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8日,北路集团军群所属的第三集团军和第四集团军从北和西北向华沙方向实施突击,9月11日,古德里安的第十九装甲军渡过纳雷夫河,开始向华沙后方的布格河迅速推进。9月14日,德军南路集团军群所属的第十集团军和第八集团军在维斯瓦河以西一举合围了从波兹南和罗兹地区撤退的波军,占领了波兰中部地区,使华沙处于半被合围的状态。至9月15日,古德里安的第十九装甲军包围了布列斯特,其第三装甲师和第二摩托化师继续向南推进,以便与南路集团军群右翼的第十四集团军完成最后的纵深合围。9月17日,德军在完成对华沙的合围后,限令华沙当局于12小时内投降;而波兰政府和波军统帅部已于16日越过边界逃往罗马尼亚。
正当波军在德军的进攻下开始瓦解的时候,早已同德国商量好瓜分波兰的苏联,正为与波兰签有互不侵犯条约、始终不便动手而犯难。波兰政府的出逃,终于使苏联找到了“体面”出兵波兰的借口。苏联政府于9月17日向波兰驻莫斯科大使递交了一份照会,指出鉴于既成局面,苏联政府已向部队下达了越过边境保护西乌克兰和西白俄罗斯的命令。同日,苏联外交人民委员莫洛托夫发表广播演说,声明苏联政府不能对波兰出现的局势袖手旁观。就在这一天凌晨,苏联白俄罗斯方面军和乌克兰方面军分别在科瓦廖夫大将和铁木辛哥大将的率领下,分六路开入波兰,未遇重大抵抗即占领了波兰东部地区,俘获波军20余万人,缴获飞机300余架和大量武器。被俘波军中有近万名军官,其中约1.5万名战俘不久后被杀于斯摩棱斯克附近的卡廷森林,这就是著名的卡廷事件。
9月18日,德苏两国军队在布列斯特—利托夫斯克会师。希特勒希望赶紧占领华沙,命令德军必须在9月底之前拿下华沙。
9月25日,德军开始对华沙外围的要塞、据点及重要补给中心进行炮击。随后,德军第八集团军开始向华沙发起攻击。9月26日,德国空军开始轰炸华沙。9月27日,华沙守军停止抵抗。9月28日,华沙守军司令签署了投降书。9月29日,莫德林要塞投降。10月2日,进行抵抗的最后一个城市格丁尼亚停止抵抗。引发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第一个战役仅用了一个月的时间就结束了。在波德战争中,波军伤亡20万人,被俘40余万人。德军亡1.06万人,伤3.3万人,失踪3
400人。德国入侵波兰后,英法等国对德宣战,第二次世界大战正式爆发。
兵家看点
在过去的600多年里,“波兰走廊”历经风霜雪雨的洗礼,它一直是日耳曼和斯拉夫两大民族之间反复争夺的主要焦点。它控制了维斯瓦河的入海口,是波兰最理想的出海口;同时它也是联结东普鲁士地区和德国大部分领土的咽喉要地。因此波德两国均将该市视为自己的生命线,每次战争之后,失去这座城市的一方会引为奇耻大辱,积极备战,于是又引发下一次的战争。在两次世界大战之间,国际社会试图解决这一问题,将这里变成一个在国际联盟保护下的半独立的自由市。但这样的解决方案却使波德两国均无法满意。
1945年,在波茨坦会议上,盟军答应苏联的要求,把被苏军占领的波兰重划边界。奥得河—尼斯河线以东,包括波兰走廊和但泽的德国领土,尽数被割让给波兰。1953年,波德东部边界由东德确认,后分别由1970年及1990年获得西德与重新统一的德国的承认。
