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780100000022

第22章 诸葛亮的悲与苦——自杀的第三种方式(5)

被牺牲

拿现在的时髦话来说,过劳死就是被牺牲。 到了晚年,诸葛亮的理想,成了镜花水月。北伐之战,进退两难,人生的悲与苦,压得诸葛亮喘不过气来。这种郁闷、无奈、绝望,可以从他的《后出师表》中反映出来,不信的话,我们来看看《后出师表》全文:

“先帝虑汉贼不两立,王业不偏安,故托臣以讨贼也。以先帝之明,量臣之才,固知臣伐贼,才弱敌强也。然不伐贼,王业亦亡,惟坐待亡,孰与伐之?是故托臣而弗疑也。

臣受命之日,寝不安席,食不甘味。思惟北征,宜先入南,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并日而食。臣非不自惜也,顾王业不克偏全于蜀都,故冒危难以奉先帝之遗意也,而议者谓为非计。今贼适疲于西,又务于东,兵法乘劳,此进趋之时也。谨陈其事如左:

高帝(指刘邦)明并日月,谋臣渊深,然涉险被创,危然后安。今陛下未及高帝,谋臣不如良、平,而欲以长计取胜,坐定天下。此臣之未解一也。

刘繇、王朗,各据州郡,论安言计,动引圣人,群疑满腹,众难塞胸,今岁不战,明年不征,使孙策坐大,遂并江东。此臣之未解二也。

曹操智计殊绝于人,其用兵也,仿佛孙吴,然困于南阳,险于乌巢,危于祁连,逼于黎阳,几败北山,殆死潼关,然后伪定一时尔。况臣才弱,而欲以不危而定之。此臣之未解三也。

曹操五攻昌霸不下,四越巢湖不成,任用李服而李服图之,委夏侯而夏侯败亡。先帝每称操为能,犹有此失,况臣驽下,何能必胜?此臣之未解四也。

自臣到汉中,中间其年耳,然丧赵云、阳群、马玉、阎芝、丁立、刘郃、邓铜等,及曲长屯将七十余人,突将无前,賨叟青羌,散骑武骑一千余人,此皆数十年之内所纠合四方之精锐,非一州之所有。若复数年,则损三分之二也,当何以图敌?此臣之未解五也。

今民穷兵疲,而事不可息。事不可息,则住与行,劳费正等。而不及今图之,欲以一州之地,与贼持久。此臣之未解六也。

夫难平者,事也。昔先帝败军于楚,当此时,曹操拊手,谓天下已定。然后先帝东连吴越,西取巴蜀,举兵北征,夏侯授首,此操之失计而汉事将成也。然后吴更违盟,关羽毁败,秭归蹉跌,曹丕称帝,凡事如是,难可逆见。臣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至于成败利钝,非臣之明所能逆睹也。”

诸葛亮上《后出师表》,是在第二次北伐(公元228年冬)之前,距第一次(同年春)北伐,仅仅半年时间。第一次北伐,国内的鸽派就有反对意见,偏偏马谡不给老师长脸,街亭大败。一方面,诸葛亮为了律人律己,另一方面,为了给反对派一个交代,“戮谡以谢众”,自贬三级,又在此战中痛失养子诸葛乔。“戮谡以谢众。”这一个“谢”字,包含多少意蕴!——伤心、悲哀、无奈,还有……春天的街亭溃败,到了冬天,全国人民还记忆犹新,甚至心有余悸。将士们尸骨未寒,阴魂未散,丞相又要再干,反对声一浪高过一浪。于是,诸葛亮再给后主拜表一章,便是上文。

我们仔细解读这篇文章,是很有意思的。文中的第一、第二段,开门见山,说明上此表的理由以及驳斥的对象,提出论点——以其坐以待毙,不如铤而走险。第三至第八段,以叙述的方式,却以诘问的语气,提出作者不理解的六个问题。工头以这种方式诘问老板,当然是在压制其他打工仔,谁还敢说话?这是在提供论据。第九段,即最后一段,印证论点,回归论点,表明态度和决心。其实,整个《后出师表》要说的就是一句话,北伐,无论如何也要北伐;如果你实在要我回答为什么,那我只能告诉你,玩完老命拉倒,反正不玩也要拉倒。

