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742500000016

第16章 剑气:刺客的传奇异化(1)

1.文化符号与政治寄托

在中国武侠小说中多有女侠形象,而在其中更以复仇女性为多,如白发魔女、吕四娘、贾人妻、李文秀、李寄等。

究其原因,大概是来自贫民百姓的仇富、仇权心态,犹太人有哭墙,可用以一抒国仇家恨,乃至自我心灵的愁苦;秦时,孟姜女可以去长城恸哭。

但中国人的锐气越来越为包容和权谋取代——历代都是暴政屠杀英雄,强盗推翻暴政,其中的权术家再除掉身边的强人,所以留下来的,都是顺民和权术家的后代。

但是,专一的复仇刺杀远远不能给民间流传的话本、小说主人公以道德力量,于是无数作者和听众给仇杀者们加上了侠义的光彩,比如吕四娘,杜撰她复仇也就是了,看官却要她先潜入深山拜得名师、参加门派,修炼心法,然后才去打败大内数十侍卫……复仇者由此成为一代“风尘剑侠”。

复仇情结与刺客文学

中国见诸文字最早的一名侠客,是春秋时越国的一个女子。《吴越春秋》记载一个越女和白猿相斗的故事,金庸据此写成武侠小说《越女剑》。在这个小说的结尾,写了精通剑术的越女阿青,满怀妒意地以竹剑指着西施的心口。西施后来时常捧心,就是因为中了阿青剑端发出的剑气……

后世武侠小说,受到启发创造出越女剑法、猿公剑法。《蜀山剑侠传》中就有好几个会武功的白猿;《大唐游侠传》中一脸猴相的精精儿,使的就是猿公剑法,金庸《射雕英雄传》中韩小莹,外号就叫“越女剑”。

越女之后,唐代传奇中薛红线,聂隐娘更是出名的女侠,甚至被梁羽生写进小说中,只有风尘三侠——虬髯客、李靖、红拂女中的红拂女是个不会武功的女侠。

自从新派武侠小说,超新派武侠小说诞生以来,金庸、梁羽生、温瑞安笔下便出现了一大群灿烂生辉的女侠形象。如黄蓉、郭襄、小龙女、袁紫衣、程灵素、温清清、霍青恫、白发魔女、吕四娘等等。

女侠作为武侠小说中的角色,吸引着众多读者的目光,为血腥的江湖风雨中,带来了一片温馨的云。

女侠虽没有男侠的英雄气概和高深武功,但她们却有着更可吸引读者的地方,那就是为充满阳刚的江湖中加了调和剂,使其平衡,这就是阴柔。

复仇小说、刺客文学的主角是义侠、文侠乃至女侠,而他们在民众心灵社会中存在的黑暗源头,正是封建时代最高掌权者如密折、血滴子的专制手段。

粘竿处:黑暗的专制工具

一般来说,掌权者的压迫越甚、血仇越深,借古讽今的刺客文学便越发达繁盛。要理清刺客们的来路,先要知道什么是最高级的专制手段,如厂卫、粘竿处。

厂卫制度是明朝臭名昭著的特务制度,明太祖朱元璋和明成祖朱棣建立了这套制度,用来监视百官、维护皇帝的独裁统治。到了明朝末年,这一制度更是被太监魏忠贤利用,成为他打击异己、残害忠良的工具。不过,这套制度却没有清朝的粘竿处能够引起小说家的注意。

在北京城的东北角,有一座红墙黄瓦,气象庄严的宫殿,那就是保存十分完整的雍和宫。清康熙三十三年(1694年),世宗雍正在此处修建了亲王府,名为雍亲王府。

雍正当上皇帝后,按规矩,凡皇帝住过的地方不能再派别的用场,于是把其中一半改为黄教上院,一半留做皇家游乐之所。雍正三年(1725年)升为行宫,名雍和宫。

雍正十三年(1735年),因停放皇上灵柩,只用了15天的时间,就将宫内部分主要殿堂,由原来的绿色琉璃瓦改为黄琉璃瓦。

乾隆九年(1744年),雍和宫正式改建为喇嘛庙,成了清政府管理喇嘛教事务的中心。外地许多重要寺庙的住持喇嘛,都由雍和宫抽签选定,然后派往各地寺庙。庙内喇嘛最多时达500人以上。

