琉璃王的大队人马被沸流王死命拖住,琉璃王只能看着温祚王逃走。
坚守在城堡门边的沸流王终因力竭被擒,琉璃王以叛国罪处死了沸流王,也以同样的叛国罪名派兵缉拿温祚王。
琉璃王处决了沸流王,开始清理沸流王和温祚王在高句丽的余党。
沸流王和温祚王的余党在高句丽无法立足,死的死逃的逃。这些余党离开高句丽并追上温祚王,他们一起策马向半岛南部奔去。
这些南逃的沸流王和温祚王的亲随中,最大的一支是叫着鬼室燕的家族势力,他有部众上万,现在也加入到追随温祚王一起向南逃跑的队伍中去了。
离开高句丽很远很远的沸流王和温祚王的亲随连同温祚王一起又陷入了熊津势力的包围。虽然他们逃出了琉璃王的魔掌,可是,熊津的这些遗老,他们先王朱蒙统帅下的五酋长能放过他们吗?
留在熊津享福的五酋长,不,现在只剩两个酋长了,他们得知有数万从高句丽逃跑过来的高句丽人,就率兵堵截,没有想到在这里相会。
温祚王被熊津势力团团包围,水尽粮绝,可是熊津势力又不准他们投降,南逃的高句丽人叫苦不迭。
这如何是好?温祚王进退无路,哀告道,父王,你的亲生儿子要置我和沸流王死地,现在沸流王生死不明,我好不容易带领部众逃到南边,却又被你曾经的部众率兵包围在此,父王,你到底做错了什么?还是我做错了什么?
从高句丽逃难下来的沸流王和温祚王的追随者建议温祚王,他们说道,别嚎了,不如,我们再去请降吧?
留下来是死,不如走出去一搏,好,温祚王听从追随者的建议,和鬼室燕的首领一起打着白旗来到熊津两酋长的营帐。
通过两酋长营帐路上的部众都好奇而且同情地看着温祚王和他的侍从,他们议论纷纷,这就是朱蒙和北边的召西奴所生的王子?不知道朱蒙现在怎么样了?
温祚王刚到两酋长的营帐里面,就听见两酋长喝叫部众,来呀,给我把这个北边来的奸细拖出去砍了。
营帐外面的部众进来四个架起温祚王和鬼室燕的手臂就往外面拽。鬼室燕扒青铜剑在手,要与架温祚王的两个部众士兵拼命。
不,温祚王死命挣扎,嘴里喊道,我不是奸细。
等一等。营帐里面左边的一个酋长发话了,你们出去吧。两个进来拖温祚王的部众走出营帐。我说,孩子,你凭什么说自己不是奸细?你可是朱蒙的王子,我们曾经和朱蒙大动干戈。
温祚王赶紧跪下,说道,我是朱蒙的王子不假,可是我是逃难的王子。
哦,此话怎讲?两酋长有点不解。
温祚王将父王朱蒙已经身死,自己和王兄沸流王被琉璃王追杀的经过详细讲解了一遍后,掐媚道,敌人的朋友是敌人,敌人的敌人是朋友,你们当初背叛我父王朱蒙,现在父王朱蒙已经死了,可是他的儿子我的王兄琉璃王发誓要拿你们五个的头来祭灵,所以说现在我是你们的朋友了。
琉璃王真的有这种想法?两酋长心头一紧,继续追问。
是的,温祚王撒谎道,我现在小命都捏在你们手里,我怎么能对你们撒谎呢?
鬼室燕也趁机说道,你们都是神王朱蒙手下的酋长,却无端剿杀神王朱蒙,夺他的领地,难道你们的内心就没有一丝愧疚吗?
哈哈哈。起来吧,我们愿意接受你的投降。两酋长站起来欢迎远方来的朋友。再给我们讲讲,你父王朱蒙到北边以后和你现在的王兄琉璃王的高句丽。
温祚王带领北边逃亡过来的万余部众投降了熊津,虽然他过着阶下囚的生活,但是他不觉得可耻,因为熊津也是他父王朱蒙创立的,并且,等那两个酋长死后,这熊津的大好河山就是他温祚王的了。
剩下的两酋长惧怕琉璃王带兵南下,温祚王也惧怕琉璃王带兵南下,所以,他们之间的盟约关系日趋紧密。
温祚王在等机会。十年过后,追随过父王朱蒙的酋长终于走完了人生的路,他两死后,温祚王成了熊津的领主。他也像他父王朱蒙一样,雄才大略,他将追随自己的几个心腹大将封为新的酋长,分别是濊貊酋长、扶馀酋长、靺鞨酋长、马韩酋长和牟韩酋长,酋长下面设首领若干。并且允许鬼室燕统领五位酋长,再将华夏的先进农耕制度、冶铁技术在自己的领土上推行。
两年后,温祚王在鬼室燕及五位酋长的帮助下,在慰礼城(现在的首尔)建城,立国号为十济。
为何国号取名为十济?十济建国的天,温祚王在首尔宫殿里面问道,我们被高句丽赶走,侥幸不死,现在还坐拥无数军马、土地,你们还记得,当时随我南下的,有多少部落?
鬼室燕说道,大王,当时同我们一起南下的,共有十个部落。
温祚王说道,我大难不死,以十个部落起家,现在雄踞一方,我们国家的国号就叫十济吧。
鬼室燕和酋长们说道,大王英明。
十个部落首领之中,有的做了酋长,有的继续做首领。这是温祚王对追随者的一种谢意。
十济的部落在温祚王的治理下过着繁荣的生活,慰礼城成为南边人口超过百万的大都市,而此刻的十济国,东到北汉江流域,西到迦倻地区,南到济州岛。
鬼室燕和酋长们建议道,大王,我们的领土和部众都很多,不能再叫十济,我等商议之后,祈请大王更改国号。
温祚王说道,此言正合我意。
于是,十济再次更改国号,新的国号为百济。
温祚王很清楚,虽然自己的国家已经很强大,可是与西海边的华夏民族比较起来,自己还只是一个未加开化的民族,为了进一步学习华夏民族,从华夏民族那里吸取营养,他不断派遣使者渡海前往华夏学习先进文明。
历史证明,温祚王的确是一个有政治远光的人,通过派遣使节到华夏,他的百济既可以学习华夏先进的文化,通过与华夏建交,让华夏民族承认自己的大王地位,使得北边的高句丽琉璃王对自己另眼相看。
而另一面,百济国主温祚王厉兵秣马,时刻等待着琉璃王率部众来攻打,可是一年又一年,琉璃王都没有对百济采取任何的军事行动。因为,此时此刻的琉璃王正在帮助他的同宗同族的异性兄弟,在高句丽的东南面,百济东边的一些部落,就是当年去华夏寻找文明坐神鹏失踪的那些古朝鲜遗民和三韩人组成的部落,这些部落正在被一些野蛮人欺凌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