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797500000021

第21章 谁执牛耳(2)

枣祗的意见很有道理,可是计牛输谷已经形成决议,又怎能改变?曹操说:“这个做法,只是屯田客少交一袋粮,没什么了不起的。”曹操只看到收成好对屯田客的好处,却没想到收成不好,屯田客可能要把肉割下来交租。

枣祗站在那袋粮后边,挡住曹操,不让他离开,盯着他说:“您闻过则改,此事关系重大,如不更改,后悔莫及。”这个……这个……再说嘛!曹操没办法,就拿出领导敷衍下级的传统招数,把皮球踢给荀彧,让枣祗去找他。

荀彧宏观治国可以,但是具体抓经济就没主张了,他请在座的助理官侯声发表意见,侯声说:“计牛输谷,对官府有利;如果按照枣祗的建议,对农民有利。”他这话适合于收成好的时候,但是谁能保证年年五谷丰登啊,因此他这话等于没说。洞晓天下事的荀彧,也不知道脚下这一袋粮食到底是归官府还是屯田客好一些。

枣祗没办法,一咬牙,又扛起那袋粮食去找曹操。大家都认为枣祗完了,和主公这么固执地叫板,难道不是完了吗?

可是,曹操却对着枣祗放在脚下的那袋粮食沉思:这个满头大汗的人如此坚持,肯定是认为自己有道理。他静下心来,与枣祗详细切磋,最后曹操拍板,采用折中主义,推出了计牛输谷和分田之术相结合的办法:用官牛耕种的,收成60%交给官府,自己得40%;用自己的牛耕种的,和官府五五分成。这个分成剥削是很重的,但是相对于大路上那些无人掩埋的白骨来说,屯田客还是很感激曹操的。做牛做马,总比做鬼要强。

袁绍和袁术,只想着将士浴血奋战,忽视了他们还要吃饭。曹操也希望将士拼死杀敌,但是能顾及他们的吃饭问题。为了解决将士们的吃饭问题,他又让更多人耕田,同时解决了更多人的吃饭问题。

中国人从来就是勤劳的,解决自己的温饱问题从来不是问题——前提是统治者不折腾不糟蹋老百姓。

三养皇帝比养猪划算

迎天子还是不迎天子?要么自己做皇帝?

献帝流落关外,天下群雄共同面临这么一个考题。谁的得分会最高呢?

袁术早就想自己做皇帝,巴不得献帝早一点死。天下大乱,谁也吃不了谁,谁出头称帝谁就成为天下公敌,就会被群起而攻之,因此在如何对待献帝的考题上,袁术得零分。

袁绍活得很累,游离于各种相对立的角色之间。有时他认为自己足够强大,是个可以取代天子的绝世霸主;有时他又贪恋名声,想做勤王的忠臣;有时他又贪恋权力,想自成一统搞独立。皇帝落难在大阳时,他也曾派谋士郭图去考察,但是最终没有奉迎天子。现在天子回到了洛阳,他又派人到洛阳维修太庙,打扫街道,表明对皇帝的忠心,但是最终没有做出奉迎天子的实际行动。他就是一个拿不准答案的考生,交卷时间到了,还在涂改试卷,也是零分得主。

曹操呢,一贯的务实,做不做皇帝无所谓,实力强大才是硬道理。要是做皇帝却像献帝这样狼狈,干脆找块豆腐撞死算了。可是,献帝还挺有耐心地活着,可见他的皇帝招牌还是蛮有利用价值的。皇帝是唯一名正言顺掌控天下的人,偏偏献帝没有掌控天下的力量。掌控了皇帝,不就能名正言顺掌控天下吗?曹操有的是粮食,把皇帝接到身边,权当是喂猪得了。养猪为吃肉,养皇帝为吃天下。曹操作出了奉迎天子的决定。其实,曹操并不承认自己有这样的企图,他认为自己是出于对献帝的忠诚,才作出了奉迎的决定。

