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月之后,带着圣旨的朝廷太监来到昆仑山。
在昆仑山山脚下,白袍道长和青袍道长驾鹤早已恭候多时,他们对太监说道:“我等受袁天罡道长委托,特来迎接。”
太监说道:“有劳。”
白袍唤来数只仙鹤,一行人上到仙鹤背上后,飞往昆仑山玉虚洞来。
玉虚洞前,袁天罡、昆仑山的真人、道士一起等在洞口前。
白袍道长、青袍道长和太监分别从仙鹤背上下来,在袁天罡的带领下,大家进入玉虚洞里面。
在玉虚洞里面,朝廷太监站在正北的位置上,对面朝他跪着的袁天罡和昆仑山的真人、道士宣读圣旨。
朝廷圣旨中讲道:敕封袁天罡为朝廷正四品火山令,赐太极袍一件,赐天师剑一把。赐予昆仑山修行者米粮五万石。
随即,太监的随从打开随身物件,取出一件道袍一把桃木剑来。
袁天罡接过之后,朝廷太监还说道:“由太史令监护的龙仪神兽金身已经出长安,径往昆仑山而来,不久便到。”
大唐天子的意思显而易见,是要袁天罡在昆仑山山上召唤出龙仪神兽来。
朝廷太监宣读完圣旨后,回京复命去了。
昆仑山的真人、道士说道:“袁道长,你果然道行高深,能够将遁入北斗七星里面的伏羲《易经》和国师蔡伦的三魂七魄化解下来。连朝廷都来进行颁奖。可喜可贺。”
袁天罡说道:“非也非也,皆奈众人之力。”
昆仑山的真人、道士问道:“下面我们该怎么做?”
袁天罡说道:“不急,朝廷官员尚在路途之中,等上差来了再作安排。”
不出半月,朝廷太史令带着朝廷圣旨、龙仪神兽金身、太史府一干官员、一千护卫军队来到昆仑山脚下,早有昆仑山脚下的道士通传上来。
袁天罡并昆仑山山上的白袍道长和青袍道长一起驾鹤来到昆仑山山下脚下,迎接太史令并龙仪神兽金身。
朝廷太史令见到袁天罡等亲自来迎接,赶紧从马上下来,和袁天罡等人行礼。
太史令说道:“多谢袁大人亲自来迎接。龙仪神兽金身已在车驾之中,皇上专盼袁大人佳音。”
袁天罡说道:“是。敢不殚精竭虑替皇上分忧?请太史令大人随我一同上山。”
太史令就要上马,袁天罡阻止道:“我已带来座驾,何须马力?”
太史令问道:“莫非也要像你们一样乘坐仙鹤?”
“正是如此。”袁天罡说道。
“哈哈哈。好。我就同你们一起享受一下这道骨仙风的气场。”太史令说道。
太史令随即吩咐下去,说道:“从京城来的一干官员带同龙仪神兽金身随我一同驾鹤上山,大队人马在山脚安营扎寨,不得扰民。”
“是。”军马之中的朝廷校尉回答道。
太史令吩咐从人后,袁天罡带着太史令等驾鹤来到昆仑山山顶上,又进入玉虚洞中,将龙仪神兽金身供奉在神龛里面。
袁天罡掀去盖在神兽金身上面的红丝绸,大家望去,龙仪神兽金身纯金铸就,金光闪闪,龙眉、金须、龙爪活灵活性。
众人叹道:“好一座神兽金身。”
太史令说道:“神兽金身我已经带来了,还请袁大人施展法力,将遁入金身里面的龙仪神兽召唤出来,为天子所用。”
袁天罡说道:“是。大人无须提点。自当施展手段,召唤龙仪神兽出来。不过,得请大人稍候数日。”
哦,太史令晃动了一下脑后月牙型乌纱帽问道:“此间不便召唤龙仪神兽出来?”
袁天罡说道:“非也。我们刚刚从北斗七星里面化解出来伏羲《易经》,我还没有来得及参透其中玄机,等三日之后,我参透伏羲《易经》里面的奥秘,再行作法,召唤出龙仪神兽来。”
太史令说道:“原来如此。请袁大人自行安排。”
袁天罡自去忙他的去了。
白袍道长和青袍道长先把太史令和朝廷其它官员引到玉虚洞外面的客舍里面居住,自有清茶淡饭招待不在话下。
三日之内,昆仑山山上的真人、道士都没有谁进洞去打搅袁天罡在洞中参透伏羲《易经》奥秘。
三日之后,袁天罡从玉虚洞里面出来,在客舍里面对太史令和昆仑山道友说道:“可以了。”
太史令和昆仑山的真人、道士来了兴致。大家都希望袁天罡将龙仪神兽召唤出来,一睹黄龙风采。
白袍道长问道:“袁道长将在何处施法?”
袁天罡透过客舍的窗户望到不远处的荷花池,说道:“就在莲花七星法坛处。”
啊?朝廷官员惊呼道:“那个只有七朵莲花的水池就是传说中的莲花七星法坛?”
太史令说道:“这几日白袍道长带我们到荷花池亭子里面赏莲花,我等见荷花池里面的七朵莲花除了排列如北斗七星状外,没甚特别,没有想到,那竟然是你们的莲花七星法坛?”
其他官员也说道:“是啊,平平淡淡的荷花池,竟然暗藏玄机,道教神鬼莫测,叹为观止。”
袁天罡说道:“既然大家有兴趣,那我们就一同迎接龙仪神兽吧,我这里还要请青袍道长备下一物件。”
青袍道长说道:“请讲。”
袁天罡说道:“需在荷花池亭子上布置案桌一个,案桌之上,摆放道教用具即可。”
青袍道长说道:“是摆道场一个吗?我即刻去办。”
客舍里面,袁天罡同太史令等大小官员喝茶、论道。
一盏茶功夫,青袍道长进入客舍说道:“袁道长,所需之物一应备齐,道场已经布置停当,请示下。”
袁天罡说道:“有劳。有请各位随我去荷花池,了却这桩心愿。”
太史令等朝廷官员、昆仑山山上道士闻言十分高兴,他们跟着袁天罡走出客舍,熙熙攘攘地来到荷花池。
袁天罡说道:“你们且在荷花池四周观望,容我独自一人前往亭子。”
众人只得驻足荷花池边上,翘首以待。
走进亭子里面的袁天罡吩咐道:“请道友将龙仪神兽金身抬到亭子里面来。”
“是。”青袍道长回答道,便去玉虚洞搬取龙仪神兽金身。
看守玉虚洞的四个道士,和青袍道长一道进入玉虚洞里面,将龙仪神兽金身先搁置在一座事先准备好的木轿子上面,四人再将木轿子抬出玉虚洞送到荷花池亭子里面来。
玉虚洞里面的四位道士将龙仪神兽金身抬到亭子里面后,退到荷花池外来。
不多时,除去昆仑山山脚和山腰处处理杂物的十几位真人、道士没有来之外,在昆仑山山顶山修炼的四十多位真人、道士、太史令等官员都注目着亭子里面的袁天罡和龙仪神兽金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