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752100000021

第21章 古文明之谜(6)

在阿拉伯语中,“撒哈拉”就是荒凉之意。撒哈拉大沙漠位于非洲北部,东起红海沿岸,西至大西洋,北迄地中海,南部深入非洲大陆高原腹地,东西长约达5600公里,南北宽约1600公里,总面积约为906万平方公里,约占非洲总面积的32%,占全球沙漠总面积的一半,是世界上最大的沙漠。它的最低高度为海平面下132.9米,最高则达到海拔3400米,平均海拔为200米~500米。在如此广袤辽阔的大沙漠中,除了极个别的点状绿洲外,到处都是黄色的沙子,一条条平行排列的沙垅,高100多米,延伸达数百公里。像金字塔一样的沙山,高高耸起,还有令人生畏的沙海,纵横千里,显示着大沙漠的浩瀚和壮观。

撒哈拉沙漠降水极少,是典型的热带干热气候。白天,烈日当空,气温急升,烤得沙丘如同火炉,鸡蛋放在沙堆上很快就可以被烤熟,其地表温度最高达70摄氏度,然而一到晚上,温度骤降,有时竟降到零下15摄氏度。这样强烈的温差,使裸露于地表的岩石剧烈地热胀冷缩。每到夜晚,到处都可以听到岩石爆裂的声音。更令人胆战心惊的是沙丘和沙山也因为剧烈的胀缩,促使大堆的沙砾坠落下滑,使整个沙丘像山崩一样从高处轰然滚落下来,接着又激起一连串的连锁反应,使那闷雷般的轰鸣此起彼伏地在沙海中经久不息地回荡着,令人夜不能寐。

2000多年来,撒哈拉的河流和湖泊变小了,留下许多布满砾石的河床,植物普遍枯萎退化,动物被迫迁徙,气候越来越干燥,沙漠化的程度也越来越严重,日积月累地风化和冲刷着横亘绵延于沙漠中部达700多公里的雄伟奇特的塔西利·恩·阿耶山。天长日久,周而复始,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将整座大山割裂、风化得千姿百态,怪石嶙峋。横空出世、直立的千仞石柱,岌岌可危的石桥,森严陡峭的石壁,迷宫一般的小洞,真可谓是光怪陆离,令人目不暇接。此外,阿耶山中还有存活数千年的巨柏以及丰富多彩、绚丽迷人的史前岩画。这些大漠中的“艺术长廊”是一部向世人展现这一地区沙漠化历程的生动画卷,具有很高的科学研究和艺术审美价值。

然而,最令人感兴趣的无疑是遗留在塔西利·恩·阿耶山石壁上那数千幅生动逼真、栩栩如生的史前岩画。1934年,法国一支远程探险队在撒哈拉沙漠探险时发现了这一“沙漠瑰宝”。这天,他们来到了阿尔及利亚东南部的塔西利。一天的沙漠跋涉使队员们又渴又累,困乏不已。队伍只得在一条早已干涸了的河床边“石阴”下休息。突然,队长布雷南斯惊叫了起来。原来,在他躺下昏昏欲睡时,发现河谷石壁上有一幅与真犀牛一样大小、呼之欲出的图画。这个惊奇的发现,使布雷南斯激动不已。接着,他沿着河谷仔细寻找,又发现了许多岩画。他将发现的河马、大象、骆驼、长颈鹿、狮子、羚羊和头戴面具的人物等岩画一一描绘在记事本上。

几个月之后,布雷南斯的这本记事本转到了考古学家亨利·洛德的手中。亨利·洛德对此极感兴趣,并敏锐地意识到这一发现在考古学上的重要价值。他立即组织了一支考古队来到了撒哈拉沙漠的深处,对岩画进行了一系列考察,并运用现代科学技术对这些岩画进行了研究和分析。

这些岩画或刻在山洞的石壁上,或绘制在裸露的岩石和山崖上,虽然经过了几千年的风雨侵蚀,但大部分仍然得以保存,而且线条清晰,成为考察和研究撒哈拉历史的珍贵文物。

在这5000幅岩画中,最引人注目的是一幅120平方米的大型岩画,画面上的大象、狮子、长颈鹿和其他动物神态各异,惟妙惟肖。另外,面积约20平方米的一幅狩猎图也很有特色,上面画着135个人,正在追杀围猎一群疾奔如飞的羚羊。一只身负重伤的大犀牛鲜血淋淋,表露出痛苦绝望的神情,正在捕猎者的追杀下拼命抵抗和挣扎,给人以深刻的印象。

