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752800000057

第57章 动荡中的王国——寻访犹太文明(4)

犹太人家庭一般是这样过安息日的:星期五下午到会堂祈祷,然后各自回家。在日落前片刻,由家庭主妇点燃象征光明和幸福的两支蜡烛,全家人及客人在家长带领下做安息日晚餐祝祷。然后,大家一起举杯饮葡萄酒,庆祝圣日的开始。晚餐时一般还要有两块特制的面包,以纪念当犹太人在旷野迁徙时,上帝在安息日给他们以双份食物。安息日不能升火做饭,这一天人们吃的都是隔天准备好的食品。上午,人们到会堂参加礼拜。下午,人们可以参加犹太会堂的《托拉》学习,也可以在家中学习或探亲访友。天黑以后,安息日便告结束,下一星期的工作和生活又开始了。犹太教的另外两个主要圣日是新年(RoshHashanah)和赎罪日(Yomkippur)。犹太新年指的是犹太历七月的第一、二两天(古代为七月一日)。在《圣经》中,它被规定为新的一年的开始。这一天不是个欢快的日子,人们只是默默地休息,并吹羊角号以示纪念。后来,经师(Rabbi)在《米市纳》中又称之为“审判日”和“纪念日”,认为在这一天所有的人都要在上帝面前经过,并接受圣地的审判。《塔木德》把这种审判分成三种情况:最好的人当即被判决并被记入《生簿》,最坏的人则被载入《死簿》。其余的常人不定,而等到“赎罪日”时再做判决。这样,新年就成了犹太人根据犹太教的标准进行自我省察的日子。

赎罪日(Yomkippur)是犹太人一年中最重要的圣日。在新年过后的第十天,犹太人彻底斋戒,停止所有工作,聚集在会堂内祈祷上帝赦免他们在过去的一年中所犯的罪过。在圣经时代,犹太人这一天在圣殿举行献祭仪式,将一头公山羊杀死祭奠上帝,把另一头山羊放逐旷野,让它带走犹太人的一切罪孽。这就是所谓“替罪羊”的来历。

逾越节(Pesach)是犹太人为纪念历史上犹太人在摩西的领导下成功地逃离埃及节日,所以又叫做自由节。据《圣经》(《出埃及记》第十二章)记载,当年以色列人在逃离埃及前夕,上帝命他们在正月14日晚家家杀羊食肉,把羊血涂在门框上作为以色列家庭的标记。晚上,上帝越过了以色列家庭而把埃及人家中的长子和牲畜全部杀死。上帝吩咐犹太人:“这一天将是你们的纪念日,要当做上主的节日来庆祝;你们要世世代代过这日子,作为永久的法规。”逾越节之夜是犹太家庭把盏欢宴的时刻。在宴会中,犹太人讲述出埃及、获自由的故事,孩子提问一些有关逾越节缘由的问题。宴会上备有嫩芫荽,象征春天万物成长的希望;烤鸡蛋表示古代圣殿中的祭品,硬鸡蛋人们提醒超越死亡的人生,咸水象征犹太人为奴时的泪水,苦菜代表受奴役的苦楚,无酵饼则是当年犹太人在走向自由的路途中的食品。现在,正统派过两夜,改革派只庆祝一夜,第二天到会堂参加集体庆祝活动。

帐棚节(Sukkot)开始于赎罪日后第五天,即犹太历提市黎月十五日,整个节期持续7天(正统派过8天)。其原初意义是纪念农民在秋收时节住在野外的帐篷内以便及时收获成熟的庄稼,后来用以纪念以色列人在旷野漂泊40年中所住的帐篷。这是一个喜庆欢乐节日。节日期间,有的犹太人吃住都在郊外的帐篷内,有的只是象征性地每天在其中住留一会儿,念诵有关的经文和祷文。犹太教的会堂也建起帐篷,供会众使用。现今,这个节期具有依赖自然、回归自然和保护自然的意义。

七七节(Shavuot)也称五旬节,因为它是在逾越节后的七个星期之后,故名七七节。七七节是收割节,人们用刚收获的新小麦做成的发酵饼向上帝献祭,以示欢庆丰收。拉比时代以后,七七节成为人们纪念上帝在西奈山显现、同以色列人立约、从而创立犹太教的日子。对于犹太人来说,逾越节象征犹太民族的诞生,而七七节象征犹太教的诞生。

在这个节日里,犹太人要诵读《圣经·出埃及记》中有关摩西在西奈山朝见上帝和传达上帝的十条诫命的章节。犹太少年的成人礼也常在这一天举行。

在这一天,人们用树枝、花草和各种植物美化自己的住房和会堂,并举行专门的祈祷仪式,吃一些有象征意义的东西,如奶制品、用新麦做的面包等。犹太孩子还要吃一种叫“西奈山”的馅饼,以示牢记自己的宗教并努力学好“托拉”经典。

