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682900000068

第68章 胃腑(3)

论曰:凡人中寒者,喜欠,其人清涕出,发热,色和者,善嚏。凡瞻病者,未脉望之,口燥,清涕出,善嚏欠,此人中寒,其人下利,以里虚故也。欲嚏不能,此人腹中痛,凡寒,脉沉弦。脉双弦者,寒也。弦脉,状如张弓弦,按之不移。脉数弦者,当下其寒。脉双弦而迟者,心下坚。脉大而紧者,阳中有阴,可下之,右手寸口脉弦者,即胁下拘急而痛,其人涩涩恶寒。师曰:迟者为寒,涩为无血。寸口脉微,尺中紧而涩,紧即为寒,微即为虚,涩即为血不足,故知发汗而复下之。大露宿丸主寒冷百病。方在第十七卷中。

匈奴露宿丸治寒冷积聚方:

礜石桂心附子干姜各二两。

上四味,末之,蜜丸如梧子。一服十丸,日三服,稍加之。

露宿丸主遇冷气,心下结紧,呕逆,寒食不消,并主伤寒,晨夜触寒冷恶气方:

附子乌头桂心礜石各四两。

上四味,末之,蜜丸。以酒服如胡豆三丸,日三,加至下丸。药耐寒冷,忌热食、近火,宜冷食饮。

治痼冷风眩,寒中手足冷,胃口寒,脐下冷,百病,五劳七伤。第一令人能食,二强盛,三益气,四有子,神验方:

生地黄十五斤,取汁乌头一百五十枚大豆三升半。

上三味,以除日口父咀乌头,以酒一斗半,和地黄汁,浸乌头,至破日,绞去滓,纳豆药汁中,至除日出,曝之;有汁,更浸而曝之,至汁尽药成。初服,从二豆起,可至二十豆,酒服之;有病,空腹服;无病,食后服。四时合,并得二月三月为上时。药令人能食,益气,强盛,有子,发白更黑,齿落更生。先病热人不可服。

治心腹瘸冷,百治不瘥方:

曲末三升白术五两干姜桂心各三两吴茱萸蜀椒各二两。

上六味,冶下筛。以米饮服方寸匕,日二。不过五剂,诸冷顿愈。无忌,空腹服之。

治积年冷病方:

蜀椒二两香豉一升。

上二味,捣椒为末,和豉,更捣三干杵。酒服如弹丸大七丸,日一服,食前服。

治诸冷极,医所不治方:

马蔺子九升,净治去土。空腹服一合,日三,饮及酒下之,服讫须臾,以食压之,服取瘥乃止。

赤丸主寒气厥逆方:

茯苓桂心各四两细辛一两乌头附子各二两射罔加大枣一枚。

上六味,末之,纳真朱为色,蜜丸,如麻子,空腹酒服一丸,日再夜一服,不知加至二丸,以知为度。一方用半夏四两,而不用桂。

治胸满有气,心腹中冷,半夏汤方:

半夏一升桂心四两生姜八两。

上三味,口父咀,以水七升,煮取二升。一服七合,日三服。

温中下气,生姜汤方:

生姜一斤甘草三两桂心四两。

上三味,口父咀,以水六升,煮取一升半。服五合,日三服。

甘草汤主虚羸慑慑,气欲绝方:

甘草生姜五味子各二两人参一两吴茱萸一升。

上五味,口父咀,以水四升煮茱萸,令小沸,去滓纳药,煮取一升六合。分二服,服数剂佳。

茱萸硝石汤主久寒,不欲饮食,数十年饮方:

吴茱萸八合硝石一升生姜一斤。

上三味,以酒一斗,水解令得二斗,煮药取四升。服二升,病即下去,勿更服也。初下如泔,后如污泥,若如沫滓,吐者,更可服之。养如乳妇法。

大建中汤主心胁中大寒大痛,呕不能饮食,饮食下咽,自知偏从一面下流,有声决决然。若腹中寒气上冲皮起,出见有头足,上下而痛,其头不可触近方:

蜀椒二合干姜四两人参二两饴糖一升。

上四味,口父咀,以水四升,煮取二升,去滓纳糖,微火煮,令得一升半。分三服,服汤如炊三斗米久,可饮粥二升许,更服。当一日食糜,温覆之。

大黄附子汤治胁下偏痛,发热,其脉紧弦,此寒也,当以温药下之方:

大黄三两附子三枚细辛三两。

上三昧,口父咀,以水五升,煮取二升,分再服。

论曰:寸口脉弦而紧,弦即卫气不行,卫气不行即恶寒;紧则不欲饮食;弦紧相搏,即为寒疝。跗阳脉浮而迟,浮即为风虚,迟即为寒疝。凡瘦人绕脐痛,必有风冷,谷气不行而反下之,其气必冲。不冲者,心下则痞。

寒疝绕脐苦痛,发即白汗出,手足厥寒,其脉沉弦,大乌头汤主之,方:

乌头十五枚,熬黑,不切,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去滓,纳白蜜二斤,煎令水气尽,得二升。强人服七合,羸人五合,未瘥,明日更服,日止一服,不可再也。仲景名二物乌头煎。

乌头桂枝汤主大寒疝,腹中痛,逆冷,手足不仁,若一身尽痛,灸刺、诸药不能治方:

秋干乌头实中者五枚,除去角白蜜一斤。

上二味,以蜜煎乌头,减半,去滓,以桂枝汤五合解之,令得一升许。初服二合,不知,更进三合,复不知,加至五合。其知者,如醉状,得吐者,为中病也。其桂枝汤方在伤寒中。《外台》方云:以水二升半煮桂,取一升,以桂汁和蜜煎合煎之,得一升许服。又云:《范汪方》云以桂枝汤和前乌头煎服。

论曰:凡人患大热,皆须候脉。若大大热者,不得一准方用药,皆准病用药。:赶热不可那者,当两倍、三倍。大大热者,乃至十倍用之,乃可制之尔。有人苦热不已,皆由服石所致,种种服饵不能制止,惟朴硝煎可以定之。武德中有贵高人师,市奴谓之金石凌,非也。此方直用二硝、寒水石、石膏可也,即不劳金。有金者,贵高人所加也。

朴硝煎方:

朴硝一斤芒硝八两寒水石四两石膏二两金二两。

上五味,先纳二硝于八升汤中,搅之令消,以纸密封一宿,澄取清,纳铜器中,别捣寒水石、石膏,碎如豆粒,以绢袋盛之,纳汁中,以微火煎之,候其上有沫起,以箸投中,著箸如凌雪凝白,急下泻著盆中,待凝取出,烈日曝干。积热困闷不已者,以方寸匕白蜜一合,和冷水五合,搅和令消,顿服之,日三。热定即止。

五石汤主胃间热,热病后不除,烦闷,口中干渴方:

寒水石硝石赤石脂龙骨牡蛎甘草黄芩栝楼根各五分知母桂心石膏各三分大黄二分。

上十二味,口父咀,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分四服,日三夜一。诸本只有四石。

竹叶汤主五心热,手足烦疼,口干唇燥,胸中热方:

竹叶小麦各一升知母石膏各三两黄芩麦门冬各二两人参一两半生姜五两甘草栝楼根半夏各一两茯苓二两上十二味,口父咀,以水一斗二升,煮竹叶、小麦,取八升,去滓纳药,煮取三升。分三服,老小五服。

半夏汤主胸中客热,心下烦满气上,大小便难方:

半夏一升生姜八两前胡四两茯苓五两甘草一两黄芩人参各二两杏仁枳实各三两白术五两。

上十味,口父咀,以水九升,煮取三升,分三服。胸中大热者,沉冷服之。大小便涩,加大黄三两。一方用栀子仁二两,为十一味。

承气汤主气结胸中,热在胃脘,饮食呕逆,渴方:

前胡枳实桂心大黄寒水石知母甘草各一两硝石石膏栝楼根各二两。

上十味,口父咀,以水一斗,煮取三升,分三服。

治热气,手足心烦热如火方:

竹叶二升枳实三两青葙子白前各一两吴茱萸黄芩各二分栝楼根麦门冬各二两生姜六两前胡一作芍药半夏各五两。

上十一味,口父咀,以水八升,煮取二升,分三服。

地黄煎主热方:

地黄汁四升三合茯神知母萎蕤各四两栝楼根五两竹沥三合,一方用竹叶生姜汁白蜜生地骨皮切,各二升石膏八两生麦门冬汁,一升。

上十一味,口父咀,以水一斗二升,先煮诸药,取汁三升,去滓,下竹沥、地黄、麦门冬汁,微火煎四五沸,下蜜、姜汁,微火煎,取六升。初服四合,日三夜一,加至六七合。四月、五月作散服之。

治积热方:

枳实黄芩大黄黄连各三两芒硝二两。

上五味,末之,蜜丸。空心酒服如梧子大三十丸,加至四十丸,日一服。

治膈上热方:

苦参十两玄参五两麦门冬三两车前子二两。

上四味,末之,以蜜丸和梧子。一服十五丸,日二服。

细丸主客热结塞不流利方:

大黄葶苈各三两香豉三合杏仁巴豆各三分。

上五味,末之,蜜丸。饮服如梧子二丸,日一服,以利为度。

治骨蒸热,羸瘦,烦闷短气,喘息鼻张,日西即发方:

龙胆黄连栝楼根各四分芒硝二分栀子十枚苦参大黄黄芩芍药青葙子各二两。

上十味,末之,蜜丸。饮服如梧子二丸,日二,以知为度。一方无苦参以下,只五味。张文仲为散,饮服方寸匕。

治骨蒸方:

天灵盖如梳大,炙令黄,碎,以水五升,煮取二升,分三服。起死人神方。

又方:

水服芒硝一方寸匕,日二服,神良。

又方:

取人屎灰,以酒服方寸匕,日二服。

五脏热及身体热,脉弦急者,灸第十四椎,与脐相当,五十壮。老小增损之。若虚寒,至百壮,横三间寸灸之。

同类推荐
  • 外科主治医师手册

    外科主治医师手册

    《外科主治医师手册》分五章共62节,着重阐述了重要外科疾病的基础和临床研究进展,并同时注重介绍重要的外科诊疗新技术、新疗法。书中的每节内容在体例上分前沿学术综述、临床问题、建议阅读的书目和文献等几个部分。前沿学术综述重点介绍近年来基础理论和临床诊疗方面的重要研究成果;临床问题采用问答的形式阐述临床上常见的问题,以使读者浏览时更易快捷地找到所需的信息;推荐阅读的书目和文献每节仅介绍一到两篇,这些文献都是相关领域中极具影响的学术论著,阅读这些著作一定会对读者有所裨益。另外,每节末还列出重要参考文献若干,大多数为近年的资料,可供读者做深入查阅。
  • 伤寒杂病论

    伤寒杂病论

    《伤寒论》其实是“论寒伤”。若直译过来,就是“论述寒凉(对人体的)伤害”。但仅仅这样理解,就未免失之于狭隘,比较合乎于书中具体内容的综合认识应该是:“论述寒、凉、温、热等四时之气与时行疫疠之气等诸多病邪对人体所造成的各种各样的伤害及其发生、发展、变化的病理机转以及如何进行辨证论治、处方用药、护理预防的一部中医药学专著。”这样表述似乎有些繁琐而累赘,但这也只是对全书知识要点的一个基本概括,其中蕴涵的医药学内容还有很多很多,远不是一二句话所能说全的。好在这已经点明了本书的主题和要旨,以后阅读起来就比较容易理解了。
  • 神奇的医学典籍:《黄帝内经》

    神奇的医学典籍:《黄帝内经》

    《神奇的医学典籍——《黄帝内经》》主要内容分为绝代医宗、阴阳学说、五行学说等章节。《黄帝内经》简称《内经》,是我国传统医学四大经典著作之一,也是第一部冠以中华民族先祖“黄帝”之名的传世巨著,是我国医学宝库中现存最早的一部医学典籍,被后世尊为“医家之宗”。
  • 护理美学与礼仪

    护理美学与礼仪

    本书编写着力构建具有护理专业特色和专科层次特点的课程体系,以职业技能的培养为根本,与护士执业资格考试紧密结合,力求满足学科、教学和社会三方面的需求。包括基础课程、专业课程两大板块。其中,基础课程以应用为目的,以必需、够用为度,构建传授知识、培养能力、提高素质三位一体的基础理论教学体系。专业课围绕技术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强调突出护理、注重整体、体现社区、加强人文的原则,构建以护理技术应用能力为主线的、相对独立的实践教学体系;充分体现理论与实践的结合,知识传授与能力、素质培养的结合;注重整体优化,处理好不同教材内容的联系与衔接,避免遗漏和不必要的重复。
  • 健康孕产知识200题

    健康孕产知识200题

    本书所讲述的是主要的、基本的、不可少的孕产和哺养新生儿的知识,它们有助于孕育和喂养一个健康的宝宝,什么知识都要主动去学习,做妈妈的知识也不例外。
热门推荐
  • 烽烟战图

