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751900000021

第21章 江山美人,千古英雄竞折腰(2)

要知道自己能做什么,首先就要知道别人已经做了什么。最有能力的政治家在制订自己的计划之前,都会如此考虑。而武则天恰恰正在做这样的事情,她想要自己独揽大权,就要学会历史上已有的经验,并且在历史上失败的政治活动中吸取教训。

在武则天之前,吕后可以说是最为显赫的一个霸占了夫家政权而发号施令的女性。但是,吕后最终没有把她的事业贯彻下去,她为吕家留下的江山很快就被汉朝的功臣们收回去了。武则天也想成为吕后那样的奇女子,但她想比吕后更为成功,所以,她不但要做一个自己君临天下的皇帝,更要为自己选择十分优秀的接班人。

这个计划,就是武则天“去唐朝化”的精要。唯有把唐朝的因素全部剔除,才能让自己的势力有机会慢慢生长,而自己的势力生长起来,自己就能牢牢地把江山把握在手中。

此时,仇视他的政敌以长孙无忌为首仍控制着朝廷,随时随地都会颠覆她。因此,她一当上皇后,便着手一一清除她的政敌,为其登上皇位开辟道路。

此时的长孙无忌集团是武则天首先要清除的对象。显庆四年(659年)春,武则天授意许敬宗编造朋党案,致使长孙无忌自杀。因受其牵连,长孙无忌集团或杀或流或贬,被彻底摧毁。

与此同时,李义府、许敬宗被擢为宰相,逐渐成为武则天的亲信。

资源优化组合

仅仅打击反对派、扶植亲信,并不能稳固自己的权势,假使自己的丈夫高宗早逝,那么武则天将无法再享有合法的地位,她只能做一个在后宫享清福的皇太后。于是,她使用各种办法,对唐朝的政治资源进行有利于她的优化重组,逐步“去唐朝化”,建立自己的权威和统治地位。

高宗不满武则天的专横牵制,与宰相上官仪密谋废后,却被媚娘发现,逃不过劫难的上官仪及其子上官庭芝被下狱处死,家属籍没。

上官仪被杀后,朝廷中再没有敢与武则天作对的。从此,她的政治权力迅速膨胀起来。早在显庆五年(660年),高宗就因病让武后决百司奏事,几乎取代了皇帝权力。上官仪伏诛后,武则天垂帘协助高宗理政,已形成“天下大权悉归中宫……天子拱手而已”的局面,朝廷内外称帝、后为“二圣”。

武则天受命辅政,便不断提高自己的政治实力,所做的最重要的一件事即是《姓氏录》的修订。贞观中,唐太宗命高士廉等依照官位定族姓的原则,修撰《氏族志》。但是《氏族志》并没有跳出魏晋以来重阀阅的旧例。所列九等二百九十三姓中仍有许多官职很低的旧士族,特别是它把武姓排斥在外,这当然是武则天所不能容忍的。显庆四年(659年),许敬宗、李义府等奏请修订《姓氏录》,列后族武姓为第一等,其余按官品高下分为九等。这就彻底打破了氏族大姓排在首位的框框。

武则天为实现自己雄心勃勃的政治抱负,用各种手段扩大自己对官僚阶层的影响,不断培植和更新拥戴自己的官僚队伍,奠定了她一生成功的基础。周隋以来,随着九品中正制逐渐废除,到武则天时期,科举制度发展起来,大批新成长起来的庶族地主知识分子蜂拥进入官场,武则天作为他们的总代表,为他们广开了门路。当唐高宗在世时,武则天便在一定程度上造就了一支有相当势力的亲信队伍,其核心是始于乾封年间的北门学士。北门学士是武则天以修撰为名召入禁中的文人学士。他们不仅进行修撰工作,而且依仗武后的权势,直接参与朝政,分割宰相权力,从而成为控制外廷的重要御用力量。在此后的二十多年里,武则天由皇后到临朝称制,进而逐步造成改唐为周的形势,这些文人学士智囊班子的作用是不可低估的。

上元元年(674年),武则天进号天后,上意见书十二条,即所谓“建言十二事”,包括了劝农桑、薄赋徭、息兵、广言路等十二项内容,这是具有政纲性质的建议书,涉及了国家政治、经济、军事、社会等各个方面,都由皇帝诏令实行。

