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683400000012

第12章 埃及散记

开场白

外国我去过几个了,外国的风光,风俗,以及在异国的感受,我这支拙笔倒是写过几篇小文。我很佩服有的作家,人家到国外转一圈,回来差不多能写一本书。人家的心是有准备的心,每到一处,不仅忙着往小本子上记,往照相机里照,还注意搜集有关资料。回头把几样东西一攒巴,一本书就出来了。我不行,我出去饱饱眼福,新鲜新鲜就完了,压根儿没打算写什么长篇大论。也有的报刊编辑知道我要出国,提前向我约稿,让我给他写点纪行或游记之类。我说我不敢答应,因为这类东西我写得很少,担心找不着感觉。回来后果然什么都没写。外国有些东西是不错的,看过的确能给人留下一些印象。比如马来西亚的热带自然风光,比如日本人的生活特别注重细节,再比如俄罗斯海参崴的漂亮姑娘等等,写写都是可以的。我之所以没写,一是觉得看到的都是浮光掠影的东西,和自己的心没什么联系,缺少必须书写的内在动力。二是打开国门这么多年,人们出国越来越方便,对外国的东西已不像开放之初那么稀罕。

这次去土耳其和埃及,我却要写点感受了。土耳其的伊斯坦布尔倒也没什么,除了清真寺和圣索菲亚教堂规模宏大一些,皇宫特色独具一些,加上这座城市横跨欧亚两大洲,民族交融使人种(据土耳其人称,他们是我国的游牧民族突厥人的后代)显得剽悍一些,别的方面和许多城市大同小异,无甚可记。我主要记述的是在埃及的所见所闻,是这个国家的古代文明、悠久历史和罕见的文化形态,给我留下了一些难忘的记忆。

木船

2004年3月13日,我们在埃及的首都开罗参观了这个国家的博物馆。博物馆面积很大,里面陈列的各类文物有数万件。我们先看到了一条木船,船的形状和现在的大型帆船差不多,都是中间宽,两头尖,船体两端都有些上翘。乍一看,我对这条船并不重视,不就是一条船嘛!听了有关该船的介绍,我心里才有些惊叹:乖乖,了不得!你猜怎么着,这条看似不显眼的船距今已有四千六百年历史。四千六百年,这是个什么概念,一闭眼,是一个久远得让人眩晕的时间。这么长时间,是一块铁也该化了,是一块石头也该烂了,可这条木船竟赫然存在着,使我不得不对它刮目再看。船体是白茬木的,木质坚实,木纹清晰可见,有的地方还闪着骨膜一样的亮光。船的完整程度,似乎一把它投放进尼罗河里,或红海里,它仍可续写破浪航行的辉煌历史。这条船向我们证明,埃及早就把船作为水上交通运输工具,而且有着相当精湛的造船工艺。有一点我没弄明白,这条船为何保存得这么好呢?是不是与埃及的荒漠性干燥气候有关系呢?

黄金

我在博物馆里看到了大量黄金制品,黄金的用量逐步升级,甚至用吨位来衡量。我先看到了一条金眼镜蛇,眼镜蛇在法老时代被尊为神,是专伺保护快乐女神的神。接着看到一只张开翅膀的金鹰,鹰也是神,是专门保护法老国王的。连保护神都是用金子做成的,法老国王本身更得使用大量黄金来塑身。我看到了法老的金面具,和法老等高的金身,还有两个金棺。金棺方方正正,大得像一间房子。据介绍,金棺不是用纯金做的,里面是木头,表面用了一层贴金,光贴金就用了不少黄金。金棺做工精细,称得上金碧辉煌。

想起在北京的故宫,我也看过不少黄金制品,有金印、金盆、金塔、金如意、金筷子等。我们的金制品比较精巧,规模也比较小。我想,大概因为我们国家过去比较穷,黄金葆有量比较少的缘故。世界的货币制一直是金本位,哪个国家的黄金储备多,就表明哪个国家比较发达,比较富强。法老时代那么多黄金,足以证明古埃及多么富裕和强大。