很遗憾,也很抱歉的是,诸葛亮的证据,不值一驳。因为,他以他人从战役失败中崛起作为证据,来论证自己能从战争的失败中崛起,混淆了战争和战役这一概念。

有学者认为,《后出师表》是伪作。说《后出师表》是伪作的一个证据是,诸葛亮上《后出师表》是在公元228年冬,赵云死于次年,而诸葛亮在《后出师表》中说“连丧赵云……”这确实有些不好解释。

我认为伪作的可能性不大。别人可以模仿诸葛亮的文笔、语气,模仿不了诸葛亮的心境、感情。我认为,以今天的眼光来看,《后出师表》是诸葛亮的政治遗嘱。至于诸葛亮本身是否认识到,这是他的政治遗嘱,不得而知。

说《后出师表》是诸葛亮的政治遗嘱,理由有二。

第一,本文通篇说的,就是一个政治问题:要北伐,无论如何也要北伐!论证为什么要北伐,则没有一点技术含量,内容是纯政治的。

第二,本文的最后结论是,不仅要北伐,还要玩到底,直至国家完蛋,自己完蛋。“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是“玩完老命拉倒”比较正式、比较高级、比较高尚、比较有品位的说法。这像不像绝笔、遗嘱?政治加遗嘱,不叫政治遗嘱,恐怕不好叫做别的什么。

如果《后出师表》是诸葛亮的政治遗嘱,那么,诸葛亮死前还有没有留下别的什么“遗嘱”?

《三国志·蒋琬传》载:“亮数外出,琬常足食足兵以相供给……(诸葛亮)密表后主曰:‘臣若不幸,后事宜以付琬。’”诸葛亮向后主推荐蒋琬,作身后人事安排,约在建兴八年(诸葛亮死前四年),并不是《三国演义》描述的临终遗嘱。

《三国志·诸葛亮传》载:“初,亮自表后主曰:‘成都有桑八百株……不使内有余帛,外有赢财,以负陛下。’”这里的“自表”应是私人信件。“初”字表明,这封信不是临终前,而是早先写给后主的。这封信是向刘禅交代身后家务事。

《三国志·诸葛亮传》载:“建兴十二年(234),亮出武功,与兄(诸葛)瑾书曰:‘(诸葛)瞻今已八岁,聪慧可爱,嫌其早成,恐不为重器耳。’”最后一次北伐时,向自己敬爱的兄长写一封家书,谈及年幼的儿子,老牛舐犊之状跃然纸上。

诸葛亮育有二子一女。长子诸葛瞻,次子诸葛怀,女儿诸葛果。诸葛瞻生于公元227年,即诸葛亮进驻汉中、准备北伐的那一年。诸葛亮此后没有回成都,又育有一子一女,说明诸葛亮是把(小)老婆、孩子带在身边的。诸葛亮早早地为儿孙们(包括外甥和养子诸葛乔遗留的子息)写好了三封《诫子书》。其中“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一句,流传千古。

恐怖!诸葛老先生要干什么?在北伐之前和北伐进行中,该说的,都说了;该安排的,都安排好了;大至国家人事,小至儿女家教;上至远方兄长,下至家庭生活。

在意识层面上,这些身后事的安排,并不意味着什么。比如,在我的乡下老家,家庭条件好一点的,人到中年,都要为自己准备好“老屋”——棺材,你不能说,这个人活得好好的,就想死。

我总以为,事情不是那么简单。在潜意识的层面,诸葛亮隐隐地嗅到了死亡的气息,隐隐地觉得,自己在不归路上前行。

因此,从北伐开始,诸葛亮就在有意无意地安排自己的身后事,在心平气和地等待自己的死亡。可能,他有一种预感,自己来日无多了。

预感,是人即将遇到重大危险时,尤其是面临死亡时,对危险或死亡一种模模糊糊的感知。通常表现为魂不守舍,烦躁不安,难以入眠,睡眠中置身于离奇的梦境,作出一些不同寻常甚至令人费解的行为。人对死亡和重大危险有无预感,没有科学的结论,我们也不宜一概斥为虚妄或迷信。我认为,一部分人,面对死亡是有预感的。

至于诸葛亮有没有什么不祥的预感,不得而知。他在北伐前以及北伐过程中的一些安排,多少能反映他的某些心理活动或折射他的潜意识。

四十八岁,应是“知天命”的年龄,开始北伐,满怀信心而往,当头棒喝而回。一而再,再而三。失败,失败,再失败;再打,再打,还要再打。不打,如何向自己交代?不打,如让向国人交差?不打,如何与后主相处?

