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麦秆儿柔韧性好,用来编戒指最合适。取一根新麦秆儿,掐头去尾,只留中间那一段,几捏几编,一枚簇新的戒指就做成了。麦秆儿戒指不是银色,是金色,白金色。在阳光的照耀下,麦秆儿戒指闪烁着白金一样的光泽。以前,在麦收时节,我们那里的姑娘每人手上都会戴一到两枚麦秆儿戒指。任何金属和珠玉的戒指都不香,而戴在手指上的麦秆儿戒指放在鼻子上一闻,呀,还有一股子香气呢,那是新麦秆儿沁人肺腑的清香。
新麦秆儿除了可以做戒指,还可以做耳坠儿,制团扇,编草帽辫子。我大姐用新麦秆儿编草帽辫子最在行,七股麦莛儿在她手上绕来绕去,一根长长的草帽辫子就拖了下来。草帽辫子是缝草帽用的,当草帽辫子编够一大盘时,大姐便开始缝制草帽。我在老家当农民时,大姐每年都要给我缝制一顶新草帽。大姐用新麦莛儿做成的草帽形状好,帽檐儿宽,紧凑,结实,我风里雨里戴一个夏季,帽檐儿都不会下垂。
当然了,麦秆儿的用途还有许多。在生产队那会儿,麦秆儿大的用途主要有两项。一项是在烈日下把麦秆儿顶部的麦粒摔去,把扎成捆儿的麦秆儿分给社员苫房用。那时我们村几乎全是草房,苫房顶只能用麦秆儿。再一项是用石磙把麦秆儿碾碎,垛起来,常年给牲口作饲料。
您说烧锅,是的,拿麦秆儿当燃料烧锅也不错。可是,麦秆儿那么宝贵的东西,谁舍得拿它烧锅呢!那烧锅怎么办呢?人们只好拉起竹筢子,在割过麦子的地里一遍又一遍搂干枯的麦叶和草毛缨子。把地里搂得干干净净不算完,人们还用镰刀把浅浅的麦茬和埋在土里的麦根刨出来烧锅。我大姐、二姐每年麦季都要到地里刨麦茬、麦根。毒太阳在头顶烤着,地上的热气往上蒸着,她们满脸通红,汗湿鬓发,两只胳膊每年都要被晒得脱去一层皮。在那个时候,可以说人们对麦叶儿、麦秆儿、麦根都不愿意舍弃,真正做到了物尽其用。
谁也没有料到,一步一步走到现在,麦秆儿竟然成了无用的东西。现在人们犁地用拖拉机,耩地用播种机,收麦用联合收割机,再也不用黄牛了。既然乡亲们不再养牛,给牛作饮料的麦秸就省下了。现在人们扒掉了草屋,纷纷盖起砖瓦房和楼房,用麦秆儿苫房顶的历史像是一去不复返了。现在人们烧锅用柴也挑剔起来,他们嫌麦秆儿着得太快,得不停地往锅底续柴,发热量也不高。而用玉米秆儿、芝麻秆儿要省事好多,火力也大一些。还有的人家干脆什么柴火都不烧了,改成了烧煤,或者烧用大肚子钢瓶盛的液化气。
小麦的单位面积产量大幅度提高了,麦秆儿也相应增加不少。小麦可以吃,可以卖钱,那么多麦秆儿派什么用场呢?有人就地取材,以麦秆儿作原料,办起了造纸厂。一时间,小造纸厂遍地开花,沿河两岸不远处就能看到一个造纸厂。那么多造纸厂可不得了,因造纸厂的污水都往河里排,坑里排,河里和坑里的水很快变成了黑的,恐怕跟酱油的颜色差不多。这样的黑水是有毒的,结果水里的鱼虾都被毒死了,连水边生命力很强的芦苇也不再发芽。直到吃水井里也渗进了被污染的水,人们才惊慌起来:人要吃粮食,还要喝水,如今有粮食吃了,水不能喝了也不行啊!
小造纸厂被一律关闭之后,收麦后剩下的麦秆儿人们不再往家里收拾了,他们放一把火,在原地把麦秆儿点燃了。因联合收割机排泄的碎麦秆儿遍地都是,地里遗留的麦茬也很深,点燃很容易,不管从哪个地角点起,陡起的火焰便如漫灌浇地的水头一般,很快在地里漫延开来。你家放火,我家也放火,在收麦的那些天,可说是到处起火,遍地狼烟。到夜里再来看,明火无边无际,映红了天边,像传说中的火烧连营一样。浓烟滚滚带来的直接后果,不仅影响了路上行车,还侵入村庄,影响到人们的呼吸。人们一吸入辣喉咙的烟雾,便被呛得咳嗽起来。人们似乎这才意识到,人除了喝干净的水,还要呼吸干净的空气。
再收麦时,上边提前下了通知,不许在地里烧麦秆儿,谁烧就罚谁。总得把地里的麦秆儿处理掉,才能腾出地来种秋庄稼。于是,人们就把麦秆儿堆在路边,或者扔进坑里和河坡里去了。秋季下大雨,河水涨起来。被河水漂起并顺流而下的麦秆儿不仅堵塞了桥孔,还充塞了河道,造成洪水漫溢,淹没了田地。人们不仅有些茫然,麦秆儿,曾经那么宝贵的东西,难道真的成了垃圾?难道真的变成灾难性的物质了吗?
至于用新麦秆儿做戒指,现在几乎成了一种传说,一种笑谈。我回老家问过一些小姑娘:你们会做麦秆儿戒指吗?小姑娘们你看我,我看你,都摇头说不会做。她们见过金戒指,银戒指,对于麦秆儿戒指,她们不但不会做,好像连见都没见过。这未免让我觉得有些遗憾。不管是用新麦秆儿做戒指,做耳坠儿,做团扇,还是编草帽辫子,都是一种手工艺术,都是一种传统的文化行为。它代表着人类与自然的亲密关系,传达的是人们的爱美之心。也就是说,用新麦秆儿做工艺品及其过程,不仅有着文化的意义,还有着美学和心灵上的意义。我们不能因为有了别的更丰富的物质,就放弃诸如用新麦秆儿做戒指这类美好的趣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