早在建安元年正月,曹操就派遣曹洪西迎献帝。曹洪遭到了董承和袁术部将苌奴的阻击,无功而返。这让曹操感到十分委屈和愤怒,七月份献帝回到洛阳后,曹操还在闹情绪。愤怒出诗人,他写了一首诗歌吐槽,定名为“善哉行”,其中有这么几句:

虽欲竭忠诚,欣公归其楚。①

快人由为叹,抱情不得叙。

这四句诗翻译成现代汉语是这样:

虽然我想为君主竭尽忠诚,但是不被接受,

令人欣喜的是还有人效忠。

我深深地叹息,

因为忠君之心无法对人诉说。

诗言志,歌咏情,曹操奉迎天子为的是争霸还是勤王?这个问题恐怕曹操也不好回答。

献帝回到洛阳,很快遇到了饥荒。曹操一拍桌子,作出了决定:“我要亲赴洛阳勤王。”

可是,勤王也要经过别人允许才可以。从董卓开始,皇帝早就成了实力派的私人财产,不容他人染指。现在把控朝政的是董承、韩暹、杨奉、张杨。其中张杨的实力最为强大,他驻扎在梁县,与许县临近。摆平张杨,基本上就能进入洛阳了。曹操给张杨送去当时急需的粮食,张杨很高兴,对诸将说:“曹操距离我们很近,有兵有粮,可以依靠他。”作为回报,他表奏曹操为镇东将军,袭父爵费亭侯。仗着手里有稗谷,就能拜将封侯,曹操很不好意思,上奏《上书让增封》和《上书让费亭侯》。

不行啊,你不接受封赏,我怎能安心吃你的粮食?献帝又下第二次策命,曹操马上上奏《又上书让封》。献帝嚼着草根,向往着曹操的稗谷,第三次下了策命。曹操把献帝的三道策命一一摆出来,两手一摊,叹口气说:“没办法啊,圣上非要封赏我,我再拒绝的话,就是抗命了!”于是,他上书接受策命。

三让册封,让天下人都知道皇帝对他的格外恩宠。突出个人的功勋,意在服众。以后,曹操每有晋迁,总是不忘三让的程式。

洛阳城内,潜流暗涌。董承和韩暹的矛盾越来越明显。

“老子护驾有功,谁敢不听我的,小心狗命!”韩暹本是一个种地的,一夜之间成了皇帝身边的权臣,气焰十分嚣张。

“天子还得喊我岳父,谁要敢惹我,那是活腻了!”董承以为他才是天下第一。

谁怕谁呢?护驾时并肩战斗的战友,此刻成了水火不容的对手。

先前阻拦曹洪迎驾的董承,给曹操下了一道密诏:火速进京,快来救驾!

当时皇帝是安全的,但是董承感觉到了来自韩暹的威胁。所谓救驾,不过是救董承而已。后来,董承才知道,真正有威胁的人,不是韩暹而是曹操。

机会来了,曹操亲自带人进京。可是,洛阳之行并不顺利。首要的问题仍然是粮食问题。粮食问题当中,最让人头疼的是运输问题,运送一车粮食,需要好几个人,这几个人在路上能消耗掉半车粮食。曹操留出足够的粮食,贴上封条:这是献给朝廷的粮食,饿死了也不能吃。

刚出兖州,配给运粮士兵的粮食就吃没了,可是没有人敢动贴了封条的粮食。痛苦的不是饿死,那个年代有人饿死很正常,没人饿死才不正常;痛苦的是快要饿死了,守着一车粮食,却一粒也不能动。

也许是曹操的忠君之心感动了上天,上天派人送吃的来了。来人是新郑县令杨沛,他搀扶着快要饿倒的运粮士兵,热泪盈眶,说:“从董卓起,天下竟还有如此忠君之人!”

新郑县的人宁可自己饿死,也不能让忠君之士饿死。杨县令下令把县里的应急储备粮全拿出来,杨沛潇洒地挥手,大方地对曹操说:“让你的勇士们放开肚子,尽情饱餐吧!”

