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役背景】
1941年12月7日,日军偷袭美军的珍珠港海军基地,宣告了太平洋战争的爆发。战争初期,日军利用美英力量被牵制在欧洲战场和北非战场的机会,采取多路同时突袭的战法,向东南亚各国和西太平洋各岛屿发动进攻,从而取得了战略主动权和重大的军事胜利。而美英在太平洋地区则处于防守和被动的态势,同时美军当时在太平洋的军事力量也薄弱,因而日军进展迅速。到1942年6月,日军在半年内的时间里即占领了菲律宾、印尼、马来亚、新加坡、缅甸、泰国等东南亚和西太平洋的广大区域,控制了约1.5亿人口和386万平方公里的土地。连同先前侵占的中国领土和朝鲜、印度支那,总面积达700万平方公里,人口达5亿左右。
1942年6月,在攻占战略地位十分重要的中途岛战役中,日本海军损失惨重,且无法恢复与加强,从而丧失了在太平洋上的主动权。至此,太平洋战争出现了转折。加上日军战线不断延长,兵力过度分散,使日军再也无力组织兵力对美军发起进攻,被迫由战略进攻转为战略防御。
日本并不甘心于中途岛的惨败,将进攻目标转向南太平洋,计划夺取新几内亚的莫尔兹比和所罗门群岛,并要把瓜岛(瓜达尔卡纳尔岛的简称)建成南太平洋上不沉的航空母舰,以扩大日本海军在南太平洋的作战区域。同时,美国人也看中了瓜岛,打算派一支部队在岛上登陆,使之成为既是遏制日军南侵的战场,也是美军进行两栖作战,发起最终以日本本土为目标的反攻起点。于是,两军对垒,狭路相逢,一场空前惨烈的岛屿争夺战拉开了序幕。
瓜岛位于太平洋上所罗门群岛的东南端,长145公里,宽40公里,陆地面积约6500平方公里,是长链状的所罗门群岛中一个较大的岛屿。瓜岛地势高峻,溪流纵横,海岸曲折。最高峰马卡拉康布海拔2447米,著名的萨沃火山终年烟雾缭绕。由于地处热带,岛上气候炎热,潮湿多雾。密不透风的热带雨林中,蛇蝎毒蚊与珍禽异兽怡然自乐。这是一个令人恐惧又令人向往的世外桃源,不适于人类居住,更不适于作战行动。更何况瓜岛不仅一向默默无闻,而且不具备中途岛那样重要的战略地位。第一次世界大战以来,瓜岛为美国属地,太平洋战争爆发后被日军占领。
不过,太平洋战争的大火烧到瓜岛上也绝非偶然。中途岛海战以后,不再自以为天下无敌的日本人取消了原定于1942年7月占领新喀里多尼亚、斐济、萨摩亚等南太平洋岛屿的计划,把巩固“外围防御圈”作为当务之急。转守为攻的美国人则踌躇满志,计划夺取所罗门群岛,阻遏日军南下,并以此为跳板进行反攻,收复腊包尔,最终控制新不列颠岛、新爱尔兰岛以及新几内亚这一广大地区。这样,瓜岛这个处于美澳交通线最前沿的世外桃源就几乎是在一夜之间由默默无闻变成了军人和政治家关注的焦点。
1942年夏,美军在南太平洋的兵力是35万人。它还把包括驱逐舰在内的大部分舰艇部署在太平洋,以仅存的4艘大型航空母舰为中心,建立海军突击部队。在太平洋的10艘战列舰中,只有2艘较新,可以快速巡航。海军陆战队的2个师和15个航空中队也用于在南太平洋的战争。
