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当人们无意间在柬埔寨的丛林深处发掘出这处中世纪历史遗迹——吴哥窟时,全世界的考古家都为之震惊。人们很难想像,比古希腊、古罗马的任何遗迹都要灿烂辉煌的宝藏,竟会与世隔绝数百年。而吴哥古迹中的蛇形饰物和七头蛇的传说,更令这些热带丛林充满了神秘。
一、七头蛇和神秘的吴哥
追寻神秘的吴哥
我们已经很难再有法国人亨利·穆奥1860年第一次见到吴哥的那种感受:“如此迷人的景象一下子浮现在我眼前,我忘记了旅途的疲劳,内心充满敬慕与喜悦之情,犹如荒凉沙漠中突然见到一片绿洲。”虽然亨利·穆奥并不是第一个发现吴哥的外来者,在此之前的二三百年里葡萄牙人和西班牙人都提到过吴哥,但这位一生都在寻找新奇动植物的自然学家因为详细记录了他的发现,而使吴哥和自己闻名于世。
150多年前,当人们无意间在东南亚的一个小国柬埔寨的丛林中发掘出这处中世纪历史古迹——吴哥窟时,全世界的考古学家们都为之震惊不已。而吴哥古迹中的蛇形饰物和七头蛇的传说故事,与古印度的印度教和佛教混杂在一起,更衬托出这片热带丛林的神秘。
当人们惊叹于吴哥的恢宏,向柬埔寨人追问古都起源时,却得到这样的回答:巨人建造的、神建造的、传奇中的麻风病国王建造……
吴哥在柬埔寨的热带丛林中长时间不为人知,使这片遗迹成为一个谜。吴哥是人为“神”建造的宫殿,虽然古高棉人在每一处“神的寓所”都会修起图书馆,用棕榈树叶记录当时的盛景,以图后人共知。但随着棕榈树叶腐烂消失,现在的高棉人尽管说着和过去一样的语言,甚至在许多风俗传统上与多少年前依旧一致,但他们已无从追忆祖先的辉煌。
吴哥遗迹,是指包括吴哥古城、吴哥窟和他们周围约45万平方千米的古代建筑和雕刻。在这片土地上,遍布着佛像、祠堂、宫殿、宝塔和庙宇,以及各种形态的灵蛇,其独特的艺术风格都令人惊叹不已。
这些被废弃的宫殿、庙宇和神像是谁建造的呢?他们为什么要建造一座这样充满灵气的城市?是不是有一种神秘的力量帮助他们完成这些伟大的作品?难道那伽蛇王可以掌握世界存灭?这些伟大的奇迹为什么在15世纪遭到神秘的废弃?
那伽蛇王的故事
在吴哥窟的西面入口,有一尊“那伽蛇王”石像。而在吴哥窟里面,到处都是蛇的痕迹。沿着筑道建成的护栏上,同样铺满了石蛇的雕塑,每个庙宇宫殿的屋檐角落上也都用七头蛇作为装饰。我们所知道的这一切,是不是在暗示着我们某种秘密呢?整个吴哥窟是不是为了奉祭蛇神而建成的?
