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都寺庙多
京都也被称为“三步一寺庙、七步一神社”的城市,这里共有佛寺1500多座、神社2000多座,是日本文化艺术的摇篮、佛教的中心。这些古老的寺庙、神社都有着上百年,甚至上千年的历史,是京都厚重历史的最佳“代言人”。我们不得不惊叹于日本人对于狭小空间的巧妙利用,不大的地盘,不仅能解决栖身之处,还能颇有心思地找来青石花草、小桥流水,巧妙布局,在细节上取胜。这也许与日本狭小的国土面积和高密度的居住环境有着密切的关系。京都的寺庙,也体现了日本人对于狭小空间的绝妙利用。每间寺庙的庭院都是曲径通幽、小巧精致,单从门外看去,都是一幅构图精美的图画。这样的庭院布置极其朴素低调,相比起中世纪欧洲宫廷的奢华,京都的庭院则是典型的小家碧玉,别有一番情趣。这种建筑风格多少也反映了日本人谨慎低调、精益求精的处世原则。
京都最著名的有金阁寺、银阁寺、东本愿寺等。
金阁寺,原为西园寺公经的别墅,后来幕府将军足利义满成了这儿的主人。足利义满死后,根据其遗言改为禅寺,取名鹿苑寺。之所以被称为金阁寺,是因为寺庙的第二、三层的外墙用金箔贴成,远远望去,金光闪闪。三层高的金阁寺,每层都象征着不同时代的风格:第一层是平安时代,第二层是镰仓时代,第三层是禅宗佛殿的风格。塔顶尾部装饰着一只金、铜合铸的凤凰,堪称一绝。金阁寺后面的这间简陋茅草屋,是当年足利义满饮茶的地方,而这么简陋的房屋,还被他用来招待过当时的后水尾天皇。有意思的是,日本的寺庙、宫殿除了举行法事以外,还供老百姓举办婚丧嫁娶,甚至被用做公共聚会的场所,像大型演唱会就曾在平安神宫的殿前广场上举行。
银阁寺位于京都东山麓,1482年由足利义政按金阁寺造型修建,与金阁寺齐名。银阁寺原来也是别墅,兴建时曾计划把外壁饰以银箔,但建造完成时未贴上银箔,改名慈照寺,俗称银阁寺。
东本愿寺是京都最大的木造大寺院,在这座寺庙中,有好几处“第一”的头衔。公元1602年,在德川家康将军的命令下,将本愿寺一分为二,于本愿寺(现西本愿寺)的东面,建东本愿寺,扶持净土宗的另一派门徒。自从那时起,东本愿寺就和幕府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京都成为整个政局的中心后方。东本愿寺在江户时代曾遭大火,现在的东本愿寺是明治年间重建的,其正门“大师堂门”被称为京都三大门之一,高76米、宽58米,寺院内的御影堂是世界最高级别的木结构建筑物之一。寺周围环绕着水渠,使“大师堂门”的正门显得更加壮丽。涉成园是东本愿寺的别院,东本愿寺的右侧因为种有许多枳壳树,所以又称为“枳壳邸”。园内遍植梅花、樱花,并有书院、亭台及小池,造景极美,其书院原为平安时代天皇的寝宫。东本愿寺的拂尘日是世界上最浩大的清扫场面。从上午7时起,数百名义工开始清扫榻榻米,擦拭柱子与台阶,刷掉一年积累下来的尘埃。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寺中走廊陈列着“毛纲”,是当时建造寺院时,搬运建筑用材缺少绳索,女性信徒将其美丽的长发捐出,编织成粗大绳索,以做搬运建材之用。毛纲直径40厘米、长110米、重1吨,堪称一绝。