日军在南太平洋的兵力为陆军第十七军,司令百武晴吉中将,下辖13个大队。海军是第八舰队,司令为三川军一中将,下辖5个战队、2个大队,共有轻型和重型巡洋舰7艘,以及几艘驱逐舰和潜艇。三川当时58岁,经验丰富、足智多谋,曾经指挥过第三战列舰战队和第八巡洋舰战队,跟随南云南征北战。在瓜岛,日军还有警备部队240人。并于1942年6月底,派谴2700人的施工部队进入瓜岛修建机场,并以惊人的速度在8月初完工。
当日军在瓜岛修建机场的时候,美国人也在积极筹划。早在1942年4月1日,美军就把太平洋划分为两个大区:西南太平洋区和太平洋区,分别由麦克阿瑟和尼米兹任总司令,并把东经160°以东和赤道以南划为南太平洋区,作为太平洋区的一个组成部分。5月12日,美军组建南太平洋部队。其基本兵力为第六十一和六十二特混舰队。5月17日,罗伯特·戈姆利海军中将被任命为司令官,司令部设在新喀里多尼亚岛的努美阿。
美国人的作战计划命名为“瞭望台”。这个计划在2月份就开始酝酿,4月1日由参谋长联席会议通过,7月2日正式下达。除了占领所罗门群岛、攻取腊包尔并最后控制新不列颠岛、新爱尔兰岛和新几内亚等地区这一主要作战目的以外,计划还规定:战役第一阶段,将在尼米兹的战略指挥下,夺取圣克鲁斯群岛、图拉吉岛及其附近要地。一旦夺取图拉吉岛方面的适当基地,战略指挥权就随着第二阶段的开始,转移到麦克阿瑟手中,由他指挥沿所罗门群岛北上的作战部队。其后,两条战线均将指向腊包尔,对这个日军要塞形成夹攻之势。
“瞭望台”战役的登陆计划最初定于8月1日实施。不料两天以后,美国侦察机发现日本人在瓜岛上修建机场。尼米兹将军获悉这一情报以后,大为震惊。倘若这个机场建成,从瓜岛起飞的日机将严重威胁美军现有的防线。因此,尼米兹立即调整了战役计划,把瓜岛作为“瞭望台”作战计划中首先必须夺取的目标。并且决定推迟一周时间,于8月7日在瓜岛登陆。这一作战计划由美太平洋战区所属的南太平洋舰队负责实施。
7月10日,美国南太平洋舰队司令戈姆利将军接到尼米兹关于在瓜岛和图拉吉登陆的命令以后,委任美军第一海军陆战师师长范德格里夫特少将为瓜岛登陆作战部队的指挥官,并命令他必须在5周之内攻下瓜岛和图拉吉。这是一个艰巨的任务。因为范德格里夫特几乎对瓜岛一无所知。他所拥有的资料不过是一张破烂的航海图,一叠发黄的旧照片以及一部杰克·伦敦所写的短篇小说。范德格里夫特就是依靠这些资料,制定了他的“小本经营”的登陆作战计划。在这个计划刚刚出台的时候,谁也没有料到这是一笔包括上百艘军舰、上千架飞机、上万条性命的“大买卖”。
1942年7月31日,由特纳海军少将指挥的南太平洋登陆舰队(共23艘运输船、8艘巡洋舰和1个驱逐舰警戒群),满载着美海军第一陆战师1.6万人,在弗莱彻海军中将的3艘航空母舰、1艘战列舰、6艘巡洋舰和16艘驱逐舰的支援和护航下,从斐济岛出发向瓜岛驶去。特纳少将是一位剽悍的加利福尼亚好汉。他戴着一副秀气的眼镜,但书生气的眼镜下隐藏着暴烈的性格。他的脾气有如疾风暴雨,命令像“爆炒玉米花”。战士们对他望而生畏,称他是“雷霆特纳”。
8月7日清晨,美军舰队接近瓜岛。6时40分,美军对瓜岛发起了惊天动地的轰炸和炮击。岛上那些毫无防范的日本兵还在睡梦之中,就被炸得血肉横飞,岛上日军的许多重要目标被摧毁。2小时的轰炸炮击之后,海军陆战第一师师长范德格里夫特少将指挥部队开始登陆。几乎未遇抵抗,美军就登上了瓜岛,并不停地向岛内纵深进攻。8日下午,当美军占领高地时,在机场的日本工兵仓促地向西退去,逃入丛林中。美军未经战斗就夺占了机场,并用在中途岛上空战死的陆战队飞行英雄亨德森中校的名字为机场取名为“亨德森机场”。黄昏时分,瓜岛以北的图拉吉岛又落入了美军的手中。