雍和宫同清朝两个皇帝雍正和乾隆有着密切的关系。康熙皇帝共有35个儿子,胤禛是皇四子,素有谋取帝位之心,视诸弟兄为仇敌,在雍亲王府中豢养了一批武艺高强的武士,取名“粘竿侍卫”——小说是有事实的“影子”。

在文人笔下雍正被刻画成精谙武艺、神通广大的阴谋家,粘竿侍卫操持着一种名曰“血滴子”的杀人利器,能取敌人的首级于千里之外。

同时,“血滴子”也是秘密杀手的代称。据传,雍正的八弟“阿其那”、九弟“塞思黑”都是为“血滴子”所杀。显然,此类荒诞不经的描写不能作为信史。然而,雍正确实是以处于弱势的政治力量在夺储斗争中取胜的。他能登上宝座,除了本人工于心计和有一套政治手腕外,还得力于他有一个训练有素的情报组织。这个组织便是“粘竿处”。

所谓粘竿,本是用来捕捉蝉、蜻蜓的一端涂有黏胶的长竿,借指搜捕政敌的密探和杀手。粘竿处就是这样一个特务组织。

雍正还是皇子时,位于北京城东北新桥附近的府邸内院长有一些高大的树木,每逢盛夏初秋,繁茂枝叶中有鸣蝉聒噪,喜静畏暑的胤禛便命门客家丁操竿捕蝉。康熙四十八年,胤禛从“多罗贝勒”被晋升为“和硕雍亲王”,其时康熙众多皇子间的角逐也到了白热化的阶段。胤禛表面上与世无争,暗地里却制定纲领,加紧了争储的步伐。他招募江湖武功高手,训练家丁队伍,这支队伍的任务是四处刺探情报,帮助胤禛铲除异己。

雍正登上皇位后,为了巩固专制统治,也为了酬谢党羽,在内务府之下设立了“粘竿处”机关。

“粘竿处”的头子名“粘竿侍卫”,是由有功勋的大特务担任的。他们大多是雍正藩邸旧人,官居高位,权势很大。粘竿处的一般成员名“粘竿拜唐阿”,统称“粘竿拜唐”,由小特务充任。他们都是内务府包衣人,属未入流,薪水不高,但每天跟随雍正左右,炙手可热。

可见,“粘竿处”表面上是伺候皇室玩耍的服务机关,实则是一个特务组织。小说中所谓的“血滴子”大约指的就是粘竿处的这些人。不难推想,雍正是把政敌比做蝉、蜻蜓一样的小动物来捕捉、加以控制的。

“粘竿处”虽属内务府系统,总部却设在雍亲王府。雍正三年,胤禛降旨雍亲王府改为雍和宫,定为“龙潜禁地”。但奇怪的是,改制后的行宫并未改覆象征皇权的黄色琉璃瓦,殿顶仍覆绿色琉璃瓦。

有人认为:雍和宫虽为皇帝行宫,曾经有一条专供特务人员秘密来往的通道。雍和宫其实是一个森严的特务衙署,为了不致秘密外泄,才改府为宫。还有一种传说:在雍和宫已找不到任何地下通道的痕迹了,很可能雍正的儿子乾隆为了消除其父留下的不良遗迹,改雍和宫为喇嘛庙时,已加以彻底翻修,将之平毁无痕。

“粘竿处”在紫禁城内还设一个分部,御花园堆秀山“御景亭”是他们值班观望的岗亭。山下门洞前摆着四条黑漆大板凳,无论白天黑夜,都有四名“粘竿卫士”和四名“粘竿拜唐”坐在上面。雍正交办的任务,由值班人员迅速送往雍和宫,再由雍和宫总部发布命令派人办理。

