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克俭对回香港工作没什么兴趣。
曹怀文倒也能理解他此时的想法,香港现在还没有迎来发展的黄金时期,还要再等几年,当它成为东西方交流的唯一窗口的时候,才会有一个令人瞩目的飞跃。别的不说,后世著名的尖沙咀,现在还只是一大片的货仓码头。而且整个市区的面积也小的可怜,如果不是大海阻隔,估计温家兄弟开着汽车,半个小时就能绕城市一圈。
一直在旁边笑眯眯地观察两个人互动的老大温克勤,这时候突然插话道,“阿文,以你现在的实力,能不能制造纺织机器?”
“勤哥,我上次跟您说过,我的经营路径是三步,仿制、改进、原创,”曹怀文没有正面回答,而是换个角度进行说明,“最近,我带着工人,刚刚仿造成功一台汽车发动机,如果我预料不错的话,现在的纺织机器在技术含量上,是比不上发动机的。”
温克勤点点头,他当然理解这其中的意思,不管是车用、船用还是航空发动机,都是机械制造业最顶尖的技术之一。这也是他不反对妹妹和曹怀文之间关系的原因,以他的直觉,曹怀文算得上是自己见过最出色的机械制造人才,不说其它,单是几次交流过程中,曹怀文体现出来的精准专业的机械知识,就几乎可以去当英国大学的老师。
温克俭学金融的,他的反应就有些偏差,随口问道,“那阿文你岂不是可以生产发动机了?”
“呵呵,还不行,”曹怀文耐心地解释,“小批量仿造和大规模工业化生产,还是两个概念,这么说吧,我现在就像是个实验室,从实验室到工厂,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等两人说完,温克勤小心地放下手中的雪茄,坐直身子,严肃地看着曹怀文,“阿文,我建议你现在要关注纺织机械行业,据我们大华公司的统计,战争结束之后,已经有相当多的内地纺织厂,在向我们咨询机械更新的问题。”
曹怀文感觉到对方语气的变化,也将身子坐端正,很诚恳地咨询,“勤哥,可以跟我讲讲其中的缘故吗?我对这一行还不了解。”
温克勤很满意这个态度,重新拿起雪茄吸一口,“我们公司这几十年一直在做转口贸易,其中很大一宗业务,就是棉纱行业的进出口,进口纺织机械,出口棉纱布料……”
经过温克勤的叙述,曹怀文这才知道,在抗日战争爆发前,中国的棉纺织行业已经到了一个比较发达的地步,在东亚市场,就是日中两国争雄,RB略占优势,但中国厂商也非常有竞争力,尤其是他们本身就是中国人,这对开发本土市场十分有帮助。比如赫赫有名的荣氏家族,就是中国棉纺织行业的杰出代表,号称中国的棉纱大王。
但RB侵华战争的爆发,打断了棉纺织业蓬勃发展的态势,在过去八年中,不仅这些工厂损失严重,幸存的机器也长期得不到更新,处于一种勉强维持营运的状态。
这种被强行压制的需求,一旦随着战争的结束,立刻像找到了缺口的洪水一样,喷涌而出。战争结束不过两个月,已经有许多纺织厂商找到大华贸易公司进行咨询,这其中既有原来和温家打过交道的公司,也有慕名而来的新客户,由此可见这个行业的潜力有多大。
荣家?纺织行业?
曹怀文再对历史无知,也听说过这个家族的鼎鼎大名,无他,这个家族有人以非党员身份当选国家副主席,是曹怀文当年政治考试的论述题,考分占了十分。而纺织行业,在曹怀文的印象里,好像一直是中国人的强项,没想到现在就这么发达,看来自己的工作重心,真的是要调整了!至少在起步阶段,不能就奔着高精尖的项目去,那个是长远目标,现在还是要脚踏实地!
揉揉眉心,曹怀文拿定主意,随即感激地向温克勤说道,“勤哥,谢谢你,这个消息太重要了,我会立刻开始搜集这方面的资料,到时候也会随时将我这边的进度跟您通报,还请您多费心,以后多给我们一些消息。”
说到这里,曹怀文顺势提起一件事,“勤哥,我有个想法,您先听听看?”
温克勤吐出一口烟雾,笑道,“阿文,每次你这样说话,就说明你心里已经想到什么新东西了,说吧,我看你这次又想做什么?”
曹怀文嘿嘿一笑,摸一摸下巴,说道,“您刚才说的事情提醒了我,勤哥,为什么我们不搞一个经济信息研究所?”
