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懒惰”也是一种创新
“懒惰”是人的天性。很多人一听到这个词,便会露出一种鄙夷的态度。但“懒惰”从某一方面来说,却是一种积极的力量。人类的很多进步想必都出自懒惰者们“投机取巧”的良苦用心。我们的远祖住在条件恶劣的山洞里,每次想喝水,都要走到遥远的河边才行,于是他们发明了最初的水桶,用水桶可以把足够一天饮用的水一次提回家去。不过,倘若他们懒得连水桶也不愿意用,下一步不用说就是修建管道了,水可以顺着管道从河边一直流进人们的屋子里。为了不必挑水翻山,水泵和水车就被发明了出来,这都是“懒惰者”后来的成就。同样,我们的某个祖先想到河对岸去,又不愿意沿着河边绕过去,第一条船就诞生了,它是把一段树干掏空以后做成的。
由此可见,人类的进化史,是“懒惰者”们的“懒惰智慧发展史”。到如今,这种“懒惰”有了新的说法——创新。
正是“懒惰”激励了发明。弗兰克·吉尔布莱思常常把各行各业优秀工人工作中的动作拍成影片,判断一种工作最少可以用几个动作完成。他发现,最优秀的工人毫无例外地全是“懒惰者”,懒得连一个多余动作都不肯做,人们可以向这些人学习的东西最多。勤快一些的工人的效率要低得多,因为他们不在乎把力气花在多余的动作上。一个称职的领导人也同样“懒惰”,凡是能吩咐别人为他干的事,他绝不亲自去干。
正是由于“懒惰”的智慧,才有不断的创新,这也促进了人类的进步。许多重要的规则和定理都是“懒惰者”发现的,这些人想在脑力劳动上寻找捷径。“懒惰者”探究各种互不相关的现象的根源,确立万有引力定律的牛顿正是“懒惰者”。想想看,如果没有自由落体定律,那么,要确定苹果从枝头落到地上的时间,要确定猫从离地一英里的气球上掉在地上用多久,该会多么麻烦!想想看,如果没有“懒惰者”创建的数学体系,我们在生活里将会遇上多复杂的局面,将会碰到多么令人筋疲力尽的麻烦啊!
◎利用“绊脚石”解决困境
在生活和工作中,我们总会遇到问题,有人把它叫做“拦路虎”,有人把它叫做“绊脚石”,但具有创新意识的人,总会把问题变成方法,把“拦路虎”变成“指路虎”,“绊脚石”变成“垫脚石”。
一个走夜路的人碰到一块石头,他重重地跌倒了。他爬起来,揉着疼痛的膝盖继续向前走。他走进了一个死胡同:前面是墙,左面是墙,右面也是墙。前面的墙刚好比他高一头,他费了很大力气也攀不上去。
忽然,他灵机一动,想起了刚才绊倒自己的那块石头:为什么不把它搬过来垫在脚底下呢?他返了回去,费了很大力气,把那块石头搬了过来,放在墙下。
踩着那块石头,他轻松地越过了那堵墙。
需要指出的是,“绊脚石”并不能简单地理解为创意的“垫脚石”,更不能通过制造“绊脚石”来获取创意。因为通常情况下,“绊脚石”就是“绊脚石”,没有危机才是我们应该追求的。一旦出现“绊脚石”,我们都会郁闷,甚至想发牢骚,但切勿浪费时间去计算遭受了多少损失,抱怨上天如何不公平。因为这些不但不利于问题的解决,甚至会带来负面影响。我们应该做的就是直面困境,想方设法寻找突破,寻求创意。
◎培养你的侧向思维能力
侧向思维的具体做法是:思考问题时,不从“正面”,而是从出人意料的侧面来思考和解决问题。
那么,侧向思维都有哪些具体方式呢?
1.从侧向找关联
有时找到某种关联是解决问题的关键。如果从正面找,或者太费劲,或者有其他不便,这时不妨试着从侧面去寻找。
2.从侧向找价值
当大家都在盯住某一事物的正面价值即主要价值的时候,你去关注与此相关的侧面价值,说不定可以从中挖掘出独特的机会。
19世纪中叶,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兴起了淘金热,淘金的人蜂拥而至。有些人发财了,但也有很多人血本无归。有一个叫做亚默尔的年轻人,本来也是来淘金的,但一个偶然的机会使他发现:在这里要喝到水很困难。独具慧眼的他,立即意识到这是一个很大的商机,于是放弃了淘金转而做起卖水的买卖来。
刚开始做的时候,有人嘲笑他说:“千里迢迢来这里,不抱西瓜却拣芝麻,真是可笑之极。”但他不为所动,最后靠着卖水,在很短的时间内就赚了6000美元。当不少淘金者还在挨饿的时候,他已经完成了原始资本的积累。后来,他成了美国有名的商业巨子。
这就是从侧向找价值。价值的侧向凸出,经常体现一种“鸡犬定律”——“一人得道,鸡犬升天”,即主要方面价值是明显的,侧面价值依托于主要价值。但是“侧向凸出”的关键还在“凸出”,即充分挖掘独特的侧向价值,使其发扬光大。
心态悟语
创新是一条荆棘丛生、坎坷不平的道路,一个胆怯的人,往往会望而生畏、却步不前。对一个创新者来说,创新首先碰到的是敢不敢走、敢不敢想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