岩画向人们展示的是撒哈拉地区的一幅幅历史长卷。譬如在利比亚的乌德马西多斯和阿尔及利亚的恩阿杰尔伊赫伦等地发现的大量壁画,都是反映狩猎时期的艺术作品的。其绘制年代大约在距今8000年前。壁画上主要画的是大象、长颈鹿、羚羊等野生食草动物,甚至还有水牛。这些岩画至少可以说明当时的撒哈拉是一片水草丰美茂盛的大草原,自然条件湿润而多雨。在这样气候温暖、河流纵横的森林和草原地区里,不仅生长着种类繁多的植物和动物,而且它还为人类提供了很好的生活条件。

在塔凯德杜马廷发现了一幅绘制得十分精致的牧牛图,其至今大约有5000多年的历史。从图上可以看出,当时人们养牛的规模很大,而且饲养技术已经非常进步。养牛业的发达,除了表明人类生产技术水平有了提高之外,自然物质条件也是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在丁阿尼乌因发现的一幅壁画上面,绘着一个男子驾驭着双马牵引的车辆在飞驰,这种车辆既可用于打猎、装载货物,也可用于战争。此外壁画上还有几个只在腰上缠一块布、手执长矛围攻一头叼着羊的狮子的猎人和一穿着阔袍、戴着有花饰头巾的人物,后者显然是地位较高的贵族。在这些壁画上出现了穿着统一制服、带着武器、排列整齐的军队。据分析,专家们认为这些壁画所表现的是部落进行掠夺和战争的情景,距今约3000多年。壁画中没有出现一向被人们称之为“沙漠之舟”的骆驼。据记载骆驼出现在非洲的时间是在公元46年左右,显然在此之前,由于撒哈拉沙漠的生活条件迅速恶化,人们不得不迁往他乡。于是撒哈拉岩画的创作也到此结束了。

那么,谁是这些形象生动、绘制精巧的史前岩画的作者呢?这个谜一直萦绕在考古学家的心际。马里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代表,一个班乌尔族人在看了那些只有头和身躯、没有腿的牛的岩画后指出,这些奇特的画可能和班乌尔人的传统信仰有关。班乌尔人认为牛来自水中,因此,在一年一度的洛托里节中,班乌尔人把牛牵到池塘中,而牛到了水中,腿部自然就看不见了。这些解释是否就是答案?人们还难以下定论,这有待考古学家们的继续探讨。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那就是,这些大漠中的“艺术长廊”是人类艺术史上的又一伟大发现。

纳斯卡平原图案之谜

如果说南美是个用谜组成的大陆,那么其中最难解的谜,要算纳斯卡平原的图案了。在纳斯卡平原方圆250平方公里内,由卵石砌成的线条纵横其间,勾画出巨大的鸟兽和各种准确的几何图形,从高空中看好像是用巨人的手指画出来的一样。

1939年,纽约长岛大学的保罗·科孛克博士驾驶着他的运动飞机沿着古代引水系统的路线,飞过干涸的纳斯卡平原。突然,他好像看到平原上有着巨大而神奇的、好像是跑道似的直线图案。不错,确实是平行的跑道!因为它有明显的起始点和终止点。科孛克博士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他又一次仔细地观察这些巨大的图形,不得不惊叹地说:“我发现了世界上最大的‘天文书籍’。”

科孛克博士这个惊人的发现,很快在世界各地引起了巨大的反响。考古学家和科学家们也相继而来,特别是德国天文学家玛丽亚·赖希女士,自从她被这些神秘的图案吸引后,就再也不愿离开这片土地了,并为此献出了她毕生的精力。赖希女士从这片平原上辨认出数百个三角形、四角形或平行的跑道。那些巨大的纵横交织的直线,有时彼此平行,有时呈文字形,她发现有很多又长又宽的条格、圆圈、螺纹,看上去如同蜥蜴、狮子等,还有好多不可名状的图案,像是某些植物,只不过植物的具体形态也被省去,只剩下简练的线条。

在这些千奇百怪的图案中,有一幅著名的蜘蛛图。这只45.7米长的蜘蛛,以一条单线砌成,是纳斯卡最动人的动物寓意图形之一,这幅图可能是个特权阶层的图腾,或许他们会在某个特定的节日来到这个图形上跳舞。图形中的蜘蛛可能与预卜未来的仪式有关,但也可能是纳斯卡人崇拜的星座之神。

另一幅有名字的图案就是鸟图,在纳斯卡荒原上砌着18个这种鸟图。这种鸟图的尺寸非常巨大,长27.4米~36.6米。一条约1850米的太阳准线,穿过这幅巨大的鸟图中128米长的羽翼。在纳斯卡出土的部分陶器上,也发现有类似的鸟图。更奇怪的是,在皮斯科海湾附近,一座光秃秃的山脊上,刻着一个巨大的三叉戟图案,而当时印第安人却从来未见过三叉戟,这又是怎么回事?

