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751700000030

第30章 张幼仪——后来才明白什么叫爱(1)

引言

于浪漫诗人而言,她不似林徽因那般有“最是一低头的温柔,像是水中莲花不胜凉风的娇羞”,也不似陆小曼那般若诗人欲呵护于手心里捧着的那张“芙蓉如画柳如眉”的山水潋滟。她只是个在爱的稀薄之中坚韧的、隐忍的女子。然而,于世人眼里,她若那娇柔的矢车菊,看似柔弱单薄,却自有风骨,花季来时,便从容绽放满眼湛蓝。

1.不懂风情的女子

她不是那种懂得风情的女子,她却有着女性柔韧且绵密的爱。只是,满眼风情浪漫的徐志摩自是不可体会的,因他体会的始终是那不胜凉风的娇羞。于此,她便有了挫折的命运,有了黯然的青春,并把一世的好年华付诸那东流的逝水之中。

所幸,于暮年之时,她还可遇见一个懂她的男子,给她以真爱,给她以温暖。于此,她生之若夏花的人生,有了除徐志摩以外的精彩。

她出身名门,于20世纪三四十年代里是不可多得的“贤良淑徳”女子。不过,命中的那场“错爱姻缘”却将她的生活陷入于深渊之中。遇见对的人是幸,遇见不对的人,便是那不幸。不幸的是,她的良人所爱的,或清丽、或风情、或妖娆的女子。

于此,她的世界成了一个人的城池。孤独、歧视、抛弃、隐忍,只能她一个人承受。

不过,对于那个她以15岁的花样年华嫁于的男子,她始终是包容和成全的。于此,世人便都知大诗人徐志摩生命中有一个叫张幼仪的女子,为他那空灵的才情、四溢的爱,而选择成全和忍痛割爱。

她深谙张爱玲说的“因为懂得,所以慈悲”。只是,她的那个良人始终不懂得她,因而便也就谈不上那慈悲。如是,她的生活便陷于他的不义之中,因而变得艰辛无望。

那国门之外的城市,成了她心中的一座伤城,也是孤城。

当徐志摩为了继续和他心中的“女神”绵延那份绮丽的浪漫,便残忍地把身怀六甲的她独自留在那座城市中,以此完成自己心中的出逃。

此后,她学会了坚强,亦练就了独立生存的能力。此后,她的世界一片温润、光明。

梁实秋曾深怀崇敬地说:“幼仪是极有风度的一位少妇,朴实而干练,给人极好的印象,凡是认识她的人没有不敬重她的,没有不祝福她的。她没写过文章,她没作过宣传,她没说过怨怒的话,她沉默而坚强地过她的岁月,她尽了她的责任,对丈夫的责任、对夫家的责任、对儿子的责任,然后在她晚年时寻得一个归宿。凡是尽了责任的人,都值得人尊重。”

在现代,随着文学和影视作品的推波助澜,林徽因、陆小曼之名比之徐志摩是有过之而不及,而她这个“他的女人中说不定我是最爱他的”人淡如菊的女子,却被世人渐渐淡忘。

她这个最爱志摩的女子,以一枝“菊”的暗香飘摇在上海滩上。

2.出身名门

曾有个海派女子如是形容上海这座传奇城市:上海这座城市就好像是一个有生命的机体。从高空俯视,道路犹如动脉般纵横交织,轻而易举地就将城市分割成若干个小区域。每个小区域之内,又有着建筑与建筑之间形成的小通道。这些小通道密密麻麻地布满了整座城市,像是毛细血管,细小却充满了生机。

上海这座东方的夜明珠,始终以傲然生机勃勃的姿态孕育了万千的传奇子女。其间,就有那个隐匿在为浪漫而生的大诗人徐志摩背后的女子——张幼仪。

1900年,张幼仪出生于上海滩一个显赫的家族里,其祖父为清朝知县,父亲张润之为当时知名的中医。其四兄张嘉璈乃是当时中国金融界的巨子,二兄张君劢亦是当时中国政界的显赫人物。

然而,虽然张幼仪生在如此煊赫的大家,却性情温婉、知书达理,从她身上丝毫寻不到旧时贵小姐的娇纵。排行最小的她,自是集家中万千宠爱于一身的。最疼爱她的是二哥张君劢。

作为当时一代望族的张府,对于老式礼教是非常看重的,对于一些旧时风俗理念的意识非常强烈。在她三岁时,母亲就准备给她裹小脚。于那个年代而言,裹脚是天经地义、理所当然的事情,因为在那个年代,不裹小脚的女人将来是会嫁不出去的。

