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中海舂意撩人.朵朵浪花托起一个美的传说,从疲劳中挣脱出来的利比亚人大都沉醉于迷人的梦中。然而准也没有想到死神正张开翅磅
向他们扑来。
一次“漂亮"的“外科手术"
——美国空袭利比亚
1986年3月至4月,美国在20多天时间里,悍然两次空袭利比亚,这是一场超级大国以强欺弱、运用现代兵器进行西方所谓“外科手术式”的高技术战争。
利比亚原来是个亲美国家,美国在利比亚有巨大的经济利益并建有军事基地。1968年9月1日,利比亚年仅28岁的上尉军官卡扎菲发动军事政变,建立了阿拉伯利比亚共和国,视美国为“头号敌人”,并加强了同苏联的关系,致使美利关系恶化。1981年5月,里根总统指责利比亚支持国际恐怖活动,限令所有驻美的利比亚外交人员离开美国。从此,两国断绝了外交往来。
自1973年至1985年的12年间,共有412名美国人在海外死于国际恐怖分子之手。虽然这些针对美国的恐怖活动并非全由利比亚人所为,但是每当恐怖活动发生,卡扎菲总是表示支持、祝贺,甚至为他们提供武器和资金,训练恐怖分子成员,利比亚成了恐怖分子的庇护所。所以美国对卡扎菲可谓恨之入骨。
1985年7月,美国宣布“向全球的恐怖分子开战”,决定对利比亚采取军事行动,并制定了一系列打击卡扎菲的行动计划。
1986年3月23日下午,美国以在苏尔特湾附近海域进行军事演习为名,肆无忌惮地超过了卡扎菲规定的“死亡线”。100多架美国飞机,三两成群,大摇大摆地沿利比亚海岸线飞来飞去,如人无人之境。此后双方进行了激烈的导弹战。27日,美军从苏尔特湾撤离。
美国的军舰和飞机在卡扎菲规定的“死亡线”以内共停留了75小时,击沉、击伤了利比亚的5艘导弹巡逻艇,摧毁了防空导弹阵地的主要设施,利方死亡约150人。美国方面的伤亡,尽管利比亚宣布为击落3架美国飞机,残骸掉人大海,6名飞行员死亡,但事实是无一伤亡。
美国对利比亚实施苏尔特湾空袭之后,双方关系更加恶化。利比亚宣布,要在更大的范围内对美实施恐怖行动,甚至要摧毁美在中东等地区的军事设施。4月,发生了几起袭击美国人的恐怖事件,美方认为这与利比亚有关。于是,美国决定对利比亚进行新的打击。
4月8日,美方制定袭击时间为夜间。主要原因是卡扎菲夜里总要睡觉,挨炸的可能性很大;夜里利比亚平民活动少,可以减少伤亡;利比亚飞行员夜间一般不能起飞作战,再加上夜间飞鸟很少,与飞机相撞的可能性极小,能避免自己一方损失。直接参与这次袭击行动的舰艇达20余艘,飞机200余架。这是美军自越南战争以来出动最多的一次兵力。
夜袭利比亚就像传说中古代西班牙人冒险在深山峡谷之中找到一座黄金城一样,是一桩冒险的军事行动。这次行动被称为“黄金峡谷”行动。
4月i4日凌晨,为数众多的空中加油机和运输机准时在英国的朱登霍尔空军基地集结待命。一时间,战云密布,空气中弥漫着强烈的火药味,战争似乎已到了一触即发的地步。7时整,利比亚人好梦正酣时分,美空军基地、海上舰群和驻英国的战斗机部队同时行动。利剑已经挥出,利比亚被推上了“手术台”。
美军的15架F-111飞机和18架舰载攻击机全部以低空高速冲向的黎波里和班加西的预定目标。武器吊舱的激光束根据红外线与雷达瞄准器显示的图像,把目标锁定在十字光环的正中。街灯通明,目标一清二楚。
利比亚的防空导弹已发现了目标,但一开机立刻就成了循电而来的反雷达导弹的绝好靶子。喷着火焰的萨姆导弹在空中划出一道道明亮的弧线。高射炮的曳光弹像罗马焰火一般密集地飞向空中。飞机在头顶呼啸,火炮在脚下震响,曳光弹在夜空中飞舞,半个天被打成了红色。利军导弹不但无一命中目标,反被美军完全掌握了其雷达的性能,从而被美军大功率干扰机完全压制。
