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秋天到湖北看黄梅,转眼一年过去了。每当想起黄梅之行,总有一件小事萦绕于心,不记下来像欠了一笔账似的。不是欠别人的账,是欠自己的。
那天上午参观四祖寺。四祖认为,修行并不神秘,日常生活就是修行,种田就是修行。一边种田,一边修行,自食其力,方可修行得好。我受到启示,想到写作也是一种修行。修行需要静心,安心,专心,一个人一辈子只干好一件事就行了。这与写作的道理是相通的。
接着参观毗庐塔。据说此塔建于唐代,是四祖寺前唯一一座唐代建筑遗存,不可不看。我们拾阶而上,一座方形的白塔赫然矗立在我们面前。同行的朋友们,有的驻足对塔仰视,有的绕着塔转,有的选角度在塔前照相。我却一眼在塔侧的松树下看到一位少年。松树根部建有水泥方池,那少年在池沿边靠坐着。我走过去一看,见少年用短扁担挑了两只蛇皮塑料袋子,一只袋子里装满香品,另一只袋子里装的是矿泉水之类的饮料。显然,这些东西都是准备卖给香客和游客的,我们走过来时,已经看见有人在路边摆开了摊子,在卖同样的东西。可是,少年为何躲在一边,不把东西拿出来卖呢?我猜,少年可能在等一个人,等的人十有八九是他的奶奶,等奶奶来到之后,由奶奶把东西拿出来卖。我猜得没错,一问,少年果然是在等他奶奶。他们的家离这里比较远,又都是山间小路,他挑着担子走得快,奶奶走得慢,他就提前来到了。秋季开学后,少年刚上小学四年级。这天是星期六,少年不上课,就帮奶奶挑东西上山。少年的眉眼挺清秀的,只是有些瘦弱,脸色也有些发黄。
同行的初小玲也过来了,她俯着身子,关切地看着少年,轻声和少年交谈。少年很羞怯的样子,初小玲问一句,他就答一句,不问,他就不说话,还低着头,低着眉,不敢看人。我听出来了,少年的父母都在杭州打工,家里剩他一个人,只好跟着奶奶过活儿。在我国农村,目前有数以千万计的留守少年儿童,这位少年无疑是其中的一个。我的老家也在农村,对农村留守儿童的情况也知道一些。在我二姐那村,有一个孙子留给爷爷看管。一天午后,孙子掉进水井里淹死了。爷爷把孙子放到床上,搂着孙子,自己喝下农药也死了。还有一个当奶奶的,腿上有残疾。当听说孙子掉进了河里,她一边往河边爬,一边喊人救她的孙子。孙子被人送到医院抢救,奶奶在家里准备好了农药,一旦孩子救不活,她也不活了。幸好,孙子被救过来了,奶奶才没有死。没有死的奶奶接着看孙子。想想那些留守儿童,看看眼前这位从小就不能和父母生活在一起的少年,我心里一酸,泪水顿时涌满了眼眶。我控制着,没让眼泪流出来。一个人老大不小了,动不动就流眼泪,显得感情太脆弱,也容易让朋友们笑话。
少年的奶奶还没来,我有些等不及了,想帮少年的生意开一下张。我问他矿泉水卖不卖?他说卖。我指着一瓶娃哈哈矿泉水,问多少钱一瓶。他说两块。我给了他两块钱,他给我拿了一瓶矿泉水。我自己买一瓶少了点,还想帮少年推销。我问孙郁喝不喝水,孙郁把手中的矿泉水瓶举了一下,说他已经有了。孙郁瓶中的矿泉水所剩不多,他很快领会了我的意思,之后三口两口把水喝完,把空瓶给了少年。少年面露欣喜,很快把瓶子接过去了。看得出来,少年知道空瓶子也能卖钱,他对空瓶子是在意的。我见陈戎没拿矿泉水,把她喊过来,执意给她买一瓶。娃哈哈矿泉水没有了,只有纯净水。我问少年:“纯净水也是两块钱一瓶吧?”我这样问,若是生意油子会顺水推舟,会说是的。可少年说:“不是,纯净水一块五一瓶。”我没有零钱,照样掏出两块钱给少年。少年也没有零钱找给我,他的样子有些为难。我说:“算了,不用找了,就算也是两块钱一瓶吧。”
绕过毗庐塔往上走,山上还有更高的建筑。我们登到高处,举目远眺,见天是那么蓝,云是那么白,山是那么青,水是那么绿。山下有大块的棉田,棉田里开遍了温暖的花朵。田埂上有水牛在吃草。乌鸦翩然飞来,落在水牛背上。乌鸦一落在牛背上,似乎就凝固下来,凝成了一幅画。在河边和水渠边,妇女们在那里洗衣,漂衣。他们洗好的衣物,就手展开,搭在岸边丛生的茅草上晾晒。在秋阳的照耀下,那些衣物五彩斑斓,十分亮丽。这里那里种了许多橘子树,橘子已经熟了,绿中带黄的累累硕果压弯了枝头,几乎坠到地上。黄梅真是一个美丽的地方,难怪禅宗的前三位祖师四处云游,没有固定居所,直到四祖、五祖才在黄梅选址建寺,有了弘扬佛法的固定场所。
我们下山原路返回。走到塔前的一个摊位边,一位老奶奶拦住了我。我正不知怎么回事,老奶奶说:“你买水多给了五毛钱,我孙子告诉我了。不找给你钱了,给你几个橘子吧!”说着,两手各抓着两个大橘子往我手里塞。我一看,可不是嘛,那少年正站在摊位后边不声不响地看着我。我不能接受老奶奶给我的橘子。再说,五毛钱也值不了这么多橘子呀。我连说不要不要,我们已经买了橘子。紧走几步,把老奶奶躲开了。
走了一段路回头看,那少年还站在那里看着我。不难想象,少年的奶奶一赶到,少年就把我多付了五毛钱的事对奶奶讲了,而后,少年哪里都不去,一直在那里等我。一看到我,他就对奶奶把我指出来了。
这个黄梅少年啊,让人怎能忘记你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