蛇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很神秘的物种,受到人们的崇拜。最早它同太阳崇拜联系在一起,因为蛇定期蜕皮,如太阳每日高升,因此成了死亡和再生的象征。然而,由于它终日和尘为伍的天性,蛇相反成了冥间的神灵,与太阳神为敌。蛇如同蝎一样,会造成伤害和死亡。因此,人们在仪式上供奉物品来祭祀它,使它成为众神和人们的保护者。在古代的生殖崇拜中,蛇也是受崇拜的对象,这在一定程度上由于它和男性生殖器相似。在印度神话中,那伽巨蛇尊为神物,它受到了印度河畔各民族的崇拜,把它当作泉水、湖泊与河中的神怪。但在印度流行最广的确实关于蛇族的神话故事——那伽和他的妻子那吉尼的神奇传说。传说那伽和那吉尼是国王和王后,统治着地上的水面,守卫着埋藏在他们下面的珍宝。有关印度蛇这一形象,经过几千年的流传,多数是公蛇和母蛇相缠绕的形象。它们的典型形象是上半身为人,长尾互相缠绕,头上有许多眼镜蛇蛇头组成头罩。这种图像,连同其他代表自然力的神的形象一起,后来被引入佛塔的雕刻之中,成为佛教艺术中所吸收的印度教艺术。在柬埔寨,佛常常被置于一条盘曲的蛇的身上,头上的7个眼镜蛇组成了天蓬,这个图像显然来源于印度教守护大神毗湿奴的绘像。
在有关毗湿奴的众多神话中,蛇一直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而且扮演着两种截然不同的角色。在每个庙宇时代的间隙中,毗湿奴睡在原始的海洋上,身体倚着一张椅子。这张椅子实际上是盘曲着的千头眼镜蛇的阿难塔。同时,这位神又被说成是以人形的阿难塔为自身,所以,他也经常像蛇王那伽一样,戴着一副由9个眼镜蛇头组成的头罩。另一方面,当毗湿奴化身成一头野猪时,他打败了一条居住在太平洋底下的蛇魔。当毗湿奴转生为黑天时,他消灭了邪恶的蛇王卡里亚。在著名的印度神话中,牵涉到了蛇王伐苏吉,在这里,他又成了缠绕倒海的搅棍的绳索。
这些传说在古代著作中也被一再提及。在佛经中曾提及:传闻中的这位那伽巨蛇王,能够如龙一般“靠着鼻孔吐出的火焰摧毁万物。在那伽众蛇王排名第一,同时也是最伟大的,乃是七头蛇“赛夏”。印度圣书告诉我们,在我们现存的世界尚未出现之前,它蜷曲的蛇身深埋于无边无际的虚无中。从印度的古典宗教文献中还可以知道,那伽是具有自我创造力的天神毗湿奴在睡梦中梦见的未来自我的形象。
印度圣典说:“宇宙以黑暗的形态存在,无法被觉察,缺乏明显标记,无从推衍,无从得知,完全沉没在黑暗之中……在这片笼罩浩瀚时空的黑暗中,天尊使俯睡于巨蟒身上。”为什么这条巨蛇被称为“存活者”意义的“赛夏”(永生者)?有位学者解释说:“当创造的行为停止时,其实并非完全终止,必定有一些经久不衰的种子经细微的形态存活下来,成为遭受毁灭世界的幸存者。他化身为漂浮于无穷无尽汪洋中的巨蛇,其身躯则成为毗湿奴神沉睡之处。
也就是说,赛夏代表着永生。那么,在吴哥四处可见的众多那伽巨蛇,是否都是为了显示这个世界曾有过的存在和毁灭?还是为了说明世界的永生?
而据一些文化学者认为,在世界历史上所有的文明当中,都出现过巨蛇,并被解释成某种宇宙成型的原因。文化学者就此认为,人类文明史上的这种巨蛇,实际上是人对天体的认识,因为天龙星座在希腊文中的意思就是“龙”——巨蛇,而天龙星座的外观确实很像头冠突出的昂首巨蟒。那么,根据这些神话叙述,吴哥众寺里展现的那伽巨蛇,也应该是来源于天龙星座。可惜的是,到目前为止,这仅仅是一种文化猜测。
七头蛇那伽的王国
吴哥,这个覆没在柬埔寨丛林中的壮丽城市,曾经是这个强大国家的首都,它的疆界从缅甸一直延伸到中国南海。