仅仅12分钟,战斗宣告结束,美机除1架F一111战斗机被利高炮击中坠人地中海,2人死亡外,其余顺利返航。其间共投掷炸弹100吨,5个选定目标全部被摧毁,14架米格一23战斗机和伊尔一76运输机被炸毁,40余人被炸死,90余人被炸伤。死亡者中有卡扎菲1岁半的养女。伤者中有卡扎菲的两个儿子,唯卡扎菲不在死亡之列,幸免于阿齐济亚兵营内的一个地下指挥所。仅仅12分钟,美军便同时对利比亚两大城市进行了“开膛剖肚”似的“肢解”,“手术”异常顺利。然而,美国想从肉体上消灭卡扎菲的计划却没有实现。
这次战争是美国打着制止和打击恐怖活动的招牌,连续两次发动对一个主权国家的袭击。美国人空袭利比亚,在军事上战胜了利比亚。但事实上,美国的空袭并没有压下恐怖活动,它不但遭到了许多国家的反对、谴责,而且在利比亚激起了更强烈的反美浪潮。
美、利军事危机留给了人们深刻的教训和多方面的启示。首先,这次危机之所以没有向更深的程度扩大,与当时冷战国际环境及强大的苏联在利比亚的存在有着直接的关联。否则利比亚就很可能是第二个格林纳达。多年以后的海湾战争又再一次证明这一点。其次,在如何看待当时的恐怖行为上,无疑给人们敲了一次警钟。冷战时期,美苏两个超级大国恃强凌弱称霸世界各地,许多弱小的第三世界国家都是敢怒不敢言。应该说,这是造成当时恐怖事件严重泛滥的根源。
尽管许多恐怖行动最终目标针对的都是美国和部分西方国家政府,但恐怖行动的本身却往往涉及众多无辜的国家和人民。恐怖活动已成为世界性的问题,靠武力打压只会使问题更加复杂,只有国际社会共同努力,从根本上解决恐怖活动产生的根源,才是消灭恐怖活动的正确之路。
1986年3月的导弹战中,双方伤亡结果为什么悬殊那么大?据《纽约时报》报道,是因为装有电子干扰设备的EA-6B型“徘徊者”飞机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这种电子干扰飞机在导弹战中执行两个任务:发射假目标信号引导利比亚发射的导弹到无人处爆炸,测定利比亚导弹基地雷达站的发射频率和变化规律,并通知自己一方的攻击机飞行员,以使用反雷达导弹“因势利导”地摧毁敌雷达站。
往E毫无声息的天空已变得比地面更加凶残,一架架隐形飞机早已光临他们的头琐夜幕吞噬着飞机的踪影,机上的所有光亮都已关闭,疑
有徽弱的由远而近的嗡嗡声……
充满血腥的“正义事业行动”
——美军入侵巴拿马
1989年,号称世界第一号军事强国的美国,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对中美洲巴拿马共和国悍然发动军事入侵,使这个只有200万人口,面积不足8万平方公里的小国遭到一场空前的大灾难。
1903年巴拿马刚一独立,美国就强迫巴拿马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取得了开凿巴拿马运河的权利,并且永远租借运河和运河区。巴拿马运河自1914年建成之后,从大西洋到太平洋之间巴拿马运河航程,便缩短了1万多公里。70多年来,美国一直是运河的主要用户和受益者。每年运河总收入约3亿美元,绝大部分为美国所得,巴拿马只能得到很少的零头。
数十年来,为了维护主权,巴拿马人民进行了长期英勇的抗争。巴拿马“铁腕人物”诺列加积极主张收回运河,实行民族独立,摆脱美国的干涉。随着2000年——美国把运河归还给巴拿马的日期迫近,特别是进人20世纪80年代后期以来,美国处心积虑,一再制造借口,企图在巴拿马这颗“毒瘤”上进行“手术”。
1989年12月16日,4名美国军官与巴拿马国防军的士兵发生冲突,众人簇拥的诺列加结果美海军陆战队的一名军官被打死,巴拿马3人受伤。美国指责巴拿马挑起事端,巴拿马人指责美国人首先开枪。双方各不相让,进入备战状态,战争一触即发。
美国总统布什以“打击毒品走私”为由,发动了一场自越南战争以来规模较大的军事行动。他亲自拍板选定入侵巴拿马的作战方案。1989年12月20日凌晨,美国参战的陆、海、空三军,兵分五路,扑向巴军的各军事要地。
美军在人侵巴拿马城作战中,最新型的秘密研制的F一117A型隐形战斗轰炸机成功地躲过了几个国家雷达系统的监视,以密集编队长途飞行数千公里,突然袭击了驻扎在巴拿马城以西120公里的里奥哈托军用机场。