不过,所幸的是张幼仪有一个爱她的二哥在,才让她在哭喊了三天之后就此免了那撕裂般钻心的疼痛。时年17岁的张君劢,终是听不得幼小的她的尖叫痛哭,于是,在第四天鼓足勇气向母亲保证说,会一辈子照顾妹妹。于是,幼小的张幼仪便也为此免了受裹小脚的罪。

她成了家中第一个没有裹脚的女孩。这对于她而言是幸运的,同时也是不幸的。幸的是,日后漂洋过海后她可以以一双健全的脚坚韧地走过那段孤寂的路;不幸的是,二哥便因为这个承诺,在她闺中待嫁之时,和四哥一起为她找了那个叫徐志摩的男子。

但是,无论是爱还是其他,这个生在显赫之家,曾就读于苏州师范学校的女子,继承的全然是那知书达理、婉约宽容及那善良和担当。

3.错爱

世人常说,姻缘天定。可是,这姻缘有对的,也有错的。和徐志摩的姻缘,于张幼仪而言,便是那错的姻缘。

可是,这场姻缘于外人眼里始终是那所谓的佳偶天成。

这场姻缘源于那一篇无关风月的文章。时年,于浙江任都督府秘书的四哥张公权,于某一日看到了一篇模仿梁启超的文章《论小说与社会之关系》。继而发现这位模仿者,不仅将梁启超的风格模仿得惟妙惟肖,而且字还写得有“骨”有“气”,于一笔一画之中,无不透出字的自然神韵。张公权愈看愈喜欢,愈看愈觉得这是一个前途不可限量的青年才俊。

于是,他便四处打听这个模仿者的情况,终知道他乃是那徐姓富足人家的公子,叫徐志摩。

徐家乃是当时江南一带有名的富商,家里开办有电灯厂、蚕丝厂、布厂、徐裕丰酱园、裕通钱庄等。除此,徐志摩的父亲徐申如还是当地商会会长。

如此才俊,又有着如此显赫的家世,更引起了张公权的兴致。于是,一场姻缘就此注定。抱着对于妹妹的疼爱,张公权携着张君劢一起想把张、徐的姻缘订下来。为了促成这桩好姻缘,张母做了那与命运抗争之事,硬是将女儿的生年改成了1898年,属狗。只因,算命媒婆说狗与猴最为相配,徐志摩便是属猴。

于是,徐家便于张灯结彩之中迎娶了张幼仪。

那一年,张幼仪15岁,此前徐志摩也只是在楼上偷偷窥视了一眼她的容貌。

生就线条硬朗,面容算不得柔媚明艳,缺乏女子绰约与妩媚的张幼仪,就这样嫁给了兄长相中的徐家独子徐志摩。

这场姻缘在旁人眼里是佳偶天成,张幼仪也是“想到了母亲的苦心,想到了四哥和二哥的呵护,自己有什么理由不嫁给哥哥相中的男人呢”,便欣然受之。然而,诗人徐志摩是打心眼里对这桩婚姻极不乐意。

在他浪漫的心绪里,张幼仪充其量是个“乡下土包子”而已,是和风花雪月、花前月下的浪漫无任何瓜葛的。所以,洞房花烛之夜时,他并没有像所有新郎那般去享受新婚之夜的愉悦,而是躲到奶奶的屋里睡了一夜。坐在洞房之中的张幼仪,枯坐了一个新婚夜。其间的委屈、伤痛,也只有她一个人知道。

之后,徐志摩在家人的督促下,才勉为其难地和她同了房。然而,他对她的鄙夷仍在。他从不曾正眼看过她一眼,更别说相敬如宾了,除了所谓的履行最基本的婚姻义务之外,对她始终是不理不睬的。沉默,成了他们之间如影相随的魔咒。

世间女子有哪个是不希望拥有一个疼爱自己的夫君的?整日里守着沉默和一份无形的鄙夷,对于当时拥有着花样年华的张幼仪而言,是残忍的,是冷酷的。

只是,这于那个“我将在茫茫人海中寻访我唯一之灵魂伴侣,得之,我幸,失之,我命”的为爱而生的男子而言,视若无睹。

他的爱是林徽因,是陆小曼。而对于张幼仪,只是“一年,又一年,再过一年,新月望到圆,圆望到残”的苦守,是那棵永不可说、永不能说的“黄连”,是只苦在心头的。

4.为爱飘零

作家亦舒曾说:“当一个男人不爱这个女子时,她哭闹是错,静默是错,活着呼吸是错,死了都是错。”