    烽烟战图

    他曾是一名冷静、甚至冷血的雇佣兵;常年机械式的执行任务让他漠视了一切情感;然而一场突如其来的背叛让他穿越了时空,在这里他将经历温婉多情的姑娘、尔虞我诈的阴谋、患难与共的袍泽和生死别离的隐痛……两世背叛的愤怒,两世情感的苏醒;且看他如何挥墨谱写复仇的乐章!
  • 破落大陆

    破落大陆

    广阔无垠的神界突变破落的世界残缺不全的法则突现异界的来客来一探究竟吧
  • 最后一颗子弹留给我

    最后一颗子弹留给我

    本书为长篇小说,描写了中国人民解放军特种部队的青年官兵为了国家的安全勇于牺牲的奉献精神。
  • 豪门独宠:你是我的学生

    豪门独宠:你是我的学生

    青春,校园,青梅竹马,那都不是事。不是每个人都拥有一份干净纯洁的恋爱
  • 曼德拉 彼得大帝(中外名人的青少年时代丛书)

    曼德拉 彼得大帝(中外名人的青少年时代丛书)

    本书主要是对曼德拉和彼得大帝两位名人的家世、家教、兴趣爱好以及对其一生有影响的人和事等做了详细介绍,尤其探究了中外名人之所以成功的主客观因素。而且此书对名人成功前的鲜为人知的事件也有详细的介绍。
  • 落跑小女

    落跑小女

    听说,世界上最幸福的事情就是:我发现我爱的人刚好也爱着我!她因长得太清纯被王老爷看中欲强取之,携情人夫子出逃,情人临时爽约。心情低落极了,偏湖边遇到一个唇很性感,看起来很斯文,却爱捉弄人的家伙。白皓轩!说是来游历山水,实则深藏门派所托之秘密。本以为通过南山落絮派收徒的入门考核,能弄个徒弟来练练武功,也好回江城报仇,谁知竟被派到烧厨房干杂役。他是谁?周游在列山,演算他的星宿宇宙。说起日月星辰,痴迷兴奋,独对梦淘,若即若离,可是梦淘,已被他渊博的天文地理知识,散发着热情开朗的人格魅力所吸引。。。。。。三人又因永生草的秘密纠缠在一起,两个不同性格的有着各自魅力的男人,究竟谁才是梦淘的情感归属呢?
  • 源与流:西方文化中经济观念的演进

    源与流:西方文化中经济观念的演进

    本书是一项有关西方经济学前史的研究成果,从西方文化的角度来研究经济思想的发展历程。从古希伯来、古希腊、古罗马、基督教这些文化基因中去寻找“劳动”、“价值”、“看不见的手”、“交换”这些观念的历史根据,从地理大发现、文艺复兴、宗教改革、科学革命、哲学变革中去寻找经济科学兴起的前提与方法。从古希伯来人的宗教典籍到近代早期的重农学派,比较完整地勾勒出亚当·斯密以前西方文化和经济观念交织生成的思想风貌。
  • 天命不允

    天命不允

    朔风刺骨寒伶伶,枪戟无用心津津。拜天跪地求诸神,无有怜悯不见生。何故?何故?吾等皆蝼蚁。何求?何求?生来有葬处。何为?何为?进战杀伐吟。何惧?何惧?诸神为敌,万族共弃,满天杀机,遍地荆棘。何解?何解?不问前路,不问归处,杀中无悔我命由我主。当时间流逝,记忆成灰,重归寂灭。谁会忆起葬在时间里的片段?谁又会重走那条不归之路?
  • 乾坤宿命之天道轮回

    乾坤宿命之天道轮回

    一个不相信世界上有鬼的背尸人,却无意中通过了地府的考核,成为了地府的阴差,从无知到成熟,需要经历多少生死离别...
  • 狂拽总裁的升职小娇妻

    狂拽总裁的升职小娇妻

    他是高高在上的孟氏集团总裁,翻手为云,覆手为雨。她是遭亲人算计,天命作弄的落魄千金。一次阴差阳错,让两个原本毫无交集的人,一生都纠缠在了一起。姜莞俞看着他扯开领带,不自觉的后退:“你…你要干什么?”他邪魅一道:“干你!”……她十分霸气的坐在他的办公桌上:“姓孟的,你把属于我的东西还给我,我我自力更生!”他却将她扑倒:“有些事,你一个人办不了……”他霸道,腹黑,说一不二;她固执认死理,寸土不让……他们之间,一个天上,一个地下,他以为他是她的过客,没想到,却成了她的归人;她以为,再也没有勇气去爱,可是早在她没有留意的时候,那颗红豆,已成心底朱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