柬埔寨文化发源于印度文化,但在它强盛时期,其高度发达的文明却很少借助其他国家的文化。历史上,湄公河的河水每年都要倒灌进金边湖,形成类似尼罗河那样的泛滥区,至9世纪,吴哥城就在这片肥沃的土地上建立起来,兴盛于大约6个世纪之久。
关于柬埔寨的起源,民间有这样的传说:古代有一位被放逐的印度王子,渡海来到柬埔寨,爱上了那伽的女儿,并同她结了婚,建立了一个王朝。而历史记载,这位王子很可能就是中国古代关于扶南国记载中名叫混填的所罗门贵族,扶南就是柬埔寨的前身,因此。在后来柬埔寨的全部历史中,七头蛇那伽一直被当作柬埔寨的女始祖和女保护神。但据柬埔寨的民间传说,释加牟尼在修心养性、诚心拜佛之时,五头蛇就在他的头上为他遮阴。从此,在柬埔寨五头蛇也就有了荫蔽保护之意。
吴哥城中央屹立着巴阳庙,它是这个王国最杰出的文化创作之一。巴阳庙回廊曲折,庭院纵横,层层叠叠,宛如一座石头迷宫。巴阳宫共有54座高塔,每一座塔上刻有4张人脸,共有200多张脸分别凝视着东南西北四方,每一个来到这里的人都会被眼前的景象惊呆。这是一个怪异的情感震慑,圆睁的巨眼使见到他的人血液凝固。
人们曾经认定,这些雕刻代表了印度教的天神娑罗贺摩,也有人说这是观世音的头像,但有人却认为,这些雕像刻画的就是国王的脸。
在巴阳庙中出土的一些碑文上说,柬埔寨人像崇拜天神一样崇拜他们的国王,人们认为,天神代表着国王,而国王就是天神的化身,两者可以互相变换。因此当人们来到巴阳庙祭祀时,这些塑像就不仅仅代表了天神,同时也代表了国王。据记载,在庙宇台基的顶部住着一条9头巨蛇,它每天夜晚都变成一个妇人,而国王每晚必须上去与其交配。假如他不这么做,不仅他自己会死去,世代相传的高棉文明也将随之消亡。
在巴阳庙中,还耸立着一具由磨光的石头塑成的阴茎雕像,当地人称它为“灵根”。它象征着无穷无尽的繁衍生息,也是对人蛇交配传说最有力的旁证。
有关国王与蛇的故事,在吴哥地区还流传着另外一则传说。巴阳庙有一根奇怪的门柱,上面镂刻了一个壁盒,据传说,在巴阳庙建造之初,有一条神蛇住在这里。国王命令手下修一条通道,从这根门柱一直延伸到寺庙院墙上的一个小洞,这样,这条神蛇就能看到寺庙的整个建造工程。
可是,当这条神蛇看到宝塔上那些巨大的人脸时,不禁惊慌失措,仓皇逃离巴阳庙,同时也带走了身上所附的圣灵。国王大发雷霆,他追上那条蛇并将它杀死,但随后他就一直病魔缠身。巫师说他因为这种残暴将受到报应,并预言吴哥将被人们所遗弃,而成为猴子的乐园。200之后,也就是15世纪,泰国人再次入侵柬埔寨,吴哥成为废墟,预言终于变成了现实。
发现吴哥
早在1550年,一位葡萄牙历史学家在描述柬埔寨时就提到过吴哥。在16、17世纪的西班牙历史学著作里面也出现了关于吴哥的记载。19世纪50年代的欧洲出版物中,也出现过有关吴哥遗址的描述。吴哥周围有好多寺庙,已经被人发现了,如其中的一个寺庙叫迭斯雷寺,在1914年被发现。
在发现吴哥的所有历史学家中,亨利·穆奥是第一个把吴哥的消息传到外国的西方人。1860年,他来到柬埔寨的西北部,当地的农民告诉他,丛林深处有一座传奇的城市,上帝把它毁灭并且使它与世隔绝了。穆奥找到了4位土著作为他的向导,他们经过了艰苦的旅行,穿过无数茂密的丛林,终于到达这化为废墟的城市。400年来,这些神奇庙宇的遗迹一直静静地、不为人知地埋藏在密林深处。穆奥发现,他被这座神奇的城市征服了。
在后来整整三个星期中,穆奥不分昼夜地探索着这些遗迹,他每天写日记,后来这些日记与他的版画一同出版。他在《高棉和柬埔寨之旅》一书中写道:“这些庙宇与所罗门王国的庙宇相匹敌,这是一些古代雕塑家的杰作。我在火炬的照耀下做了这些记录,我并不想将自己的观点强加给别人,我只想让人们知道这些历史遗迹的存在,他们的规模要比任何古埃及、古罗马和古希腊的建筑都要庞大,而且在艺术品上也要更胜一筹。”
