却为社稷万民,以生死相护.一壶清茶,一张棋盘,一双通透眼.两袖明月清风.三生不换.四海五湖任飘摇.辅政皇叔信德王,深受天下人敬仰,承诺必守,立誓不违,男儿两肩如铁.江山如画,水墨姻缘.本书有四不:不以后宫阴暗斗争描写为主(主角压根就不是宫里混的皇帝后妃);不撒华丽狗血作种马咆哮(没有众男爱一女或者一男抱数美的香艳场面);不纠缠于你侬我侬的男女情爱(主人公的感情生活十分清淡含蓄);不堆砌华靡晦涩形容词及外星天语(行文风格上可能略有些剧本风).小仙想要描写的,便是主人公一生在家国之间经历的传奇故事而已.于是,请诸位仙友根据自己口味选择入场吧,呵呵.
  • 大明女摄政

    大明女摄政

    “知识就是力量。”一个有着超凡之力的大明,一个拥有后世智脑的穿越者。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苍茫大地,天命竟是谁属?变身百合,不喜勿入。请各位书友多推荐,多宣传。你们的支持是作者更新的动力。书友群:135968400
  • 三国之天谋

    三国之天谋

    所谓谋士,即用自己的智谋为王侯将相服务,从而实现自己最高的理想。对于谋士来说,谋是一种保护,也是一件武器,更是实现目标的一把利剑。但对我来说,谋是一种境界。
  • 江东才俊

    江东才俊

    东吴的百姓和群臣都觉得建安十三年的春天是十分值得纪念的,因为那一年他们的皇上,当时还只有个大将军头衔的孙权做了一笔极为划算的大买卖——他用一个江夏郡换了个十七八岁的少年将军。------------------古今分界线-------------------------------建安十三年夏,吴主权伐江夏,列阵夏口,太守黄祖使别部司马王岘对阵,岘忿祖久矣,阵前倒戈,取祖首级以投吴,权与祖有父仇,大悦,遂以岘为将……——《荆襄古事记》
热门推荐
  • 公子的裁缝妻

    公子的裁缝妻

    一场被上天命中的姻缘,一朝穿越,来到你的身边……当银铃的声音被风吹起,发出清脆悦耳的声响时,阳光透过大树的背后,你的身影在我脑海里重现,原本以为可以忘掉的殇再一次想起,是苦涩的也是甜蜜的。雨棠:“不是我太任性,而是我不想要让你太为难。”唐子珏:“我不想失去你,什么任性?什么为难?我只要你!”扶摇垂眸:“阿弥陀佛。男女授受不亲,还望施主见谅。”红线的牵引,你我终究重逢,兜兜转转间,我想把我对你的伤害用一辈子的时间来偿还好吗?
  • 转角处的幸福(完结)

    转角处的幸福(完结)

    生活应该是怎么样才能算幸福?曾经以为只要和你在一起,就算天塌下来也有你顶着,就算狂风暴雨还有小屋可以躲。梦碎的时候,才突然发现:天没塌下来,你却已经离开,狂风暴雨没有来,只是小屋中却再也没有藏身之处。幸福是怎么样的?是有你在身边,淡淡地一笑,轻轻的一句“我回来了。”吗?那样的期待着你的带来的幸福能抚平曾经的伤口,只是幸福总是离我一步之远。幸福,是什么样子的?我在嘴里喃喃着。
  • 武欲斗天

    武欲斗天

    天海苍苍,地海无霜,欲与天斗,冥原莽莽,渡万年如一日,回首过望,佛门,人道,魔世,邪玉,世态炎凉,人心妥测,即便是玉,也会破碎,任你天赋无双,也不过是那茫茫大海中的一叶孤舟,想要到达彼岸,唯有奋勇向前,不顾一切,毅然决然的踏上那披满荆棘的天道,问天下之大,谁主浮沉?答天下之大,吾,定主浮沉!
  • 青梅和竹马中的爱情

    青梅和竹马中的爱情

    他和她从小认识,互相喜欢对方,他就这样被她缠住。
  • 契约闪婚之宠妻有前科

    契约闪婚之宠妻有前科

    革凡:没有亲人,没有朋友,那时,一个叫涂俊南的人便是她的整个世界。她甘愿为爱付出,代罪入狱,那年,她二十岁。当三年刑期已满,等待她的却是,爱人的背叛,相见却形同陌路,她所受的罪,竟是自讨苦吃?她一度认为,自己的人生就此被毁了个彻底!可谁会想到,一场突如其来的婚姻,让他进入了她的生命。(本文纯属虚构,请勿模仿。)
  • 完美乱世神初篇

    完美乱世神初篇

    中原大地,传说不断。再回中原,楚光扬镇压诸敌,达到举世无敌之境。苍天不公,夺走楚光扬最爱的女子和最亲的人,为了复活她们,楚光扬将踏上一条不归路。
  • 琴色·花音

    琴色·花音

    当情感超越理智,奢华便产生了。讲述一个女孩儿活色生香一小辈子的故事。和三华丽丽地走过这奢华的一小辈子,她觉得编织自己的故事并不难,难的还是杯子里的酒和药和风骨,是否丰腴、温暖、诡异、精细……
  • 悲催的修仙

    悲催的修仙

    在现实世界是屌丝,穿越后仍是屌丝,段飞在穿越后日子并未有所好转,被人当过棋子,沦为过炮灰,又挨过雷劈…总之他的修仙生活也混的万般的不易。
  • 精灵记事

    精灵记事

    一部改编自梦境的短篇小说,新手练笔,请多多关照。
  • 仙婚厚爱:魔君乖乖来拜堂

    仙婚厚爱:魔君乖乖来拜堂

    当万人敬仰,身份尊贵的魔界之王,遇上搞怪卖萌腹黑的小狐狸。结局只有一个:输了阵势丢了心。摇身一变,嗜血魔王成为天大地大娘子最大的二十四孝好男人。欺娘子者,杀无赦!偷窥娘子者,乱刀砍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