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对三年大饥荒的生活记忆深刻,称得上铭心刻骨。其中饥荒最严重的1960年,我九岁,正在本村小学读二年级。我饿得成了大头,长脖子,细腿,连走路都费劲。去学校上学需要翻过一条干坑,以前,我在这条坑里跑上跑下,如履平地。饿成瘦鬼后,过那条坑就难了。此岸,我屁股贴着岸边往下滑;彼岸,我得把自己变成一只小兽物,四肢着地一点一点往上爬。这年夏天,父亲病故了。作为父亲的长子,为父亲送葬时由我扛幡,摔恼盆。堂叔大概怕我瘦得没劲,替我把陶制的恼盆摔碎了。食堂面临断顿,不少人得了浮肿病,人们的生存受到了极为严峻的考验。换句话说,贫困和饥饿已使人们的生存到了一个最低的底线,过了底线,人马上就得饿死。谁都不想死,人人都想活命。人们别的念头都没有了,只要能找到一口吃的,只要能保住自己的一条命,就是最大的成功。于是人们的生存意志、生存韧性、生存智慧和生存想象力都尽可能地发挥出来了,构成了那个特殊年代特殊的生存状态。
我服从了自己的记忆,或者说受到了记忆执拗的引导,在刚开始写小说不久的1980年,我就以那段生活为素材,写了一篇短篇小说《看看谁家有福》。小说在《奔流》发表后,引起比较大的争议,该刊连续发了好几篇争鸣文章。肯定的一方认为我写得很真实;批评的一方说我写得太低沉了。这篇小说很快被翻译到美国。《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1966—1982年)也为这篇小说列了一条。此后,我按捺不住自己的记忆和冲动,一直想写一部长一点的小说,来记述那段生活。我暗暗对自己说,你不写这部小说,就对不起那些饿死的人和那段历史,也对不起自己的良心,一辈子都白活了。二十四年之后,我终于写出了这部在我心底埋藏已久的《平原上的歌谣》。我读书不多,在创作上没什么高深的理论。但我知道,人类的记忆是很重要的,一个人的记忆力是一个人的基本力量。同样,一个民族的记忆是这个民族的力量所在,善于保存记忆的民族是不可战胜的。试想,一个民族倘是失去了记忆,就有可能重蹈灾难的覆辙,那是多么可怕。有两句话,我不记得是哪两个外国作家说的。一句是,文学是为历史作证。另一句是,文化是对记忆的守卫。我觉得这两句话都很有道理。作为一个作家,我们有责任为我们的民族提供记忆,保留记忆。当然,这个记忆应该是细节化、情感化、人性化、真实性和艺术性的。一代作家有一代作家的生活记忆,如果我们这一代亲历过那段生活的人死了,让后来的人再想象就不那么容易了。我们必须现在就行动起来,让记忆文化向遗忘文化挑战。
那段生活无疑是沉重的,但我给小说定下的是不屈和自强的基调,写得并不低沉。我没写饿殍遍地,哀鸿遍野,没有渲染惨绝的气氛,相反还有些幽默,露出了有节制的微笑。这是因为受到我大姐的启发。前些年,我每次回老家看望母亲,都要和大姐二姐谈起三年大饥荒的那段日子。我是有意提起这个话题,让大姐二姐帮我回忆饥饿的生活细节。大姐悄悄告诉我,母亲不愿听见我们老说那几年多么苦,多么难过,母亲说,都是过去的事了,还提它干什么!我想,母亲可能是出于自尊,我们把过去的事说多了,母亲会觉得都是她这个当娘的没本事,让她的孩子受苦了。我说:“那时候挨饿的又不是我们一家,全国的人都在挨饿,只不过有的地方轻一些,有的地方重一些。”大姐又说:“你别说,当时并没觉得多么苦,一点都不发愁,好像还挺高兴的,该笑还是笑,该唱还是唱。”这是我没有想到的。以前构思这部小说,我的心情总是很沉重,很压抑,甚至想哭,大姐的话改变了我的想法。什么样的苦难都能忍受,什么样的坎儿都能过去,也许这就是我们常说的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
这部小说是献给我母亲的。父亲死时,我们姐弟六个还小,大姐最大十三岁,最小的弟弟还不满周岁,上头还有一个年届七旬的爷爷,一家八口全靠母亲一个人养活。为了多干活,多挣工分,母亲从妇女队伍中走了出来,天天跟男劳力一块干活。母亲犁地耙地,暴土扬场,和泥脱坯,挖河盖房,凡是男劳力干的活,我们的母亲都一点不落地跟着干。在秋天的雨季,母亲要冒着雨到地里出红薯。不出红薯全村人就没吃的。出完红薯回家,母亲全身的衣服都湿透了,身上滚的全是泥巴。在大雪飘飘的冬天,妇女们都不出工了,在家里做针线活。这时母亲要和男劳力一起往麦地里抬雪。初春队里的草不够牲口吃,母亲要下到冰冷的河水里,为牲口捞水草。母亲所受的苦累和委屈,一想起来就让我这个当儿子的痛彻心扉。我对两个姐姐和弟弟妹妹说过,我一定要写写母亲。可我的小说还没写出来,苦命的母亲已于2003年3月5日去世了。母亲再也看不到我的小说了,这只能让我更加痛心。
关于母亲,还有一个大些的说法,我们愿意把祖国也说成是我们的母亲,那么我把这部小说也同时献给祖国母亲。伟大的祖国母亲,请您收下吧!您愿意收下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