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679500000027

第27章 让快乐生活从“心”开始(6)

在心理学上,拥有豁达人格者的突出的特征是:积极面对生活的挫折,辩证地看待人生的得失,对于生活具有极大的自我能量。美国散文作家爱默生说过一句名言:“逆境有一种科学价值,一个好的学者是不会放过这一大好学习机会的。”苏东坡没有错过任何逆境的学习机会,他的积极心态使他笑傲江湖,他的达观思维使他善于自我开解,这是他豁达人格的突出表现。

不要让昨日的沮丧令明天的梦想黯然失色!

用乐观心理驾驭生活

悲观失望者一时的呻吟与哀号,虽然能得到短暂的同情怜悯,但最终的结果是别人的鄙夷和厌烦;而乐观上进的人,经过长久的忍耐与奋斗,努力与开拓,最终赢得的将不仅仅是鲜花与掌声,还有那些饱含敬意的目光。

生活中,人们的心理大抵分为两种:乐观心理或者悲观心理。打个比方:两个70岁的老人在一起谈起过生日,乐观的老人过了生日会说:我在这个世上又多活了一年,赚了一年;而悲观的老人则会说:过一年少一年了。

乐观是人们在生活中抵抗疾病的第一道防线。一位著名的心理学家曾做过一项实验,他把70个心脏病人按性格分为两组,一组是乐观的病人,一组是悲观的病人。在悲观病人这一组,17个被测试为最乐观的病人中,有16个没有经受住第二次心脏病发作而去世了;而在乐观病人这一组,19个被测试为最乐观的人中,只有一个人被第二次心脏病的发作夺去了生命。

心理学家经研究发现,具有乐观性格的人在保险公司销售人员中往往是销售冠军。而乐观的小学生将来很少得抑郁症,走向社会后在工作成绩和社会地位方面均超过悲观的人。

一位心理学家曾经总结道:乐观主义者与悲观主义者不仅对生活看法截然不同,对自己与他人也会采取不同的态度。对悲观的人而言生活中都是狡猾、颓废而邪恶的人,这些人总是想利用周遭的事物为己牟利。悲观者在生活中很难信赖别人,也很少会对别人伸出援手。

生活中,如果你对悲观的人谈起一项计划,他们马上就会提出一连串有关这个计划的麻烦与障碍。而且他还会告诉你,即使圆满达成目的,最后只会尝到苦涩、幻灭与屈辱,你也可能因此就会放弃这个计划。因为每个人的内心都有一种期待被唤醒、引诱的“倾向”,悲观的人能够巧妙地掳获这种“倾向”,借此实现其目的。

人们内心的心理“倾向”包括,第一,对未来的不安与恐惧。第二,人们与生俱来的怠惰,希望躲在自己的壳里不要动。事实上,悲观者的本质就是懒惰,他们不愿适应新的事物,也不愿改变习惯。无论起床、用餐,他们都喜欢依照固定的模式进行。

相比之下,乐观者就很单纯、朴实。他们在生活中容易信赖别人,也愿意涉入险境。其实他们也能察觉别人的恶意或缺点,只是他们不愿将之视为障碍而犹豫不前。他们相信每个人都有优点,并努力唤醒别人的优点。

悲观者躲在自己的壳里面,甚至不愿听取别人的意见,认为别人都具有危险性。而乐观者在生活中关心别人,让别人畅所欲言,给别人时间,观察对方的所作所为。这样,乐观者就能够了解每个人的长处、优点,因而得以团结、领导众人,共同朝某个目标迈进。卓越的组织者、优秀的企业家以及杰出的政治家,都具备这种特质。

此外,乐观者也比较容易克服生活中的困难。悲观者会因为看到生活中的困难而心生畏惧、退缩不前。而乐观者则会积极寻找解决方法,在很短的时间内就把不利的条件转变成有利的条件。

悲观失望者一时的呻吟与哀号,虽然能得到短暂的同情怜悯,但最终的结果是别人的鄙夷和厌烦;而乐观上进的人,经过长久的忍耐与奋斗,努力与开拓,最终赢得的将不仅仅是鲜花与掌声,还有那些包含敬意的目光。