雍正去世后,乾隆皇帝继续利用“粘竿处”控制京内外和外省大臣的活动,直到乾隆死后,“粘竿处”的特务活动才逐渐废弃。

雍和宫的显赫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即康熙五十年(1711年)九月二十五日子时,乾隆出生在雍和宫东书院的如意室内。

“血滴子”与及专制文学

清末民初,民间好谈宫闱秘闻,即便识字不多的市民也能读懂的通俗小说,自然成了“讲新话”的最佳载体。

在清代十三朝中,雍正是一位施行恐怖、苛严政治的强权统治者,关于他的流言蜚语在民间广为流传。在世人眼里,这位皇帝夺位前老谋深算,即位后冷酷无情。他屡行大狱、文网森严、广布耳目,令人谈虎色变……凡此种种都为他的统治蒙上了一层诡秘的色彩。

当时的小说以雍正轶事作为谈资的有胡蕴玉《胤禛外传》、孙剑秋《吕四娘演义》、紫萼《梵天庐丛录》、和蔡东藩《清史演义》、燕北老人《满清十三朝宫闱秘闻》等等。这些小说言称借史实演绎成篇,其实都是择采民间传说,进行艺术加工而成。其间有一个值得注意的艺术形象“血滴子”。

“血滴子”最早究竟出自何处,不可确考。但有一点可以肯定,类似的艺术构思起到了引导社会舆论,借古讽今的作用。

然而,历史总是有其客观性的,雍正到底是一个好皇帝,或是一个坏皇帝;他的强权政治是有利于社会发展的,还是阻碍历史前进的?这些问题都必须从史实中去加以考察、认定。“血滴子”的形象特征是诡秘、残暴、人治加铁腕,艺术原型是雍正朝的特务组织和密折制度。

据史书记载,1735年8月20日,雍正还在处理政务,晚上得病,次日凌晨死亡。

由于死亡非常突然,于是在官场,在民间,便产生了种种猜想和传说。民间流传最广的就是吕四娘报仇取了雍正首级:“雍正年间,湖南秀才曾静因不满清廷统治,上书陕西总督岳钟祺(岳飞的后裔)策动反清。事后,雍正就此事大做文章,对案犯严加审讯,广肆株连,由此引出浙江文士吕留良文字狱案。曾静等人锒铛入狱,后被满门抄斩,吕留良一家也未能幸免。吕留良之孙女吕四娘因在安徽乳娘家中,幸免于难。年仅13岁的吕四娘秉性刚强,得知其全家祖孙三代惨遭杀害,悲愤填膺,当即刺破手指,血书‘不杀雍正,死不瞑目’八个大字。于是只身北上京城,决心替全家报仇。途中巧逢高僧甘凤池,四娘拜之为师。甘授吕四娘飞檐走壁及刀剑武艺。之后,吕四娘辗转进京,设计潜入乾清宫,刺杀雍正,削下头颅,提首级而去。民间又盛传雍正大葬时只得以金铸头代之,葬于河北省易州泰陵地宫。”

其实,在中国几千年的历史中,除了起义军或叛军攻入皇城弑君隳庙外,真正被民间刺客杀死的皇帝没有一例,刺客武功再高深,也不可能深入九重,取首而还,而在荆轲刺秦王后,宫廷守卫更森严,不可能为侠客所乘。