就是对这个所有都是错的他不爱的女子,徐志摩却还是会对她行夫妻之事,结婚两年后,张幼仪怀孕了。徐志摩后来解释说,他是在尽父母之愿,因为不孝有三,无后为大。不过,无论徐志摩如何看待这事,于张幼仪而言都不再有所谓了,让她守着一个小生命,她的生活也不再如从前那般冷清和寂寥了。

18岁,张幼仪生下了儿子阿欢。儿子满月之时,徐志摩才从北京回来看望。之后,徐志摩便出国留学,至此,他的浪漫的爱情之旅有了源头,而张幼仪却依然吞噬着那寸寸灰,待在家里侍奉公婆、教养幼儿。

待到徐、林的爱情传得沸沸扬扬之时,此时留学海外的二哥才有了耳闻。于是,心疼妹妹的他便不断施压于徐志摩,用了“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的伎俩,终于说动了徐志摩给家里父母写了封信,要求把张幼仪带出国。

同类推荐
  • 魏晋玄学与中国文学

    魏晋玄学与中国文学

    本书对中华学术做了系统的研究,对魏晋玄学做了宏观的考察与周全的论述,从文学研究中总结出中国文学史的发展规律,同时为推动中国的学术文化作出努力。
  • 纳兰性德全集第二册:词集

    纳兰性德全集第二册:词集

    纳兰性德,清初著名词人,与朱彝尊、陈维崧并称“清词三大家”。全集共分为四册,第一、二册为词:除包括《通志堂集》的三百阙外,另增加了四十九阙,并附《纳兰成德传》(纳兰性德,原名成德)一篇。
  • 人间情怀:郑振铎作品精选

    人间情怀:郑振铎作品精选

    本书是感悟文学大师经典,本套丛书选文广泛、丰富,且把阅读文学与掌握知识结合起来,既能增进广大读者阅读经典文学的乐趣,又能使我们体悟人生的智慧和生活哲理。本套图书格调高雅,知识丰富,具有极强的可读性、权威性和系统性,非常适合广大读者阅读和收藏,也非常适合各级图书馆装备陈列。
  • 倾听心灵的天籁

    倾听心灵的天籁

    起这个我人生路途中早已消失的故事。我的责编催我写一篇后记时,这个故事强烈地跳了出来。我想我没办法不把它写出来,它和《我短暂的贵族生活》一样,都属于我生命中的东西,是一种“不是为了什么去写”,而是生命中的鼓点和舞步,是不期而至的暗示,是“必须写出来的小说”。《我短暂的贵族生活》和我上面讲的鑫子的故事一样,是一个在于丢失爱情、期望遗落的故事,它需要安静地体味,用心去对话,那样,故事的结论肯定是不同的。几千年,无论场景和道具如何更换,我们总在重复一个相同的主题,因为爱在我们每个人的心里,谁也没办法把它扔在身外。
  • 名家雅谈:文化名家读史录

    名家雅谈:文化名家读史录

    本书精挑细选了30多位现当代知名作家的谈史散文,包括《漫谈皇帝》、《黄帝不死》、《挥手之间》、《天津香港的相通命运》、《匹夫董卓》、《读布哈林遗嘱》等文章。
热门推荐
  • 地球的血脉:河流与湖泊(地理知识知道点)

    地球的血脉:河流与湖泊(地理知识知道点)

    地球上有数不清的江河,它们就像是地球的大动脉,日夜奔腾不息。这些大动脉哺育了大地,也孕育了人类文明。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人类早期的历史便是一部河流的历史。一条大河可以孕育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一种精神……世界四大文明古国无不是在河流的哺育下成长起来的。因此,人们将江河赞誉为“母亲河”,如中华民族的母亲河是长江和黄河,俄罗斯的母亲河是伏尔加河。
  • 采星记

