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兵伐谋”、“不战而屈人之兵”是孙子
所汲汲追求的用兵艺术的最高境界,也是全篇的核心思想。
【原文】
孙子曰:凡用兵之法,全国为上,破国次之;全军为上,破军次之;全旅为上,破旅次之;全卒为上,破卒次之;全伍为上,破伍次之。是故百战百胜,非善(1)之善者也;不战而屈(2)人之兵,善之善者也。
故上兵伐谋(3),其次伐交(4),其次伐兵(5),其下攻城。攻城之法为不得已。修橹辒(6),具器械(7),三月而后成。距堙(8),又三月而后已。将不胜其忿而蚁附之(9),杀士三分之一,而城不拔者,此攻之灾也。故善用兵者,屈人之兵而非战也(10),拔人之城而非攻也,毁人之国而非久也,必以全争于天下,故兵不顿而利可全,此谋攻之法也。
故用兵之法,十则围之,五则攻之,倍则分之,敌则能战之,少则能逃之(11),不若则能避之(12)。故小敌之坚,大敌之擒也(13)。
夫将者,国之辅也(14),辅周则国必强,辅隙则国必弱(15)。故君之所以患于军者三(16):不知军之不可以进而谓之进,不知军之不可以退而谓之退,是谓縻军(17)。不知三军之事,而同(18)三军之政(19)者,则军士惑矣。不知三军之权(20),而同三军之任(21),则军士疑矣。三军既惑且疑,则诸侯之难至矣,是谓乱军引胜(22)。
故知胜有五:知可以战与不可以战者胜,识众寡之用者胜,上下同欲者胜,以虞待不虞者胜(23),将能而君不御者胜(24)。此五者,知胜之道也。
故曰:知彼知己,百战不殆(25);不知彼而知己,一胜一负;不知彼不知己,每战必殆。
【注释】
(1)善:好,高明之意。
(2)屈:屈服,意为使敌屈服。
(3)伐谋:伐,攻打。全句意为以计谋而胜过敌人。
(4)交:这里指外交手段。
(5)其次伐兵:以武力战胜敌人是次一等。
(6)橹辒:即古代攻城用的四轮车。
(7)具器械:准备攻城用具。具,准备。
(8)堙:指土山。
(9)蚁附之:指士兵像蚂蚁一样爬梯攻城。
(10)非战:指不用交战的方法。
(11)通“钝”,这里指疲惫、受挫的意思。
(12)脱离,摆脱。
(13)避免与敌交战。
(14)这里是坚持的含义。
(15)辅助,这里指助手。原意为辅木。
(16)间隙,漏洞。
(17)危害,贻害。
(18)縻军:縻,制约;縻军,束缚军队。
(19)同:共同,这里指参与、干涉。
(20)政:这里指军队的行政。
(21)权:权变,权谋。
(22)任:任用、责任,这里有调度军队,指挥军队之意。
(23)乱军引胜:宋梅尧臣注“引胜”为“自去其胜”,即自取灭亡。
(24)虞:《国语·晋语》中注云“备也”,指准备。
(25)御:驾御、牵制、制约的意思。
(26)殆:危险,失败。
【译文】
孙子说:凡用兵打仗的法则,使敌国完整地降服是上策,击破它就次一等;使敌军全军降服是上策,击溃它就次一等;使敌人全旅降服是上策,击溃它就次一等;使敌人全卒降服是上策,击溃它就次一等;使敌人全伍降服是上策,击溃它就次一等。因此,百战百胜,还不算是高明中最高明的,只有不用战争就使敌军屈服的,才算是高明中最高明的。
所以,用兵的上策是以谋略胜敌,其次是通过外交手段取胜,再次是使用武力战胜敌人,最下策是攻城。攻城的办法是不得已的。制造攻城的大盾和四轮车,准备攻城器械,要三个月才能完成;构筑攻城用的土山,又要三个月才能完成。将帅不胜其忿怒,驱使士卒们像蚂蚁一样去爬梯攻城。士卒伤亡了三分之一,可是城还是攻不下来,这就是攻城带来的灾难。所以善于指挥战争的人,使敌军屈服不是靠硬打,夺取敌人的城堡不是靠硬攻,毁灭敌人的国家不是靠久战。一定要用全胜的计谋来取胜于天下。这样军队不至于疲惫受挫,而胜利可以圆满取得,这就是谋划进攻的法则。
所以,用兵的法则是:有十倍于敌的兵力就包围敌人,有五倍于敌的兵力就进攻敌人;有两倍于敌的兵力就设法分散敌人;有与敌相等的兵力就要设法战胜敌人。兵力比敌人少就要设法摆脱敌人,实力比敌人弱就要避免与敌决战。所以弱小的军队如果只知坚守硬拼,就会成为强大敌人的俘虏。
