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唐的廷议上,出使海东四国的使节中,出使倭国和高句丽的这两支使团纷纷哭诉道:“太无礼了,我大唐国势超越以往,可是礼遇却不如从前,倭国和高句丽侮辱我,便是侮辱大唐。”
大唐礼部尚书说道:“这是对我大唐的污蔑,这是对我大唐的挑衅,恳请陛下发兵,让这些蛮夷知道什么叫规矩。”
特别是出使百济一支在鸭绿江边遭到伏击的大唐残存的使节更加声泪俱下,他们说道:“百济在首尔答应我们,与我大唐结盟,可是在鸭绿江边上又暗算我们,出尔反尔,杀害了朝廷大员,分明没有把我大唐放在眼里。恳请陛下为我们做主。”
大唐满朝文武闻言,怒不可解,都奏道:“恳请皇帝陛下出兵海东。”
大唐天子李渊遂有起兵讨伐海东三国之意,他问道:“我大唐人才济济,是否已经有奇人异士能够参透伏羲《易经》的奥秘?将两仪神兽为我所用。”
李渊抛出这个话题,满朝文武没有一个能够回答出来。因为能够找到驾驭两仪四象神兽这种法力的人,实属罕见。
不过,只见大殿之上班中有一人出,乃礼部尚书,他说道:“禀告陛下,前一日开科取士,出乎意料的是,进士之中有一四川籍进士很特别。”
李渊问道:“他有什么特别之处?”
同时,其他的大唐文官武将也很好奇。
摆动月牙形官帽的礼部尚书向天子微鞠躬,他慢悠悠的说道:“和其他进士一样,这个进士文章秀丽出众,但有不同之处在于,这个进士会旁门左道之术,在他参加科举之前,因为他善于星象、卜卦、面相和称骨算命之术,他的事迹已经在他的家乡益州CD(今四川CD)名闻遐迩。”
朝廷班中兵部尚书问道:“听你的意思,是想用此人来试一试,看能否从北斗七星之中化解下来伏羲《易经》和汉朝国师蔡伦的三魂七魄,从而获得驾驭两仪四象的方法?”
礼部尚书回答道:“正有此意。”
李渊问道:“此人现在何处?授何官爵?”
吏部尚书回答道:“启禀陛下,此人进士及第,因擅长星象、卜卦、面相和称骨算命之术,按照吏部记载,此人已经授予火山令职责。现在正在益州CD为国出力。”
李渊问道:“他叫什么名字?”
吏部尚书、礼部尚书同时回答道:“回陛下,此人叫袁天罡,益州CD人。”
李渊对身边的太监吩咐道:“立刻前往益州CD取火山令袁天罡来长安见驾。”
稍后,大唐太监五人,同车驾前往益州CD宣旨。
益州CD处,每夜布满星斗的夜空下,有一人,他已经进士及第,但是他并没有着朝廷官袍。他一身什么打扮呢?
只见此人高约八尺,一身廋骨,头上束发盘髻、戴一顶扁平的混元帽、背背一把桃木剑、手握拂尘、脚上登着白布袜和船形云鞋,整个人看起来离尘脱俗、飘飘好似神仙之感。
此人正在黑夜之中仰观天文,不时喟然长叹。
此人身边有道童两位,其中的男道童问道:“师傅,为何发叹?”
飘飘好似神仙的道人说道:“紫微星倍暗,客星倍明,星河之中团团迷雾缠绕,我朝纲常有混乱之象,形势险恶无比。”
男女道童听到道人这般说后,也去看夜空。
夜空之中,确实有一条星河贯穿夜空,星河四周星云杂乱无章地笼罩着紫微星。
女道童问道:“师傅,紫微星有何不同?为何星云笼罩着它后师傅便唉声叹气?”
道士说道:“紫微星乃帝王之星,如今象征帝王之星的紫微星被其他星云缠绕,稍有不慎,便会天地倒置,天下大乱。”
男道童说道:“师傅,你如今做了朝廷官吏,且法术高超,何不施法扫去紫微星附近暗黑的星云?”
道士摇摇头说道:“此乃浩劫,非世人能够左右。”
女道童感慨道:“这样说来,就得看大唐李氏的造化了。”
“走吧,贵客即将来临,我们要去京城长安为国出力了。”道人对徒儿说道。
不错,刚刚带着道童观看夜空的道人就是前几天朝廷廷议的时候提到的擅长星象、卜卦、面相和称骨算命之术的进士袁天罡。
刚刚袁天罡说的贵客,就是朝廷派来接他的太监。
蜀道难,朝廷派来的五个太监足足走了两个月,才来到CD,经人指点,他们在袁天罡居住的草庵之中见到了还身着道袍的进士袁天罡。
朝廷太监中为首的一个在草庵正北之上宣读完圣旨后,对跪在地上的袁天罡说道:“袁大人,我们即可起行吧,天子等着召见呢。”
袁天罡回答道:“回禀上差,我们明日起行可好?今晚我要请几位贵宾一睹难得的天象。”
为首的太监甩了一下手中拂尘,说道:“好吧。本差尚在京城的时候,就听到几位尚书夸赞袁大人法术超群、神机妙算,正好也想一睹袁大人的手段。”
袁天罡吩咐男女道童在草庵里面设一案桌,案桌之上摆上茶、瓜子、水果之类食品。
是夜,微风拂动,星河灿烂。
袁天罡一边给朝廷太监倒茶,一同注视着夜空中星月的变化。
子夜时分,夜空中星河翻滚,星宿乱窜,斗大的紫微星也开始摇摇欲坠,而紫微星附件的三座云雾笼罩在一起,互有争斗之状。
三座星云在夜空中的撕咬,直怕朝廷太监看得目瞪口呆。他们说道:“星云打架,生平罕见,简直奇观。”
突然,夜空中互相撕咬的三座星云,其中有两座落了下风。
不久,落败的两座星云被得胜的那座星云驱散。
云开雾散,刚刚黑去嘛空的天空突然明朗了不少。
袁天罡喟然长叹道:“壮哉,壮哉,大唐新天子已经诞生。”
袁天罡的这句话,直把朝廷太监吓得汗出,他们说道:“不可说这种大逆不道的话。”
呵呵呵,袁天罡笑着说道:“你们不信?请再看夜空。”
众人再次抬头去望刚刚看过的星河和云彩,只见夜空之中,星河尚在,刚刚互相撕咬的三个云团不见了,紫微星好像换了个模样,刚刚紫微星还很幽暗,现在倍亮,其光芒照耀着浩瀚的宇宙。
几位朝廷太监骇然道:“袁大人,此何征兆?请替我们拆解刚刚发生的星象。”
袁天罡说道:“之前紫微星暗弱,现在的紫微星倍亮,乃更新之兆。”
太监问道:“三座星云作何解释?”
袁天罡说道:“三座星云象征李氏三兄弟。”
太监骇然道:“刚刚三座星云在天空中拼得你死我活,莫非三王要争夺皇位?”
“该死,该死。”说话的太监一边用手抽着自己的嘴巴,一边说道:“我怎么说出这种大逆不道的话来?”
哈哈哈,袁天罡笑道:“星象如此,何必自责?”
太监问道:“结果怎样?谁成为大唐第二代皇帝?”
袁天罡说道:“去了长安便见分晓。哈哈哈。”
“切。”太监唏嘘道。
第二日,朝廷太监带着袁天罡启程前往京城长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