美军登陆瓜岛的消息很快传到了位于瓜岛西北600海里的日本海军第八特混舰队,舰队司令官三川中将接到瓜岛的告急电文后,遂命令舰队全速前进,决定于夜间袭击美军舰队。日军联合舰队司令官山本大将获悉美军攻击瓜岛后,也决定把重整瓜岛作为南太平洋作战的第一个目标,并指令组成一支“东南地区舰队”向瓜岛进攻。由此,瓜岛海战迅速升级。
在美军对瓜岛进行登陆作战时,美日空军在瓜岛上空也展开了一场大战。日军第二十五航空队司令官山国定义少将派出24架“贝蒂”式鱼雷轰炸机飞向瓜岛增援,为它们护航的是27架“零”式战斗机。这些飞机在离瓜岛还有1个多小时航程的地方被美机发现,美军立即以6架“野猫”式战斗机进行迎战。结果“零”式战斗机被打得七零八落,日军轰炸机多架被击中起火,未被击中的飞机盲目将炸弹投到海里,仓皇逃窜。日军在受挫后,又组织第二次空战。这次,日军的45架“贝蒂”式轰炸机在“零”式战斗机的护航下,又来飞袭瓜岛。美机进行空中拦截没有成功,结果这些飞机进入了瓜岛上空。它们把成吨的炸弹投到正在航行、停泊的为登陆部队运送补给的舰船上,海滩上顿时变成一片火海。美海军舰炮和陆战队的高射炮对空中日机进行猛烈射击。在密集的空中火网中,只有1架“贝蒂”式轰炸机得以逃脱,其余全被击落,日机两次作战遭受很大损失。
在陆战和空战战火未消之时,指挥支援和护航编队的弗莱彻海军中将看到日机轰炸海滩运输船的情况,认为航空母舰冒的风险太大,便率领他的3艘航空母舰、1艘战列舰、6艘巡洋舰和16艘驱逐舰驶离瓜岛。在瓜岛指挥登陆舰队的特纳海军少将对弗莱彻的撤退十分恼火,他一面命令在瓜岛装卸货物的运输舰只赶快驶离,一面令海军少将斯科特率领登陆舰队的炮火支援舰只赶紧出航,封锁东面峡口。
8月8日,幸运的三川率领着8艘战舰竟奇迹般地在光天化日之下顺利通过了布干维尔海峡。16时,三川编队又如愿以偿地进入被称为“狭口海峡”的新乔治亚海峡。浓浓的雨云弥漫在墨一般漆黑的海面上,远方闪电霍霍地发亮。三川编队成一字长蛇阵,避开美警戒舰只,像一把尖刀似的插入萨沃岛海域。
也许是中途岛海战的胜利冲昏了一些官兵的头脑,也许是瓜岛登陆作战的成功使一些官兵得意忘形,美国人接连发生了一系列的疏忽和失误。8月7日下午8时,三川舰队出动不久,美国“S-38”号潜艇就发回一份电报,报告说:“驱逐舰2艘,舰种不明的大型舰只3艘,高速向东南方向航进。”但特纳将军并未把这一情况放在心上。8日上午10时,南太平洋战区的一架侦察机再次发现了三川舰队。不料,这位漫不经心的飞行员一直拖延了6个小时,才把这一情况汇报指挥官,而且在汇报时又误称三川舰队中有2艘水上飞机母舰。特纳接到报告后,错上加错,想当然地认为日本人是要在某个海岛上修建水上飞机场,再一次把这一重要情况置之脑后。三川舰队就是在这种情况下侥幸逃过了美国人的眼睛,顺利进入预定海区。