构成这些图案线条的是深褐色地表土下显露出来的一层浅色卵石。据专家计算,每砌成一条线条,就需要搬运几吨重的小石头,而图案线条中那准确无误的位置又决定了制作者必须依照精心计算好的设计图才能进行,并复制成原来的图样。而当时的纳斯卡居民尚处于原始社会阶段,那么这些巨画是怎样制作出来的呢?玛丽亚·赖希认为,古代居民可以先用设计图制作模型,然后把模型分成若干部分,最后按比例把各部分复制在地面上。而另一些人则认为,这些巨画是按照空中的投影而在地面上制作的。这样解释虽能直截了当地解决设计和计算的困难,但却引出了更多的问题。因为古代纳斯卡人不可能掌握飞行技术,那么,是谁在空中进行投影的呢?

对巨画制作方法的不同解释也关系着对其作用的不同理解。这是个令全世界考古学家都感到困惑不已的难题。有人说,纳斯卡平原的直线与某种天文历法有关,因为这些图形中有几条直线极其准确地指向黄道线上的夏至点与冬至点。也有人说,图案中某些动植物图形是某些星座变异的复制品,那些长短不一、形状各异的线条,则是星辰运行的轨道。

还有一种观点认为,根据美国航天飞机拍下的图片,在百万米高的太空中也可看到纳斯卡巨画的线条,而只有从300米以上的高空中才能看清这些巨画的全貌,因此,巨画只能是为从空中向下观看它的人绘制的。而在遥远的古代,有谁能从高空或太空中观看这些巨画呢?

纳斯卡平原贫瘠而又荒凉,这里每年最多只下半小时雨,有人估计,这里也许已有1万年没有正式下过大雨了,这样才使那些神秘的图形能历时1500多年而依然完好无损。美国航天总署也对这里的恶劣生态环境而震惊,感到它与火星上的环境有些类似,曾专程派人研究这个地区,想用它来进行火星上是否有生命的实验。

与干涸荒凉的地理环境相应的是,这里的土著居民社会发展程度十分低下,有些领域至今还停留在石器时代。这与巨画所表现出来的高度的设计、测量和计算能力,以及对几何图形的认知程度,无论如何都令人难以联系在一起。无法想象,这些至今对巨画仍毫不理解的土著居民,竟早在1500多年前就创造了这些向天空展示的作品,他们在炫耀自己的才干,还是在呼唤某一生灵的再次光临?没有任何解释可以给这些画作一个圆满的回答。

马尔他岛巨石建筑之谜

地中海上的马尔他岛,位于利比亚与西西里岛之间。1902年,在首府瓦莱塔的一条不引人注意的小路上,发生了一件引起世人轰动的大事。有人在盖房时,发现地下有一处洞穴,后来人们才知道,原来这里埋藏着一座史前建筑。它由上下交错、多层重叠的房间组成,里边有一些进出洞口和奇妙的小房间,旁边还有一些大小不等的壁孔。中央大厅耸立着直接由巨大的石料凿成的大圆柱和小支柱,支撑着半圆形屋顶。整个建筑线条清晰,棱角分明,甚至那些粗大的石架也不例外,没有发现有用石头镶嵌补漏的地方。天衣无缝的石板上耸立着巨大的独立石柱,整个建筑共分3层,最深处达12米。