虽然“波兰走廊”一直是兵家必争之地,但是,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人民依然希望得到和平、宁静和安乐的生活。
2.谱写英雄史诗的城市——圣彼得堡
2003年,俄罗斯的一座北方城市正在欢庆自己的300岁生日,人们身着沙俄时期的服装庆贺自己获得了难得的出海口。这座300岁的古城就是被称为“波罗的海明珠”的圣彼得堡。圣彼得堡位于俄罗斯西北部,波罗的海沿岸,是列宁格勒州的首府,也是仅次于莫斯科的俄国第二大城市。
圣彼得堡的诞生
圣彼得堡始建于1703年,至今已有300多年的历史。这座城市是从要塞开始发展起来。建造这座城市付出了巨大的代价,约有10万名工匠被派驻到工地上劳作,因为圣彼得堡是一片沼泽地,所以彼得大帝下令把全国所有的石头运到这里充当地基,其他任何地方禁止用石头盖房子。此外,从外地来这里的船只也要交税,所谓的税并不是钱币,而是随船运来的石头。按当时的规定,大船要携带30块石头,小船要携带10块石头,每块石头不小于10磅重。
1712年,俄罗斯将首都从莫斯科迁到这里,直到1914年,这座城市一直叫做圣彼得堡。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当时俄罗斯同德国是敌对国,而圣彼得堡的“堡”字源自德语发音,因此当局决定把城市改名叫做彼得格勒;1917年,随着阿芙乐尔号巡洋舰的一声炮响,列宁领导的十月革命在这里获得成功,从此开创了一个全新的苏联时代,1918年3月,首都从这里又迁回莫斯科。1924年列宁逝世后,人们深切怀念这位革命领袖,正如诗人马雅可夫斯基所说:这里每一块石头都记得列宁。为了纪念他,1924年这座城市改名为列宁格勒(“格勒”就是俄语城市的意思)。直到1991年,为了给城市重新命名,列宁格勒市又举行了一次全民投票。结果,大多数人赞同改回圣彼得堡老名。
圣彼得堡的名称来自于三个不同的起源:“圣”——源自于拉丁文,意味“神圣的”;“彼得”——使徒之名,在希腊语中解释为“石头”;“堡”——在德语或者荷兰语中称为“城市”。如此一来,圣彼得堡的名称不但和彼得大帝之名互相吻合,并且同时说明着这个年轻的城市蕴涵着不凡的文化背景。它不但沿袭了德国及荷兰的文化传统,并且城市的象征意义和以圣徒彼得为守护神的古罗马紧紧相关。有趣的是,甚至圣彼得堡的市徽——一个左右交叉的海锚,也类似罗马梵蒂冈的徽章。
地理环境与历史文化
圣彼得堡位于芬兰湾的入口处,为大涅瓦河和小涅瓦河汇聚的三角洲地带,在18世纪初,这里还是一片沼泽。随着圣彼得堡市的建造,人工运河在市内纵横交错,这些运河是在叶卡捷琳娜二世时期开凿的,以分流因芬兰湾水浅而倒灌进入圣彼得堡的海水。涅瓦河三角洲上数十条纵横交错的水道和运河,把大地分割成近百个小岛,靠400多座桥梁相连,使圣彼得堡具有独特的“水城”和“桥城”景观。中心城区在大涅瓦河南岸,全市最繁华的涅夫斯基大街(涅瓦大街)横贯城区,海港、河港和各类工厂分布在外围的瓦西里耶夫岛区、彼得格勒区和维堡区,昔日帝都留下的俄罗斯古典建筑群和名胜古迹比比皆是,如彼得罗巴甫洛夫斯克要塞、冬宫与皇宫广场、夏花园与夏宫、海军总部大厦、圣伊萨克大教堂、十二月党人广场、斯莫尔尼宫……涅瓦河哺育了灿烂辉煌的俄罗斯文化,使圣彼得堡成为著名的科学文化城,罗蒙诺索夫、门捷列夫、普希金、果戈里等许多杰出的科学家、文学家都在这里生活和工作过,城内拥有300多个科研机构,数十所高等院校,以及众多博物馆和图书馆、影剧院等。