自显庆五年,武则天以皇后身份参政以来,通过上述提高武姓本家和在职群臣的社会地位,扩大亲信队伍,提出政治纲领等一系列步骤,逐步发展了自己的实力,扩大了影响,“去唐朝化”取得了初步功效。

接下来,武则天就开始把一切可能成为唐朝继承人、与自己作对的人都一一清除,她要让唐朝这个庞大的资产没有管理者,只能由自己来控制。

武则天亲生的儿子有四个,长子李弘、次子李贤、三子李显(又名哲)、四子李旦(又名轮)。显庆元年(656年),高宗立李弘为皇太子。李弘性情仁厚,谦虚谨让,深得唐高宗和大臣的信赖,表现出了良好的治国才能和品行。

高宗身体越来越差,想把皇位传给长子李弘。这使武则天忧心忡忡,眼看着自己将要丧失辅政的权力,进而女皇的理想也将化为泡影。儿子对自己又很不顺从,屡次违背她的旨意。上元二年(675年)四月,武则天终于用药酒毒死了二十四岁的皇太子李弘。

李弘死后,体弱多病的唐高宗打算把皇位禅让给政治才能过人的皇后武则天,但是在大臣的反对下没有实行,不过高宗的提议对武则天是一个很大的激励。

李弘死后一个月,次子李贤被立为太子。李贤聪明好学,屡次受命监国。李贤处理政务颇能干。唐高宗安排的宰相班子基本上是太子李贤的人,反武则天的力量有一定的优势,武则天又一次面临失去权力的危机。武则天立即指使人罗织罪状,告发太子好声色,怀逆谋,兴师动众搜查东宫。永隆元年(680年)八月,太子李贤被废为庶人,不久被迁往巴州。四年后,武则天派人去巴州杀死了李贤。李贤一案牵连了很多人。李贤的一批党羽被杀、被流放,唐宗室子孙也有许多受牵连。

永隆元年八月,李贤被废翌日,三子李显继为皇太子。弘道元年(683年)十二月,唐高宗驾崩,李显即位,高宗遗诏中说军国大事应由太后武则天处理。这又为武则天上台铺下坦途。武则天能够容忍李显继帝位,是由于李显不及他两个哥哥聪敏,容易控制。而且此时她称帝的时机还不成熟,外廷尚未完全控制住。

嗣圣元年(684年)二月,武则天借故将即位不到两个月的唐中宗废为庐陵王,幽禁于深宫。又立四子李旦继皇位,是为唐睿宗。武则天虽让李旦继承皇位,但不准他参与政事处理,自己临朝专政,圣衷独断,由此开始了改朝换代的准备。

政权易容

武则天这个“去唐朝化”计划的目的,就是完成改朝换代,并且把自己开创的朝代传下去。但是她如何实现平稳过渡,把自己以前投入的资本全部收回,并且把国家这个固定资产划归自己的名下呢?

武则天是用驯兽的方法完成这一计划的。在她做唐太宗身边宫女的时候,西域贡来神骏狮子骢。此马性情暴烈,唐太宗和李治等群臣在御花园观马。太宗问:“如此神骏,诸卿谁能驾驭?”众人面面相觑,无人敢应。这时,武媚娘——也就是后来的武则天——突然说:“臣妾可以驾驭。”太宗为武媚娘的胆略和气魄所惊慕。笑道:“就凭你这样娇嫩,行吗?”武媚娘却一本正经地说:“只要陛下给臣妾三样东西,管叫神骏服服帖帖。”太宗问:“哪三样器物?”武媚娘说:“一条铁鞭,一把铁锤,一把匕首。可先以鞭挞,不服施以铁锤。再若不服,就用匕首切断其喉。”

事实证明,这个驯兽的方法很有效,使她成功地完成了国家的产权过户。

李唐宗室计划起兵,豫州刺史越王李贞及其子博州刺史李冲,在匆匆起兵后很快被镇压下去。而武则天则在主观上夸大了反对派的势力,鼓励告密、任用酷吏,任威刑以禁异议,大肆屠杀李唐宗室和内外大臣。正是在这种情况下,武则天称帝的道路得以扫清。