将帅好比是国家的辅木,将帅和国家的关系如同辅车相依。如果相依无间,国家一定强盛;如果相依有隙,国家一定衰弱。国君可能不利于军队的情况有三种:不了解军队不可以前进而硬叫它前进;不了解军队不可以撤退而硬叫它撤退,这叫做束缚军队。不懂得军队的内部事物而干预军队行政,将士就会迷惑不解;不懂得用兵的权谋而干预军队的指挥,将士就会产生疑虑。军队既迷惑又疑虑,各诸侯国乘隙进攻的灾难就会临头,这就是所谓自乱军心,自取败亡。
所以,有五种情况可以预见到胜利:知道什么情况下可以打,什么情况下不可以打的,能胜利;懂得根据兵力多少而采取不同战法的,能胜利;官兵有共同欲望,上下同心的,能胜利;以有准备对待没有准备的,能胜利;将帅有指挥才能而国君不加以牵制的,能胜利。这五条,是预知胜利的方法。
所以说,了解敌人,了解自己,百战都不会失败;不了解敌人而了解自己,胜败的可能各半;不了解敌人,也不了解自己,那就会每战必败。
“不战之战”最是高明
——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
“不战之战”,是极为高明的战法。
这要先从战争的属性说起。
战争属于一种政治手段,是为了解决对于资源、势力、生存的争夺,然而,这种争夺,在通常状态下是通过其他政治手段来解决的,比如经济、权谋、外交,如果动用了战争工具,就已经沦为下乘了。
从某种角度说,战争其实就是其他政治手段宣告失败的一种副产品,正因为手法不够高明,无法用其他方式解决问题,所以最后才只能用战争这种相对笨拙而不够有效率的法子来解决。如果用经济上、外交上、权谋上的手段在一开始便解决问题,那么,战争便成了一种不必要的东西,随之而来的毁灭与破坏,就更显得毫无意义了。
这便是“不战之战”的真义,在理论上,本就不需要战争。善战者不战,是在战争发动之前便已经把问题处理完毕,自然外人看不到战争。
摒弃战争、确保周全、双赢共惠是最高的战略准则,兴兵作战、刀兵相见、你死我活是战略上的下策。兵书《尉缭子》指出:“战再胜,当一败。”在战场上取得了两次胜利其损失相当于打了一次败仗,强调百战百胜不算高明,不战而胜才算高明。
孙子“不战而屈人之兵”的理念,在西方有一个很好的注脚:“胸前挂满勋章的将军不是优秀的将军。”东方西方,此心同,此理同,整个世界的战争心法,在高处殊途同归了。
“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在这“三伐一攻”中,政治斗争、外交斗争是放在军事斗争前面的。兵不血刃而达到目的,以“谋”为攻,用阴谋权术、政治手腕、经济制裁来代替将要在战场上大量消耗的生命、鲜血,无疑成本是要小得多的。运气好的话,甚至可以达成“全胜”的境地。《说文解字》中曰:“纯玉曰全。”无瑕的纯玉,象征着完美,保全,不动干戈,不流血。
战国时期,秦、晋联军寻衅前来攻打郑,将郑国国都围得水泄不通,国君郑伯见彼此的实力实在不成正比,眼看就有亡国的危险,便请动了隐居民间的高人烛之武。
烛之武在夜间悄悄来到秦营拜见秦伯,他分析说:“秦、晋包围郑,郑自然无还手之力,肯定亡国。但郑亡了,对秦又有什么好处呢?从国土上看,秦国与郑国之间隔着一个晋国,将来即使您分得郑国的领土,因为离得太远,需要耗费几倍的人力物力才能守住。晋国就没有这个问题,近水楼台,通过攻打郑,它可以迅速强大起来,实力就超过你们秦国了,而依晋国的侵略性看来,你们的前景恐怕不大乐观……如果秦留下郑,郑人将成为秦在中原的战略伙伴,不仅对秦无害,还可以牵制晋的扩张,保持秦的强势。再说秦不是早已经被晋出卖过吗?当年晋许诺给您焦、瑕两地,但他们却立即食言,自己在那里设置了堡垒,就是要防备秦的。将来晋消灭郑以后,下一个目标就肯定是你们秦了!您现在不是在为对手的利益卖命吗?您考虑考虑吧!”