圣彼得堡还是俄罗斯的重要海港,主要港口位于城市西南部,河流两岸都建有花岗石的堤岸,港区筑有防护堤,人工水道与科特林岛上的喀琅施塔得军港相连。港区主要进口金属管道、工业装备、化工品、食糖、棉花和水果;出口机器、木材、煤炭、钾盐和黄铁矿。客运主要集中在夏季。(经波罗的海至英国)小型海轮可沿涅瓦河到达拉多加湖,并在此与俄罗斯欧洲地区内陆水系相连,经拉多加湖、奥涅加湖及白海运河,轮船可进入白海,与俄罗斯北冰洋沿岸的北海航线相连;经奥涅加湖、伏尔加—波罗的海水路,轮船可抵达伏尔加河流域、里海、黑海和亚速海。俄罗斯民族有了通向世界的出海口。
圣彼得堡城市交通发达,有10条铁路干线呈放射状通向赫尔辛基、华沙、莫斯科及俄罗斯其他大城市。圣彼得堡控制着俄罗斯通往西欧的门户。
圣彼得堡还是一座文化名城。圣彼得堡是俄罗斯文化和历史名城,以建筑的精美闻名于世,素有“地上博物馆”之称。彼得保罗要塞、彼得大帝夏宫、斯莫尔尼宫、冬宫、喀山大教堂、圣伊萨克大教堂等,这些建筑群具有俄国早期巴罗克式建筑的特征:古朴、雄伟、稳重、高雅华贵、多姿多彩。闻名遐迩的冬宫,坐落在圣彼得堡皇宫广场。1917年沙皇被推翻以后,这座昔日沙皇的宫殿便成了十月革命的象征。1922年它成为与之相邻的国立艾尔米塔什博物馆的一部分。另外,普希金、莱蒙托夫、高尔基等许多俄国著名诗人和作家都曾在此生活和从事创作。
这里有彼得大帝时代建起的科学院,有40多所高等院校和300多个科研机构。其中著名的有1724年成立的国立圣彼得堡大学、圣彼得堡国立技术大学、北极和南极研究所以及永冻土研究所。
18世纪后期的建筑有斯莫尔尼宫、冬宫、塔弗列奇宫、阿尼奇科夫宫(十月革命后改名为少年宫)。19世纪初的主要建筑有:宏伟的喀山大教堂、高达101米的伊萨克基辅大教堂等。
在俄罗斯历史上,圣彼得堡也是一座英雄的城市。1917年的二月革命和十月革命均在这里爆发。炮轰冬宫的阿芙乐尔号巡洋舰如今还靠在涅瓦河边,发出十月革命第一声炮响的大炮还昂首指向冬宫。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圣彼得堡当时叫做列宁格勒。这里曾上演了最悲壮的一段历史,德国法西斯军队将这座城市围困了872天(从1941年9月8日到1944年1月27日),希特勒扬言:“让这座城市在地球表面上消失。”苏联人开始了艰难的列宁格勒保卫战。城市的人们每天只能得到125克面包,许多人被饿死、冻死。但苏联红军不屈不挠,拼死反抗,没有让敌人再前进一步。列宁格勒保卫战终于取得了最终的胜利,但是也付出了惨痛的代价:约有70万人在围困中死去,3
200幢建筑被摧毁,城市面目全非,街道变成了瓦砾堆。但英雄的列宁格勒人民依靠自己的勇气、意志和信心守护着自己的城市,直至取得了反围困的胜利。卫国战争后,苏联政府授予列宁格勒“英雄城”的荣誉称号,列宁格勒人的精神也成了苏联民族精神的象征。
那么,在上世纪中叶发生的那场决定历史进程的伟大战役是怎样的一幅画面呢?现在就让我们回到那个战火纷飞的岁月,一起去聆听一个英雄城市的悲壮史诗……
英雄城市的史诗——列宁格勒保卫战