这些不可思议的史前地下建筑的设计者是谁?在石器时代,他们为什么花费这么大的精力来建造这座巨大的地下建筑?人们百思不解。

在马尔他岛上的哈加琴姆、穆那德利亚、哈尔萨夫里尼,考古学家们都曾发现精心设计的巨石建筑遗迹。

哈加琴姆的庙宇用大石块建造,也是最复杂的石器时代遗迹之一。有些石桌至今仍未能确定其用途,石桌位于通往神殿门洞内的两侧,神殿里曾发现多尊母神的小石像。

穆那德利亚的庙宇俯瞰地中海,扇形的底层设计是马尔他岛上巨石建筑的特征,这座庙宇大约建于4500多年前,有些石块因峭壁的遮掩,而保存得相当完整。

最令人不可理解的是“蒙娜亚德拉”神庙,这座庙宇又被称为“太阳神”庙。一个名叫保罗·麦克列夫的马尔他绘图员仔细地测量了这座神庙后发现,这座神庙实际上是一座相当精确的太阳钟。根据太阳光线投射在神庙内的祭坛和石柱上的位置,可以准确地显示夏至、冬至等一年中的主要节令。更令人震惊的是,从太阳光线与祭坛的关系推测,可以毫不犹豫地得出结论:这座神庙是公元前10205年建成的,离现在已经12200多年了。

这座神庙的存在,又一次打乱了人们的正常思维方式。12200多年以前,神庙的建造者们居然能有那么高深的天文和历法知识,能够准确地计算出太阳光线的位置,设计出那么精确的太阳钟和日历柱。这一切该怎么解释呢?

马尔他岛的面积很小,仅246平方公里。但在这样一个小岛上,却发现了30多处巨石神庙的遗址。不少学者的研究表明,这些巨石建筑的建造者们在天文学、数学、历法、建筑学等方面都有极高的造诣。有些研究者甚至推测判断节令的历法标志,还可用做观察天体的视向线,甚至能当做一副巨型计算机,准确地预测日食和月食。

石器时代的马尔他岛居民真有这么高的智慧吗?如果真是这样,那么他们是怎样获得这些知识的呢?为什么他们在其他领域却没有相应的发展?是什么因素激发了他们建造巨石建筑的疯狂热情?而这些知识又为什么莫名其妙地中断了?这一切至今仍没有人能够回答。巨石无言地耸立着,把一切高深莫测的疑问保留在了一片沉默中。

同类推荐
  • 环境与人类健康(青少年身边的环保丛书)

    环境与人类健康(青少年身边的环保丛书)

    《环境与人类健康》由谢芾主编,是一本自然科学类读物。环境问题的实质是社会、经济、环境之间的协调发展问题以及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问题。本书包括了人类生活、自然和生态等各种关系的方方面面,从而让青少年了解环境保护对我们的重要性,以环境保护为己任。在《环境与人类健康》里,既有令人感动的环保故事,又有深刻实用的环保知识,它会使我们每一个人都能成为一名守护地球家园的忠诚卫士。
  • 中国青少年知识文库(B卷)

    中国青少年知识文库(B卷)

    本书是为青少年精心制作的最高雅、最珍贵的礼物,是他们认识世界, 了解世界的窗口。这里有着道不尽的趣味。青少年朋友们,你想知道童话中 的“美人鱼”真的存在吗?你对突如其来的“非典”了解多少?“禽流感”是 怎样传染给人类的呢?你知道足球场上10号为什么备受青睐吗?为什么天空中 会同时出现几个太阳……快来这一里吧,睁开求知的眼,升起远航的帆,来 看看这些你想知道的答案吧!
  • 世界地理与科学鉴定(新编科技知识全书)

    世界地理与科学鉴定(新编科技知识全书)

    面对浩瀚广阔的科普知识领域,编者将科普类的内容归纳总结,精心编纂了一套科普类图书,使读者能够更全面、更深入的了解科普知识,以便解开心中的种种谜团。阅读本套图书,犹如聆听智者的教诲,让读者在轻松之余获得更加全面深刻的理论教育,使自己的思想更严谨,更无懈可击。相信每一个看过这套书的读者都会为之受益。
  • 宇宙神秘现象未解之谜全集

    宇宙神秘现象未解之谜全集

    我们人类太喜欢发问,而发问的结果是发现我们有太多的问题没办法解决。当我们假设完宇宙的开始与完结,中间的部分才是我们最感兴趣的,毕竟我们没经历过字宙时开始,而且我们也不会活到它结束的那一天。中间离我们太近了,且不时有新闻报道说有些穿过“时空隧道”的事情,这就更让人着迷,如果“时空隧道”真的存在的话,谁不想去看看我们的前生呢?而这同时也引出了一些难题,比如我们会和我们的祖先生活在同一时间里,而我们又知道他们的过去,那样,我们可能会干扰他们的生活,而这又是不被允许的。当然,这同样也没难倒我们人类,因为我们人类就是为解释无法解释之事而存在的生物。
  • 世界科普故事精华·科学探索故事卷