关键还不在这里,我想说的是,埃及的物质文明史要比我们中华民族的物质文明史早得多。须知埃及的这些黄金制品,都是在公元前两千多年前制造出来的。而在同一个时间段,我们中国的新石器时代刚过去不久,大约才进入青铜时代。我不知道中国那时候有没有金子,反正就当时中国的冶炼技术和国力来说,还远远达不到大量拥有黄金的程度,更谈不上有什么黄金制品。

以前,我也听说过古罗马和古埃及文明,但有些夜郎自大,觉得中华民族的历史才是最悠久的,中华民族的文明才是最古老的,不愿承认人家的文明。这次看了埃及的博物馆,才使我打开了眼界。数不清的实物在那里摆着,你不想承认也不行。

木乃伊

去埃及之前,我听说过木乃伊,但从没有看见过木乃伊。我参观过中国的古尸,那不是木乃伊。据说我国的新疆地区有木乃伊,那也不是真正的木乃伊。木乃伊是一个专指,特指古代埃及人用特殊的防腐药品和埋葬方法保存下来的没有腐烂的尸体。这就是说,木乃伊是制造出来的,制造木乃伊需要特殊的条件和特殊的工艺。如果木乃伊也有专利的话,专利应当属于古埃及。

我在埃及的开罗博物馆看到了好几具人体木乃伊,那些木乃伊有男有女,有的躺着,有的立着。在玻璃框里站立着的木乃伊,看上去高大粗壮,似乎比现在的人高出许多,让人怀疑现在的人类是不是变矮了。没人给我们讲解,人死后为什么还要制成木乃伊?我想,无非是人类出于对生命的挚爱,对人生的留恋,以及对长生的渴望。

让人感到惊奇的是,我在博物馆里还看到了不少动物的木乃伊,那些动物有牛、羊、鸡、狗、猴子、兔子、鹰、鸽子、鳄鱼等等,好像天上飞的,地上跑的,水里游的,全都包括了。以前只听说过有人体木乃伊,没想到还有各种动物的木乃伊。人到了另一个世界,大概想把原来的世界都带走,再造一个世界,所以才制造了众多的动物木乃伊。这有些类似我国古代皇陵的殉葬品,那些殉葬品里也有活人活马。狗的木乃伊是蹲坐的姿势,直着头,闭着嘴巴,望着远方,样子十分安详,像是在为主人看家护院。一只猴子的木乃伊也是坐姿,头侧向左边,右手摸着右脚。猴子的造型这般栩栩如生,不像是死后才制成的木乃伊,而是猴子还活着时,就把猴子的手脚固定住,活活地制成了木乃伊。如果我的推测成立,别的动物也都是活着时制成木乃伊。另外,每个动物木乃伊的外面,都扣有一个和动物形状相同的陶器,陶器饰以彩绘,像是一个放大了的动物。

金字塔

金字塔是埃及的标志性建筑,也是全人类所居住的地球上的标志性建筑,因为金字塔太著名了,我对金字塔向往已久。2004年3月13日下午,我们从开罗乘车向金字塔出发。出城不远,我就看见金字塔的塔尖了,如耸立的山峰。可走了一会儿,金字塔又看不见了,像是隐蔽起来了。直到汽车拐进一片荒漠走了好一会儿,我们才来到金字塔跟前。金字塔有三座,一座最大的,一座中大的,还有一座小的。塔的形状呈多面角锥形,远看如同中国的汉字金,所以叫金字塔。我们中国人叫它金字塔,不知外国人是不是这个叫法。