杨沛倾其所有拿出来的,不过是晒干的桑葚而已。

一路上嚼着桑葚干,曹操在七月到了洛阳,在杨安殿朝见献帝。曹操很容易就控制了献帝,更准确地说,是献帝“求控制”,因为曹操有兵也有粮,正是献帝需要的。要控制一个人,那就要满足他的需要。曹操就以最原始的方式控制了皇帝。

曹操要想尽情体验控制皇帝的乐趣,还必须摆平两个人:杨奉和韩暹。董承和张杨目前还可以算是自己人,解决杨奉和韩暹是当务之急。

曹操要献帝治杨奉和韩暹的罪,说:“这二人挟持天子,功高傲主。”

献帝无比诧异,说:“我没感觉到挟持啊,他们在我面前恭顺得很,他们护驾有功,理应受赏。”献帝倒不是真想保杨奉和韩暹,只是想与曹操较力,不想形成曹操说了算的局面。

第一次尝试以皇帝名义镇压对手,第一次尝试把自己的意志冠以皇帝名义发布,曹操只能成功,不能失败,他强硬地要求治杨奉和韩暹的罪。看样子,献帝不治二人之罪,曹操就要治献帝的罪,献帝认输了,下诏法办杨奉和韩暹。

就这样被献帝抛弃,韩暹虽然闹不懂自己犯了什么罪,可他还是吓得单骑逃出洛阳,投奔难兄难弟杨奉去了。

八月,献帝授给曹操节钺,命他录尚书事,兼司隶校尉。有了节钺,便可节制统领内外诸军。“录”的意思是总管,录尚书事就是总管尚书台事务。尚书台是朝廷日常办公机构,主管本是尚书令,在尚书令之上再设一个录尚书事,就是给曹操操控尚书台的机会。兼司隶校尉,表明曹操有了监察百官、维护京师地区治安的权力。

至此,大汉朝廷的军政大权已经落入曹操一人之手。

老子不服!有太多人不能容忍曹操。

嚓,嚓,嚓,曹操将尚书冯硕、议郎侯祈、侍中壶崇杀了。同时,曹操表奏董承、伏完、种辑等十三人为列侯。不服的,人头落地;服的,加封晋爵。

好吧,那就服。董承、种辑他们恨恨地说。

可是,要让别人服,得拿出真本事来。文武百官,妃嫔宫娥,杂役差吏,禁卫内侍,很快就把曹操带来的稗谷吃光了,一起用饿得发光的眼睛盯着曹操。要是拿不出粮食来,曹操虽然不至于被这些人吃掉,但是肯定会失去对洛阳和朝廷的控制。从兖州运粮,路上消耗极大。还有一个最大的危险,那就是洛阳不是曹操的地盘,城里的将领们各怀异心,城外杨奉、韩暹、张杨随时会杀进来。

其实,曹操根本没打算在洛阳生根,他的根在已经取得控制权的兖州和豫州。曹操隆重宣布:移驾许县。名为移驾,实为挟持,好在献帝习惯了被人挟持的日子,最多再被挟持一次,又有何妨!

八月初三,也就是曹操自领司隶校尉的第九天,诸将还在摸着肚皮数吃了曹操的多少粒稗谷,谁也不好意思把曹操往坏处想,曹操却悄无声息地移驾出了洛阳,迁都于许县。

一下车,献帝就傻眼了,亲卫侍从全都换成了新面孔,很显然都是曹操的人马。献帝并不慌张,这种场面他经历得多了,知道如何应对。他淡定地走到曹操军营,当场封曹操为大将军、武平侯。曹操原先袭爵是亭侯,现在增封是县侯,越过乡侯,直接高了两个等级。曹操跪下谢恩,献帝知道他的安全有了保障。皇帝安全了,曹操才会拿皇帝给他的官职去发号施令。

有人说献帝是被逼这样做的,但是献帝又何尝不是通过这种手段来体现他的价值呢?曹操你再牛,天子不册封你,你算个屁啊!