    世界科普故事精华·科学探索故事卷

    本书涉及的科普知识具有很强的科学性、知识性、前沿性、可读性和系统性,是我们了解科技、增长知识、开阔视野、提高素质、激发探索和启迪智慧的良好科谱读物,也是各级图书馆珍藏的最佳版本。
热门推荐
  • 重生之官路求索

    重生之官路求索

    莫名的重生,作为前世金钱极度匮乏的郭言,唯一的想法就是改变自己家庭在社会大变革时代家境不断衰败的状况.在自己自觉不自觉的改变原有的事件发展轨迹的同时,自己也在不断的变化,自己的理想也在发生了剧烈的变动.一个不成熟的官场菜鸟,凭借着自己对未来的不怎么熟悉的预知,开始走进了共和国的官场……
  • 乾道武世

    乾道武世

    乾坤道为法,乱世武之极。心中日月转,手中乾坤旋。
  • 女人好心态,职场好状态

    女人好心态,职场好状态

    在职场中,你总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你总会有遭遇心情低谷或人生瓶颈的时候,你总会面临人、事、物的一些变化……这时我们就需要一个良好的心态作为支撑,学会调整好自己的心态,让自己以一个最佳的状态去迎接每一个和职场有关的日子,只有这样,你才会成就平衡、圆满的人生,成为职场中真正的“精品”女人!
  • Alfred Tennyson

    Alfred Tennyson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握不住的岁月静好

    握不住的岁月静好

    不温柔的不是好双鱼,没有饵的猫是钓不到鱼的。不努力的猫吃不上鱼,鱼儿请乖乖上钩。没有付出的爱情注定没有好结果,付出太多的爱情注定也没有好结果。你知道吗?你的暖,是我珍视的阳光,是我握不住的岁月静好
  • 楚氏神皇

    楚氏神皇

    他,乃是楚家被耻笑的废柴,却因一纸黑书而逐渐走向了强者的舞台。他,腹中有千万本兵法战略,即使身陷万劫不复之地也能风轻云淡。他,性格凉薄不谈情说爱,却不得不因为他人的情债而颠沛流离。他是楚家的三子,楚凉。是废柴亦是楚家的栋梁!
  • 英雄联盟之巅峰玩家

    英雄联盟之巅峰玩家

    风会停息吗?每个人心中那一腔热血都不会低头.车祸醒来,发现自己回到初中时,英雄联盟开服才一年;再一次面对英雄联盟,仗着自己超越同阶段人的见识和水平,李井发誓要跨上那条征途.
  • 福妻驾到

    福妻驾到

    现代饭店彪悍老板娘魂穿古代。不分是非的极品婆婆?三年未归生死不明的丈夫?心狠手辣的阴毒亲戚?贪婪而好色的地主老财?吃上顿没下顿的贫困宭境?不怕不怕,神仙相助,一技在手,天下我有!且看现代张悦娘,如何身带福气玩转古代,开面馆、收小弟、左纳财富,右傍美男,共绘幸福生活大好蓝图!!!!快本新书《天媒地聘》已经上架开始销售,只要3.99元即可将整本书抱回家,你还等什么哪,赶紧点击下面的直通车,享受乐乐精心为您准备的美食盛宴吧!)
  • 废后崛起:首席召唤师

    废后崛起:首席召唤师

    她是二十一世纪的美女杀手,高智商、高情商、高能力。可转眼之间,却成了废物大小姐,蠢笨,花痴,遇人不淑。一朝苏醒,霸气重现,叱咤天地,谁与争峰?家里的母老虎敢对她耀武扬威?放出兽宠立马安静闭嘴蠢笨呆傻又怎样?她身负异能,闯天地、收萌宠,奇遇不断。相貌平庸又怎样?照样翻手为云覆手为雨,美出新高度。纵横大陆谁敢惹?敢封她为后,就该承担一切,敢觊觎她的异能,就该为她买单。权权交易,谁也不是谁的谁!可为什么她掉下山崖,他会痛不欲生?他会杀人如狂?为什么他们誓死厮杀,她会心乱如麻?
  • 地球世界的一万种死法

    地球世界的一万种死法

    林奇穿越到了村后一棵神树创造的微型世界,缩小了几百倍变成了厘米高的小人,在被蜈蚣追杀的时候,被木精灵部落收留,然后开始了一场奇幻的旅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