大德寺,建于1319年。大灯国师为开山祖师,后经战乱被焚。著名的一休大师(就是我们熟悉的那个“聪明的一休哥”)经过几十年的漂泊传教后,以80岁的高龄任大德寺的住持,重建了大德寺。
龙安寺,创建于15世纪末期,是用15块形状各异的岩石与白沙巧妙构成的岩石庭院,作为日本文化的杰作之一。其淳朴之美令人沉浸于哲学的冥想世界。寺院建在一片山林之中,从大门进去,首先是一片池塘。池塘中心有一个小岛,上面长满了植物,池塘里面有成片的荷叶。沿着池塘小路前行,到了寺院门口。整个寺院很小,就有四五间房间,里面没有任何摆设,只是铺着日式的榻榻米。寺院的一侧有一块白色沙石铺成的室外露天空地,空地上零散着几块石头静静地站在那里。而这就是龙安寺出名的地方。不同的人看这几块石头有不同的想法,觉得它有集合之意、离散之意、远近之意、起伏之意、禅学之意、哲学之意等,总之从这里能看到很多不同的含义。
清水寺是京都最有名气,且最大的寺庙群。清水寺中的音羽瀑布,流水清冽,终年不绝,被列为日本十大名泉之首,清水寺之名也由此而来。清水寺在798年由延镇上人建造,为平安时代之代表建筑物,后来曾多次遭大火所焚毁,现今所见为1633年德川家光依原来建筑手法重建,与金阁寺、二条城并列为京都三大名胜,也是著名的赏枫及赏樱之著名景点。
清水寺为栋梁结构式寺院。正殿宽19米,进深16米,大殿前为悬空的“舞台”,由139根高数十米的大圆木支撑。寺院建筑气势宏伟,结构巧妙,未用一根钉子。寺内有近30栋木结构建筑物,有正殿、钟楼、三重塔、经堂、地方神社、成就园等。正殿被列为日本国宝级文物。它依山而起,殿宽19米,进深16米,殿顶铺有数层的桧树皮瓦。殿前部是由139根高大圆木支撑的“舞台”,气势雄伟。舞台的建筑,巍峨地耸立于悬崖上,景色美妙但也相当陡峭,以至于日语里诞生出一条成语来:“从清水的舞台上跳下去”,来形容毅然决然地做某一件事。从“舞台”放眼望去,大半个京都的景色尽收眼底。如天气晴朗,还可以远眺大阪。殿旁有一眼清泉,被称为金水。传说掬饮金水就能一切如愿。
信徒心中的圣城
世界主要宗教基督教、伊斯兰教、佛教和犹太教,除去佛教外,其他三大宗教都认为耶路撒冷是圣城。
犹太人说,早在公元前10世纪,他们的祖先大卫王就建立了以耶路撒冷为首都的“以色列王国”,因而耶路撒冷无论如何都应归他们所有,全世界犹太人视这里为光荣历史的活见证和民族复兴之中心;
基督教徒们认为这里是救世主耶稣基督受难和升天之地;穆斯林认为耶路撒冷是伊斯兰教先知穆罕默德由麦加夜行到此登霄的地方,是伊斯兰教的第三圣地,据《古兰经》记载,伊斯兰教先知穆罕默德曾踩着清真寺里面的石头登天接受真主启示后返回人间,因而,耶路撒冷是无论如何都不能放弃的地方。
在这座充满永恒的神圣魅力、有着特别浓厚宗教情调的圣城里,古老石料建筑见证了数千年的历史沧桑,数不胜数的古迹、圣地和祈祷场,表明了耶路撒冷对于犹太教徒、基督教徒和穆斯林的意义。旧城分为四部分:穆斯林区、基督教区、犹太区、亚美尼亚区。在旧城仅一平方千米的土地上,集中了众多的名胜古迹,它们有着神奇的传说。
在旧城的东部,有一古老的石墙,长48米,高19米,由12层大石块砌成。虽说石块之间没有胶泥,但墙体很坚固,这就是犹太教著名的圣迹哭墙。这里原为古以色列王大卫的儿子所罗门所建造的一座圣殿,即所罗门圣殿,建于公元前10世纪。当时所罗门曾亲自主持了圣殿的落成典礼,并代表全体臣民向神主祈祷,这一盛大节日延续了两星期,圣殿的建成不仅使所罗门威望大增,而且成为以色列人崇拜的圣地。来此朝觐和献祭的教徒络绎不绝,从而成为古犹太人政治和宗教活动的中心。