学校和教材

学校究竟产生于何时,尚无定论,但它的产生与犹太会堂密切相关。犹太人返回家园后,当时的家庭教育已无力承担起教育儿童敬神和掌握律法知识的重任;其次,接触了巴比伦先进的文明后,希伯来人认识到了建立学校的重要性;再次,普遍文化知识的增长、希伯来文学的传播以及从事商业贸易活动,要求青年人要掌握有关宗教和律法知识,还要通晓一般的读、写、算等技艺;最后,对律法、《圣经》等进行深入研究更需掌握读、写知识,而些,家庭教育部都难以满足。

据史料记载,早在公元前3世纪初期,就有某些文士在神庙里从事教学活动,但这还不是完全意义上的学校。到公元前2世纪左右,学校才真正从犹太会堂中分离出来,形成较完备的教学制度。到公元前1世纪,学校已极为发达,当时曾有规定;每一村落设学校1所,儿童在25名以内者,由教师1人教学;儿童满40名,另增助教1人;儿童满50名,设教师2人。

希伯来人极为重视早期教育。先知以赛亚(Isaiah)主张婴儿断奶时就应开始受教育。斐诺也认为婴儿在襁褓中就应知道上帝是宇宙间的唯一神和创造者。希伯来人认为儿童刚一学会说话,就该教他学说“西玛”,开始说“听着,以色列人啊,耶和华是我们的上帝,是惟一的神”。然后,儿童应背诵祈祷文、箴言,学唱赞美诗。在6岁正式进入学校前,要大致了解《圣经》。在学前教育阶段,儿童还要参加各种宗教仪式,学会如何祈祷、如何敬神等等。

初等学校或设在会堂里或在附属于会堂的房舍里。男孩从6岁到10岁,在文土和助手指导下学习。课本是《摩西五书》,开篇便是创世纪的故事。这时期主要是背诵《利未记》和《申命记》,也传授有关阅读、书写和算术方面的知识。10岁至15岁,儿童主要学习“口头法律”(orallaw)。

15岁以后,富有家庭的青年或部分有志成为文士的人继续学习,主要学习宗教理论和律法理论,并训练主持宗教活动的能力;此外还学习有关数学、天文学、外国语和地理等科学知识。

课程学习律法占据主要地位。每个希伯来儿童,包括女孩,从小便要学习律法。教育儿童熟悉律法、遵守律法是生活的主要内容之一。

其次是进行经商训练。儿童到18岁如不从事神职工作,便要学习经商。《塔木德》中说,每个希伯来男孩,无论其家境如何,地位高低,皆要学习某些经商的技巧。《塔木德》上说:“凡不教子女学习职业的人,便是教子女从事盗窃。”

谁找到了诺亚方舟

诺亚是亚当和夏娃的第九代传人,当时人世间已充满了强暴和罪恶,上帝为惩罚人类,放大洪水毁灭人类。由于诺亚心地善良,上帝为他造了一个大方舟,让他带着自己的家人和各种动物进入方舟,躲避灾难。7天后。暴雨如注,连续下了40个昼夜,地上所有的东西都被淹没,只有诺亚方舟还在大水中飘荡。150天后,洪水退去,诺亚放飞一只鸽子试探水情,鸽子飞来飞去,找不到落脚的地方,只好飞回来。又过7天,诺亚又放出一只鸽子,鸽子飞回来后嘴里衔着一只橄榄枝。又过7天,诺亚又放飞一只鸽子,但鸽子飞出去没有飞回来,诺亚知道大水已经全部退去了。从此诺亚和他的家人开始了新的生活。

千百年来,犹太人把这一段记述当作了人类早期历史的真实记载,并有很多人在亚拉腊山寻找方舟的残迹。1876年,英国贵族伯拉伊斯声称他在亚拉腊山找到了方舟的木片。1955年,法国探险家纳瓦拉从亚拉腊山的冰川中挖出一些木片,经炭素测定,木片至少有4000多年的历史,与所传方舟建造的年代相符。1989年两名美国人乘直升飞机飞越亚拉腊山时,再次声称他们发现了方舟,并且进行了拍摄。