为什么,要投奔流浪汉刘备,以身相许?为什么,要制定一个高不可攀的目标,而又不能放弃?为什么,世事的发展,要偏离原来的规划?为什么,不及早回头?为什么,不能回头?

为什么?

心身疲惫,前路茫茫,能停一停,歇一歇,靠一靠,该多好。可是,不能停,没有歇,依靠谁?

那就往前走吧。遥远的天边,有一盏摇曳的灯,我就是飞蛾了,蹒跚地朝着微弱的光明,义无反顾地飞去……

本书第一集讲述诸葛亮的死亡及其与魏延之死的关联,本集讲述诸葛亮人生的悲与苦。第一集所讲的诸葛亮之死,是指诸葛亮的生理死亡。本集讲的诸葛亮人生的悲与苦,是诸葛亮精神死亡的注解。第一集的内容论证,从生理的角度,诸葛亮可能死于脑血管意外或心脏性猝死。

从精神层面来看,诸葛亮死于自杀。

所谓自杀,是指个人用某种方式、方法、手段,主动地结束自己的生命。自杀的原因多种多样,自杀的方法、手段也多种多样。根据自杀所使用的方法、手段,我将自杀分为三种方式:自己动手的自杀、假借他人之手的自杀、精神自虐的自杀,分别称为自杀的第一、第二、第三种方式。

诸葛亮精神层面的自杀,即属于自杀的第三种方式:精神自虐的自杀。

晚年的诸葛亮,理想破灭,心神疲惫,了无意趣,无可解脱。就像一根色彩斑斓的丝带,却缠成了一串长长的死结,挑亮油灯,累花老眼,彻夜不眠地解扣,怎么也解不开。

要解开这串死结,怎么办?唯一的办法,就是点一把火,把他烧成灰烬。

诸葛亮晚年的所作所为,可以拿现在一个时髦的词来概括:折腾。所谓折腾,就是漫无目的地、翻来覆去地瞎搞。这个折腾,既可以折腾别人,也可以折腾自己。诸葛亮晚年的折腾,主观上是折腾自己,客观上是折腾蜀汉帝国的老百姓。在精神层面上,折腾就是自虐,自虐的目的,是加速自己死亡的到来,以求彻底的解脱。

所以说,诸葛亮的精神死亡,是一种自杀,是自杀的第三种方式——通过精神自虐的方式,并且,以理想的名义。

不过,诸葛亮的自杀与别人不一样,是崇高伟大的,那叫牺牲。

牺牲既可作动词,也可作名词。作动词时,“牺牲”意指为正义事业而死。作名词时,“牺牲”是指祭坛上的肉。

“祭坛上的肉”又是什么?那是宰杀后经过烹煮的动物尸体。

人们为什么要在祭坛(神灵的餐桌)上摆上肉呢?一为许愿,二为祈福,三为忏悔。

好了,说到这里,像我这样的傻子都知道,为什么诸葛亮会如此的伟大、光荣、正确。

鲁迅先生说,世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就成了路。

营销教师说,世上本有路,走的人多了,就不是发财的路。

老古说,世上有很多路,你可走任何一条路。走出关键的两三步,就再也没有回头路。

没有回头路,只好修正自己的路。如果不修正自己的路,下一步就踏上黄泉路。

关羽的北伐失败了,兵败被杀。关羽的被杀,一刀两断,痛快。诸葛亮的死才是真正的悲惨,因为他死于自杀——通过精神自虐的方法耗竭自己的生命。作为生命的个体,诸葛亮有着什么样的人生观、价值观?走下神坛的诸葛亮,内心存在一个崇高的还是卑微的精神世界?

同类推荐
  • 历史典故(上)(青少年必读书系(小学卷)(中学卷))

    历史典故(上)(青少年必读书系(小学卷)(中学卷))

    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每一则历史典故都是寓意深长的教育篇章,从历史典故中你能知道如何做事,你能知道如何做人,你能知道很多你必须知道的知识,特别是从那千锤百炼中反映出来的诗人作家、有识之士的高风亮节、学子们的刻苦学习精神等。
  • 较量:中国历史上36场以弱胜强的战争

    较量:中国历史上36场以弱胜强的战争

    本书介绍了中国历史上1840年前那些以弱胜强的经典战例。以战争为切入点,以以弱胜强为主线,展现了自西周至清代数千年间,发生在中国大地上那些惊心动魄的战争故事。
  • 黄巢传