不同的观念造就不同的生活心态。一个人在生活中不可能没有悲观的心理和情绪,重要的是你如何击败它、征服它。你要学会把自己的悲观转化成乐观,用乐观心理驾驭生活,守住乐观的心境,这样,你就能看遍天上胜景,尽览人间春色。

善用“过度理由效应”

每个人都力图使自己的行为看起来合理,因而总是为自身的行为寻找原因。一旦找到足够的原因,人们就很少再继续寻找下去。而且,人们在寻找原因时,总是先找那些显而易见的外在原因。因此,如果外部原因足以对其行为做出解释时,人们一般就不再去寻找内部的原因了,这就是心理学上所说的“过度理由效应”。

日常生活中,几乎人人都有过这样的亲身体验:得到亲朋好友的帮助,你不觉得奇怪,因为“他是我的亲戚”“他是我的朋友”,他们理所当然会帮助我们;若是一个陌生人向你伸出援助之手,你会认为“这个人乐于助人”。因为人们无法用“亲戚”“朋友”这样的外部理由来解释别人的行为,只能追究到他人格内部的原因。

“过度理由效应”是由心理学家德西发现的。1971年,德西和他的助手使用实验方法,很好地证明了过度理由效应的存在。

他以大学生为实验对象,请他们分别单独解决测量智力的问题,实验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每个被试者自己解题,不给奖励;第二阶段,将被试者分为A、B两组,A组被试者每解决一个问题就得到1美元的报酬,而B组依然不给奖励;第三阶段,自由休息时间,被试者想做什么就做什么,其目的是考察被试者是否维持了解题的兴趣。

结果发现,B组在自由休息时仍继续解题,而A组在能获取报酬时解题十分努力,而在不能获得报酬的休息时间,明显失去了解题的兴趣。第二阶段时给A组的金钱奖励,作为外加的过度理由,造成明显的过度理由效应,使A组被试者用获取金钱奖励来解释自己解题的行为,从而使自己原来对解题本身有兴趣的态度出现了变化。到第三阶段,奖励一旦失去,态度已经改变的A组被试者就没有了继续解题的理由,而没有受到过度理由效应影响的B组被试者,第三阶段仍保持着对解题的热情。

人们都有为事情找理由的习惯,所以很多商家利用“过度理由效应”,提供给消费者一个可信的、非买不可的理由,大大促进了销售业绩。在维萨卡和万事达卡为用户提供“花旗购物卡”的服务活动中。商家告诉消费者“使用花旗购物卡可以让您享受到20万种名牌商品的最低价”。结果,消费者对此回应寥寥。经过自省后,商家发现了自己的错误,那就是他们为消费者解释了利益,但是却没有为消费者提供令人信服的理由。于是他们在后续的宣传中这样说道:使用花旗购物卡购物可以让您享受20万种名牌商品的最低价,因为我们的计算机一刻不停地监控全国各地5万家零售商的价格,以保证您能够享受到市场上的最低价位。广告一经刊出,注册人数大增,几乎爆棚。

同样的事情在日常生活中也会屡屡发生。“过度理由效应”很容易发生在过分讲究“1”和“0”角色分配的情侣身上。例如女孩抱怨自己的男友不懂得付出,只是一味地索取,而男友则认为这是作为“老公”应该尽的责任。原因就在于两人的关系长期陷于单一的流向。一开始,作为“老公”的一方确立了自己“1”的角色以后,为了显示自己男人的宽大肩膀,用心呵护自己的爱人,不断地从各个层面付出。而女方则拼命地体现出自己的“小鸟依人”。久而久之,“过度理由效应”便产生了作用,两人不自觉地将情侣关系的定位留于浅表的“施于和获得”这个利益层面,而忽视了深层次的感情交流、生活适应个性融合等方面。最后,女方的索取欲望越来越膨胀,而男方往往最后会变得疲惫不堪。到分手时,男方会觉得女方自私自利,只为得到好处而和自己在一起,而女方则会一味地指责对方根本不爱自己或者另有新欢才不再对自己付出。