但是,在普通百姓心中,皇宫的藩篱可就不那么森严了,皇上的首级,竟也可为代表民意的刺客所得,所以说,皇帝其实是被“心刺”,而非“身刺”。

既然这种统治方式如此结怨于民,封建皇帝是如何对待“粘竿系统”出身的人物呢?我们可以从和珅的发迹管中窥豹。

乾隆三十七年(1772年)十一月,在英廉的多方奔走下,和珅被授予蛄等侍卫,充当粘竿处待卫。和珅之所以迅速发迹,与他当上侍卫一职有重要关系。

清代侍卫掌宫廷宿卫和扈从皇帝之事,自清太祖努尔哈赤起,以八旗子弟中武艺出众者担任,并由亲信大臣统领。

在各种侍卫中,以御前侍卫地位最高,均为贵族子弟和武功高强者。其次为乾清门侍卫。侍卫又分等级:一等侍卫,正三品;二等侍卫,正四品;三等侍卫,正五品。侍卫常在皇帝周围,易被皇帝赏识而提拔。

粘竿处,又称为尚虞备用处,是清朝负责保卫和随同皇帝钓鱼的一个机构。

清代文献记载:粘竿处设管理大臣,无定员,总理本处事务;下辖协理事务头等侍卫一人,笔帖式三人,掌章奏文移;粘竿长头等侍卫一人,二等侍卫八人,三等侍卫三十一人,蓝翎侍卫十五人,掌护卫随扈事;粘竿拜唐阿四十人,备网拜唐阿十二人,鱼钩匠二人,掌承应垂钓事宜;库长一人,库拜唐阿十人,掌守库事。总数为一百一十四人。

众所周知,乾隆帝趣味高雅,一生周游四方,南巡江浙,东巡山东,西巡五台山,东北谒祖陵。沿途自然要游山玩水,垂钓助兴。

乾隆帝生于1711年,和珅当上粘竿处侍卫时为1772年,此时,年过六旬的乾隆帝随着年龄增加,越来越喜爱钓鱼,粘竿处便成了每次出游不可或缺的扈从队伍。

根据清人陈焯《归云室见闻杂记》记载,年过六旬的乾隆帝喜欢乘一种骡子驾驭的小轿车,行十里一更换,其快如飞。有一天,碰巧和珅在这种小轿车旁随侍,于是君臣二人有了下面这段交谈:

乾隆帝问:“是何出身?”

和珅对曰:“文员。”

乾隆帝问:“汝下场乎?”

和珅对曰:“做侍卫前曾赴举。”

乾隆帝问:“何题?”

和珅回答:“孟公绰一节。”

乾隆帝曰:“能背汝文乎?”

和珅随行随背,矫捷异常。

乾隆帝曰:“汝文亦可得中也。”

从此次谈话之后,和坤官运亨通,青云直上。

乾隆四十年(1775年)闰十月,和珅由一个粘竿处的三等侍卫升为乾清门侍卫。一个月后,和坤又成为地位最高、最受信赖的御前侍卫,当月再授予正蓝旗满洲副都统。

次年正月,和珅升为户部侍郎,官至二品大员;三月,和珅被乾隆任命为军机大臣,成为参与军国大政的核心人物之一;四月,和珅被任命为总管内务府大臣;八月,和珅调任镶黄旗满洲副都统,虽系平级调动,然镶黄旗为上三旗之首,寓信任之意昭然;十一月,乾隆帝又让和珅充当国史馆副总裁,赏戴一品朝冠;十二月,和珅受命总管内务府三旗官兵事务,赐紫禁城骑马。当时和珅虚龄只有26岁,就得到了高级官员到70岁以后才能享受的殊遇,这在讲资格论辈分的封建官场中不能不算一个奇迹。

而和珅的荣宠,正是从他担任粘竿侍卫开始的。

2.刺客文学的出现

刺客只能刺天下负心人,不能刺天下归心人,是刺客文学的主要模式。

“风尘三侠”与刺客文学的模式

唐传奇小说《虬髯客传》描写的是“风尘三侠”虬髯客、李靖、红拂的故事。

故事背景发生在隋末农民大起义中。其时唐太宗李世民和刘文静正积极准备起兵反隋,而虬髯客也是一个有志图王的人,故他约李靖赴太原去探视李世民的虚实。

小说描绘的这段戏剧性的故事是中国侠客/刺客文学中的经典:

“……(李靖)如期至,即道士与虬髯客已到矣,俱谒文静。时方弈棋,揖而话心焉……俄而文皇到来,精彩惊人,长揖而坐。神气清朗,满座风生,顾盼炜如也。道士一见惨然,下棋子曰:‘此局全输矣!于此失却局哉!救无路矣!复奚言!’罢弈而请去。既出,谓虬髯曰:‘此世界非公世界,他方可也。勉之,勿以为念。’”

道士不仅是一位世外高人,同时也是一位围棋好手。棋未结束而自动认负,正是高手的风范。更为精彩的是,道士以棋局比喻世界,暗示虬髯客:不能与李世民争天下。

虬髯客不仅是侠客,也是一位大刺客——此公与李靖、红拂初识而引为知己,苦于无物下酒,“于是开革囊,取一人头并心肝,却头囊中,以匕首切心肝,共食之。曰:‘此人天下负心者,衔之十年,今始获之。吾恨释矣。’”

以虬髯客之能,惦记十年方取之,可见此人非豪猾巨奸,就是朝堂大员、封疆大吏,或身负绝艺,或侍卫重重。而虬髯客营谋十年,才一朝得手,更可见道高一尺魔高一丈。然而,与李世民相见,一局而沮丧,失志去国,不复有逐鹿之心。这些揣写都在于作者的封建大一统观念——李家的江山是天命所归,非人力甚至人心所能扭转。以虬髯客之能,大可于席间刺之,然而天命在前,技艺胆略都无用了。

刺客只能刺天下负心人,不能刺天下归心人,于是就成为后世刺客文学的一大模式。

复仇与反暴政:刺客文学的精神

刺客文学到近代,头一篇不可绕过的就是鲁迅的名篇《铸剑》,此篇最初发表于1927年4月25日、5月10日《莽原》半月刊第二卷第八、九期,原题为《眉间尺》。1932年编入《自选集》时改为现名。

眉间尺的父亲是一个铸剑的名匠,历经三年为楚王铸成两把天下无双的雌雄双剑,却在献剑之时为楚王杀害,成为第一个用鲜血来试自己宝剑的人。

同类推荐
  • 魔鬼掌中的女人

    魔鬼掌中的女人

    日军铁蹄下的女人,被魔鬼撕裂的人生,一腔血泪,一腔情,活着,为了死去的人说话…
  • 三国之蜀汉征途

    三国之蜀汉征途

    天地恢宏,沧海桑田,历史的车轮滚滚,没有假设的过去却在重生中得到永恒。每个人都有一个英雄梦,每个人都有一个重生梦,每个人都有一个穿越梦。主人公刘文黄粱一梦,直接穿越到了他的梦想世界——三国时期、蜀汉后期。该有如何的奇遇?
  • 转魄

    转魄

    胜人者力,自胜者强。一个剑客,辅佐三代帝王,殚精竭虑,只为一个梦想。两大帝国的对抗,是他的舞台,却也是他的失意场。屡屡拼尽全力,又往往功败于垂成;连连失落,依然毫不气馁;愈挫愈奋,只有再接再厉。一位不成功的将军,却是一个真正的强者。剑名“转魄”,书名《转魄》。《转魄》,献给每一位强者!
  • 江山如此多骄

    江山如此多骄

    穿越成纸上谈兵的赵括,做的第一件是就是非礼了公主赵妮,随手救下的小孩竟然就是墨家传人李牧。乱世战国,群雄并起,身为世家公子的新赵括开始在这个英雄辈出的年代上演他的华丽传奇。
  • 当代中国简明教程