现在,亚拉腊山成为土耳其的一个旅游景点。从科学的观点来看,有人说他们看见诺亚方舟的说法是缺少论据的。首先,5000年前即使发生过大洪水,但水位也不会升高5000米的高度,因为要将地球淹没至少需要把地球上5000米以下的陆地淹没,需要向地表倾注至少几个亿立方米的水才行,而根据科学推断,现在地球上的冰即使全化了,也只能使海平面上升60米,既然不能上升到海拔5000米的高度,那么方舟怎么又可能在亚拉腊山上呢?其实,诺亚方舟的故事只是人们对一次大洪水的刻骨铭心的记忆。可以设想:5000年前在西亚发生过一场罕见的大洪水,使生命财产损失重大,诺亚好象从事着与水有关的职业,所以在大洪水来临之时,他能带着家人和各种动物,仅凭一艘诺亚方舟就躲过了劫难。令我们不解的是,一艘方舟能装下那么多的人和动植物么,即使装下了,两个月的所需的食物又是怎么样来的呢?

同类推荐
  • 八股文

    八股文

    文化是一种社会现象,是人类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有机融合的产物;同时又是一种历史现象,是社会的历史沉积。当今世界,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人们也越来越重视本民族的文化。我们只有加强对本民族文化的继承和创新,才能更好地弘扬民族精神,增强民族凝聚力。历史经验告诉我们,任何一个民族要想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必须具有自尊、自信、自强的民族意识。文化是维系一个民族生存和发展的强大动力。一个民族的存在依赖文化,文化的解体就是一个民族的消亡。
  • 中华上下五千年(第五卷)

    中华上下五千年(第五卷)

    本书是一套故事化的历史读物,书中选择重要和著名的人物和事件,根据史籍材料,加以组织和剪裁,用通俗的现代语言写出来,不加铺叙和描写,基本上没有虚构。这样,在情节的生动性方面,不能不受到史料的限制;而对读者了解历史,提供的材料是比较可靠的,有根据的。用故事化形式来讲述历史,有它的局限性。通过故事,读者只能了解某一历史事件或某一人物活动的片断;有的故事,可能只反映事件的现象,至于它的经济、政治的背景以及它和思想文化发展的关系,不大可能用故事形式来详细论述。因此,它可以作为一种学习历史的辅助读物。
  • 中国节俗文化(大中国上下五千年)

    中国节俗文化(大中国上下五千年)

    本书以大量图片,多角度地向读者展现了中国节日文化的特点,举凡生产活动、衣食住行、人生礼仪、文化娱乐等,让读者在走进中国节日的同时,了解到流传至今的节日风俗。
  • 故纸拾遗(第二卷)

    故纸拾遗(第二卷)

    本书收集了以洛阳地区为主,包括山西、陕西、云南、东北、甘肃等地在内的各种契约文书,时间从清康熙年间至解放初期,各类包括地契、房契、发票、借据、婚事文书等,反映了当时社会经济、民俗、货币、度量等各方面的情况。
  • 瑜珈史诗

    瑜珈史诗

    这本书以古印度哈拉帕文化为时代背景,作者以自己多年瑜伽修行的领悟,为人物故事注入了血液和灵性,文学性地虚构出了一个包罗人性多面和人生百味的故事,在物欲、情欲和生死面前,不管消失的古文明,还是现在辉煌着的新人类文明,人的愚、痴、贪,依然存在,如何参透虚妄、看清本真呢?作者也在叩问这个可谓永恒的命题。
热门推荐
  • 汉武帝传

    汉武帝传

    汉武帝刘彻的雄才大略、文治武功使汉朝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这是一部兼具史料性与趣味性的历史小说,用幽默的语言描述了刘彻的一生。
  • 望古神话之蜀山异闻录

    望古神话之蜀山异闻录

    蜀山、血魔,传说中的剑仙游侠世界,却与现实世界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青年张羽在朋友消失之后,知道世界之外,还有许多平行世界,因果牵连,导致主世界遭到反噬。为了拯救朋友,张羽毅然进入蜀山界,开始了自己的修行之路。
  • 喜欢上你是我的错

    喜欢上你是我的错

    她原本是一个性格高冷的女孩,可她自从遇见她们之后,性格开始变得开朗、活泼。。她还遇见了他,然后不知不觉的喜欢上了他,可是他们并不认识。她该怎么办呢?他们遇见了她,同时他们也遇见了她。。她们喜欢上了他们,可.....有很多人喜欢她,可她却对她情有独钟。。他们最后的结局会是什么样的呢?(本文章纯属虚构,不喜欢勿喷)
  • 倾城皇后太“无邪”

    倾城皇后太“无邪”