令人感到遗憾的是,穆奥没有等到返回祖国那一天,就死于回归热,年仅35岁。尽管后来还有许多人去探索吴哥的秘密,但考古界一致认为,是法国人穆奥发现了吴哥,之后有一些传教士来到了吴哥,做了一些相关的记录,从这以后,吴哥越来越引人注目,全世界的学者开始关注吴哥。他们不仅将吴哥的艺术宝藏从热带丛林的环抱中发掘出来,而且还把一些已经倒塌的寺庙恢复原状。这些艰苦的工作一直持续了好几个世纪,至今还没有完成。有一些寺庙还保持着它原来的模样,例如说吴哥寺外围的大庙宇之一的达布隆寺。在达布隆寺,热带树木的树根深深地扎进石缝里,经过几个世纪的生长,使巨石崩裂,从而带动高的建筑物倒塌,躺在树根、灌木和藤蔓之中。
二、众神的永恒居所
神魔相争的启示——吴哥窟
古代神话故事,想象丰富,绚丽多姿。其中来自古印度神话,关于神魔相争的故事,就是广大读者所喜爱的神话传说。该故事里说的“浮海翻腾”,讲的就是神和魔为取得海中的长生不老药而订下合同的故事。谁要是战胜海底马达拉山的九头怪,找到山底的宝贝,长生不老药就归谁。当他们潜入海底的马达拉山时,只见一条巨蟒似的怪物盘住在山上,9只头都张着血盆大口,眼光似电。一见这情景,魔就心怵,口里却说:“这巨蟒长得怪模怪样,甚是有趣。“神,你去打头阵,你若是战胜了这畜生,得到宝贝,长生不老药自然就归你了。神也不谦让,挥剑就上,这九头兽一见大怒,立时张牙舞爪就向神猛扑过来,恨不能将神碎尸万段。于是你来我往,斗得翻江倒海,昏天黑地,战了一整天也不见胜负。在一旁观战的魔可高兴了,心想这样打下去,肯定两败俱伤,到时自己可不费力地得到梦寐以求的长生不老药,便情不自禁地施魔法暗中相助九头怪。一时神被斗得大汗淋漓,渐渐败下阵来。那怪那肯放手,乘胜追击,定要将神置于死地而后快。殊不知,这一来没有了根基,被神看出破绽,施出看家本领:连环飞碟。只见空中九色飞环,似彩霞般绚丽,如流星般快捷,向九头怪飞去。不一会儿只听九声雷鸣,山崩海啸,海底的马达拉山摇摇欲坠,这时,神变成一只大金龟,顶住了山崩,而山下翻出了许多宝贝。就在这时,他未来的妻子克希米也从中诞生了,长生不老药也出现了。但当神正在高兴之时,魔企图来偷取长生不老药,被神战败。最后,魔虽敌不过神,却扮成一个善良的僧人,从纯洁美丽的克希米手里骗走长生不老药,逃回茂路山了。
这个故事情节精彩而曲折,十分动人,它在吴哥窟浮雕上得到了生动的体现。游人可从吴哥窟基座的回廊的观赏中,通过回廊里面高2米,长达数百米的经过精心刻划的浮雕,“思接千载”,领略佛教的传说和神彩,从中得到美的享受和启示。
吴哥窟是古代佛教文化中的一颗灿烂明珠,是世界人民的宝贵文化遗产。但在15世纪时,由于与暹罗人的战争,国都迁到金边,吴哥城也随着首府的迁移而衰落了,寺窟荒废,无人问津约400年,直到19世纪60年代,这颗明珠才重放光彩。
吴哥寺与守护神
从本质上说所有吴哥的石建筑都是宗教建筑。只有神才有资格居住在用岩石建造的宫殿里。神是永恒不灭的,耐受风雨和时间侵蚀的岩石最适合代表这种永恒的力量。
吴哥留下数百间庙宇,从这些建筑的工艺、规模上也可大略推测当时的情形。女王宫是早期建筑风貌的典范,规模不大,但雕刻极为精细,上面的雕花看上去就像盛开的花瓣。塔丘看上去其貌不扬,石头刚刚堆出庙宇形状,几乎还没有任何雕刻,这也可以成为吴哥建筑工艺的旁证——这些伟大的建筑都是先用石头堆砌,然后才刻出佛脸、浮雕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