12月19日,正是巴拿马军队的一个假日,那天士兵们在机场的兵营里又吃又喝地欢腾了一天之后,刚刚进入梦乡,夜间值勤的哨兵缩头抱枪在巡逻着,防空雷达的天线在转动着,荧光屏前一值班军官警惕地注视着显示器,一夜都未发现任何情况。
12月20日凌晨,整个巴拿马呈现出一片安详、静谧的气氛,巴拿马居民同往常一样正沉醉于梦乡。尽管近日巴拿马国防军和运河区美国驻军之间发生过几起枪击事件,双方虎视眈眈,剑拔弩张,但这宁静的夜晚,使连日来精疲力竭、精神一直处于高度紧张状态的巴拿马官兵,也渐渐放松了戒备。
子夜零时30分刚过,一个怪物突然出现在位于巴拿马城以西的里奥哈托镇上空。紧接着,两个椭圆形的物体划破长空,闪出耀眼的火球,直落而下,顷刻间发出了震耳欲聋的爆炸声,大地在颤抖,树木在摇晃,建筑物也仿佛失去平衡,汹涌的气浪和烟雾像一张巨大而无形的魔网笼罩和吞噬了忠于诺列加的军队营房。
哨兵晕了半天,才想起拉响警报。震耳欲聋的爆炸声和警报声将熟睡中的巴军官兵震醒,在黑暗中乱成一团,军事素质好的人急忙一边胡乱地向四周和空中开枪,一边寻找有利地形隐蔽。可是,为时已晚。数百名士兵还没明白是怎么回事,便在睡梦中陷入火海去见上帝了,防空雷达被摧毁了,弹药库发出巨大的爆炸声,兵营燃起了熊熊烈火,浓烟滚滚,火光冲天……
紧随F一117轰炸机的后面,几架美军飞机又投下一枚枚夜光弹。顿时,黑夜变成了白昼,巴军兵营不远处的一片开阔地被照得通明。光亮中,美国南方司令部所属特种作战部队和一个突击营的士兵,佩带着先进的轻武器,身系降落伞,一个接一个地钻出飞机,从150多米高的低空迅速跳伞。这群不速之客脚跟一着地,就急忙脱伞并迅速完成了集结,组成扇形编队,端着枪,拿着手榴弹,弯着腰一步步地向巴军兵营实施包抄。
包围圈越来越小,战斗愈加激烈。枪声和爆炸声交织在一起,响彻云霄。巴军官兵虽抵抗顽强,终因寡不敌众,被美军强大的火力压住,溃散败退。
这样,美军阴谋得逞,仅用8小时,就击溃了巴军有组织的抵抗,仅用15小时,就摧毁了巴军主要军事设施,控制了巴军大部分兵营,推翻了诺列加政权。48小时之内,结束了主要战斗。
此次行动是美国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一次“外科手术”式打击,是美军有史以来在人口高度稠密地区采取的最为复杂的夜间行动。总共投入了2.6万兵力,其中1.3万人是原驻运河区的部队。1.3万人是战争开始前和战争初期由美国本土紧急空运至巴拿马的。
美军入侵巴拿马的“正义事业行动”,是自20世纪70年代越南战争停止以来美军直接卷入的一场战争,也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实施的最大规模的空降作战和美国有史以来最大的一次外科手术式的打击行动。
实际上,在整个人侵行动中,美军只有27人丧生。美军付出的代价远远低于制定计划的人数估计,而它的作战目标已经全部实现。但是,这场以强凌弱的入侵行动给无辜的巴拿马人民带来深重的灾难。据巴拿马教会统计,美军共打死巴拿马军民655人,打伤2000余人,战火给巴拿马人民造成的其他损失则难以估计。
但是,美国靠强权和武力是征服不了巴拿马人心的。他们成立了反对美国入侵的抵抗组织,发誓要对美国采取报复行动。巴拿马运河波涛诡谲,英勇不屈的巴拿马人民将绝不会忘记美国政府带给他们的耻辱和灾难。
1990年1月3日晚8时48分,诺列加在几名神父的陪同下,穿着军装,走出梵蒂冈使馆。他立即被美军士兵逮捕,押上直升机,运到美国在巴拿马城附近的霍华德空军基地。随后又转乘一架运输机,被押送到美国佛罗里达州迈阿密法院。最终以“因参与向美国贩运毒品罪”被判处145至180年徒刑,罚款100多万美元。在美国的扶持下,吉列尔莫·恩达拉宣誓就任巴拿马总统,建立文人政府
20世纪99年代,国际风云急剧变幻,全世界正在经历规摸空前、影响深远的大动荡,世界军事形势也呈现复杂多变的新局势。要战争,还是要和平?