养皇帝要比养猪费劲,因为再肥的猪也只是只猪,可再瘦的皇帝也是皇帝。来到许县后,献帝不但能够一天吃上三顿饭,而且还可以摆摆谱了,平时日用器具也要与一般人不同,以体现皇帝的威严。可是,经过从洛阳到长安,从长安到洛阳,从洛阳到许县,这几番折腾,献帝除了裤衩,其他御用品都丢光了。只有皇帝有皇帝的样子,曹操才能借助皇帝的权威,于是他决心要给皇帝配备符合标准的器物。曹操回到家里,翻箱倒柜,找出来一大堆五花八门的锅,五件大小不一的双耳铜锅,一只纯银便携式带柄小锅,一只带杵铜臼,这都是一些御物,然后列在《上器物表》里,进献给皇帝。铜臼是用来捣药用的,说明献帝不但能一日三餐了,而且开始注意饮食养生,时不时地吃个中药炖猪蹄什么的。

过了几天,曹操又上了道《上杂物疏》,又送出去很多生活用品,包括给皇帝的纯银带漆书案一张、纯银台砚一只、纯银圆砚大小各一只、纯金香炉一尊、纯金痰盂一只、二寸金错铁镜一枚、漆画皮枕头一对等等,也包括给皇后的镜子,还包括给妃嫔公主们的黑漆皮枕头纯银痰盂、铜香炉各三十只,皇太子也得到了曹操送的七寸铁镜四枚,甚至,曹操把一个能容五石的铜洗澡盆也贡献了出来。

风水轮流转,这些御物,本是汉朝皇帝赏赐给曹腾父子的,现在曹腾的孙子又把它们赏给了汉朝皇帝。

曹操还把老家谯县的酿酒秘方“九酝春酒”上贡给献帝,并且在《奏上九酝酒法》里温馨提示:如果感觉九酝酒味道苦涩难饮,可以增为十酝,就会甘甜易饮,百病不生。

曹操对皇帝的关怀,可以说是无微不至。当然,也可以说他在借此表明对皇帝的控制。通过曹操送的这些东西来看,献帝不但在许县解决了自己的温饱问题,而且开始追求生活的品位。皇帝终于可以像皇帝一样地活着了。要是献帝是一只猪,那一定是一头最快乐的猪。

痛苦的思想者,幸福的猪,你会选择哪一个?献帝品尝着九酝或者十酝春酒,不愿去想这个让人烦恼不已的问题。

这一天,献帝刚刚端起酒杯,曹操闯进来,要献帝拜某人为镇东将军并封宜城亭侯,献帝照例是不问封拜的是谁而直接准奏。官员任命是献帝批准了才有效,但是献帝却没有批准或者不批准的权力。

曹操走了,献帝幽幽地呷口酒,似乎突然想起了什么,问身边的人:“刚才曹公封拜的是何人?”

“启禀圣上,刚才圣上封拜的人叫刘备,字玄德,涿郡涿县人。”

献帝的眼里有一种发亮的东西跳了一下。涿县刘氏,莫非刘玄德就是宗室吗?献帝依稀记得谁说过,涿郡有一支皇家宗室。

刘备很快就要来许都了。

四看看谁更无耻

被曹操赶出兖州,吕布东逃投奔刘备,不是因为信赖,而是因为没有第二个选择。向北向南分别是袁绍和袁术,吕布刚刚离开长安后,最先选择的就是投奔他们,结果先后被他们赶了出来,吕布只能投靠刘备。

袁绍和袁术不接受,刘备就能够接受吕布吗?