当亲人和朋友为自己提供帮助时,人们总是会把原因归结为简单的外部原因——因为自己和他们的特殊关系,所以他们对自己的帮助是理所当然。但就是这种简单的理由,使人们丧失了很多被感动和向别人表示感谢的机会。当你明白了过度理由效应的道理之后,就不该再认为一切都是理所当然的,而是要适时表达自己的感激之情,得知恩图报。这时,你就会发现有很多人在关心和帮助自己,你也因此体会到生活的美好和幸福。

同类推荐
  • 心理调适能力的培养

    心理调适能力的培养

    共分七章,主要内容包括:心理保健:公务员的精神大餐;重构你的认知;做情绪的主人;管理你的意志;驾驭自我意识;轻轻松松与人相处;应对压力等。
  • 心理大师揭秘158个心灵密码(教你成功丛书)

    心理大师揭秘158个心灵密码(教你成功丛书)

    人们都在追寻着幸福与快乐,为了获得幸福的生活,整天忙忙碌碌,努力去挣更多的钱、去买更大的房子,去买更好的车。然而当真正拥有了这些的时候,却发现自己仍然不快乐。我们为什么会不快乐?怎样才能得到真正的快乐?本书对心灵进行了深入浅出的讲解,使滚滚红尘中忙碌的人们在智慧中提升心灵修养、缓解生存压力、培养愉悦心态、享受智慧人生。
  • 乌合之众·大众心理学研究(心理学课堂03)

    乌合之众·大众心理学研究(心理学课堂03)

    《心理学课堂》套书共5册,包括《消费心理学》、《博弈心理学》、《乌合之众——大众心理研究》、《价格心理学》、《销售心理学》,《心理学课堂》从多方面总结和归纳了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的社会活动中的心理学,并配以生动的案例,增加了阅读趣味。阅读《心理学课堂》,可以使人们清醒的认识生活中所遇到的种种不合理现象并加以规避,从中得到人生智慧,使生活更加积极主动。
  • 你一定要知道的人性

    你一定要知道的人性

    本书分为“人的行为”和“性格科学”两大部分。作者用简明通俗的语言介绍了个体心理学的基本原理,并运用这些心理学的原理,对人的性格进行了科学的剖析,着重强调了人的社会性和社会感,强调了个人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在形成性格的过程中所起的作用。旨在帮助普通人正确理解人性,更好地处理日常关系,减少生活行为中的错误,共同致力于社会和社区生活的和谐发展。本书倾注了作者对人的爱心与关注,其基本观点建立在作者多年从事心理治疗、社会教育所积累的大量实际观测与调查的基础之上,因此具有极强的可读性和积极的现实意义。
  • 一本书掌握心理学

    一本书掌握心理学

    本书不拘泥于心理学的理论体系,不是从纯理论的角度探究人类心理活动的奥秘,而是从人们的日常生活出发,力图尝试从心理的角度,运用心理学原理,结合实际生活案例,对为人处事中可能遇到的各种心理现象进行分析,并提供了操作简便的解决思路与方法,帮助人们在了解各种人际关系现象背后的深层心理原因。使你在获得人心的同时,也能够在生活、事业、爱情等方面取得巨大成功!
热门推荐
  • tfboys那个少年爱我吗

    tfboys那个少年爱我吗

    '源源,你知道吗?每个女孩曾经都是一个无泪的天使,当她们遇到喜欢的男孩就会流下泪水,天使落泪,降落人间,所以每个男生都不能辜负那个爱他的女孩,因为她曾经为了爱你,放弃了整个天堂!'“你呢,你会为了谁而流泪?”窗外的那一抹月光把王源本就清新的脸庞修饰的更加俊美,更加迷人......“我想,也就有他可以让我为之流泪,为之心痛,为之努力,为之付出所有吧。”莫菡丽抬起头,看着窗外那一抹残缺的月亮。
  • 神棍儿下山

