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句丽使节的拒绝,出乎大隋君臣的意料。
大隋君臣谁也没有料到,上古以来就臣服中原的高句丽番邦,居然敢公开违抗大隋的旨意,拒不归还辽东管制权。
大隋隋炀帝在朝堂上拂袖而去,他的心里已经起了杀心,他对跟在后面的太监说道,朕发誓,不光要收回辽东,还要将你高句丽夷为平地。
退朝之后的大隋文武百官也讥讽道,好一个高句丽,竟然不识时务,早晚将被大隋灭掉。
高句丽朱雀神兽护法长老名号觜火猴兀自站在已经空空如也的大隋朝堂里面,心中平静如水。
因为高句丽使节见中原无统领四象神兽的两仪神兽出来演艺,又探听到中原两仪神兽几百年前就消声灭迹,所以仗着手段高强的朱雀神兽,高句丽已经不买隋炀帝杨广的账。
杨广要高句丽归还从后燕和北魏手中夺取的辽东等地,高句丽拒不归还,两国从此交恶。
觜火猴知道形势危急,刻不容缓,带着高句丽使节归国,她奏明高句丽王后,高句丽上下囤积粮草、收拢将士、打造器械,已经做好了开战的准备。
话分两头,来大隋朝拜的百济国王贤王觐见大隋后,提出要见他的姐姐金姝公主。
百济国王贤王一直在长安宫殿红漆大门之外候着,可是隋炀帝杨广始终不肯让他们姐弟两相见。
大隋文帝杨坚已经驾崩了,那么年轻的百济公主金姝要守活寡,并且是背井离乡的守寡,百济国王贤王心里比猫抓一样痛。他决定,无论如何这次都要把姐姐带回家乡。
百济国王贤王在大兴宫宫殿外面没有侯到隋炀帝杨广的旨意,第二日又去朝堂上朝见隋炀帝杨广。
大隋礼部以替先君守寡古制的说辞,拒绝了百济国王贤王的请求。
大隋朝会结束,百济国王贤王的泪珠在大隋的宫殿地板上溅起的泪花,也不足以打动大隋君臣,他始终没有能够见到姐姐金姝公主。
远在深宫之中的金姝公主,根本就不知道有朝鲜半岛使节来中原朝拜。
百济国王贤王见迎不了金姝公主归国,就起了用武力解决的心情。
三日之后的大隋朝会上,百济国王贤王绝口不提迎回金姝公主的事情。反而对大隋君臣说道,为亡夫守孝,我等番邦一时半会还不理解,前番多有得罪,望请天朝上国海涵。既然中原有此礼仪,我百济金姝公主既然嫁给了先皇,贵为嫔妃,就应该遵从中原礼仪行守孝之礼。
大隋文武百官听到百济贤王这番话,才觉得这才是中原调教下的番邦应该说出来的人话。
百济国王贤王又继续奏道,高句丽无端攻伐百济,造成我百济亡国,我与高句丽有不共戴天之仇,前番大隋先皇已经答应替我百济出口气,现在恳请陛下,率领虎狼之师,踏平高句丽,替我百济一雪前耻。
大隋文武百官听闻百济国王贤王的这番奏清,来了兴致,大隋正想让高句丽对他的无礼、傲慢付出代价,现在有高句丽邻国百济主动相助,真是大快人心。
杨广遂燃起了征伐高句丽的雄心壮志。
百济国王贤王在大隋隋炀帝杨广的旨意下先行退朝,大隋君臣继续商讨征伐高句丽的事情。
大隋兵部侍郎说道,末将建议,从辽东攻打高句丽,因为教训高句丽的用意就是要高句丽归还辽东的管制权,这叫师出有名。
大隋兵部尚书说道,臣建议,从东海海上征伐高句丽,从东海海上用兵,可以更好地联合百济,两国雄兵,一鼓作气就能拿下高句丽。
唯有大隋丞相宇文化及持悲观态度,他出班奏曰,高句丽仗着有朱雀神兽,敢蔑视大隋帝国。他知道大隋一定不会饶恕他,回去后必定招兵买马,早已作好防范。
大隋户部尚书说道,量此小国,怎敢与大隋抗衡?必定有其他番邦协助,才敢有恃无恐。
大隋礼部尚书说道,前不久百济贤王想要迎回百济金姝公主而被我大隋拒绝,百济贤王前几天的态度和今天的态度截然相反,莫不是口里不一,暗藏造反之心?
户部尚书说道,难不成百济与高句丽之间已经媾和?我怀疑百济请求我大隋出兵讨伐高句丽,其中有诈,陛下不可不察。
杨广不以为然,他说道,姑且不论百济与高句丽之间是否存有勾当,讨伐高句丽,势在必行,诸位不必介怀,朕誓要教训教训这个狂妄自大的高句丽。
正如大隋丞相宇文化分析的那样,百济国王贤王在请求大隋归还金姝公主被拒后,洞听到高句丽与大隋失和,半夜里进入高句丽驿馆,与高句丽订立盟约。
面对百济的主动投怀送抱,高句丽储君说道,只要你百济愿意同我高句丽一起对抗大隋。我保证从此不再骚扰百济,并且将辽东所得与百济同分享。
百济使节说道,我主并没有想与贵国分享辽东地盘的意图,只求共同起兵后,逼迫隋主释放我金姝公主。
哈哈哈,高句丽使节说道,看来贤王和金姝公主情深意重啊。好,百济这个朋友我交定了。
高句丽使节说完,就从怀中抽出一把匕首,朝手掌中间划去,从他的手掌里面滴出数滴血来。
高句丽使节将手中血滴到桌子上面的酒杯之中,等着百济使节。
百济使节也做出高句丽使节的举动,将自己手中的血滴到存有高句丽使节血液的酒杯之中。
高句丽使节将有混有两国使节的血液的酒杯一分为二,把倒给自己的半杯血酒一饮而尽。
百济使节拿起另外半杯血酒,也一饮而尽。
高句丽和百济歃血为盟。
海东四国使节还在归国的半途中,大隋已经厉兵秣马,准备讨伐高句丽。
只有大隋隋炀帝杨广被蒙在鼓里,大隋准备起兵的时候,百济与高句丽的联军已经在东海和辽东之地布防,时刻准备迎接大隋的讨伐。
南部岛国倭国闻讯大隋与高句丽、百济联军准备开战的消息后,欣喜若狂,倭国清明天皇召开御前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