其实金字塔是法老国王的陵墓,因陵墓建得比较高大,就叫成了塔。陵墓用一块块巨石堆砌而成,里面是砂岩,外面是一层装饰性的花岗岩。因年代太久,花岗岩几乎不存在了,露出了土黄色的砂岩内胎。只有那座最高的金字塔的塔顶处,还保留着少量的花岗岩,在阳光的照耀下,花岗岩闪着美丽的光彩,如戴了一顶尖顶的帽子。金字塔没什么可看的,人们到了那里主要任务就是以金字塔为背景照相,左照右照,立下存照,证明自己来看过金字塔了。

我在用一座山石雕成的狮身人面像前也留了影。几千年来,狮身人面像经风雨剥蚀,人面上的五官已不太清晰,鼻子不是鼻子,眼睛不是眼睛,只剩下一些大致的模糊不清的轮廓。人们担心,再过若干年,这座雕像将彻底消失。

月光

从开罗到埃及的南方城市阿斯旺,我们是乘火车去的。据说阿斯旺是埃及的第三大城市,除了开罗、亚历山大,就是阿斯旺了。可阿斯旺的人口才一百多万,这样的人口数量只相当于我们中国一个中等县的人口量。上了火车,我被单独安排在一个包厢里。包厢的空间比较狭小,但设施还算齐全,有卫生间、洗手池、折叠式小茶几、衣架等。睡到后半夜醒来,我觉得车窗外微明,以为天就要亮了,举头往外一看,原来天空中挂着大半块月亮,外面不是天光,是月光。这肯定是我在故乡看到的那个月亮。那年春天我回老家,正赶上二月十五月儿圆。刚吃过晚饭,月亮就升起来了,照得我们家的院子白花花的。我搬个小凳子坐在院子里,一直看着月亮,沐浴着月光。院子里静极,是月光让一切都沉静下来,并不断加深着沉静的深度。我干脆坐起来了,久久注视着车窗外的月亮。列车走,月亮也在走。月亮似乎也看见我了,仿佛在说:我认识你,你怎么跑到这儿来了。月光是公平的,不管你到哪里,月光都有你一份。月光的普遍性让我心生感动。我想起一个故事。一个盗贼听说山上的寺里有珍宝,就趁和尚下山的时候到寺里去偷,他把寺里各个角落都找遍了,也没找到什么珍宝。下山时盗贼碰见和尚,他问和尚,寺里的珍宝到底藏在哪里。和尚把遍地的月光一指,说你看,这就是我们的珍宝。

天渐渐亮了,我才看到车窗外的异国风光。沿途有水塘,塘里长着芦笋和蒲草。田里一片葱绿,看样子像是还没出穗的小麦。有农人在田里劳动,他们都是黑人,下地干活儿也穿着长袍。他们的交通和运输工具多是毛驴,下地骑毛驴,收工回家也是骑毛驴。我看见一个穿灰白长袍的农人,骑着一头同样是灰白颜色的毛驴,驴背上放着一大捆青草。偶尔也能看见一辆公共汽车,汽车很小,后面的车厢是封闭式的,车厢里已挤满了人,不少人就站在车厢后面的踏板上,像蜂团子一样。

尼罗河

从埃及回来,不能不提到尼罗河,尼罗河对埃及非常重要,的确称得上是埃及的母亲河。我们乘坐和下榻的宾馆式豪华游轮,在尼罗河上走了四夜三天,让我们饱览了尼罗河两岸的旖旎风光。船上房间的窗户很大,坐在窗边小圆桌旁的沙发上,抬眼即见烟波浩渺的河面。尼罗河的水很清,是碧蓝色的,有白色的水鸟在水面翻飞。河上打鱼的人很少,在远远的岸边,才有一两只小船。泡一杯从国内带来的信阳毛尖,一边品茶,一边看水,真是一种莫大的享受。我注意到了,埃及的田园和绿化带都是沿尼罗河两岸展开的,或者说庄稼、树木以及城市,都是尼罗河的河水浇灌和派生出来的,离河稍远一些的地方,就是寸草不生的沙漠和荒山。埃及的工业生产不够发达,吃粮主要是靠进口。埃及的国民经济收入三分之一是来自旅游业,而尼罗河是埃及的主要旅游资源,旅游业的大部分收入是从尼罗河里获得。