    神棍儿下山

    他是一名弃婴,灵华观一老道把他抱回了观中,取名:沈棍儿。二十年后,沈棍儿终于得到师父的允准,踏入了凡尘俗事。降妖!除魔!驱鬼!镇邪!身世的秘密,复杂的社会,正与邪的较量,让他踏上了精彩刺激的混世生涯。
  • 你是我一辈子的拽丫头

    你是我一辈子的拽丫头

    只因为第一次偶然相遇,不小心用石头砸了他就要接受给他当女仆的命运吗?
  • 天宠废材大小姐大少爷

    天宠废材大小姐大少爷

    一名少年偶然间穿越到了一名异世界少女身上,还是当今的第一废材,励志要恢复男儿身,在旅途中认识了性格迥异的伙伴们,开始了一场奇幻的冒险。
  • 我的那些个男朋友

    我的那些个男朋友

    在失去的时候,我们总是用比我们更悲惨的来对比,以此获得心安;就像每一个爱情受挫的人儿,都会自我催眠下一个一定会更好?然后祝福伤害了自己的另一方,白浅浅不明白,为什么受了伤却还要大度祝你幸福?为什么不能祝福你过得比我惨?
  • 金先生,今晚别撩我

    金先生,今晚别撩我

    性格直爽,简单粗暴,能用打的绝不动口。失去父母的沉痛打击下,她开始学会承担,虽然在别人眼里只是个不起眼的中型企业,连个排名都没有,却是父母这辈子努力留下的。她不能看着公司就这样没了。在男主的威逼利诱下,结了婚。刚毅的她变得能屈能伸。在感情面前,她变得畏畏缩缩,只知道逃跑,自信早就被她卑微的身份掩藏的无影无踪。
  • 开炮吧!魔王

    开炮吧!魔王

    跟帝国争霸没关系,跟修仙得道也没关系,这是同时糅合了最极诡的魔法和最辽阔的科技的,一个画风不对的但是的的确确是全宇宙最牛x的魔王率领一群人保护全宇宙的故事——你就姑且点进去看看试试。黑洞矩阵湮灭炮……恒星体穿透炮……等等!你确定这还是一个奇幻故事吗!巨龙咆哮着发射导弹,外星人却挥舞着法杖唱咒语。“我敢打赌,你接不下我这一炮。”——魔王克劳德六世
  • 幻灭之羽

    幻灭之羽

    十二年前,法师宫羽心开启了深渊之门,滔天的烈焰从天而降,无穷的魔物奔涌而出。繁华的人世瞬间变为惨怛的炼狱。林子优:男主角,是养父林岚收养的孤儿,顺应养父的要求加入圣灵教会,成为一名教士,天赋中上,虽未能像个别天才那样得到圣灵的垂青,身负众多加护,却也比寻常之人胜出许多。
  • 桃运医圣

    桃运医圣

    我看你最近运气不错,近日一定有好事发生;我看你最近印堂发黑,近日要倒霉啊;什么?我不是算命的,我是医生。没错,我什么都能看,什么都能做,美人环绕的生活,就是惬意。好了好了,看在你漂亮的份上,我就勉强帮你看看吧。
  • 繁华事散逐香尘

    繁华事散逐香尘

    遇见他时,她十三岁,朝露闪着耀眼的光芒,他看着她,笑得让人心烫。离开他时,她二十八岁,满目梨花开得欢畅,他避开她的眼“如今只有你才能救我。”一起生活了十五年,究竟是她的幸运还是不幸?他是当朝首富,她只是他南行途中买回的舞女。命运若懂得怜惜,将时间停驻在最美好的年华,完美又岂会只存在于童话里?到头来,最真实也最残忍的莫过一出正剧。繁华事散逐香尘,流水无情草自春。日暮东风怨啼鸟,落花犹似坠楼人。——杜牧有人说绿珠可怜,有人说石崇可恨。在我看来,绿珠爱石崇,石崇也爱绿珠,只是他们的爱无法超越那个时代罢了。没错,结局是正史的结局,很惨,慎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