公元前586年,巴比伦人攻占耶路撒冷,圣殿付之一炬,以后重建,最后又毁于罗马人之手,再没恢复。现存的一段墙为第二圣殿院落西边的一段,据说罗马人占领耶路撒冷时,犹太人常聚在这里哭泣,此墙因名哭墙。被罗马人放逐并遍及全球的犹太人,从未忘记耶路撒冷,他们年复一年地重复着同一句话:“明年在耶路撒冷再见。”长期以来,哭墙始终为世界各地犹太人寄托其对故国之哀思的圣地。哭墙有铁栅栏把前来的男女分开,墙前为一石块铺地的广场,游客在此可看见许多着犹太教传统装束的教徒,手捧《圣经》面墙而祷。
不知从何时开始,信徒们形成了一个习俗,把给上帝的祈祷词写在纸条上,揉成一团,塞进墙缝里。逐渐地,从世界各地来的旅游者也入乡随俗,不管信不信教,往往会凑个热闹,给上帝写个纸条,塞进墙缝。美国当今第一夫人劳拉前段时间访问以色列时,也未能免俗。现在,只要是人手够得着的墙缝,大都塞满了各种各样的小纸条。
不过,能有幸亲自到耶路撒冷给上帝塞纸条许愿的人,毕竟是少数。散布在世界各地的犹太教徒或基督教徒,或者并非信教但又对上帝有所祈愿的人,多选择写信的方式,希望与上帝取得“联系”。上帝到底“住”在哪里,人们似乎无从得知,于是,作为犹太教和基督教圣地的耶路撒冷就被看做是“离上帝最近的地方”。每年,耶路撒冷邮局都会收到两三千封寄给上帝的信件,这些信件来自世界各地。为了将这些信“呈奉”给上帝,耶城邮局的官员和犹太宗教人士每年要举行两次仪式,将它们夹放在耶路撒冷老城犹太圣地哭墙的墙缝里。
每年数千封署名“上帝收”的信件,给耶路撒冷邮局带来了很大压力。情急之下,耶城邮政部门几年前专门辟出了一个小邮局来处理这些信件,并联手犹太宗教人士,将它们集中送往“上帝”手中。不过,由于墙缝毕竟空间有限,而且塞进的纸片很容易被风刮走,邮局官员和宗教人士就给它们找了个稳妥的去处——一间专门陈放宗教典籍的储藏室。
耶城邮局的官员说,几年前,他们还没有想到可以帮写信人把信塞进“哭墙”,一收到这样的信件,他们的第一反应是把信退回去。但是,由于这些信件大多没有在信封上注明回邮地址,他们不得不把信拆开,看一下信中的内容,希望找到准确的回邮地址。在“私拆”上帝信件的时候,耶城邮局的工作人员发现,写信人大多希望能得到上帝的帮助,比如求医问药、消灾祈福,也有人向上帝诉说心中烦恼。
如今,耶城邮局的工作人员已经为这些信件找到了合适的归宿,他们再也不用因窥探别人隐私而遭受良心的谴责。不过,他们的工作可一点儿也不比原来轻松,因为署名“上帝收”的信件如今是一年比一年多。
离哭墙不远处,有伊斯兰教的阿克萨清真寺。该清真寺仅次于麦加的圣寺和麦地那的先知寺,是伊斯兰教第三圣寺。“阿克萨”在阿拉伯文里是“极远”的意思,这个名称来源于穆罕默德一次神奇的登霄夜游七重天的传说。7世纪时,传说穆罕默德在他52岁时的一个夜晚,随天使由麦加来到耶路撒冷,踩着一块岩石升上七重天,接受天启,黎明赶回麦加。这次神奇的“夜行与登霄”,记载在《古兰经》的夜行篇中。这样,耶路撒冷就成为伊斯兰教仅次于麦加和麦地那的第三个圣地。
