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支部引领产业兴铁人故里党旗红——玉门市赤金镇“冬韭王”韭菜农民专业合作社党支部
〔组织点评〕
赤金镇“冬韭王”韭菜农民专业合作社党支部围绕筑强堡垒兴产业的发展思路,充分发挥党员示范带动作用,扩大日光温室韭菜规模,做优“一镇一品”产业,带动农户增收致富,使昔日的“铁人故里”成为如今甘肃河西最大的“韭菜之乡”。
——玉门市赤金镇党委
玉门市赤金镇“冬韭王”韭菜农民专业合作社党支部积极探索“党组织 合作社 产业基地”运行模式,带动赤金镇大力发展温室韭菜产业,实现了“户均一座增收棚”的发展目标,2010年温棚种植户人均纯收入突破9000元,产品畅销新疆、青海等地,使昔日的“铁人故里”如今成为甘肃河西最大的“韭菜之乡”。
产业链上有支部引领发展辟新路
合作社党支部秉承“党组织活跃在产业链上,党员能人聚在产业链上,产销农民富在产业链上”的理念,探索完善“党支部 合作社”的运行模式。在发展过程中,党支部十分重视班子建设,先后将一批威望高、懂经营、善管理的党员能人吸收进支部,成为合作社发展壮大闯市场的“智囊团”和“领头雁”。在党支部的带领下,合作社成功注册“沁馨”韭菜产品商标,并通过国家农产品检测中心产地产品认证,先后建成百亩“沁馨”无公害韭菜示范园区和产品农药残留检测室,筹建起3个“理论培训——园区实践——专家指导”模式的培训基地,在乌鲁木齐、西宁、哈密等城市设立11处直销点,并采取冬季生产外销、夏季晒棚提墒的方式,保证产品错峰上市和温室土壤肥沃,推动赤金镇温室韭菜产业规模达到了3540座5270亩,迅速形成了专业化布局、产业化经营、标准化生产、技能化培训的发展格局,带动群众持续稳定增收,赤金镇也发展成为甘肃河西最大的无公害“冬韭”韭菜生产基地和酒泉市“一镇一品”的示范乡镇。
先锋带动兴产业党群抱团促增收
“如何在党的领导下促进合作社经济迈大步,通过组织群众打温棚、种韭菜、创市场,让乡亲们的钱袋子鼓起来。”合作社党支部向全体党员发出了“党员带动、党群抱团、党建兴业、党旗更红”的总动员,建立起党员联系新会员指导提高技术、联系困难户帮助打建温室、联系合作组牵头规范运行的“党员三联系”制度,在各个领域发挥先锋示范作用。深入开展比服务、比贡献、比致富、比成效和群众满意的“四比一满意”实践活动,210名党员采取结对帮带、技术指导、创业示范措施,引导1000多名群众加入了合作社,一批能人党员牵头组建起“温室打建队”、“技术服务队”、“韭菜收割队”、“产品装运队”等组织,帮助群众转观念、学技术、上项目,主动引导群众走上创业致富路。组建起20人的韭菜销售经纪人队伍,主动走出去与50多个外地客商建起了稳定的产销合作关系,统一价格、统一销售,迅速打开了市场,解决了群众的后顾之忧。先锋带动,党群抱团,产业振兴,2010年,合作社韭菜销售收入突破3000万元,棚均收入15000元以上,群众的钱袋子一天天鼓了起来。
党建支撑添后劲创优品牌兴产业
合作社遵循市场经济规律,设立财务部、市场营销部、农资供应部、技术培训部和无公害检测中心“四部一中心”,着力打造产业化发展“保障部”。在运行中积极探索“产供销、贸工农”一体化发展模式,大力推广聚乙烯骨架、钢绞线搭建等新技术,保证温棚质量。积极为农户提供育苗、移栽、防病管理等服务,确保种子品质高、售后服务好。发挥263名“土专家”、“田秀才”的技术优势,每年培训1万多人次,确保户均一个科技“明白人”。开发编制了《赤金镇日光温室韭菜无公害标准化生产科技入户手册》,推行标准化生产技术。围绕打造“绿色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专门购置农药残留检测仪器设备,实行最严格的产品准出制度和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制度,为客户负责,让用户放心。目前,合作社已实现技术培训、规划定植、产品检测、商标使用、包装定价、外销上市“六统一”,产品价格稳定且产销两旺、供不应求,“沁馨”韭菜成了玉门市乃至酒泉市现代农业发展的一张新名片,合作社党支部也走出了“党建助产业发展,产业为党旗添辉”的品牌化党建新路子。
获奖情况
2010年,被省农牧厅评为“甘肃省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合作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