一个卖草鞋的街痞,捡漏儿占了徐州,正儿八经的仗从来没打过,有什么了不起啊!诛杀国贼董卓,曾经与王允一起执掌政权,在兖州差点儿让曹操无家可归,吕布一直认为自己是顶天立地的英雄,从来没瞧得上刘备。

见到了刘备,吕布一上来不知道说什么好,憋了半天,挤出一句客套话:“我和你都是边地人。”吕布是并州人,刘备是幽州人,相对于中原人来说,他们都是边地人。

刘备听懂了吕布的潜台词:刘大耳朵啊,我清楚你的底细,别在老子面前装,你在中原根基不牢,还得依靠我。

刘备只想对吕布说一个字:滚!可是,吕布还有利用价值。早就学会了把内心的隐秘藏在心底,刘备的脸上看不出阴晴。吕布以为刘备怕了他,说:“关东诸将欲诛杀董卓,我杀了董卓,关东诸将却容不下我,都想杀我。无耻啊!卑劣啊!”

刘备无法反驳,因为吕布说的是实话。此时,刘备正要树立仁义形象,就接纳了吕布。

一天,吕布要宴请刘备。刘备去了之后,连个正儿八经的座位都没找到,吕布让他坐在老婆的床上,又把老婆拉出来显摆,让她给刘备行礼。

吕布举起酒杯,对着刘备说:“贤弟,干杯!”

吕布,你在老子的地盘上,该喊老子大哥,这点江湖规矩你难道不懂吗?关羽和张飞攥拳,瞪眼,看着刘备,只等刘备使个眼色,他们就摔碎杯子,踢翻桌子,然后指着吕布的鼻子,说出那个在梦里也想说出的字:滚!

可是,刘备却努力地笑着,端起酒杯,恭恭敬敬地对吕布说:“兄长,干杯!”

关羽和张飞不知道,刘备内心的愤怒不亚于他们。可是,刘备期待吕布能够像关羽和张飞那样,为他忠心耿耿地拼杀。因此,他不仅不能与吕布翻脸,还得对他做出亲热的样子。

吕布和刘备各自心怀鬼胎,却推杯换盏,又说又笑,融洽的气氛在酒杯里荡漾着。没有人能分清,吕布和刘备谁比谁更无耻。

同类推荐
  • 嫡女无心:破镜不重圆

    嫡女无心:破镜不重圆

    她,是天下第一的才女又是人间绝色,一道圣旨赐下,她嫁给了游手好闲的闲散王爷,她不愿继续温柔贤淑,一朝“死去”,成为了孤魂野鬼,飘荡人间。不再是王爷府美丽动人温柔体贴的王妃,也不再是天下人口中的绝世美人,也不再是闺房中要效仿的才华佳人。她,只想做好自己。本文微虐,微甜。CP随处配,佳人到处游
  • 大宋天命师爷

    大宋天命师爷

    一朝回宋土,小小师爷挥戈从戎,开封富甲,高俅、六贼、笑破奸佞权争,战天下英雄,金祖完颜、辽帝耶律、草原天骄。只为我大宋安宁,跨马过处皆宋民,血染之地皆宋土。群龙并起,翻云覆雨,颠倒乾坤,紫薇星出,谁与争锋,累累白骨铺路,为之为,天上日独明,天下帝权倾。《大宋帝争》且看小人物张权如何在战火和权谋中,步步为赢。
  • 秦砖

    秦砖

    公元前212年,始皇三十五年。这一年,一代枭雄始皇帝穷奢极欲,横征暴敛。大秦帝国风雨飘摇,日薄西山,昔日荣光雨打风吹去!这一年,骊山墓的修建进入最后阶段,无数奇珍异宝草芥人命也将永埋黄土之下!这一年,韩蝴蝶也来到了这个年代!蝴蝶虽小,扇动翅膀也能引起狂风暴雨。君问挽狂澜即到扶大厦之将倾易否?臣只求无愧于心,为万民福祉,敢用日月换青天!
  • 无限重生之旅

    无限重生之旅

    不是刘明的本意,而是主脑无聊了。刘明重生在异世界的各个伟人当中,有爱因斯坦,康熙,秦始皇等等,别人觉得逍遥,可是刘明却觉得痛苦,因为要完成任务,比如说奉旨暖床……
  • 一世奸雄

    一世奸雄

    天下六国争雄,东有世仇大梁雄踞中原,北有夷狄为祸一方,楚国民富兵强,大秦铁骑更是威风凛凛。弱小的漠国偏居一隅,穷困潦倒,如何在这乱世争得一席之地?大争之世,就当横扫六合威震八荒,做一世奸雄。
热门推荐
  • 青春中的我们!