到埃及旅游的,百分之九十以上是欧洲人或白种人,在船上偌大的自助餐餐厅里,每天就餐的只有包括我们北京作家团在内的两三桌亚洲人,而其他几十张桌子坐的全是欧洲人。欧洲人多是夫妻出游和全家出游,他们玩儿得非常放松。我在茨威格的小说里看见过类似的场景。在十八十九世纪甚至更早,欧洲人就开始了旅游。他们在全世界拥有不少殖民地,想到哪里就到哪里。他们富足,浪漫,养成了旅游的习惯。侍者都是当地的黑人,他们高高的个子,职业化的笑容,敏捷的动作,还有机器般的耐心,显得训练有素。

在这次去土耳其和埃及之前,我被告知,这两个国家主要信奉伊斯兰教,到那里主要是吃牛羊肉。我说很好,我最爱吃的肉就是羊肉。我想起有一年,我随《人民文学》组织的作家团去新疆,我们几乎天天吃手扒羊肉,吃得真是痛快。然而到土埃转了十来天,我天天都准备着吃羊肉,却连一次羊肉都没吃过。在船上的自助餐厅里,我端着盘子找来找去,始终没发现羊肉,只有一些煮得不烂的牛肉。后来我悄悄问导游,怎么看不见羊肉呢?你们这里不是羊肉多嘛!埃及的女导游告诉我,餐厅为降低成本,一般舍不得给游客吃羊肉,因为羊肉太贵了,一公斤羊肉相当于一公斤牛肉的三四倍价钱。噢,原来是这样,可以理解,等我们回国再吃吧。

游船的顶部有一个面积不小的平台,上面有泳池,日光浴晒台,还有酒吧。我登上平台一看,晒台那里的躺椅上一片白,几乎都被只穿着泳装的白种人占满了。白种人大概嫌自己太白了,想把皮肤晒得红一些。两天之后,我在埃及红海边的一处沙滩上,又看见了许多白人在那里进行日光浴。让人称奇的是,不少女人把乳房裸露出来,就那么夸耀似的在太阳下面晒。有的女人乳房很大,堪称巨乳。有的女人乳房很白,白得闪着柔光。有的女人乳房已经晒红了,晒成了她们预想的效果。有的女人很年轻,看上去像是姑娘模样,她们也仰躺着,举着乳房在那里晒,把乳房变成了阳光乳房。

在游船上,我每天晚上都去舞厅跳舞。晚上没别的活动,不跳舞干什么呢!和外国女人在一块儿跳迪斯科,我们一边跳,一边大叫,跳得汗水淋漓。

有天晚上跳完舞已是半夜,我突发奇想,干脆到船顶部的平台去睡一夜,好好看一看月亮和星星。平台上的灯都熄灭了,月亮尚未出来,只有一些星星散落在泳池里。我摸索着在一个躺椅上躺下来,像小时候在我们老家的打麦场一样看着星星。船在前行,风很大,平台上一个别的人也没有。我闭上眼睛,想试一下能不能睡着。不行,我觉得有些冷,裹紧毛巾被还是冷。这里毕竟不是我们老家的打麦场,而是异国他乡,我无论如何也睡不着。又坚持了一会儿,我突然觉得有些害怕,赶紧下去回到我自己的房间。

神庙

在埃及到底看了多少神庙,我都记不清了,至少有七八座吧。看头两座神庙时,我还有些兴趣,后来看得越多,印象有些串秧子,越是模糊不清。记得在阿斯旺,我们在一个面积很大的水库里乘坐游艇,去看了一座神庙。据说原来神庙的位置在水库里,水库一蓄水,会把神庙全部淹没。为了保护文物,埃及吁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出面筹资,把这座巨大的神庙整体迁移出来,移到一处水淹不到的高台上。我们到迁移出来的神庙里看过,知道神庙巨大的石雕山墙和立柱都被切割过,然后被重新拼接在一起,拼接的痕迹清晰可见。