    当代中国简明教程

    本书内容包括:当代中国历史定位、当代中国经济状况、当代中国政治生活、当代中国文化建设、当代中国社会进步。
热门推荐
  • 那些年我们追过的小说

    那些年我们追过的小说

    曾几何时,我们为那些戳中泪点的语句潸然泪下。那些陪伴我们度过无数个深夜的小说,让我们一一回顾。
  • 凤凌长空:奴兽天下

    凤凌长空:奴兽天下

    她只是睡了个午觉,一觉醒来,身处异世,建木城被灭,她成了唯一的遗孤,身携异宝,独闯天下。
  • 手持神剑闯江湖

    手持神剑闯江湖

    华山论剑,只是一场关于剑的讨论大会。我来自江湖,成名于大年三十。我自幼酷爱习武,先后练过刀、练过枪、练过斧、练过叉、学过木匠、钉过马掌,最后,改练剑。我习武,没有师父,全凭关起门来瞎琢磨。我本来无法成名于江湖,可是甲子年腊月十三,我意外地接到丐帮弟子送来的邀请函,中华剑协、华山论剑组委会邀请我上华山,去论剑。于是,我才有机会成名于江湖。
  • 傲逆天规

    傲逆天规

    圣灵大陆,一片以实力为尊的土地,在这里真正诠释了弱肉强食的法则,没有足够的实力,生命便如同蝼蚁般任人践踏,而主人公柳枫,则势必要站在大陆的顶峰,改写这从未有人变动过的天规,
  • 神秘的谜团(探索宇宙奥秘系列丛书)

    神秘的谜团(探索宇宙奥秘系列丛书)

    宇宙,是这个世界上谜团最多的地方,也是最吸引孩子好奇心的地方。宇宙包含着最神秘的未知和疑问,人类正在以高超的科学手段和不懈的努力不断深入探索宇宙的深处,希望了解人类自身的过去与未来。而地球是我们人类赖以生存的家园。在漫长的岁月中,人类一直在这个星球上繁衍生息。虽然它只是太阳系中一颗普通的行星,但它在许多方面却又是独一无二的:它是太阳系中唯一一颗表面大部分被水覆盖的行星,也是目前所知唯一一颗有生命存在的星球……《探索宇宙奥秘系列丛书》向孩子们展示这个既熟悉又神奇的世界。
  • 遇上我的灰姑娘

    遇上我的灰姑娘

    在一个黑暗的小屋内:“妈妈,妈妈你要干什么?”一个小女孩哭着对一个中年妇女说。“呵,我要干什么?你猜啊。”那位中年妇女凶恶的说道“哼!我要把你杀了我恨你爸爸,我把你杀了让他对我感到愧疚。”说完就拿出来一把小刀刺向个那个小女孩。“妈······妈······你······为······”话为说完那个女孩晕倒在地上,那个中年妇女看见那个女孩不会动了就跑走了。(
  • 关键在于落实全集

    关键在于落实全集

    本书从多个方面诠释了如何做到落实,点出落实在现在社会的应用,为有效落实提供了建设性的意见。
  • 陌离——莫离

    陌离——莫离

    额(⊙o⊙)…你们猜呀。。。啦啦啦啦啦。。。。作者是个懒豆
  • EXO之冰面女王重生之际

    EXO之冰面女王重生之际

    主要写了女主前往韩国后,在那里与exo相遇,相爱,相恨……一系列的故事,女主从遇到exo时的开朗到在经历他们背叛和不信任后离开,一年后从回他们身边,可那时的她已经彻底的变了,冷血,无情是她的标志,还被号称冰面女王。只有面对自己的发小兼闺蜜还有妹妹时才会冰山融化,上帝给了她赛若天仙的样貌,无人可比的智商,显赫的家世,却给了她坎坷的一生,直到遇见他们......
  • 灵珠之光与暗

    灵珠之光与暗

    神造万物,八颗灵珠散落人间,据说集齐八颗灵珠者可修身成神;你有你的信念,我有我的追求,没有绝对的光明与黑暗;多么希望有这样一个世界,相互理解,彼此信任,没有谎言,远离纷争;终究,现实是残酷的,这个世界弱肉强食;顿悟,只有爱还是不够的,这个世界还需要秩序,谁能成为制定秩序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