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子询问朝鲜新罗使团,长鼓舞又是一种什么样的神奇舞蹈?
朝鲜新罗储君回答道,长鼓舞也是朝鲜族民间舞蹈,虽然流传于朝鲜族,但是起源是在中原。
哦,文武百官听到长鼓舞这种奇奇怪怪的舞蹈也源自中原,十分好奇,纷纷追问新罗储君到底是怎么回事。
新罗储君解释道,长鼓舞源自中原,在中原的古人类狩猎的时候,以鼓声作为围猎的信号。当大家满载而归后,围坐在篝火旁,再以白天狩猎的大鼓为乐器进行敲打,众人手舞足蹈,以鼓为乐。长鼓舞最早以男性独舞为主,后人类将长鼓舞进行改变,在朝鲜农耕时代,庆祝丰收的时候,舞台上的即兴对唱表演开始出现,即兴对唱表演对长鼓舞的发展起了一定的促进作用,使长鼓舞在发展过程中出现了男、女长鼓舞、双人长鼓舞及长鼓群舞等多种形式。
新罗储君刚刚介绍道这里,看台下面校场里面鼓声雄壮地响起,新罗使团里面着彩装的艺人开始表演长鼓舞了。
只见校场里面,朝鲜族女子身穿长裙,每名女子的肩上挂着鼓绳,鼓绳吊着的长鼓为两面鼓,两端鼓面一边宽、一边窄。朝鲜女舞者两手同时击打鼓面,使鼓发出各种不同节奏的鼓点。
而有的鼓舞女子又采取其他的击打法,校场里面左边女舞者用鼓鞭敲打鼓面,右边女舞者用鼓槌击打鼓面,两边女舞者边击边舞,舞至高潮时,女舞者一边击鼓一边抬腿翩翩起舞,看得人心荡神怡。
朝鲜新罗国的长鼓舞随着鼓声的停止、舞女的退场而结束。
换着朝鲜百济的表演了,百济储君禀明东汉天子,百济将进行剑舞的表演。
何为剑舞?百济储君介绍道,剑舞,又称剑器舞,是由手持短剑的女子表演的舞蹈,舞蹈节奏通常被称为“打令”。请皇帝陛下和文武百官欣赏我百济的女郎剑舞。
校场里面正中央,上来四名百济女子,她们着装鲜艳,短装尤其把人显得更加精神。每个端庄的女郎手中持一把短而利的剑。
剑舞女郎开始在舞台上翩翩起舞,她们手中的短剑与她们优美的舞姿相辅相成,让看客觉得她们是在进行一场战斗而不是表演。
天子、文武百官、军士、百姓和外国使节被这种缓慢、典雅的女性舞蹈深深吸引了目光。
文武百官问道,宝剑在贵国女郎手中飞旋,她们是怎么做到的?
百济储君介绍道,剑舞的时候,短剑的剑柄与剑体之间有活动装置,剑舞女郎手中的短剑在活动装置的支持下,可自由甩动。
文武百官又问道,你们所说的打令的声音又是从何而来?
百济储君说道,随着剑舞女郎手中短剑的旋转,迫使短剑发出有规律的音响,剑舞女郎再翩翩起舞,短剑与优美的舞姿相辅相成,造成一种战斗气氛,这就是我们朝鲜族舞蹈“打令”。
校场里面4个百济剑舞女郎表演完毕退场后,男子们才擦去嘴角边上流下的涎水。
节目最后,轮到扶桑人表演节目了。
扶桑岛国,将为东汉帝国及邻邦献上扶桑传统舞蹈,扶桑储君跪在东汉天子面前启奏道,请允许我介绍一下扶桑舞蹈。
待东汉天子允许后,扶桑储君开始娓娓道来。
扶桑舞蹈是用于祭祀活动的,称神乐,以招魂、镇魂和祈祷动作为基础。它是根据名著扶桑《古事记》所描写的天岩屋户和天钿女命“神灵附体”的祈祷舞发展而来的。最初由巫女(游女)来跳,后来也有男性(游男)来跳。
扶桑储君讲道这里的时候,校场里面正中央处,从扶桑使团里面走出几个艺人,这几个艺人刚刚出场,就遭到看客们的一阵嬉笑。
校场里面,只见扶桑表演者,既然来了一群巫师,不过,这群演艺的巫师都是女子,且个个都细皮嫩肉,低眉顺眼,直看客们又把兴趣提了起来。
这群年轻的巫师装扮者,她们要表演扶桑的巫女舞,随着场外伴奏乐器大鼓、铜钹子的响起,舞蹈开始,巫女们2人一组,头戴天冠,身着白衣绯,执扇而舞,以请神祗降临的舞姿呈现给东汉帝国的看客们。
这群扶桑舞女一会像在祭祀,一会又像在演示农耕。
待戴天冠,着白衣绯,执扇而舞的扶桑舞女演艺完毕退场后,扶桑储君又介绍道他们的另外一种传统舞蹈,歌舞伎表演。
校场里面顿时鸦雀无声。看客们都伸出脖子对扶桑接下来的节目翘首以盼。
只见浩瀚的夜空下面,校场里面篝火的亮光之中,从天上降落下来一朵雪花,那朵雪花渐渐地来到校场地面上后,人们才看清楚是一个扶桑打扮的女子坐在由数张白纸做成的雪花之中,她就是我扶桑妇孺皆知的美女阿芸。
阿芸花容玉貌,冰雪肌肤,她一手拿着扇子,一手翘着玉指。向着东汉天子、文武百官和众看客,左边行了一个万福金安,右边行了一个万福金安,随后开始舞动。
看客看见,她的舞蹈毫无章法,还即兴加进现实生活中诙谐情节,这种随性而起的舞蹈获得看客们的一致叫好。
阿芸的随性表演结束了,她也受到东汉天子和文武百官的接见。
阿芸来到看台上后,东汉天子居然开口称呼为神仙姐姐。
其他群臣也被阿芸美貌吸引,纷纷称赞奇女子,把白天表演的朱雀弟子都比下去了。
扶桑储君得意洋洋,抑扬顿挫地向天子和群臣介绍道,刚刚我扶桑女郎进行的是即性表演,创建这种即兴表演的是眼前这位名叫阿芸的姑娘。阿芸将表演者命名为歌舞伎,阿芸她是岛根出云大社的巫女,她首创的《念佛舞》在扶桑岛国已经由民间传人宫廷,现在也被贵族习习,《念佛舞》不断充实、完善了我扶桑岛国的艺术文化。
文武百官对阿芸赞赏有加。
阿芸向东汉君臣行完大礼后退到一旁。
扶桑表演完毕后,已经是深夜。天子降诏,军士回营,百姓回洛阳,明日对朝鲜使团和扶桑使团大加赏赐。
国师蔡伦决定等龙仪、凤仪、青龙、白虎、朱雀和玄武的护法弟子和金身齐聚之后,就由各支护法弟子将神兽带到海东四国去镇守。
天子回宫、文武百官归府、使团使节到驿馆、百姓回洛阳,校场的驻军也回营休息,偌大的校场寂静了,大家都休息了,校场的看台上面就剩下蔡氏父子。
国师蔡伦对父亲说道,父亲,我们也回吧。
太史令蔡父对儿蔡伦说道,我知道你心事重重,你肩上的担子可不轻啊。不过,凡事都要慢慢来。
知道了,国师蔡伦说道,明天把朱雀弟子带回昆仑山后,我就着手白虎弟子的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