凭着虎符玺书,丘处机师徒挽救了大批中原人,“由是为人奴者,得复为良。与濒死而得更生者,毋虑二三万人。中州人至今称道至之”。到忽必烈统一中国的时候,继丘处机执掌全真教的弟子尹志平,还凭借丘处机留下的虎符玺书,庇护了很多人的生命财产。当国难当头之时,一个新兴的道教宗派挺身而出,承担了存续文脉的工作,并尽己所能保护百姓,这种贡献,只能用功德无量来形容。
不过,相同的事物也可能有完全不同的看法。王重阳“清静”的修行方式客观上很适合女真和蒙古统治者的需要。女真和蒙古统治者入主中原,最伤脑筋的就是没有好办法化解民族矛盾,而王重阳的清修主张正好消磨汉人反抗异族统治的斗志,有利于缓解民族矛盾和巩固异族君主的统治地位,所以王重阳创立的全真派在金元两个外族统治时代迅猛发展,并得到了官方的全力支持。王重阳也被元朝皇帝先后册封为“重阳全真开化真君”和“重阳全真开化辅极帝君”。
从道教的发展上我们来看看大的背景。道教是中国本土宗教,最开始有自己的理想社会构想,主要是要求平均。以道教为基础的社会构想和以“外儒内法”为基础的社会构想不同,这种张力导致道教在2世纪一直到5世纪一直起事,同以儒法为基础的统治阶级对立斗争,主要有张角领导的黄巾起义(彻底动摇了东汉王朝的统治基础),汉末张鲁五斗米教割据四川,最后是东晋孙恩、卢逊的黄天教起事。道教的历次起事,基本都遭到残酷镇压,教众死伤惨重,从那以后,道教平和下来,走上自我修炼的路子,不再积极参与社会活动。直到今天,正统道士都是相对封闭保守的。在思想上,注意协调与儒家、佛教的关系。
从这种理路下来的全真教,就难免成为软化人民斗志的政治性宗教了。从而受到此后历代统治集团的支持也就很自然了。如果王重阳躲在“活死人墓”中还有与统治者无关的假象,而他的七个弟子,即所谓“全真七子”就赤裸裸地同皇室勾结在一起,全真教的活动中心也固定到首都燕京,建立了太极观(后改名长春宫),并成为全真派的最高殿堂。而丘处机不远万里拜访成吉思汗也就有了不那么光辉的理由。全真派从丘处机到尹志平、李志常,都为元帝国巩固统治立过大功,都被册封为“真人”,全真教的思想也是元朝统治地位得以巩固的精神支柱。
当一切尘埃落定,我们今天回头看全真教当时的行为,只能说,存续文脉和政治性宗教竟然是同一回事。在当时打也打不过、逃又逃不了的时候,争取一时的妥协实在是明智之举,主要看后面的人得到这个喘息机会怎么办,是奋起还是屈服,应该说结果还不错,金国女真人被完全同化,蒙元统治不到一百年被赶回草原。
王重阳和“全真七子”并不是金庸笔下的民族英雄,相反,如果用最狭隘的眼光去看,还有汉奸的嫌疑。不过,就宗教“保全生命,以成全真”的真谛来说,他们做得非常漂亮。
内丹功法入太极
太极拳是一种奇异的武术,估计外国人很难认为这是一项技击。其招数倒没有什么特别,在戚继光的兵书里面有所总结记录。奇就奇在太极拳是一套内丹拳法。从它的产生来看,不再是模仿自然界的猴子、白鹤、蛇之类的动物,不再是总结战争幸存者的经验,而是先有理论后有实践,理论指导实践,根据内丹的理论和导引术创造出的崭新拳法。
武当山著名道人张三丰,是炼内丹的大家,被称为“武当丹士”。他就是依据道教“长生久视”的需要,创造了太极拳。这是武术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是一个造福千古,泽被万代的贡献。太极拳起源于道人养生健身,而练太极拳的目的主要也是养生健身,技击倒在其次。
张三丰名全一,字君宝,号三丰。辽东懿州(今辽宁阜新东北)人。因为是得道的游方道士,到底死在哪里不能确定,只有一些传闻,其生卒年也搞不清,活跃时间大约在元末明初。
张三丰一副好身板,身材颀伟,龟形鹤背,大耳圆目,须髯如戟。总之是个身材高大的人,和今天的东北人比较相符。
张三丰也叫张邋遢。作为一个游方道士,不讲究物质生活,得着吃就吃,得着穿就穿。他不管寒暑,都只穿一衲一蓑,吃起饭来升斗辄尽,有时数日一食,甚至数月不食,所以难怪吃一次吃得那么多。兴致来了就穿山走石,能一日千里。他到处乱跑,行无常行,住无常住,人们都认为他是个怪人,又很有娱乐才能,擅长搞笑,旁若无人。因为他不修边幅,又称邋遢道人。
他自言出身书香门第,幼年入道,拜张云庵道长为师,后还俗专修儒学,曾在中山府安喜县做过县令,不久辞官,师从终南山火龙真人,传以大道,命出山修炼。
在俗世经历以后,他南至武当,住在少祖山洞穴,修炼内丹。张三丰在山洞居住九载,练到九转还丹,终于练成。