………………
………………
温家兄弟吃过中饭之后,才满意地离开,饭菜精美不说,美领馆商务和文化参赞司同木的出现,更让两兄弟惊喜万分。如果不是下午还有事情,温家二位公子简直就想在这里再泡上半天。
送走两位未来的舅哥,曹怀文又和司同木谈了一会儿,这次的事情很简单,司同木弄到了一批美军淘汰的军车,曹怀文立刻答应全部吃下来,货到即付款,绝不拖欠。
没想到司同木不答应,而是要和曹怀文合股,办一个机械维修公司,资本各出一半,利润共同分享。
曹怀文略一思考,很快就提出自己的方案,“斯托姆,我前两天刚刚从英国人手里买下一家工厂,如果你愿意的话,我可以将它拿出来与你合作,重新注册成立一家公司,你看怎么样?”
司同木有点好奇,“文,怎么从来没有听你说起过?你不是要办一家菜馆吗?”
曹怀文看着眼前这个大胖子,心中腹诽一声,你就知道吃。不过还是打起精神跟对方解释,“我工作的那家工厂,原先是英国人的产业,战争期间,他们一家都被关进了赤柱,丈夫已经死在集中营,妻子不愿意再从事这个行业,所以卖给我们,自己拿钱回英国了。”
“我们?”司同木敏感的抓住这个字眼,“你是说还有其他的股东?”
“是的,”曹怀文坦诚的看着对方,“这是在战争期间就说好的事情,所以我不能毁约。斯托姆,您可以在这家工厂参股,也可以拿出资金,和我另外成立一家新公司,我就用这家香港仔的工厂作为投资,你看怎么样?”
司同木算了算手中可以动用的资金,嘟囔一声,说道,“那就算了,我还是直接在你的工厂参股吧。”
曹怀文随手在空中画个大饼,热情的许诺道,“斯托姆,放心,我保证你能赚到比国务院付给你的薪水多得多的金钱。”
“那好,我想尽快看看账目。”司同木在商言商,立刻提出要求。
“行,我这就安排,如果你有空的话,你随时可以去考察工厂。”说完这句话,曹怀文起身叫来阿桂和郭梁,将司同木参股的事情说了一下,两人都没有意见,反而为工厂里面有了美国资本这个护身符感到高兴。
阿桂甚至迫不及待地乘坐那辆重新烧上汽油的福特水星,急匆匆地赶回香港仔,要尽快将账目都整理好,以便和司同木洽谈合作细节。
大家一起热热闹闹地将大粗腿司同木送走,唯一剩下的客人,只有魏俊连这一拨了,曹怀文连连拱手,抱歉地说道,“阿俊、洛哥、赵先生,还真是对不住,今天的客人太多,招待不周,还请你们多多恕罪!”
已经在乐山楼磨蹭了大半天的胖子富二代,这时候终于憋不住,大声嚷嚷道,“文哥,有空没有?我想和你谈点事情。”
曹怀文点点头,干脆利落地和魏俊连说道,“行,阿俊,那我们先谈!”
没想到魏俊连犹豫了一下,看着曹怀文笑嘻嘻地说,“文哥,还是升哥先来吧。”
说着,魏俊连指了指那个黑瘦的三十多岁男人,解释道,“升哥本来今天是休息日,但因为工作的事情,一定要我引荐一下,他也等了很长时间了……”
曹怀文再次道歉,拱着手说道,“对不起、对不起,是我的罪过,我实在没有想到会耽误赵先生休息。”
赵日升抬手托了托鼻子上的眼镜,客气地笑笑,“应该我说抱歉,不请自来,还是求曹先生帮忙,还请曹先生如我冒昧!”
听了这话,曹怀文有点不明所以,不过还是热情地回应,“哪里话,赵先生太客气了,这样,我们进屋细谈。”
赵日升是个潮汕人,三十岁左右,不管是说客家话还是粤语都带着点潮汕口音。论起个子,他在南粤人当中算是高的,比曹怀文略矮,有大概一米七左右,人长得瘦瘦的,带着一副金丝边眼镜,肤色黑黑的,但看得出营养还不错。
在战前,赵日升就已经是港英政府工作人员,战争期间被RB人的香港占领地总督部给留用,在民治部工作。现在英国人重返香港,由于此时的香港劳动力不足,尤其是有文化的技术人员和知识分子更是奇缺,所以,赵日升再次被英国人留用,进入辅政司下辖的华民政务司署工作。
他今天在魏俊连的引荐下,冒昧登门,还真是有事情要找曹怀文。
但这件事情,对于曹怀文来说,确实有点为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