人才是安邦治国之本。招贤纳士,选才任能,在武则天称帝以后得到了广泛实施。她选才的方法是:一、自举。规定官吏和百姓都可以“毛遂自荐”,根据自己的才能要求升官或做某官。二、试官。下令各级官吏举荐人才,亲自接见。先让其试做某官,然后提拔重用或罢免。三、员外官。这是有职无权的官,但同样领取奉禄。四、殿试贡生。亲自考贡生、亲自录取。五、武举。招收有武艺的人。这种不计门第,不讲地位,不论资排辈的选拔官吏方法,无疑是一种很好的措施,能广泛地选拔有才能的人到各级衙门任职。

武则天用人不计门第,不欺无名,不避仇怨。上官婉儿祖父上官仪和父亲上官庭芝都被武则天所杀,上官婉儿被黥面罚做宫里的奴婢,武则天发现上官婉儿文学才华很好,就把她收在自己的身边,信任重用。批阅奏章,起草诏令都交上官婉儿办理。又如,武则天要宰相狄仁傑推荐一个有将相才能的人,狄推荐张柬之,说:“这人虽然老了,但有宰相的才能。”后武则天又要狄仁傑推荐贤才。狄说:“前次推荐的张柬之,还没见用呀!”武则天说:“已经任命为司马了!”狄说:“我推荐的张柬之可以当宰相,不是当司马的。”不久张柬之被提升当了宰相。武则天当政时期,还搜访了不少有才能而正直的人,诸如郝处俊、杜景俭、徐有功、魏玄同、魏元忠、姚崇、裴行俭、娄师德、王孝杰、唐休景、狄仁傑、王及善、朱敬则等,都是当时有才能的文武大臣。虽然其中有的被武则天杀了,但这些大臣最突出的特点是不趋炎附势、阿谀奉承,为人正派,敢于直谏。

兼听则明,偏信则暗是武则天幼年时代在太宗身边耳濡目染过的。唐太宗从谏如流的大度胸怀使得群臣能广开言路,畅所欲言,集思广益。武则天登基后也效法太宗,让群臣各抒己见,博纳群智。贞观老臣刘仁轨,刚正不阿,上疏以吕后祸国事让武则天逊位,她却并不计较。朱敬则上书要皇上免除严刑峻法,施以仁政,广布恩德,使天下臣民消除恐惧和顾虑,得到武则天褒扬,被任以正谏大夫兼修国史。刘知几进言“赦令不可太滥,不要随便提升官吏,裁汰多余官员,节制恩赏及官员不可调动频繁”等意见,中肯而切时弊,均被采纳。武则天重佛事,喜祥瑞,群臣对此多有劝谏。圣历二年(699年)十月,一树梨花奇异地开放,武则天折一枝梨花问大臣:“这是什么奇瑞?”诸大臣说:“陛下恩及草木,所以秋天的梨树能再次开花。”凤阁侍郎杜景俭却说:“现在已是秋天,草木忽然开花,是违反自然规律的,臣担心陛下布教施政有亏典礼。此外臣等身为宰相,本应助陛下大治天下,却导致天理物理不平,这是臣之罪过。”说毕,倒地请罪。杜景俭不谄媚逢迎,敢于直谏,很使武则天感动。脱口而出:“卿真宰相矣!”

武则天为了履行她“去唐朝化”的计划,让江山掌握在自己手中,重用贤臣,虚心纳谏,从而确保不会受到唐朝旧臣的颠覆。其实,她对臣子们的鼓励也好,宽容也好,重用也好,只是让国家这匹暴烈的“狮子骢”能够在自己身边服服帖帖,不再轻易逃走。

权力女人的铁血政策

武则天为了维护统治,实行“酷吏政治”;有人则凭这一点认为武则天是“残暴”的女人。

事实上,武则天与酷吏的关系是复杂的。虽然武则天统治时期的酷吏较多,但并不能说明武则天实行了“酷吏政治”。至于把酷吏作为武则天“残暴”的根据,也缺乏应有的说服力。

众所周知,武则天在政治舞台上活动的时间是很长的。若从显庆五年(660年)十月参与朝政算起,到神龙元年(705年)正月退位,前后将近半个世纪。若从嗣圣元年(684年)临朝称制算起,独自控制最高权力的时间长达二十一年。即使从天授元年(690年)改唐为周算起,当皇帝的时间也有十五年。如果我们把武则天的统治时期划分为辅政、临朝、称帝三个阶段,具体考察一下各个阶段的历史,就可以清楚地看出,武则天只是在改朝换代前后的特殊情况下才重用酷吏的,酷吏存在的时间是相对较短的。