    清新搞笑萌文。拿了一本古书,她竟穿越到了另一个世界,穿越后一个月,竟然还让她去金夏和亲?要嫁给金夏皇帝?有没有搞错!她可是现代00后啊,穿越后也就十五岁。皇上,大概就是大叔+猥琐。(金夏皇帝:朕明明是高大,潇洒,帅气的!!!。)哼!她才不要嫁给大叔。后宫是一个阴暗阴森恐怖的地方,她才不要去!她要出宫!翻墙、变装、再不行就造个飞机飞出去!(当然她没那么大本事…)挖地道她都试过了,可是,出宫怎么就这么难?入宫五天后,她成了后宫最受宠的皇妃。…哎??皇帝你怎么可以这么帅!!
  • 怎样听一首名曲

    怎样听一首名曲

    通过“唱片余韵”、“现场回声”、“影像拾韵”和“旅途寻声”四个部分,铺排生活中处处可与音乐相遇的可能,从而告诉读者,特别是青少年读者,音乐决不仅仅是技巧,更是一种需要慧心与之相知,并从中获得教益的精神养料。人的一生,总会遇到无处诉说心中块垒的片刻,这个时候,音乐是最好的“庇护所”。
  • 咖啡物语:煮出来的风情

    咖啡物语:煮出来的风情

    一杯咖啡的时间,是冰点和沸点之间的转换;一杯茶的时间,是茶给时间的一种味道。人生不可能每分每秒都循规蹈矩、行色匆匆,偶尔散漫下来看人生,也在情理中。于是,喝咖啡就是成为一件忙里偷闲、无趣时觅得有趣的乐事。本书作者用精致的文字和心思装饰了一间“休闲坊”,真诚地邀您来这里坐一坐,喝一杯咖啡,品一樽红酒,浸一缕香氛,听一曲琴音,由纯朴的感官入口入眼入鼻入心,笼在唯美意境里,过滤掉世俗中的尘埃,将灵魂托在去之上,获得一种最纯的精神洗礼。
  • 雪唯殇:谁的情、谁的债

    雪唯殇:谁的情、谁的债

    他!万人之上,永远不会屈就在谁人之下!天下间,没人可以左右的了他,也没人可以牵动他的心!她!才华横溢,慧质兰心;却对一切淡如水!天下间,没有可以让她执著的事,也没有可以让她上心的人!他傲、她淡;他霸、她柔;他冷、她笑!他却看上了她!她无可奈何!他的冷傲霸道,她总能一笑视之。那一颦一笑、那抹淡然,却总能叫他失了心!他的霸业,她不敢苟同,却总因他上了心!她把一切看的清、看的透他早已将一切安排妥当江山霸业、知己红颜!他该如何决择?骨肉至亲、今生最爱!她又如何应对?最后只留:来世、若与君相遇,我定还君深情!最后才发现:没有你、我要这江山有何用!来世、我定找你讨回今生情!三生石畔刻下了谁的情、谁的债!千年后……他是星空里的一颗,她是人海中的一粒。自那一天梦到了他,他的面容便每夜缠绕着她。自那一天在人海中与他初相见,她便无可救药地爱上了他……第一句话便是:我终于寻到了你,今生定还你深情!他却早已记不起她,那碗孟婆汤让他忘记了他们前世的一切……他说:你不是想嫁给我吗,我会给你一个终生难忘的婚礼。新婚之夜却和她的姐姐在床上翻滚。他说:收起你那下贱的眼泪,弄脏了我的床!他让她把孩子打掉,他说:你是我的女人,就算要死,也是死在我的床上!胭脂血泪流不尽,葬红花颜是为谁!待他终于明白,她却早已心碎了一地!心已死、情将归向何处?!他苦苦哭喊,她却只能说一句:君情已还尽,你我再不相欠!前世今生、谁为谁痴情!谁为谁悲伤!谁为谁绝望!亲们若不喜欢前世的可以从今生看:第七十二章。(腹黑总裁虐恋)
  • 重生成了一棵树

    重生成了一棵树

    一棵小树苗渐渐成长,变成一棵改变世界的参天大树的故事……
  • 夕为谁离

    夕为谁离

    无论哪生哪世,她再也找不到另一个谁,让她一生痴狂。虽然他们一直相随,可那些爱太教人战栗。若说她残忍,那么,他们又算什么?他,要天下故舍她,爱到不折手段。他,为天下而娶她,爱到残忍至极。他,弃天下只为她,爱到死心塌地。谁也不知,他们究竟要天下还是她,令她逐渐忘记何谓爱,何谓恨。然,谁负谁也不再重要了。此生仅为一人,要她生要她死,她甘之如饴。(此文可能有些慢热,请各位亲要见谅,求点击,求收藏,最希望的还是想得到大家的评论,谢谢!)
  • 潘美传

    潘美传

    改变大众对北宋初年,一代名将潘美的看法。给大家展现历史上真正的大宋第一名将潘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