征服苏联、独霸欧洲是希特勒蓄谋已久的阴谋。早在法国投降之时,德国人就开始着手制订侵略苏联的计划。1940年12月28日,希特勒发布了第21号训令,正式确定了代号为“巴巴洛萨”的侵略计划。计划的目的是:在对英国的战争结束以前,以坦克、摩托化部队及航空兵部队突施“闪电”式的突然袭击,分割围歼苏联西部的苏军主力,而后向战略纵深发展进攻,攻占列宁格勒、莫斯科,前进至伏尔加河、阿斯特拉罕一线,于1941年入冬前结束战争。
为实现这一计划,德军集中兵力550万人,坦克4300辆,火炮47
000余门,飞机4980架,以及192艘舰艇,并将这些力量编为三个集团军群和三个独立行动的集团军,准备在三个战略方向实施进攻。计划的基本部署是:
北方集团军群,辖第十六、第十八集团军和坦克第四集团军群,共29个师,由勒布元帅指挥,在东普鲁士的哥尼斯堡以东向列宁格勒总方向实施进攻,消灭波罗的海沿岸地区的苏军,占领苏联港口,使苏联舰队失去基地。
为何希特勒对列宁格勒如此重视?希特勒统帅部认为,夺取苏联这一重工业中心和海港具有特殊意义。占领涅瓦河上的这座城市,可以掌握整个波罗的海的主动权,控制铁路线,尤其是控制那条把列宁格勒和莫斯科及苏联其他一些经济地区联结起来的十月铁路线,在国际上有重要意义。从政治上、军事上看,占领列宁格勒并同芬兰军会合,可以使法西斯同盟更加巩固,迫使其他一些动摇不定的国家加入反苏战争。
1941年6月22日,在大量航空兵的支援下,德军从东普鲁士的哥尼斯堡向苏联波罗的海沿岸地区发起进攻。战斗一打响,德军就轻而易举地渡过涅瓦河这一水上天堑,向苏联腹地长驱直入。德军北方集团军群的先头部队第五十六摩托化军,在开战后的24小时内就深入苏联境内40千米。6月25日,德军坦克部队推进到离道加瓦皮尔斯只有70千米的乌提那。6月26日,德军装甲集团的先头部队离维尔纽斯和列宁格勒之间的主要铁路中心道加瓦皮尔斯几乎不到8千米的路程了。至此为止,在短短的四天内,德军装甲部队就翻山越岭、攻城略地,向苏联腹地推进达300千米。7月1日,随着拉脱维亚苏维埃社会主义加盟共和国首都里加的失守,7月4日,德军又突破奥斯特洛夫—普斯科夫防区内的防线。7月9日,防守普斯科夫的苏军在经过一场血战后不得不放弃该城,退往诺夫哥罗德。于是,希特勒法西斯的铁蹄终于在闯入俄罗斯大地之后踏上了列宁格勒州的地界。
就在德军北方集团军群向列宁格勒全力推进的时候,部署在列宁格勒北面芬兰一侧的两个芬兰集团军,为了配合德军北方集团军群进攻列宁格勒,也于6月底分别在彼得罗扎沃茨克和维堡方向,对苏军北方方面军发起猛烈的进攻,企图从北、东两个方向与德军一起完成对列宁格勒的合围。在这种情况下,进展顺利的德军第4装甲集团军司令赫普纳上将得意忘形地宣称,现在只要一举突破卢加河,他就拿到了打开通往列宁格勒大门的钥匙。
列宁格勒是十月革命的摇篮,也是苏联的第二大城市和重要的海港、工业重镇及文化中心。约有300万人口。面对德军的进攻,苏联西北方面军总司令伏罗希洛夫元帅向当地军民发出号召:“在列宁格勒大门口,用我们的胸膛阻挡敌人前进的脚步。”1941年8月下旬,气急败坏的希特勒在北翼调集了32个步兵师、4个坦克师、4个摩托化师和1个骑兵旅的兵力,配备6000门大炮、4500门迫击炮和1000多架飞机,向列宁格勒发动猛烈攻势,扬言要在9月1日占领列宁格勒。在“巴巴洛萨”计划中,攻占涅瓦河上的这座城市被看做是“刻不容缓的任务”——从地球上抹掉列宁格勒,杀光居民,消灭无产阶级革命的摇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