    采星记

    起点唯一科幻历史相结合的小说。2100年,真正的世界末日,人类中的精英早已在火星移民两年,剩下的更多人类则是被留在了地球上。就在地球濒临灭绝之际,两年前抛弃他们的“诺亚”又回来了。几个年轻人登上诺亚,却发现他们早已与如今的世界格格不入。走入宇宙,地球冰封,这一切的一切竟都是从五千年前的涿鹿开始。他们只有古武,机甲,梦想,去拯救地球。星河漫漫,唯爱相伴。这是拯救地球的故事。
  • 六界屠夫

    六界屠夫

    我本一心向道,奈何神魔阻路,唯以此刀,斩神灭魔。天道苍茫,不知其所踪,神魔阻路,不知何时尽。这一是一条注定充满血雨腥风的路,且看陌一刀如何在这条铺就风雨,染满鲜血的路上同兄弟打天下,携美人赏春秋。纵马扬刀行天下,醉饮狂歌战神魔。携美共赏江山美,同袍齐唱凯旋歌。轻语第三本小说,不成神,便成魔,望众兄弟陪我一战。
  • 奇幻三世

    奇幻三世

    现代职场女白领阴差阳错穿越回大齐,费尽心机却被人利用,最终心亡人死,重生后的她凭借着上一世的记忆能否笑到最后
  • 末流高手

    末流高手

    无影刀、乾云剑、铁臂神拳风雷变,千军斩、游龙枪、千手销魂暗留香....
  • 杠上邪魅郎君:步步生魅

    杠上邪魅郎君:步步生魅

    他,邪肆狂放,妖异惑人,初见时,轻勾手指,将她从死亡的边缘拉了上来,却在她决心追随的时候,一翻手又将她推入万丈深渊。他,明明对她动心动情,却一次次将她越推越远,直到她再披嫁衣,成为他人妇时,他才惊觉,原来他所追求的一切,竟然抵不过她唇边那醉人一笑。他眼神如风,身形似箭,势要将心爱的女人追回。哼,嫁人又如何,我若想要,哪怕你嫁十次八次,最后一次,也最终是嫁我!一次次的失望,让脱离枷锁的她,选择了温柔男子为伴。本以为那丝丝的柔情,会让她平淡的日子多一些幸福,可为什么那样的缠绵温柔却给了她锥心一刀?
  • 鬥戰行者

    鬥戰行者

    “或许?火星才是我们人类的起源星球”这是行者第一人,神皇石川在心灵力量突破”入神”级後用肉身星际远行前,留给世人的一句话。行者的使命是什麽?就是斗战,修行,获得更强大的异能丶神通,为人类寻找下一个适合居住的星球,所以每一个获得行者称号的人都值得尊敬...欢迎你来到一个人类文明最巅峰但也可能是人性最野蛮最黑暗的年代
  • 永恒丹仙

    永恒丹仙

    一个从渊林中走出的少年,一尊从鱼肚里偶得的玄炉,一颗追求修炼极致的坚毅之心。在通往长生的道路上,少年一路汗水一路歌!世人道,九壁丹田不成仙。且看我许辰打破桎梏,踏上那传说中的,永恒仙!送信的蜗牛,新书《永恒丹仙》QQ群号:271549548,欢迎各位兄弟姐妹的加入!
  • 武极皇途

    武极皇途

    世间情恨多纷扰,笑看红尘泪独流怒斥天地转乾坤,霸枪纵横谁可敌金鳞岂是池中物,一遇风云便化龙冢中枯骨犹可战,再战巅峰傲苍穹虚拟“第二世界”中最强草根强者“石头”,刚要对战称号大宗师“枪霸”以期突破停滞已久的枪魂境界,却被胁迫对垒称号大宗师“无双剑圣”,当其残破的枪魂从沉寂中再次醒来,已是另一界真实的广阔天地。“八尺枪,独啸月,魂不灭,誓以穷途覆坤乾。挡我途,当诛!!”
  • 夏伤子声上册

    夏伤子声上册

    韩国练习生金尚智出道落败,难过之余收到匿名邮件和短信,只身前往中国青州寻找从未与她谋面的母亲,也许是命运的安排让她遇见了那位在音乐中出现的白衣少年,渐渐地迷恋上了他歌声背后的自己,却察觉不到眼前袭来的重重困境。夏至末归,倾尽流年,盛夏光年,青春梦想,终究敌不过一个错字。情感纠葛碰撞的撕裂只是命运的一场玩笑,在相依相守的经历之后以悲伤结束,在那一年的盛夏季节里错失曾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