阿克萨清真寺始建于709年,780年毁于地震,后几经翻建,现保存的大部分建筑是11世纪留下来的。清真寺主体建筑高88米,宽35米,内耸立53根大理石圆柱和49根方柱。圆顶和北门为11世纪增建。1099年,十字军占领耶路撒冷时,把清真寺的一部分改为教堂,另一部分当做神庙骑士团的营房和武器库。1187年阿拉伯民族英雄萨拉丁从十字军手中收复耶路撒冷,下令修复这座清真寺,重建神龛,用彩石镶嵌的图案修饰圆顶,并在寺内安置木制讲台。
1世纪,基督教在巴勒斯坦出现。传说基督教“救世主”耶稣生于耶路撒冷南郊的小镇,在耶路撒冷及其附近地区传播上帝“福音”,后被犹太教当局送交罗马总督,被钉死在十字架上,据说耶稣受难后第三天复活,40天后升天。335年,罗马皇帝君士坦丁一世之母海伦娜太后巡游耶路撒冷时,下令在耶稣蒙难、安葬和复活之地建造圣墓教堂,又名复活教堂,耶稣的坟墓和坟墓的进口都在此教堂之内。基督教徒不分教派和所属教会,都把耶路撒冷奉为圣地。教堂不大,外表古旧,但内部装饰华丽,有耶稣受难的十字架,耶稣被放下来的停尸床等圣迹。在教堂大厅的中央,有一泉水,游客纷纷以水拭额,这水永远不多,永远不少,不受干旱影响。以水洗面或拭面据说可带来吉祥。登上圣墓教堂的天顶,可遥望到橄榄山。橄榄山是耶稣度过他一生中最后一天的地方。据《圣经》记载,耶稣在耶路撒冷传教时,每夜出城到这里住宿。
壮观的朝觐奇观
伊斯兰教有三大圣地:麦加、麦地那和耶路撒冷,麦加是最主要的圣地,称为第一圣地。它是伊斯兰教的发祥地。伊斯兰教创始人穆罕默德规定,穆斯林不论身居何处,他礼拜时都要面向麦加圣寺克尔白。1000多年以来,麦加一直是全世界穆斯林向往和朝拜的中心。
约570年,穆罕默德诞生于麦加。他在这里创立和传播伊斯兰教。由于受到反对和迫害,他在622年率领他的跟随者和妻室前往麦地那。其后,教徒日益增多。630年,穆罕默德率师攻占麦加,以此为中心,继续传教。伊斯兰教此后迅速发展壮大,成为世界三大宗教之一,信徒遍及五大洲,西亚、北非、欧洲东南部广大地区归于伊斯兰教国家的版图。
根据伊斯兰教法,凡有条件的穆斯林,都有去麦加朝拜的义务。朝拜被列为伊斯兰教五大功课之一。50年前,每年朝拜者约几万人;1984年已达300万上下;近年来,已超过千万人。来自世界各地的穆斯林花费巨额资财,不顾长途劳累,从遥远的地方来到这里朝觐,以表示自己是安拉的虔诚信徒,这样大规模的朝觐,全世界只有在麦加能看到。
伊斯兰教历10月至12月上旬是穆斯林的朝觐期。每年这段时间,肤色不同、语言各异的穆斯林,怀着同一种心情从世界各地潮水般涌向麦加城,麦加城顿时变得异常繁华,异常喧闹。少量的人住在城内的旅馆里,大多数人则是找一个地方搭起一个临时的帐篷。那些帐篷,一顶接一顶,一排挨一排,从城内伸向城外,在城区四周绵延数千米,漫山遍野的帐篷,使麦加城犹如漂浮在一片白色的海洋之上。麦加在伊斯兰世界被誉为“诸城之母”,圣地只对穆斯林开放,非穆斯林者一律谢绝入内。
朝拜者到达麦加后,要进行一系列的朝拜活动,主要内容有:从陨石处按逆时针方向绕行圣殿7周;在萨法及麦尔卧之间往返疾行7次;赶往阿拉法特山“站山”,肃立诵经;在穆兹达利法旷野露宿歇息;至米纳“射石”驱邪;欢度宰牲节;再次至圣殿,举行告别朝拜等活动。这已经成为一年一度的国际性的盛大宗教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