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平凡,但不能甘于平庸
世界上有很多人一辈子一事无成,只满足于过一种温饱无忧的生活,找到一份稳定的工作,终其一生总是拿那么一点点薪水,每天总是做着同样的事情,一直到死。而他们竟以为人的一生所能获得的东西也就只能是这么多了。
那些追求卓越的人总是不满足于现有的成就,他们以批判的态度来审视自己,把现在的地位和所期待的状况进行比较,并以此激励自己不断努力。
“现在的自己永远是有待完成的”,诗人格斯特的这句话说的便是这个意思。他之所以会成功,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他能常常向上望,不甘平庸,努力塑造理想中的自我。
我们每个人都希望自己有一天能出人头地,拥有精彩的人生。然而,很多人一辈子却庸庸碌碌,不仅没有任何作为,反而活得一塌糊涂。这样的结果,完全是自己甘于平庸的心态所造成的。如果一个人能够超越自己,不甘平庸,那他就很容易获得成功。
碌碌无为的生活,会使人的精神和意志常常处于麻木与半麻木的状态,犹如待在没有星星与月亮的黑夜,没有风,没有鸟,甚至连一点声音也没有,周围一片死寂。只有不甘于平庸,不满足于现状,才会对生活有所追求,才能使我们热血沸腾,干劲儿十足,才会使我们加倍努力。
人可以平凡,但不能平庸。只要不甘平庸,即使再平凡的岗位,也能成就不凡的事业,实现卓越。
◎安于现状会使你步入人生的荒漠
害怕暗礁而躲在港湾中,虽然不会有什么危险,但是你永远也不能达到渴望的目的地。很多时候,阻挡我们前进的不是别人,而是我们自己。
在一棵干枯的桑树上住着一只蜗牛,这只蜗牛自出生以来一直住在这棵树上。
一天,风和日丽,蜗牛小心翼翼地伸出头来看了看,慢吞吞地爬到外面,把一节身子从硬壳里伸到外面懒洋洋地晒太阳。
这时,蚂蚁正在紧张地劳动,一队接着一队急速地从蜗牛身边走过。看见蚂蚁在阳光下来回走动的样子,蜗牛不觉有些羡慕起来,于是,它放开嗓门对蚂蚁说:“喂,蚂蚁老弟,看见你们这样,我真羡慕你们啊!”
一只蚂蚁听到了,就停在蜗牛旁边,仰着头对蜗牛说:“来,朋友,咱们一起干活吧!”蜗牛听了,不由自主地把头往回缩了一下,有点惊慌地说:“不,你们要到很远的地方去,我不能跟你们一起去。”
蚂蚁奇怪地问:“为什么啊?走不动吗?”
蜗牛犹豫了半天,吞吞吐吐地说:“离家远了,要是天热了怎么办呢?要是下雨了怎么办啊?”
蚂蚁听了,没好气地说:“要是这样,那你就躲到你的那个硬壳里好好睡觉吧!”说完,匆匆追赶自己的大部队去了。
对蚂蚁的话,蜗牛倒也不怎么在乎。不过,蜗牛确实想到远处看看。经过深思熟虑之后,蜗牛终于壮着胆子把自己的另一节身子也从硬壳里伸了出来。正在这时,几片树叶落在地上,发出轻微的响声。蜗牛吓得像遭遇了雷击一样,一下子就把整个身子缩回硬壳里去了。
过了好久,蜗牛才小心翼翼地把头伸到外面,外面仍然像先前一样晴朗和宁静,并没有发生什么事情。只是蚂蚁已经走得很远了,看不见了。
蜗牛叹了一口气说:“唉!我真羡慕你们啊!可惜我不能和你们一起走。”说完,依旧懒洋洋地晒太阳。
人类的心理有时和蜗牛的心理差不多,总是喜欢安于现状,对于突破自我可能遇到的困难总是下意识地逃避,就好像手碰到火、触到电会缩回去一样。但是人生的某些挫折不会因为你逃避它就消失了,相反,它还会因为你的逃避而由意识变为潜意识,再不知不觉地由潜意识变成无意识,最终它会一辈子跟随你,使你步入人生的荒漠。
◎摘掉“我不能”的帽子
我们的能量来自于自然的赐予,而自然对于我们来说,仍是一个未知数。无法认识自然,也就无法知道我们自己到底存在多大力量。
人的一生中所有事情只有亲自经历才能下结论,既然如此,任何事情都“非做做看不可,否则不能说不能”。换句话说,除了“做”之外,没有其他方法,如果做都没做,就提出能或不能的概念,这就是一个人精神虚弱的表现。
一位撑竿跳选手,一直苦于无法超越一个高度。他失望地对教练说:“我实在是跳不过去。”
教练问:“你心里在想什么?”
他说:“我一冲到起跳线时,看到那个高度,就觉得我跳不过去。”
教练告诉他:“你一定可以跳过去。把你的心从竿上撑过去,你的身子就一定会跟着过去。”
他撑起竿又跳了一次,果然一跃而过。
我们每个人都是一个撑竿跳选手,而我们一次次跳过的是“我不能”的精神障碍。
很多人的“我不能”并非来自客观上的挑战,而是因为自卑贬低了自己的能力,才使得自己变得无精打采、毫无斗志。这些人夸大了自己身上的缺点。如果你认为自己满身是缺点,如果你自认为是一个笨拙的人,如果你承认自己绝不能取得其他人所能取得的成就,那么,你只会失败。
我们每个人都会在心中为自己绘制一幅理想图景,为自己描绘画像。没有哪一个人会比自己心中描绘的做得更好。如果一个天才相信他自己只是一个笨蛋,并且一直那么想,那么他就会真的成为一个笨蛋。
卓越者从不会说“我不能”,他们总是用自信去激发自己的潜能。这就是为什么一个看似平凡但对自己信心十足的人所取得的成就,往往比一个具有非凡才能但自信心不足的人所取得的成就大得多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