    青春中的我们!

    我想把我的初中生活记录下来,所以写了这本书。这本书的大致和我的初中生活一样,细节会有改动,人名会改,若改的人名和你一样,那就对不起了。
  • 等到花开爱成梦

    等到花开爱成梦

    她,柳萌!生性活泼!花痴一枚,但心里爱的只有一个男孩!喜欢帅哥的她却总是惹来一些烂桃花!
  • 农女经商

    农女经商

    孤儿院长大的高级白领,一朝穿越成农家女,两个哥哥宠妹无底线,爹娘偏爱,自带空间,带着全家奔小康。。。。。某天肚子慢慢大了,十月怀胎生个小美男“娘亲,他说他是我爹爹”“你没有爹爹。”“娘亲爹爹长得可美了”“走去看看”。。“原来是你!!!”。。“娘亲,你要带我跑哪去”“离那个男人远点的地方““看来你是不想见到我了?”“我。。。”陵南首文请大家指出不好的地方,谢谢。
  • 梦断上古

    梦断上古

    二十岁的亚男有个爱好就是玩游戏。有一天下了班,玩游戏到很晚,玩着玩着,既然趴在电脑前面睡着了!睡着之后就开始做梦,梦里来到了上古时代,这个时代混沌初散、天地刚分、在世界演化的过程中,混蒙之气大部分化成了水元素,降落了下来,形成了汪洋大海。少部分的蒙沌之气,化成了土元素,形成了大地。经过长久的演化,土地变成了大陆,各种生命体和物质文明都渐渐的诞生了。“诺伊大陆”一个叫新河的村庄,亚男现身到了这里,一脸茫然的看着这个陌生的世界,转而又兴奋的道:“我的故事由此开始、、、、、、”
  • 我的乖乖小龙女

    我的乖乖小龙女

    现代小龙女龙菲儿和过儿分手,又遇到浪子白枫,白枫对菲尔一见钟情,但自己并未察觉。后经好友陆升和林美静从中撮合,两人成为一对模范情侣。一年又一年过去了,他们之间发生了许多许多故事......
  • 金刚王菩萨秘密念诵仪轨

    金刚王菩萨秘密念诵仪轨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像冰一样

    像冰一样

    《地下城与勇士》同人文曾像一块冰一样寒气逼人,直到最后被你的温情融化。陪伴是最美忠诚,一句话取暖一生。——记阿拉德大陆大崩坏前
  • 超级纨绔系统

    超级纨绔系统

    纨绔不可怕,就怕纨绔牛逼化。系统在手,天下我有。不要问我在干什么,我要么在装逼,要么在装逼的途中……
  • 云海奇闻录

    云海奇闻录

    悬浮在虚空之中的大陆,行走在云海之中的城堡,仙境一般的天池,都只是这茫茫云海中的传奇一角。因为这是一个奇幻的世界,位于神秘的云端。你永远不知道面对的是什么,需要你永不停歇的探索……
  • 穿越两界的镜戒

    穿越两界的镜戒

    在异界习得地球上无人可敌的魔法,从地球带去异界炙手可热的‘宝物’。没有称霸世界,有的只是终将被所有人赞誉认可的贤者之路。一颗镜面戒指,两界穿越之旅。精彩的人生从这里开始。******************************PS:脸丑心善的导师、多啦A梦一样的萝莉、喜欢眯眯眼的校长、同性恋的诅咒女巫、傲娇的混血魔皇族……我的朋友很少,我的朋友正在变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