9日凌晨1时40分,三川下达了总攻的命令。一枚枚射程11海里的“长矛”式远程鱼雷,呼啸着蹿出海面,带着上千磅的炸药,直奔黑影幢幢的美巡洋舰射去。美驱逐舰“帕特森”号首先发现日舰。顿时,刺耳的警笛声响彻海面,急促的电波在夜空中回荡。但一切都晚了。盘旋在美舰上空的日侦察机投下一颗颗照明弹,把四周海面照得如同白昼一般。在日舰的强大攻势下,美军几乎没有还手之力,战至9日凌晨2时20分,三川编队大获全胜。但三川担心天亮以后遭到美航母飞机的攻击,因而没有乘胜攻击停泊在瓜岛海岸的大批运输补给船,急忙撤退去了。由于没有空中掩护,剩余的美舰和运输船队也撤离了瓜岛地区。
这场海战,美军有4艘巡洋舰葬身于瓜岛、萨沃岛和佛罗里达岛之间,这是瓜岛海面战斗祭坛上的第一批牺牲品。在以后漫长的浴血拼搏中,日美双方无数钢铁制成的庞然大物在此沉没,因而,这一片海域被称之为“铁底湾”。
日军对瓜岛登陆的美军进行了初次打击后,8月13日,日军大本营命令第十七军军长百武中将火速歼灭瓜岛之美军。百武立即派一木清直大佐率一支部队执行此任务。一木清直大佐素有杀人成性之称,他是日本陆军的少壮派,好胜逞强,急于求功。日本的行动胃口很大,日军联合舰队司令山本五十六试图将美军战舰诱入瓜岛一带海域,用强大的海空军彻底消灭美国海军,以雪中途岛惨败之耻。为此,他调集了一支拥有3艘航空母舰、3艘战列舰、5艘巡洋舰和8艘驱逐舰的庞大编队,于8月17日到达所罗门以北海域待机,同时,调集原在该海区活动的舰只20余艘联合作战。
对日海军庞大舰队南下南太平洋,美军预感到一场大海战即将爆发,于是命令刚建成的“华盛顿”号和“南达科他”号两艘战列舰连同“米诺”号防空巡洋舰从大西洋取道巴拿马运河驶入太平洋。
就在美日双方纷纷调兵遣将,准备在南太平洋进行大规模海战的同时,日军已先行一步。8月18日夜,一木清直大佐率领先遣队913名士兵分乘6艘快速驱逐舰驶向瓜岛。这是一支精锐部队,士兵们受过各种专门训练,曾经准备用来进攻中途岛,只是由于南云败得太快太惨,这支部队没有派上用场。百武指望他们以一当十,完成自己的赌博。但是,这是一场必输无疑的赌博。因为百武并不知道对方的筹码。美国人在瓜岛上不仅有16000名装备精良、训练有素的陆战队勇士,而且范德格里夫特已经掌握了百武的动向。
8月21日凌晨1时30分,一支500人的日军向守卫在特纳鲁河口一条40米长的狭窄沙洲上的美军发起冲锋。在迫击炮、机枪和自动步枪声以及日军刺耳的狂叫声中,早已作好准备的美国陆战队士兵依托坚固的防御工事,先隐蔽不动,待狂呼“万岁”的日军冲到近前,突然一起开火。于是,潮水一般涌来的日军顿时被打得人仰马翻,随即化为一大堆死尸和奄奄一息的伤兵,幸存者又潮水似的退了下去。不久,第二批又展开突击,结果无一日兵能冲到美军阵地铁丝网前。出于人道,美军救护人员前往救护日军伤兵,但却被日军伤兵杀死。范德格里夫特少将得知此事后,下令将日军斩尽杀绝。夜袭失利,白天攻击更不行,但一木清直不肯就此罢休,继续指挥日军残部进攻。天亮后,美军开始迂回。至下午,走投无路的一木清直大佐烧掉团旗后开枪自杀。日军的登陆进攻就此失败。
日军先头部队瓜岛受挫后,日军大本营立刻命令日海军联合舰队协同日陆军第十七军夺回瓜岛和歼灭美舰。陆军准备以一木大佐余部和山口支队共1500人再次在瓜岛登陆,三川把作战舰只约80艘组成9个群,担任输送、掩护、牵制和突击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