武则天辅政阶段历时二十三年。这一阶段,唐高宗是天下的最高统治者,武则天只是以皇后的身份参与朝政。但是由于唐高宗“头重目眩”的病经常复发,又患上了可怕的虐疾,所以军国大事常由武则天处理。这种情况在宰相上官仪被杀后表现更为突出。史载“上每视事,则后垂帘于后,政无大小,皆与闻之。天下大权,悉归中宫,黜陟、杀生,决于其口,天子拱手而已,中外谓之二圣。”这说明,武则天在很大程度上控制着国家的实际权力。在辅佐高宗的日子里,武则天“内辅时政”,“忧劳天下”,是很有作为的。她不仅克尽妇职,亲祀先蚕,从驾封禅,重用学士,著书立说,而且上书言事,出谋划策,协助高宗在政治、经济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改革。

当时武则天是主张“以道德化天下”的。她曾建议“王公以降皆习《老子》”,反对酷刑和苛政,希望通过约法省刑、无为而治的办法实现天下大治。所以当时她虽广开仕途,扶植新贵,但并没有使用过一个酷吏。当时社会上也没有出现一个著名的酷吏。很显然,武则天在辅政期间并无器重酷吏之事。

武则天临朝称制时间较短,只有六年,但这六年是武则天政治生涯发生转变的关键性阶段。这一阶段,武则天废中宗,立睿宗,以皇太后的身份独揽大权,成为实际上的最高统治者。

武则天在临朝之初是很想大有作为的。也就是说,她要用自己的全部才能治理国家,以报答唐高宗的重托和天下人的拥戴。为此,她决定旗帜尚“金”,同时改变百官服色和称谓,准备通过网罗人才、放宽刑法的办法“大收人望”。但是,对于她的所作所为,“天下颇多流言异议”。

当皇帝的十五年是武则天一生中最重要的阶段。天授元年(690年)九月,武则天改唐为周,破天荒地登上皇帝宝座。这一事件在朝野上下引起了很大的震动。虽然支持武则天的人很多,但在暗地里反对武则天的人也不在少数。为了清除政敌,巩固新生的武周政权,武则天在天授年间仍不得不重用一些酷吏。

所以在武周初年,酷吏仍然较多,大酷吏来俊臣就是这个时期出现的。不过,这种局面维持的时间并不太长,政局稳定后,武则天即不再器重酷吏。万岁登封元年(696年)十月,武则天颁发了《减大理丞废秋官狱敕》,重新提出了约法省刑、无为而治的主张。显然,到这个时候,武则天就已不再重用酷吏了。神功元年(697年)六月来俊臣被杀后,酷吏们也都退出了政治舞台。从这时起,到武则天退位,再也没有出现过酷吏。

同类推荐
  • 超级混乱大陆

    超级混乱大陆

    历史名将PK游戏人物。武学江湖风云再起。神兵利器VS科幻武器。天越不禁大叫“我穿越的到底是个怎么样的一个大陆,好是混乱啊。”
  • 二流太监辅国记

    二流太监辅国记

    朱矛,北京大学历史系高材生,无父无母的孤儿,被女友甩了,由于机缘巧合,穿越到了某个不知名的国家,白天带着体弱多病的太子升级打怪,晚上戏戏宫女,逗逗公主,从痞子太监到辅国大臣,从无名小卒到扬名四海,且看都市痞子如何玩转朝野。
  • 震惊世界的100次变革(下)

    震惊世界的100次变革(下)

    本书对世界历史的真实过程做了纵深的透视,对人类文明的伟大成就做了全面的阐述,它从浩瀚的历史文库中,撷取精华、汇聚经典、分门别类地对历史上曾经发生的重大事件进行分析介绍,向广大读者尤其是青年朋友们打开了一扇历史的窗口,让他们穿越时空隧道,在历史的天空中遨游、于探幽寻秘中启迪智慧,启发思考,启示未来。
  • 大宋投资商

    大宋投资商

    投资是为了什么?赚钱?还有呢?大宋朝豪门之间争夺真的只是为了钱吗?商人与政治家到底有什么关系?身世成迷的年轻人如何玩转复杂的政商两界?斗豪强、逼贪官、争歌女、娶公主……
  • 孙子与兵家思想

