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康熙年间,安徽桐城县发生了一件当朝宰相张英与邻居叶秀才为了墙基争地界打官司的奇闻。因为张英家要盖房子,地界紧靠叶家。叶秀才提出要张家留出中间一条路以便出入。但张家提出,他家的地契上写明“至叶姓墙”,现按地契打墙有什么不对,即使要留条路,也应该两家都后退几尺才行。这时张英在北京为官,其子张廷玉(雍正、乾隆两朝名臣)也考中进士,在朝为官,老家具体事务就由老管家操办。俗语说:“宰相家人七品官”,这位老管家觉得自己是堂堂宰相家总管,况且这样建墙也有理有据,叶家一个穷秀才的意见不值得搭理。于是沿着叶家墙根砌起了新墙。这个叶秀才是个倔脾气,一看张家把墙砌上了,咽不下这口气,秀才自己能动笔,一纸状文告到了县衙,打起了官司。
一个穷秀才与当朝宰相打官司,而且理由也不十分充分,亲朋好友都为叶秀才担心,怕他吃亏,劝他早点撤诉,但叶秀才就是不听,坚持把官司打下去。张家管家一看事情闹大了,就连忙写了封信,把这事禀告了北京的张英。不久,就接到了张英的回信。信中没有多话,只有四句诗:“一纸书来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
管家看了这首诗,明白了主人的意思,就来到叶家,告诉叶秀才,张家准备明天拆墙,后退三尺让路。叶秀才以为是戏弄他,根本不相信这是真话。管家就把张英这首诗给叶秀才看。叶秀才看了这首诗,十分感动,连说:“宰相肚里好撑船,张宰相真是好肚量。”
第二天早上,张家就动手拆墙,后退了三尺。叶秀才见了心中也很激动,就把自家的墙拆了也后退了三尺。于是张、叶两家之间就形成了一条百来米长六尺宽的巷子,被称为“六尺巷”。据说,这里成了桐城县一处历史名胜,一直保存下来。
凡事均有长有短、有阴有阳、有圆有缺、有利有弊、有胜有败,更何况是千变万化的人生!在处理争端与矛盾之时,又为何不多想一下:处世让一步为高。那些邻里纷争,亲友反目,静下心来,仔细想想,会觉得有点可笑甚至荒谬。难道你愿意成为旁观者斜眼笑谈的主角?那么,各退一步,化干戈为玉帛,又何乐而不为呢?聪明的人,并不会一味地争强好胜,在必要的时候,宁愿后退一步,避其锋芒,有时候不仅能赢得旁观者的尊重,更能赢得对手的尊重。
陈嚣与纪伯是邻居,一天夜里,纪伯偷偷地将隔开两家的竹篱笆向陈家移了一点,以便让自己的院子宽一点,恰好给陈嚣看到了。纪伯走后,陈嚣将篱笆又往自己这边移了一丈,使纪伯的院子更宽敞了。纪伯发现后,很是愧疚,不但还了陈家侵占的地,而且还将篱笆往自己这边移了一丈。
郑板桥的弟弟郑墨在家务农,忽然有一天,郑板桥收到了弟弟一封来信。弟兄俩经常通信,然而这一次非同寻常,原来,郑家与邻居的房屋共用一墙,郑家想翻修老屋,邻居干预,说那墙是他们祖上传下来的,不是郑家的,郑家无权拆墙。其实,这契约上写得明明白白,那堵墙是郑家的,邻居借光盖了房子。为了这堵墙,官司打到县里,尚无结果,郑墨越想越难过,感觉太受人欺负了,心里的怨恨实在咽不下去。于是自然想到了在外做官的哥哥,自觉得有契约在,再加上哥哥出面说情,这官司就必赢无疑了。郑板桥知道此事后觉得很不自在,考虑再三,给弟弟写了一封劝他息事宁人的信,同时寄去了一个条幅,上面写着“吃亏是福”四个大字。郑墨接到信羞愧难当,当即拆了诉状,向邻居表示再不相争。那邻居也被郑家兄弟的一片至诚所感动,表示也不愿意继续闹下去。于是两家又重归于好,仍然共用一墙。这在当地一直传为佳话。
这些故事都告诉我们,人在现实生活中,最难得吃亏的是财,最难得忍受的是气,往往被气所激,被财所迷,做出不可收拾的局面来,一打官司,难免为了争个输赢而打点“官府衙门”,大多是丢了西瓜,捡个芝麻,这样的关口,两相争必相伤,两相和必自保,实在不值得争赢斗狠,种下深仇大恨。想想,人赤条条地来到世上,又赤条条地复归黄土,争来争去确实没有什么意思,何不学学郑板桥吃亏是福和“让他一墙又何妨”的宽宏大量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