在尼罗河河边,我们弃船登岸,也看过一座神庙。神庙的雕花石柱顶天立地,仰视才能看见上面的横梁。如果把整座神庙比作艺术品的话,看了这样的神庙,你才知道什么叫粗犷。

埃及的神庙都是石头建筑,看不到一根木头。我以为看到的神庙都是废墟,因为神庙上面都露着天。听了介绍才知道,埃及的神庙本来就没有盖顶,都是露天的。神庙还有一个特点,每座神庙里供奉的都没有立体神像,神像都是雕刻在石头墙壁上,刻成了浮雕,那是法老国王和他的老婆。

同类推荐
  • 上海特色餐厅

    上海特色餐厅

    本书选取了59家地处上海最热门消费娱乐区域的特色餐厅,荟萃了中外不同菜系,囊括了传统和创新各种烹饪流派,是探寻上海风味餐厅的可靠依据,也是了解上海美食潮流的极佳指南。无论你是想了解上海的饮食文化还是想为旅游准备实用的参考书,这都是不错的选择。
  • 龙文鞭影(中华国学经典)

    龙文鞭影(中华国学经典)

    《龙文鞭影》形象地反映了该书“逸而功倍”的效果。该书内容主要来自二十四史中的人物典故,同时又从《庄子》和古代神话、小说、笔记如《搜神记》、 《列仙传》、《世说新语》等书中广泛收集故事。辑录了历史上许多著名人物如孔子、诸葛亮、司马迁、李白、杜甫、朱熹等人的轶闻趣事。全书共收辑了包括孟母断机、毛遂自荐、荆轲刺秦、鹬蚌相争、董永卖身、红叶题诗等两千多典故,文字简练扼要,而能阐明故事梗概,可称之为一本典故大全。该书全文都用四言,成一短句,上下对偶,各讲一个典故。 逐联押韵,全书按韵编排,是一本重要的蒙学读物。
  • 婚丧喜庆指南(中国民间文化丛书)

    婚丧喜庆指南(中国民间文化丛书)

    本书主要从以下几方面的新旧习俗对比来介绍中国的婚丧喜庆文化:结婚、丧葬、寿诞、节日。
  • 亲情哈密

    亲情哈密

    少年时,在地里埋下一颗种子,认真地清除瓦砾砖石,给它以最好的肥料,灌溉以最清纯的水,每日看它在阳光下抽芽、生长,便成为生活中最期待最快乐的事。长大了,忽然明白,原来亲情也是点播在血脉里的一颗种子,我们落地的时候,它便开始生长,渐渐长成一棵树。那棵树的养分,是母亲的第一滴乳汁,是父亲的第一声叮咛,是祖母细细缝就的第一件小棉衣,也是祖父意味深长的第一个故事。
  • 乡村拾遗

    乡村拾遗

    本故事集共有185篇故事,分为花草动物篇、风土人物篇、奇珍异物篇、乡俗玩物篇、民间传说篇等五篇,主要叙写了乡村业已消失或正在消失的花草树木野生家养动物,乡土风情人物,以及许多奇闻异事珍物,乡村人吃穿住行趣闻异事,民间传说亲历等,是一幅幅乡村民俗画,是一部乡村民俗民风史,是典型的非遗文化遗产,弥足珍贵。
热门推荐
  • 一树一花一菩提