    孙子与兵家思想

    《孙子与兵家思想》中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把中国文化中的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等知识要点全面展示给读者。
热门推荐
  • 穿越:倾城之恋

    穿越:倾城之恋

    是人?是神?倾城之恋的时空之旅……缥缈的轩辕魔宫,对她,却咫尺天涯。遥远的梦依宫,对她,却近在咫尺。
  • 乱一世情缘

    乱一世情缘

    厌倦世家规矩的她毅然选择进入演艺事业,姐生性张狂拒绝家族约束,不料一场车祸将她带到架空王朝,倾城容貌只身一人,身怀才艺如宫廷斗白莲,遇太子,逢王爷,面对痴心二人她又该如何抉择?一人颠覆两朝盛世,蓦然回首,还有谁苦苦等她于阑珊处?
  • 鲜妻勾勾手:首席老公,乖乖走!

    鲜妻勾勾手:首席老公,乖乖走!

    【爆笑狂宠】自从结婚后,顾仙仙每天必喊的一句话是------老公,我们离婚吧?只是喊了一年了,还是没把婚离掉。没离掉就算了,这肚子却慢慢的鼓起来了,骗子,不是说好假结婚的吗?为什么假着假着,就变成了真的呢?(简单的来说,就是女汉子和腹黑男的婚后生活!男女双洁)
  • 那些年,我们错过了彼此

    那些年,我们错过了彼此

    十六岁花季的我们,都应该有一个美好的花样年华,一场轰轰烈烈的恋爱、一场拐角处的邂逅、一次释放的洒脱、一场倒追戏。爱情是美好的,我们彼此路过对方的世界,可最后却迷茫在分岔路口的交接点,那些年错过的爱情,好想拥抱你,拥抱错过的勇气,曾经想征服全世界,到最后回首才发现,这世界滴滴点点全部都是你,曾经的疯狂只是冷漠的开头,曾经的那些年,我们错过了彼此......
  • 天下无双,废材要逆天

    天下无双,废材要逆天

    她是杀手界第一,却遭同门背叛,穿越到曾经天才,现在废物的身上,呵呵,废材,,她驭万兽,炼神丹。他宠她,天下宝物,捧到她面前,她要后宫佳丽三千,他可不许呢,她只能有他一人就够了呢!
  • 宿命之七煞堂

    宿命之七煞堂

    神秘的转校生古凡,带着最好兄弟的遗言,来到异地学校,誓要改变一个叫张霞女孩的命运,却无意之间闯进了校院暴力之中,糟人暗算狼狈显些入狱。被欺负无助的张霞,因为替自己说话被打骨折的兄弟,古凡携着满腔的怨气,展开疯狂的反抗,却不知道他正在朝着更深一步的深渊走去,从而揭开了更多鲜为人知的秘密!人善被人欺的社会,古凡以及他的一众兄弟应该何去何从……
  • 独宠冷妃

    独宠冷妃

    为逃父母逼婚从悬崖上掉下,穿越时空来到这个时代,可是面临的却是被逼嫁给皇上。天哪,这到底是怎么回事!你以为我真的想娶你,少做梦!既然你姓冷,那就赐你冷妃之名,居秋冷宫……
  • 九霄冥域

    九霄冥域

    一声雷吟,苍穹破;一滴赤泪,鬼神泣;九霄雷霆,冥主出;断肠血泪,元凝思。剑指九幽,九幽殇;脚踏八荒,八荒荡;曲腕覆天,亦无阻;阴阳之极,我主宰!弱?或许只是吾等之表面现象!强?何尝不是吾等之隐藏背后!纵然天妒吾等,吾亦逆乱九霄!(感谢创世书评团提供论坛书评支持!)
  • 鱼渊

    鱼渊

    我叫钓戎,是东海海神若的第五个女儿。我拥有世间无二的三色龙尾。白色如极北之地延绵千里的冰原,黑色如透不进一丝光明的万丈深海,金色如破晓时分璀璨的太阳。预言说,我一生将会拥有三个男人,一个将我遗弃,一个因我而死,一个致我死命。父亲只道那是胡言乱语,却不料这残忍的预言终有一天实现。讲述鲤鱼化身成龙、都渣男、寻真爱、夺天下的故事
  • 三国降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