    黄巢传

    是英雄创造了历史,还是历史创造了英雄……
  • 回到三国当驸马

    回到三国当驸马

    穿越来到东汉末年,陆浪发现自己成为驸马都尉,而且他保护的对象,正是刚刚经历了十常侍之乱的长公主刘静以及后来的献帝刘协!那个时候,典韦还是土匪,赵子龙还是无名之辈,郭嘉还是一个翩翩少年,天下诸侯还在勾心斗角。在大好机会面前,蛰伏许久的陆浪摇身一变,成为了一位纵横天下匡扶汉室的超级驸马!
  • 穿越战国做商鞅

    穿越战国做商鞅

    两千七百年前,华夏民族进入了凡有血气、皆有争心的大争之世,谦谦上古贵族君子风的春秋时代落下帷幕,攻掠征伐、尸横遍野的战国时代隆重登场,一个叫莫苏的意外重生,突然发现他成了那位赫赫有名的变法大臣商君,在这大争之世,他又将有何表现?
热门推荐
  • 微凉夏天他和她的约定

    微凉夏天他和她的约定

    昨天的她听着他说话暂停了滴答这樱花树下直到永远吗哦他看着她作画背后美丽的长发他牵起她童话里那个她
  • 励志生存(影响你一生的成功励志书)

    励志生存(影响你一生的成功励志书)

    本丛书内容纵横,伴随整个人生成功发展历程,思想蕴含丰富,表达深入浅出,闪耀着智慧的光芒和精神的力量,具有成功心理暗示和潜在智慧力量开发的功能,具有很强的理论性、系统性和实用性,能够起到启迪思想、增强心智、鼓舞斗志、指导成功的作用。这套书系是当代成功励志著作的高度浓缩和精华荟萃,是成功的奥秘,智慧的源泉,生命的明灯,是当代青年树立观念、实现财智人生的精神奠基之作,也是各级图书馆珍藏的最付佳精品。
  • 修真梦境

    修真梦境

    小说主人公张阳,是一个淳朴的农村孩子,机缘巧合下走上了修仙之路,但这条路不同于他人,无法回头只能义无反顾向前走去。一路上有痛苦的爱过,也因误解错过,有人为他千年等待过,也真情相对过。小说情感丰富,凄美之中不乏人生道理。来吧一起走进修仙的世界里吧。
  • 剑指出云

    剑指出云

    曾经我以为轮回万世是上天的捉弄,却没想到,这一世,才是命运和我开的最大的玩笑——秦离。
  • 御天神剑

    御天神剑

    如果天无灯,将混沌黑暗;如果心无灯,将黑白混淆;如果梦无灯,将活如虚壳,如果爱无灯,将无牵无挂。
  • 幻想琉璃

    幻想琉璃

    我——林悠,原本只是个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高中生,一日在发现同班同学沫千羽的秘密后得知了世界的真实,随后喜欢11的腐学妹,善于格斗的同级生,弱气的机械天才学姐,三无的最强吸血姬相继登场,热热闹闹的冒险生活就这么开始了。PS:好吧,我承认有一点后……不,纯爱要素。PS2:嗯,本书的分类放错了,起点又不肯改,只好换坑了,顺便对前面的内容进行大修改。新坑的名字是《幻想境界线》,想跟的读者记得过去捧场啦!PS:虽然分类又可以改了,不过新坑也开完了,还是接着更新坑吧,新坑求点击求收藏啊!!!!!本书群群:173493391
  • 怎忘初见

    怎忘初见

    我知道,你终会来,所以我等。——by青昭只是无意间一转身,看见你翩若惊鸿。——by金明诚我们跌跌撞撞走在青春的路上,我不愿说我们邂逅于偶然,更愿意说那是蓄谋已久的重逢。就让故事停在相遇的那刻,刹那永恒。
  • 洛克王国之风雪摇曳

    洛克王国之风雪摇曳

    风雪摇曳。。。重生那天,你,是否还能记得我?
  • 天际之路

    天际之路

    一曲高歌吟天际,芜湖四海皆荒芜,一段血泪历,不杀魔,怎成佛。
  • 史畸

    史畸

    “啊,那个,这是个充满热血、奋斗、努力的小说”“呃,作者告诉我,说是一本狗血、泄愤、奴隶的小说”丁神打断鲁骅玮的话语。“啊,那个,这个...作者还是你自己编吧”说完和丁神离去。V爵爷:“那个,这个...这俩逗比!哔哔哔哔哔哔(消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