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上小学前对读书既有新鲜感,又有恐惧感。但我上小学一年级时遇到了一位好老师,让我的恐惧感一下子就消除了。
他叫杨知芳,是一位中年男老师,个子不高,白皙脸,是我们邻村大户人家书香门第的子弟。现在回忆起来,他温文尔雅,天生就有一个标准的“教师”形象。他不但字写得漂亮(我们小学的校牌就是他写的),而且教学深入浅出,很有耐心。我在前面已讲过上学前,阿拉伯数字“3”总也写不好,当他讲到“3”的写法时,我一下子就学会了。那时小学老师语文、算术一个人教,他教什么我就会什么,考试总是100分。记得那时我家请个“弹棉花”的给我家弹棉花,我一放学他就问今天考多少分?我说考了“100”,时间长了总是“100”,他就给我起个外号叫“100”。每当我放学他就说“100”回来了。就是这无数个“100”,在我少年的心灵中建立起“上好学,学好知识”的自信。我所在的一年一班,比当时一年二班的成绩好多了(听大人讲),杨知芳老师不但课教得好,而且对学生要求比较严格,他公平、正直,绝不偏向。别看是小学一年级学生,他们心中对老师的评价也有一杆秤。
那时刚解放,小学一年级学生像我这样九岁入学算是最小的,有十岁、十一岁的,最大有十五六岁的。为什么?解放前家里穷读不起书,解放后穷苦人翻身了,才有条件上学,所以那时一个班里学生岁数参差不齐。学校中有高年级欺负低年级,大个欺负小个的现象。有一次,班上一个十五六岁的大个子欺负我后,撒腿就跑,结果被杨老师看见了,他一反常态,大声断喝让那个小子站住,把他好顿批评。第二天,还让他在全班学生面前罚站,把他欺负我的事说了一遍,让大个子学生引以为戒,从此我班再没有发生大个欺负小个的事了。
可惜杨老师只教了我一年,到二年级时就换老师了。我离开小学后,听说杨老师因为家庭出身问题,从“反右”开始就没过过好日子,年方五十,就郁郁而终。我工作后也是从事教育工作,杨老师的影子时时在我脑中浮现。特别是当我主持评选我们区特级教师时,我觉得“杨知芳老师才是真正的特级教师”,可惜那时他已不在人间了!
感悟
我一生中遇到三位特别值得我怀念的老师,第一位是杨老师;第二位是初一时的官永惠老师(数学老师,班主任);第三位是高中班主任郭增益老师(语文特级教师)。在关键三个学年段遇到三位好老师真是三生有幸。我想我后来从事教育工作,在教委(教育局)工作所取得的成绩,与他们三位对我的教诲、熏陶和影响有很大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