秦伯被烛之武说中利害。于是,秦和郑反而结成了针对晋的攻守同盟。晋国自然只好放弃攻打郑的企图。烛之武凭借析理论辩,巧妙离间了秦晋关系,完美达成了“不战而胜”。
这种比得上攻城利器的“谋”,在古代叫做纵横术,专门有一批人在刻苦钻研,学成出师的往往有着“一怒而诸侯惧,安居则天下息”的本事,算得上人中之龙。他们能把握住时代的脉搏,在瞬息万变的事态中找到最关键的一点,然后轻轻一拨,以促使事态和时局向积极的、成功的方面转化,或转危为安,或易亡为存。
诸葛亮便是这样的佼佼者,他在家闲来拄杖观鱼,便轻易化去魏王的五路大军,保证新生的蜀国安然无恙。
刘备被火烧连营七百里,连病带气死于白帝城后,魏主曹丕发挥“痛打落水狗”的精神,用了司马懿五路进兵的建议。当那个看似白痴实乃假装糊涂的后主前去质问诸葛亮的时候,他才泄漏天机:“马超被羌人认为是神威天将,我已派人去让他坚守西平关,埋伏了四路奇兵,这一路不必担忧了。我命魏延带一军南下,布好疑兵阵,蛮兵多疑,必定不敢进,这一路也不用忧虑了。李严和孟达有生死之交,我回成都时,已写了一封书信,作为李严的亲笔信,派人送给孟达,孟达必然推病不出,这一路也不用忧虑了。阳平关地势险峻,我命赵云坚守不出,曹真没办法攻破,不久也会退兵,第四路也不必担忧。我还密调关兴、张苞各领兵三万,驻扎在紧要之处,作为各路救应,以保万全。孙权只有四路获胜时,他才会出兵。现派邓芝出使东吴,陈说利害便可。”
谈笑间把五路大军视同儿戏,竟随手化解。
雍正帝胤禛,也是深谙“不战”心法的个中高手。
胤禛信奉禅宗,而在谋取皇位的方面,也显得清净无为、韬光养晦。他的心腹戴铎,在康熙五十二年(1713年)为他谋划:
“处英明之父子也,不露其长,恐其见弃;过露其长,恐其见疑,此其所以为难。处众多之手足也,此有好竽,彼有好瑟,此有所争,彼有所胜,此其所以为难。其诸王阿哥之中,俱当以大度包容,使有才者不为忌,无才者以为靠。”
戴铎提出的策略是——对父皇要诚孝:适当展露才华。不露才华,英明之父皇瞧不上;过露所长,同样会引起父皇疑忌。对兄弟要友爱:大度包容,和睦相待。对事对人都要平和忍让:能和则和,能结则结,能忍则忍,能容则容。使有才能的人不忌恨你,没有才能的人把你当做依靠。
雍正帝按部就班,一一行去。在对皇太子的废立上,他不明确表态,窥测风向,暗藏心机。他对皇八弟允禩集团,既不附从,也不作对。他佯听父言,“安静守分”,虔心佛法,广结善缘。他对父皇表示忠孝,又尽力友善兄弟,并交好朝廷诸臣。对其同母所生的皇十四弟允禵,却不去交结,听任其同皇八弟允禩结党,“常将冷眼观螃蟹”,看尽了皇太子党和皇八子党争得鱼死网破的笑话。
雍正的“不战”得到了什么样的回报呢?看看今存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康熙遗诏》便知,上面清清楚楚写着:“皇四子胤禛,人品贵重,深肖朕躬(很像我本人),必能克承大统,著继朕登基,即皇帝位。”
将帅能力的尽情发挥
——夫将者,国之辅也,辅周则国必强,辅隙则国必弱。
做将帅的,若想将一身本事尽情发挥出来,博个“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则不仅要本人努力,还要得到“上”与“下”的助力。
首先看“上”:
“将能而君不御”,所谓“不御”,就是知人善任,用而不疑,放手发挥他们的才能,不去束缚他们的手脚。
喜欢御将的“君”们有个心理因素,就是只相信自己,不相信别人,甚至把自己看做是救世主。有了这种心理,就必然御不当御,从而影响事业的发展。
拿沙皇亚力山大一世来说,他对军事一窍不通,却又摆出一副军事专家的架子。他听不进元帅们的合理意见,自以为是地瞎指挥一通,结果导致了1805年俄法战争的惨败,自己也几乎送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