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 创新组织设置强化五个结合在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中创先争优——陇西县首阳镇首阳村党委
〔组织点评〕
首阳村把开展创先争优活动与优化产业党组织设置相结合。发挥村级基地效应和村党支部的能人带动效应,促进中药材产业不断发展壮大。把开展创先争优活动与社会管理相结合。按照“组织抓协会,党员带群众”的模式,提高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发挥老党员、老同志的余热,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积极建言献策。依托村党组织,利用本地区域优势和人口优势,多渠道筹集资金建立首阳敬老院,实现党和政府对孤寡老人、困难群众、老党员、老红军、老退伍军人的关怀。把开展创先争优活动与新农村建设相结合。结合村“两委”换届,通过不占编制、不拿报酬的形式把致富能人纳入村“两委”班子,带领群众发展经济,服务地方建设,大力实施“党员致富带头人”工程。
——中共陇西县委员会
首阳村辖10个村民小组,1253户6019人,耕地4129亩,人均0.69亩。2010年人均纯收入5600元。村党委辖1个党总支,8个党支部,有党员226名。
强化班子建设夯实工作基础
通过实施“两改一拓”、“创新提升”、“强基固本”和“领航发展”四大工程,使党员的年龄结构、知识结构、能力结构和从业结构都得到了明显改善,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进一步增强。近年来,首阳村从队伍建设入手,选拔了一批年富力强、政治素质合格的年轻人才,调整了村“两委”班子和部分村民小组长,补充了新鲜血液,建立了一个战斗力强的村班子。村党委成立时,积极将产业能人、致富带头人分别选任到了党组织书记的位置上,进一步夯实了工作基础。
立足地方实际构建大党建格局
针对城镇建设日新月异,中药材产业快速发展壮大,流动人口逐年增加的实际,以优化社会管理、服务产业发展为着力点,围绕产业建家,基地安家,外出带家和社会面上有家的“四家”建设,组建了辖中药材运销协会、正东药业公司、科技示范园、市场党支部的中药材产业党总支,成立了流动人口党支部、离退休干部党支部和住宅小区党支部,初步形成了服务党员、统筹城乡、引领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党建格局。
围绕五个结合服务经济发展
一是基层党建与产业开发相结合。产业党总支在中药材市场建设开通了中药材天地网,收集并发布中药材种植和市场信息,促进了地产药材与全国药市的对接。筹资5万余元,布设了中药材展厅,全方位推介地产和市场交易药材。走总支牵头、支部组织、协会牵线、企业对接的路子,与四个种植区村党组织共同建设了2400亩的中药材GAP种植基地,有力地促进了中药材品质提升和产业发展。二是基层党建与小城镇建设相结合。村党委先后组建义务消防队三支、市场服务所一个、公平交易服务台一个。成立了住宅小区业主委员会,讨论制定小区(楼宇)管理公约,规范和提升了区域管理。离退休干部党员充分发挥余热,在献计献策的同时,深入被拆迁农户,帮助开展工作,动员群众支持城镇建设,形成了城镇建设管理的强大合力。三是基层党建与流动人口管理相结合。近年来先后为首阳幼儿园建设捐款8万元、为药都广场建设捐款5万元。四是基层党建与社会管理相结合。依托党组织建设,创新社会管理。剥离脱离土地的个体工商户和非农业人口、流动人口共同组建城镇社区,规范了基层民主自治。村党委组织党员和个体工商户组建首阳商会,成立市场工会和公益基金会,创新优化了社会管理机制。五是基层党建与新农村建设相结合。针对镇区小巷道“晴通雨阻”的实际,由各党支部协调,通过群众“一事一议”、大户捐款、受益户集资等方式,共筹集资金30多万元,埋设下水管网4条800米,硬化村内巷道6条3.5公里。积极推进“四议两公开”工作法,落实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
坚持服务产业着力创先争优
村党委立足实际,提出了“面向城镇求突破、立足产业促发展、紧盯市场提效益、服务三农广增收”的主题。围绕推动中药材产业走向GAP种植、GMP加工、GSP销售和集团化经营,产业党总支下辖的4个支部立足本职,与基地党组织联手,引导企业对接,建设标准化种植基地2400亩。组织36户加工企业和2400户个体加工户进行改造提升,达产达标,同时,建设饮片加工园区,组建饮片加工合作社,规范饮片加工。强化市场信息服务的同时,积极参与产地交易市场的建设,打造全国一流的中药材地产交易市场。组织5户运销公司的192台货运车辆组团外运,架起产销桥梁。
获奖情况
被省乡镇企业管理局授予“甘肃省乡镇企业示范区”称号;被农业部授予“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定点市场”称号;被定西地委、定西市行署授予“小康村”称号;被文化部授予“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基层服务点”称号;被陇西县委授予“五个好村党组织”称号。
2009年,被中共甘肃省委组织部确定为“全省农村党的建设示范点”。
2011年,被陇西县委评为“先进基层党组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