张三丰炼“内丹功”的实践与体会,在他的著作《玄机直讲》、《玄要篇》中多有记述。内丹功俗称“气功”,其行气需要肢体动作进行导引,张三丰根据炼内丹的需要,创造了太极拳。张三丰创造太极拳有几种传说,一种是他看到鹊、蛇相斗(俗称“龙凤斗”),一种是他看到猫、蛇相斗(俗称“龙虎斗”),从中得到启发,创造了一套静如处子,动如飞羽,柔如灵蛇,刚如猛虎的全新拳法“太极拳”。
太极拳,“拳为小道,而太极大道存焉”,“拳名为太极,实太极自然之运行,阴阳自然之而合也。”拳融道中,道存拳中,太极拳就是体现人与自然的合一,练太极拳的过程,也就是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过程。
太极拳以圆弧运动作为动作运行轨迹,这是对“道”运行规律的哲学思想的扩展和延伸。万物的起点是道,最终还要回到它的起点。道的运行规律是一个圆圈。“道”的运行轨迹的圆圈运动,是万物“生生不息,永无穷殆”的最佳图式。这个图式,就是“太极图”。
太极生阴阳。在交手实战中,太极拳手强调把敌我双方当做阴阳对立的整体来看,根据攻守、顺逆等阴阳变化规律和对手动作特点,采取相应对策,以便克敌制胜。太极拳技击时,“以柔克刚”,“以静制动”,“避实就虚”,“随曲就伸”,“后发先至”,“借力打力,四两拨千斤”,都是阴阳变化规律的具体运用。
以柔克刚的技艺境界,对练太极拳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在身法上,要灵活,似游龙,如飞凤,轻快若风;在手法上,要随心而动,击出似闪电,出手不见手;在步法上,要随心投足,步走奇正八方,使对方迎之不见首,随之不见其后;在心理上,要不怕近,不怕刚,不怕猛,顺乎自然,因势利导,彼不动,我不动,彼动我先动;在练功上,要内练精、气、神,三华聚顶,外练力、速、变,意动形起。
发劲时,似乎柔软如绵,实则坚硬如铁。迎战时,以变应变,随境而化,随意而变,随心所欲,似攻似守,似发似收,犹如水之无所不至,气之无所不入,战敌则无所不适,克敌则无坚不摧。诚如此,就达到以柔克刚,以静制动的目的了。
以上仅仅只是太极拳武术的层面,只是太极拳的皮毛和应用。
太极拳的核心在于内丹修炼。佛教修来世,道教修今世。道人修炼的目的就是为了“长生不老”,“飞升登仙”。因此,他们对养生健身十分重视。
唐宋以前,道人丹士主要借助外物(外丹),用丹砂之类的东西炼丹。豆腐、火药就是这样发明出来的。但是炼制长生不老的灵丹,没有大的进展,反倒历代炼丹家因为服食丹药中毒死了不少。唐宋时期,炼丹已经转向修炼内丹,就是通过导引行气炼内丹。道教认为“人在气中,气在人中”,要养生必须“宝精爱气”,气是“人”与“仙”之间的桥梁。这种“气”的凝结就是“内丹”,炼内丹就是“炼气”。
炼气的方法,大致有三种办法:
食气,即不食五谷,专门食气,最后达到“辟谷”而“胎息”的境界;养气,吐故纳新,补充内气,护养真气,延年益寿;行气,运用意念,调动内气,周身运行,通达筋骨,驱逐百病,行气的最高境界,是用身体内的阴阳二气,在自身中“烧炼”,所谓“自家精血自交媾,身里夫妻真妙哉”。人体就是“丹鼎”,炼出来的“丹”称为“圣胎”。
道教胜地楼观台刻有一副标明“太上老君作”的对联:玉炉烧炼延年药,正道行修益寿丹。就是讲的炼内丹。有人说,内丹炼成,可以通过内视看到一颗发光的“金珠”。体内有了这种“内丹”(即“圣胎”,或叫“真元”),精、气、形、神就可以凝聚不散,人就可以长生不老了。
炼气需要导引行气,这就产生了练拳。在练气的时候,引入武术动作,而练拳的过程中,又渗入了练气的目的。因此拳术的技击价值观念在道拳中受到气功养生观念的冲击,形成了“养生第一,技击第二”的道教武术观。这种道教气功与武术运动的结合,便产生了最初的武当太极拳。太极拳讲究“内练一口气,外练筋骨皮”,讲究“阴阳变换,圆弧扭丝,动中求静,柔中寓刚,细长深匀,气沉丹田”,建立“以丹田运化修炼为核心,以经络气血畅通为先导,以通过性腺系统功能为重点”的有序化程序,达到增强生命活力,延年益寿的目的,就是这个道理。
张三丰创造的太极拳(武当内家拳),可以健身、医身、防身、娱身,其宗旨为养生去病,延年益寿,是全人类珍贵的文化遗产。几百年来,武当拳派薪火相传,弟子亿万,风行世界,成为与少林拳派媲美的武术体系,有“北崇少林,南尊武当”称誉。武当山成为太极拳的祖庭,张三丰成为太极拳的祖师,到武当朝圣拜祖自然也就形成了热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