    一树一花一菩提

    爱情是座荒芜的城,时光让她泛旧,回忆让她沉淀。谁留下繁花空梦却独赠我空欢喜?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夏以甯、傅子言青梅竹马,甯妈妈意外离世,爸爸失踪欠下赌债,甯变身打工狂魔,言不忍心看她受苦,参加赛车比赛却遭遇车祸之后失忆。言亲生父亲认回言并让他接手华宇集团。五年后,言甯重聚却是陌生人,在以后接触中言再次爱上甯,大学时期甯追求者刘扬笑然受子言继母挑拨,处处阻止言甯,后设圈套。那一年的菩提树,你还记得吗?
  • 神的记事本

    神的记事本

    一些故事,一些事件,一些意外。凑成了一部笔记本。其实,就是许多小故事而已。并没有任何的关联。
  • 血族之殇:重生宠妃

    血族之殇:重生宠妃

    Nobodyknowsbutyou!华美的宫殿,迷人的面容,一切的华丽都掩盖不了那来自地狱深处的黑暗,命运让他们再次相遇,命运让他们错过彼此。今生今世,永生永世,只为再次遇到你!既已无爱,那就用恨填补破碎的它吧!
  • 盯住了你的篮筐

    盯住了你的篮筐

    艾弗森1米83能在大个子林立的NBA创出一番天下,那么我卓云也可以,从校队后勤到叱咤风云的NBA球星,我靠自己的篮球技术以及对篮球这项运动的热爱做到了一切。对我来说,无篮球,宁毋死。
  • 快穿:攻略圆舞曲

    快穿:攻略圆舞曲

    【呐呐~不知道有没有人发现,若语的文文恢复啦~去看看呗~(*^ω^*)】帝璇幻,无父无母,不知道自己是哪里来的,在人群中,就是个小透明,每个人都好似看不到她一样,帝璇幻表示,无所谓,反正自己开心就好~可是,为什么玩手机玩着玩着就来了个猝死,尼玛,怒摔!“诶!别生气,别生气,会老得很快的!”手机传来一阵献媚的声音。“靠!你给老子记住,不拆了你!老子就不姓帝!”帝璇幻咬牙切齿。本文……呃!亲亲读者们是要男主,还是不要男主?
  • 全能屋

    全能屋

    一个“废柴”老板带着两个小屁孩儿闯天下!欢饮吐槽,做五休二,完全免费,群号:286522579
  • 黑暗王朝

    黑暗王朝

    剑与魔法的世界,一个时代,一段传奇,一名狼人,抒写自由与信仰之篇章,故事从三大阵营之一的一个城镇展开……《黑暗王朝》已经改编成网游,欢迎读者朋友们体验!无境界2011年倾力打造奇幻精品!17K隆重推荐魔法奇迹!
  • 药补不如食补

    药补不如食补

    《药补不如食补》从中医角度综述了食补的益处与遵循原则,介绍了食补对不同病症,例如五官科疾病、消化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内分泌系统疾病、妇科病、泌尿系统疾病、男性病等的食疗之道,为广大群众进行食补养生提供了参考与借鉴。中医有“虚则补之”一说。补虚有多种方法,药补和食补是常用的两种方法,但各有不同。俗话说“民以食为天”,就体现了饮食是维护健康的根本。古代医着《黄帝内经》说“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也显示了古人对饮食疗法的重视。
  • 爱可以杀人吗

    爱可以杀人吗

    生命是宝贵的,爱是人的生命存活的基础,爱有强大的力量,然而这力量有时是狂暴的,以至于我们的生命难以承受。我是一名刑警看到过许多悲惨而奇特的案件,我深信爱是我们活着的必需品,也是威胁我们生命的恐怖力量。
  • 将门娇:皇家贵后

    将门娇:皇家贵后

    她本是当朝战功卓著的巾帼将军,却因错嫁良人怀胎十月惨死井中。苍天有眼,让怨念极深的她亡魂附在路边已经冻死的乞丐身上。一朝重生,她被皇子所救,给她吃食,助她找回武功。她立誓要将前世所伤她之人皆送入阎罗地狱,一个一个,永不能翻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